廣東框剪結構小高層住宅樓測量施工工藝(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106
2024-01-09
12頁
115.50KB
1、XXXX1號花園XX1-7棟、XX-4棟測量方案編 制 人: 監理單位:XX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審 核 人: 審 批 人: 監 理: 施工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二00八年十一月目錄目錄1一 、 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部署:31、施工程序32、施工測量組織工作3四、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31、施測原則32、準備工作4五、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51、工程定位52、平面控制網測設53、高程控制網的布設64、樁的保護與備份7六、基礎測量:71、基礎平面軸線投測方法72、0.000以下部分標高控制8七、主體結構施工測量:91、平面控制網的測設92、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12、13、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114、電梯井施工測量控制方法115、樓層豎向標高控制方法11九、質量保證措施11十、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2一 、 編制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2、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 (DBJ 01-21-95)3、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J 01-51-2003)4、由深圳市筑博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XXXX1號花園三期高層施工圖紙5、XXXX1號花園XX1-7棟、XX-4棟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XXXX 1號花園工程XX1-7棟、XX-4棟位于東莞市XX科技產業園區,東臨莞深高速,西擁XX,毗鄰松湖煙雨風景區,與XX管理委員會、凱悅大酒店隔湖相3、望;XX1號花園XX1-7棟、XX-4棟在新竹路路旁,依山伴水空氣清新適宜旅游、居住。本方案所含樓棟為XX1-7棟、XX-4棟共十一棟高層(小高層),下設一層地下室車庫,總建筑面積為78505,主體為框架剪力墻結構。三、施工部署: 1、施工程序準備工作測量作業自檢報檢,合格之后進入下道工序。 2、施工測量組織工作由項目技術部專業測量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根據甲方給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組長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四、施工測量的基本要求: 1、施測原則1.4、1 嚴格執行測量規范, 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1.2 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1.3 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1.4 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1.5 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 2、準備工作2.1 全面了解設計意圖,認真熟悉與審核圖紙。施測人員通過對總平面圖和設計說明的學習,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工程特點,周圍環境,建筑物的位置及5、座標,其次了解現場測量座標與建筑物的關系,水準點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層0.000的絕對標高。在了解總圖后認真學習建筑施工圖,及時校對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狀、構造,它是整個工程放線的依據,在熟悉圖紙時,著重掌握軸線的尺寸、層高,對比基礎,樓層平面,建筑、結構幾者之間軸線的尺寸,查看其相關之間的軸線及標高是否吻合,有無矛盾存在。2.2 測量儀器見表如下:序號名稱數量精度產地或品牌備注1全站儀1臺測角測距蘇州一光已送檢2(2+PPmXP)m2激光鉛垂儀1臺合格蘇州福田已送檢3光學經緯儀1臺2級北京光學儀器廠已送檢4水準儀2臺S3級SOKKIAC32已送檢550米鋼卷尺2把1mm東莞已送檢6、67.0米鋼卷尺5把1mm東莞已送檢75米鋼卷尺10把1mm東莞已送檢8對講機3臺深圳9墨斗4個2.3 測量的基本要求:測量記錄必須原始真實、數字正確、內容完整、字體工整,測量精度要滿足要求。根據現行測量規范和有關規程進行精度控制。0 P I9 ( q根據工程特點及工程測量規范,此工程設置精度等級為二級,測角中誤差20秒,邊長相對誤差1/5000。五、工程定位與控制網測設: 1、工程定位根據東莞市東城規劃部門提供的控制點和水準點。按照所計算的建筑物主軸線座標點進行軸線定位。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積較大,建筑物數量多,因此必須進行整個場區的平面控制網測設,以作為場區的整體控制,場區平面控制網是各棟建筑7、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級控制,其設置必須結合各建筑物平面分布位置的特點來確定,本工程擬布置成建筑三角網和方格網。根據整體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場區平面控制網作為各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的引測、控制基準。 2、平面控制網測設2.1 方格網的主軸線應盡可能選擇在場區的中心線上(宜設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軸線上)。其縱橫軸線的端點應盡量延伸至場地邊緣,既便于方格網的擴展又能確保精度均勻。2.2 平面控制網的坐標系統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相一致。布設呈矩形。2.3 布設平面控制網首先根據設計總平面圖、現場施工平面布置圖。2.4 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2.5 樁位必須保護,需要時用8、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2.6 控制網的測設方法是先測設主軸線,后加密方格網,并按導線測量進行平差。