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鋼軌接觸焊施工工藝(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228
2024-01-10
7頁
59KB
1、工地鋼軌接觸焊施工工藝1 適用范圍本施工工藝適用于有砟軌道和無砟軌道采用移動式閃光焊作業車進行工地鋼軌焊接的施工。2 作業內容 主要作業內容包括:拆除鋼軌扣件、安放滾筒、鋼軌表面檢查、軌端除銹、鋼軌焊接和推瘤、正火、調直、接頭粗磨、冷卻、焊縫精磨、探傷、質量檢驗。3 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3.1 過程控制標準3.1.1 批量焊接生產過程中,應按多運專線鐵路鋼軌焊接的相關要求進行生產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繼續生產。檢驗方法:查驗生產檢驗報告。3.1.2 氣溫低于O不宜進行工地焊接。刮風、下雨天氣焊接時,應采取防風、防雨措施。中雨、大雨和風力大于4級時不應進行焊接作業。檢驗方法:及時了解氣象信息。3.12、.3 氣溫低于10時,焊前應用火焰預熱軌端0.5m長度范圍,預熱溫度應均勻,鋼軌表面預熱升溫為3550,焊后應采取保溫措施。檢驗方法:軌溫量測、觀察檢查。 3.1.4 承受拉力的焊縫,在其軌溫高于400時應持力保壓。檢驗方法:軌溫量測、觀察檢查。3.1.5 焊后推凸,焊渣不能劃傷或擠入母材。推凸余量:焊接接頭軌頭、軌底及軌底頂面斜坡應不大于1mm,其他位置應不大于2mm。檢驗方法:尺量、觀察檢查。3.1.6 左右股單元軌節接頭相錯量不宜超過lOOmm。檢驗方法:尺量。3.1.7 工地鋼軌焊接應符合長鋼軌布置圖,其加焊軌長度不得小于12m。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資料,對照施工圖,尺量。3.2 工程施3、工質量驗收標準參照工藝3.5.3項一條辦理。4 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表1 工地鋼軌閃光焊接主要施工機具表序號名 稱 單 位數 量附 注1軌 道 車臺12平 板 車輛23稱動式鋼軌閃光焊接作業車套14鋸 軌 機臺15端 磨 機套16手提砂輪機臺37角 磨 機臺18拉 軌 機臺19加 熱 器套110正 火 架個111控 制 箱套112高壓電動泵站套113水 冷 裝 置套114三相發電機臺110kw15仿形打磨機臺116探 傷 儀臺117調 直 機臺1181m 型 尺把219方 尺個120塞 尺把121點 溫 計支25 施工準備5.1 進行工地鋼軌接觸焊接施工工藝設計,編制作業指導書。5.2 組織施工4、調查,根據現場施工情況確定工地鋼軌焊接地段及焊接計劃。5.3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焊接作業人員應持有國家鐵路主管部門認可的技術機構頒發的鋼軌焊接工操作許可證。5.4 根據焊接需要配齊各種施工設備及檢驗檢測量具,并設置經認證的檢測機構。5.5 在正式焊接前必須按客運專線鐵路鋼軌焊接的相關要求通過焊頭型式檢驗,確定焊接參數,制定相應操作規程。6 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工地鋼軌移動式接觸焊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流程見圖1。 圖1 工藝流程圖7 工藝步序說明7.1 拆扣件、安放滾筒7.1.1拆除待焊軌頭前方長鋼軌全部及軌頭后方1Om范圍內的扣件,并校直鋼軌。7.1.2根據軌枕和扣件類型適當墊高待焊軌頭后5、方的鋼軌,以保證焊頭軌頂平直度。7.1.3待焊軌頭前方長鋼軌下每隔12.5m安放一個滾筒,以便鋼軌可以縱向移動焊接。