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管道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特油新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271
2024-01-10
11頁
579.50KB
1、三區興0北平臺(杜32-興KH315)建設工程工藝管道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審核批準編制單位遼寧遼河油田金宇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日 期2014年 月 日版本施工單位:遼寧遼河油田金宇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工藝管道焊接施工作業指導書1、施工依據和執行標準1.1、施工圖紙依據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設計特油工藝建設工程施工圖紙.1.2、施工標準及驗收規范油氣田集輸管道施工技術規范SY0422-2010石油天然氣金屬管道焊接工藝評定SY/T 04522002鋼制管道焊接及驗收規范SY/T 41032006石油天然氣鋼制管道無損檢測SY4109-20052、焊接工藝規程2。1 焊條電弧焊2。1.12、 焊接工藝規程編號及執行標準和適用范圍2。1。1.1 焊接工藝規程編號:HP06;適用材質管徑:20# 直徑89219mm 壁厚47mm2。1。2、焊接參數及要求接頭設計接頭形式:對接 坡口形式:V型坡口角度():605 鈍 邊(P):1。01。5間 隙(h):1.02。5 余 高(h):01.5,局部不大于2。0錯 邊:不大于0。5mm蓋面焊縫寬(w):比坡口每側增寬0.51。5(應控制在811間)焊縫層數:壁厚()根焊填充焊蓋面焊4711-21注:立焊位置允許立填焊工藝要求焊接方法:焊條電弧焊 焊工人數:每層12名焊工根焊與填充焊時間間隔:5min 焊條烘干:按廠家要求執行焊接規范:焊接名3、稱填充金屬直徑(mm)極性焊接方向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定位焊ER5022.5DC上向551002436515根焊ER5022.5DC-上向551002436515填充E43033。2DC+上向991401830618蓋面E43033.2DC+上向991401830618 注:DC-表示焊條接負,DC+表示焊條接正施工措施清理工具:鋼絲刷、動力角向砂輪機 根焊接頭:用鋼絲刷、動力角向砂輪機清理 對口器撤離:外對口器在完成大于根焊道總長度的67%,且焊完的焊道應沿圓周均勻分布方可撤離。 定位焊:焊接定位焊縫時,采用與根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藝,定位焊縫長度為515mm,4、應均勻分布其 它:用鋼絲刷和動力角向砂輪機清理干凈焊道表面后進行下一層焊接空氣潮濕時增加烤把將焊口位置烤干,對口時管材直縫應錯開100mm以上。2.1。2.1焊接工藝焊接方法:定位焊、根焊采用焊條電弧焊(ER502 3。2mm焊條),填充、蓋面采用焊條電弧焊(E43033.2mm焊條);焊接規范:參照HP-06焊接工藝規程對口器撤離:根焊全部完成后其它:必須清理干凈上一層焊道表面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焊接2.1。2.2 焊接環境要求環境溫度:大于00C環境濕度:小于90%RH焊接環境風速:酸性焊條小于8米/秒、低氫焊條小于5米/秒。其他:雨雪天氣2。2 返修焊接 2。2.1焊接工藝規程編號及執行5、標準和適用范圍2。2.1。1 焊接工藝規程編號:HP-06;執行標準: SY/T 41032006;適用材質管徑:20# 直徑89219mm 壁厚4-7mm。2.2。2、焊接參數及要求2.2。2.1 接頭形式:V型坡口,對接;2。2.2。2 坡口角度:見圖焊接材料根焊焊條 型號ER502 2.5mm 標準號:GB/T8110填充焊條 型號E4303 3.2mm 標準號:GB/T5117蓋面焊條 型號E4303 3。2mm 標準號:GB/T5117接頭設計接頭形式:對接 坡口形式:V型打磨口坡口角度():605 間隙(b):1。