2.7 本項目工程場區平面控制網點擬按100100m進行布測,并根據現場的各建筑物的布置進行適當的調整,作為本項目的一級控制網點,其余各單體建筑則根據一級網點進行引測。2.8 一級控制網點的測放及各建筑物軸線控制網的引測主要采用全站儀進行,其余的測量放線則采用經緯儀、水準儀及鋼尺進行施工測量。2.9 按照工程測量規范要求,定位樁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秒)邊長丈量相對中誤差一級71/30000 3、高程控制網的布設3.1 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 i1 D: C, V F-9、 p/ Yz0 BW建筑人論壇 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 F- o* 2 D# 7 g& y$ a* 5 O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的首要條件。 根據場區內規劃局給定的路邊高程點181#=27.023米布設場區高程控制網。 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據規劃局給定的路邊高程點181#=27.023米,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先用水準儀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高程豎向控制點,即場區半永久性水準點M1=29.700米,以此作為保證豎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該點也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 3.2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 10、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 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測量規程規定的半永久設水準點。 樁的方式埋設,并妥善加以保護。 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 3.3 水準點的埋設及觀測技術要求 水準點的埋設水準點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墻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 水準點觀測技術要求見下表:等級水準11、儀型號前后長度(M)前后視距較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差(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mm)三級SOKKIAC3275250.32.03.04、樁的保護與備份施工場地的平面控制樁和高程控制樁選擇在不會受到損壞的地塊進行牢固埋設,并做好埋設地點的標志記載。標樁的做法如下圖所示。六、基礎測量: 1、基礎平面軸線投測方法1.1 將全站儀架設基坑邊上的軸線控制樁位上,經對中、整平后、7 l) , T! e: S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所需的軸線投測到施工的平面層上、在同一層上投測的縱、橫線各不得少于二條,以此作角度、距離的校核。一經校核無誤后,方可在該平面上12、放出其它相應的設計軸線及細部線。在各樓層的軸線投測過程中,上下層的軸線豎向垂直偏移不得超過3mm。1.2 在墊層上進行基礎定位放線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經緯儀以正倒鏡挑直法投測各主控線,投測允許誤差2mm墊層上建筑物輪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暗柱、暗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1.4 軸線允許偏差如L30m 允許偏差 5mm30L60m 允許偏差 10mm60L90m 允許偏差 15mm90L 允許偏差 20mm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2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秒。2、0.000以下部13、分標高控制 2.1 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2 0.000以下標高的傳遞 施工時用鋼尺配合水準儀將標高傳遞到基坑內,以此標高為依據,進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據基坑情況,在基坑內將其引測至基槽外圍磚胎模內側壁,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墻、柱拆模后,應在墻柱立面抄測出建筑一米線。一米線相對于每層設計標高而定。 2.3標高校測與精度要求每次引測標高需要作自身14、閉合外,對于同一層分幾次引測的標高,應該聯測校核,測量偏差不應超過3mm。1 T& _7 t _ n6 o% n/ t$ J) O5 6 建筑七、主體結構施工測量: 1、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1.10.000以下墻體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場地平面控制網,校測建筑物軸線控制樁后,使用經緯儀將軸控線引彈到結構外立面上。一層墻拆模后,再引彈至墻頂。并彈出外墻大角30cm控制線。 1.2 澆筑一層頂板混凝土過程中,按照控制點預埋1001003mm鐵板。二層樓面放線,依據外墻及東、北側圍墻上可以通視的主軸控制線進行施測,鐵板上用鋼針劃出縱、橫軸交叉線,并將交叉點處鉆出2mm小孔作為標志。1.3 上部樓層結構15、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線洞口以便進行豎向軸線投測。 預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蓋,保證上下通視。1.4二層樓面的軸網須認真校核,經復核驗收方可向上投測。1.5 二層樓面基點鐵件上不得堆放料具,頂板排架避開鐵件,確保可以架設儀器。1.6 平面控制網根據結構平面確定,盡量避開墻肢,保證通視。1.7 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先定主控軸,再進行軸網加密。控制軸線滿足下列條件:建筑物外輪廓線、施工段分界軸線、樓梯間電梯間兩側軸線。2、基準線豎向投測方法及技術要求2.1基本要求 豎向投測精度取決于測量人員的技術素質和設備的技術的狀態。從這兩方面著手控制投測精度。 測量人員經技術培訓,持證上崗。 測量人員16、施測前認真理解方案。 儀器需有檢定合格證。2.2 豎向投測程序 將激光鉛垂儀架設在二層樓面基準點,調平后,接通電源射出激光束。 通過調焦,使激光束打在作業層激光靶上的激光點最小、最清晰。 