7.2 鋼軌焊前檢查7.2.1檢查鋼軌表面質量,應符合客運專線25Okmh或35Okmh鋼軌檢驗及驗收暫行標準的規定。 7.2.2檢查左右股單元軌節接頭相錯量,不宜超過100mm,對超出部分在焊接前進行鋸除。7.2.3軌端打磨7.2.1.1對鋼軌端頭500mm范圍內鋼軌軌頂、軌底和端面除銹時,應使其露出9O以上的金屬光澤。如果在此范圍內有凸出軌腰表面的廠標,生產日期等符號必須同時磨平。7.2.1.2砂輪機應沿鋼軌縱向進行打磨,嚴禁磚向打磨,要保持軌頭原曲線形狀,對母材的打磨量不超6、過O.2mm。打磨時砂輪應與鋼軌平穩接觸,防止砂輪跳動。打磨時不得用力過猛,防止鋼軌表面局部過熱而發黑發藍。7.2.1.3待焊鋼軌除銹后的放置時間不得超過24h,若超過24h或打磨后有水、油、污垢污染時,應重新進行打磨處理。7.2.1.4經除銹處理后的鋼軌若處理表面被污染,應重新處理。7.3 焊機對位7.3.1每班由調車員聯系和協調,將移動式焊軌機和工班作業人員運抵焊接作業區。7.3.2根據軌枕和扣件類型,在鋼軌下加、楔子將兩焊接軌端抬起一定高度,便于焊機對位夾軌。7.3.3推進移動焊軌車初定位,載有移動式焊軌機的平板車第一個輪對距焊接位置3、2 m左右,并由設置在該車底板上的四個液壓油缸將整7、車頂起,使其車輪離開鋼軌約150200mm。7.3.4移動式焊軌機對位完成后,作業人員應迅速打好車輛止輪器,并應保證在焊接作業完程中車輛不會發生溜車現象。7.4 焊接和推凸7.4.1焊前必須檢查焊機的供電電壓,供電電壓值必須在規定的允許范圍內,在生產過程中也應隨時檢查。7.4.2(2)嚴格按焊軌機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焊軌作業。待焊鋼軌進入焊機后,對中時首先要保證鋼軌頂面和工作面平順。對中后弓作用面錯位偏差不大于0.5mm,非作用面錯位偏差不大于1 mm,焊縫中心不偏離焊機鉗口中心。7.4.3焊機夾緊鋼軌并自動對正。焊機自動焊接鋼軌、頂鍛并推除焊瘤。7.4.4焊機監控人員應認真觀察焊接記錄,分析每個8、焊接接頭曲線,與型式試驗通過時的焊接曲線仔細對比,發現異常及時匯報給有關部門,不得擅自變更焊機的技術參數。7.4.5焊接結束后,應立即檢查焊機鉗口部位及鋼軌與鉗口接觸處有無打火燒傷、被鉗口燒傷的焊接接頭應判為不合格。如果發現焊接接頭存在表面燒傷、嚴重錯位、推瘤推虧、裂紋等缺陷都因判為不合格。7.4.6焊機的導電鉗口表面必須光潔、平整,發生燒傷時應及時處理,必要時更換,更換后方可再進行焊接。每焊完一個焊接接頭應對鉗口清理,不得留有塵渣。7.4.7每班前應該對焊接設定的參數進行核實,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作業。7.5 正火 7.5.1 正火使用火焰加熱器對焊接接頭進行加熱,正火溫度的測量使用9、光電測溫儀。7.5.2 火焰正火操作應按以下步驟進行:(1)在鋼軌下墊上短枕木頭。 (2)將火焰加熱器、流量控制箱、乙炔過濾器、乙炔瓶、氧氣瓶和冷卻水泵用膠管連接。(3)將正火機架放置在鋼軌上,將火焰加熱器放置在正火機架的圓柱形導杠上,調整加熱器與鋼軌表面間隙,使得間隙均勻、對稱之后鎖定。(4)啟動冷卻水泵。(5)調節加熱器的位置,使焊接接頭處于加熱器擺動中心,擺動幅度不小于6Omm。(6)調節節乙炔流量為3.8m3h,氧氣流量為4.2m3h。(7)將氧氣流量下調爆鳴點火,點火之后氧氣流量恢復規定格數,搖火擺動頻率控制在6O次s左右。(8)達到正火溫度應同時關閉控制箱快速開關閥,但乙炔比氧氣先10、關數秒。(9)正火加熱起始階段軌頭表面中心線溫度應在45O以下,加熱終了軌底表面中心線溫度應為920左右。型式試驗確定的鋼軌正火工藝參數必須嚴格執行。光電測溫儀探頭應垂直被測鋼軌表面,每次測量接觸時間3s。光電測溫儀應輕拿輕放,以防探頭損傷,若光電測溫儀探頭污染,及時用酒精清洗。7.7 焊縫粗磨、細磨和探傷、驗收檢驗7.7.1 焊縫粗打磨粗磨應沿鋼軌縱向打磨,鋼軌打磨表面不應出現打磨灼傷,表面粗糙度應能夠滿足探傷掃描的需要。