02.5mm余 高(h): 01.5mm 墊板:無蓋面焊縫寬(W):6、比坡口每側增寬0。51.5mm焊接層數:(以打磨口打透為前提)壁厚(mm)根焊填充焊蓋面焊4-711-21焊接準備焊接位置:水平固定(5G)焊接設備:具有下降外特性直流焊機返修長度:50-304mm(相鄰兩處缺陷間隔小于50mm時作為一處返修)工藝要求焊接方法:焊條電弧焊 焊工人數:每層1名焊工根焊與填充焊時間間隔:5min 焊條烘干:按廠家要求執行焊接規范:(以打磨口打透為前提) 層間溫度:60C焊接名稱填充金屬直徑(mm)極性焊接方向電流(A)電壓(V)焊接速度(cm/min)定位焊ER5022.5DC-上向551002436515根焊ER50-22.5DC上向551002436515填充7、E43033.2DC+上向991401830618蓋面E43033。2DC+上向991401830618 注:DC表示焊條接負,DC+表示焊條接正技術措施經無損檢測發現的不合格缺陷按以下方法修補:1 根部焊道的清理:如果缺陷出現在焊縫根部,修理時用碳弧氣刨和動力角向砂輪機按圖1形狀將缺陷清理干凈,然后按規定對焊口整體進行預熱,該項工作必須由有資格的焊工按照上述的規范進行修補2 焊縫中部及表面缺陷的修補:如果缺陷出現在焊縫中部或表面,按圖2形狀將缺陷清理干凈,其余程序同上3 經打磨后的坡口應進行磁粉探傷或液體滲透探傷以確保裂紋清除干凈4 返修部位應該重新進行射線檢測5 返修焊道的起點和終點不應與8、原始焊道的起點與終點相重疊6 同一位置焊縫返修只允許進行一次2。2。2。5 焊接工藝焊接方法:焊條電弧焊焊接規范:參照HP06焊道清理措施:動力角式砂輪機及鋼絲刷其它:必須清理干凈上一層焊道表面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焊接,返修焊道的起點與終點不應與原始焊道的起點與終點相重疊.2。2。2。6 焊接環境要求環境溫度:當環境溫度低于00C時,應對焊接區域進行保溫覆蓋,防止焊縫冷速過快。環境濕度:小于90RH焊接環境風速:當環境風速大于5米/秒,應采取有效措施(如防風棚等)。2。3 連頭焊接:2。3。1 焊接工藝規程編號:HP-06;執行標準:SY/T 41032006;適用材質管徑:20 直徑89-29、19mm 壁厚4-7mm2。3.3 焊接參數及要求2。3.3。1 接頭形式:V型坡口,對接;2.3。3。2 坡口角度:見圖焊接材料根焊焊條 型號ER50-2 2。5mm 標準號:GB/T8110填充焊條 型號E4303 3。2mm 標準號:GB/T5117蓋面焊條 型號E4303 3。2mm 標準號:GB/T5117接頭設計接頭形式:對接 坡口形式:V型坡口角度():605 鈍 邊(P):1.01.5間 隙(h):1.02。5 余高(h):01.5,局部不大于2.0錯 邊:應不大于鋼管壁厚的1/8,且小于2.0蓋面焊縫寬(w):比坡口每側增寬0.51.5焊縫層數:壁厚()根焊填充焊蓋面焊47110、121注:立焊位置允許立填焊2。3.3。5 焊接工藝焊接方法:定位焊、根焊采用焊條電弧焊(ER50-2 2.5mm焊條),填充、蓋面采用焊條電弧焊(E43033。2mm焊條);焊接規范:HP-06其它:必須清理干凈上一層焊道表面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焊接,返修焊道的起點與終點不應與原始焊道的起點與終點相重疊.2。3.3.6 焊接環境要求環境溫度:大于00C環境濕度:小于90%RH焊接環境風速:酸性焊條小于8米/秒、低氫焊條小于5米/秒.其他:雨雪天氣3、主要施工程序施工準備預熱根焊清根熱焊打磨填充焊打磨蓋面焊外觀檢查無損檢測返修合格不合格,修補至合格下道工序不合格4、焊接技術要求4。1、焊接技術11、準備進行技術交底,編制作業指導書,制定施工組織設計。4。2、物資準備落實焊接材料,施工用工具,焊接的安全防護設施。4.3、施工人員、設備準備4.3.1 施工人員對參加施工的所有焊工,在開工前進行HSE控制程序,施工標準,技術規范、焊接工藝規程等的培訓工作.4.3.2 施工設備對施工的機具、設備全部進行了維護、保養,確保施工機具、設備到達現場時處于完好狀態,滿足施工需要。專門成立設備維修、保養服務隊,負責對各施工機組機具、設備的日常維修任務。4.4、管理文件及資料制定各級崗位責任制度,印發各種質量及技術現場記錄表格,定期檢查現場原始紀錄,收集整理竣工資料。5加熱溫度要求5.1 管口預熱溫度大于112、00,預熱用設備為環型加熱器;預熱后應清除管口表面的污垢.5。