移動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圓心與軌跡圓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進行控制點傳遞時,用對講機通信聯絡。 軸線點投測到樓層后,用光學經緯儀進行放線。 施工層放線時,應先在結構平面上校核投測軸線,閉合后再細部放線。室內應把建筑物輪廓軸線和電梯井軸線的投測作為關鍵部位。為了有效控制各層軸線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并達到在裝修階段仍能以結構控制線為依據測定,要求在施工層的放線中彈放下列控制線,所有細部軸線,墻體邊線、門窗洞口邊線。17、3、測量精度要求3.1 距離測量精度:1/5000 ;! 9 e/ c7 A- c. q- W5 U3.2 測角允許偏差: 20 ;4、垂直度控制結構施工中每層施工完畢,應檢測外墻偏差并記錄,并每層檢查門窗洞口凈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層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層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彈外墻窗口邊線豎直通線。5、標高豎向傳遞5.1 標高傳遞法依據現場內兩個永久標高控制點,每段在外墻設置3個標高控制點,一層控制點相對標高為+0.50米,引測至室外塔吊標準節上,室內引測至核心筒內,并用紅油漆做好標識,注明標高尺寸。以上各層均以此標高線直接用50米鋼尺向上傳遞,每層誤差小于3mm時,以其平均點向室內引測18、+50cm水平控制線,每層測控時按以上兩點閉合復核,每兩個標準層由底部0.000復核一次。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設范圍內中心位置,并進行精密安平。5.2 標高傳遞技術要求。 標高引至樓層后,進行閉合復測。 鋼尺需有檢定合格證。 鋼尺讀數進行溫差修正。 標高允許誤差。層高 : 2mm;全高 : 3H/10000,且不應大于10mm。八、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1、建筑物大角鉛直度的控制首層墻體施工完成后,分別在距大角兩側30cm處外墻上,各彈出一條豎直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墻體支模板時,以此30cm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墻角與下一層墻角在同一鉛直線19、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2、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剪力墻、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30cm的控制線,并和軸線一樣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軸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 3、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結構施工中,每層墻體完成后,用經緯儀投測出洞口的豎向中心線及洞口兩邊線橫向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體上。室內門窗洞口的豎直控制線由軸線關系彈出,門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據標高控20、制線由鋼尺傳遞彈出。以此檢查門、窗洞口的施工精度。4、電梯井施工測量控制方法 在結構施工中,在電梯井底以控制軸線為準彈測出井筒300cm控制線和電梯井中心線,并用紅三角標識。在后續的施工中,每層都要根據控制軸線放出電梯井中心線,并投測到側面上用紅三角標識。5、樓層豎向標高控制方法每層的標高點由底層復核后,引測至該層外墻內側主筋上,高出該層500mm,并用紅油漆標識,梁板標高按引測標高牽引棉線,以此為基準校正構件標高。砼澆筑時,按此棉線控制梁板砼面標高,每層標高必須按此由質檢和監理驗收復核后方可進行下到工序施工。九、質量保證措施1、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2、測量人員全部持證上21、崗。3、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4、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5、所有測量作業完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質檢員和責任工程師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6、自檢時,對作業成果進行全數檢查。7、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問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8、滯后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應與超前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進行聯測,并對聯測結果進行記錄。9、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十、施測安全及儀器管理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22、緯儀穩定性。3、二層樓面架設激光鉛垂儀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4、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7、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 8、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碰撞或傾倒。9、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10、所有儀器必須每年鑒定一次,并經常進行自檢。1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制,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12、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13、測量人員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14、使用鋼尺測距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15、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