焊接接頭非工作面的垂直、水平方向錯邊應進行縱向打磨過渡。7.7.2 鋼軌四向調直焊后矯直應在焊接接頭熱處理后進行,熱態或冷態下矯直均可。焊接接頭熱態矯直溫度應低于400,并11、預留上拱量;冷態矯直溫度應低于50,矯后1m長度宜有O.3O.5mm的上拱量。不宜反復多次矯直。7.7.3 焊縫精打磨7.7.3.1精磨前,焊接接頭及兩端1m范圍內溫度應在50以下。精磨的長度不應超過焊縫中心線兩側各450mm范圍。7.7.3.2應使用精磨機或仿形打磨機對焊接接頭的軌頂面及軌頭側面工作邊進行外形精整。外形精整應保持軌頭輪廓形狀。7.7.3.3外形精整不應使焊接接頭或鋼軌產生任何機械損傷或熱損傷。不應使用外形精整的方法糾正超標的平直度偏差和超標的接頭錯邊。7.7.4 鋼軌焊頭超聲波探傷檢查作業要求7.7.4.1每個鋼軌焊頭均應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查。探傷時焊接接頭的溫度不應高于40。12、當焊接接頭的溫度高于40時,可澆水冷卻,澆水冷卻時的軌頭表面溫度應低于350。7.7.4.2焊接接頭中的缺陷當量大于探傷靈敏度規定值時,應判定焊接接頭不合格(判廢),即焊接接頭中發現如下缺陷時應判廢: 雙探頭探傷時:軌底角(距軌底角20mm范圍)大于等于36 dB(比中3平底孔反射波低6dB)平底孔當量,其他部位大于等于3平底孔當量;橫波單探頭探傷時:軌頭和軌腰大于等于3長橫孔當量;軌底大于等于4豎孔當量;軌底角(距軌底角20mm范圍)大于等于46dB(比奪4豎孔反射波低6dB)豎孔當量;缺陷當量比探傷靈敏度規定的缺陷低3dB,但延伸長度大于6mm。7.7.4.3經探傷檢查不合格者應鋸切重焊。13、7.7.4.4探傷檢驗記錄由工位作業人員每天填寫,班后及時報技術室。在檢驗時,發現有不合格的焊頭及時報工程部以確定處置辦法。8 作業組織表2 工地鋼軌移動式接觸閃光焊勞動力組織表序號工 序人 數(人)1拆扣件、安放滾筒242軌端處理33焊接64正火、噴號35粗磨36細磨37探傷、檢驗28值班人員29質檢員110工班長1合 計489 生產效率及材料消耗工地焊接500m長鋼軌單班6個頭/d。10 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10.1 施工安全 (1)崗前對施工人員進行鋼軌焊接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增強安全防范意識。(2)作業前檢查所有設備是否完好,確認完好后方可進行操作。(3)所有施工人員上班時必須佩戴上崗證和安全帽等勞動保護用品。(4)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以防現場出現火災。(5)軌道車推進時應在調車人員的統一指揮下進行,并做好防溜措施。(6)配電系統應符合“三級配電兩級漏電保護要求,移動式機械的電源導線必須采用絕緣良好的護套銅芯軟電纜。10.2 環境保護(1)施工現場宜按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14001)規定對現場進行環境管理。(2)施工期間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和處理應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的現行法規規定和施工圖要求。(3)施工現場各種材料的存放必須規范、有序。(4)應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機械設備和施工工藝。(5)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減少噪聲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