2 預熱溫度在管口周圍必須均勻,預熱寬度以坡口每側加熱寬度75mm為準。5。3 預熱溫度在距管口50mm處測量,測點均勻分布在管口圓周,確保預熱溫度均勻。5.4 層間溫度大于60,但是必須保證溫度的均勻.6焊接施工工藝6。1、焊接前的一般要求6。1.1 在施工前根據焊接工藝建立焊接質量管理體系,按照焊接工藝的要求對焊工進行培訓,使焊接人員的技術素質和技術水平能夠符合本工程施工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6。1.2。 所有參加此工程施工的焊工必須做到持證上崗。6。1.3 焊接施工前,根據業主提供的的“焊接工藝規程”,然后根據合格“焊接工藝規程13、”,編制“焊接作業指導書”指導現場施工。6.1.4 檢查坡口,其角度和光潔度必須滿足焊接工藝規程的需要。6.1.5 焊接空間必須得到滿足:焊條電弧焊接滿足:溝上焊管壁距地面高度大于500mm;溝下焊管壁距溝壁大于800mm,距溝底高度大于500mm。6。1。6 焊接使用具有下降外特性直流焊機,焊接設備必須能滿足焊接工藝要求,運行狀態良好,有準確的量值顯示,安全性滿足要求.6.1。7 正式焊接前,應在試板上調試焊接參數。6.2、施焊工藝施焊工藝包括:定位焊 、根焊、填充焊、蓋面焊.6。2。1 根焊為焊條電弧焊,焊條為ER50-2;焊接電流在50100A之間,焊接電壓在2436V之間。填充、蓋面焊14、接為焊條電弧焊,焊條為E4303;填充、蓋面焊接電流在90140A之間,焊接電壓在1830V之間。6.2。2 分層施焊時,不能在施焊層以外的坡口上引弧,更不允許在坡口以外的管壁引弧.6.2。3 焊接專用接地線與管子必須結合牢固,如下圖。6.2.4 根焊焊條在包裝良好時不需要烘干。若受潮,烘烤溫度為80100,烘烤時間為1h,烘烤后的焊條應放在恒溫箱中,隨用隨取.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超過4小時要重新烘烤,但重新烘烤不宜超過2次。現場需要設置臨時焊材庫,將焊絲存放在材料庫中,隨用隨取。6.2。5 焊條電弧焊一般宜采用流水作業,每層焊道由12名焊工同時施焊。6.3 焊接操作規程6。3。1 焊接施工必15、須嚴格執行焊接工藝規程.6。3.2 焊道的起弧或收弧位置相互錯開30mm以上。焊接起弧在坡口內進行,焊接前每個引弧點和接頭必須修磨.必須在前一焊層全部完成后,才能開始下一焊層的焊接。兩名焊工在收弧位置,先焊接到達交接處的焊工應多焊接部分焊道,便于后到達焊工的收弧作業。6。3。3 焊接過程中,為防止焊接飛濺,破壞防腐層,施焊前須在管口兩端用膠皮包裹纏繞一周寬度為800mm的保護層。6。3.4 在下列任一種焊接環境下,沒有防護措施嚴禁施焊:雨雪天氣;大氣相對濕度大于90%;環境溫度低于0;酸性焊條小于8米/秒、低氫焊條小于5米/秒。 6.3.5 在管子焊接時,每第一根管非焊接端用臨時盲板封死。在兩16、名焊工收弧交接處,先到達交接處的焊工應多焊部分焊道,便于后焊完焊工的收弧.6。3.6 根焊焊道必須熔透,背面成型良好;根焊完成后,用角式磨光機修磨清根。6。3.7 焊接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內產生穿堂風,以免影響焊接質量。6.3。8 各層焊道應連續焊接,并保證層間溫度達到60以上;焊接時發現偏吹、粘條或其它不正常現象,應立即更換焊條并在修磨接頭后再施焊.6.3.9各焊道應連續焊接,并使焊道層間溫度達到規定的要求.焊口完成后,必須將接頭表面的飛濺物、熔渣等清除干凈.每日收工前,每個焊口要完成整個焊道的50以上并不能少于三層焊道。下次焊接前,焊口應預熱到焊接工藝規程要求的溫度。焊接施工中,應按17、規定認真填寫“焊接施工記錄”。6。3。10 焊口編號統一按照業主的有關規定進行編制.6.4 焊口修補焊接過程發現的缺陷應立即清理修補,修補過程中必須注意控制層間溫度。每處修補長度應大于50mm.相鄰兩修補處的距離小于50mm時按一處進行修補,返修長度在50-304mm。對于鋼管表面出現的引弧點、弧坑、碰傷等缺陷,經監理允許可以進行修補,但是修補后的管壁厚度應在允許的公差范圍內。6。5 焊口返修按照焊接工藝評定的有關規定執行。6.5.1 返修權限6.5.1.1 返修次數同一焊縫位置只允許返修一次.6。5。2 焊口返修前,將缺陷處表面的涂料、鐵銹等雜物清理干凈,并將缺陷徹底清除,修磨出便于焊接的坡18、口形狀;6.5.3 每處返修焊縫的長度應大于50mm,相鄰兩處返修的距離小于50mm時按一處缺陷進行返修。允許返修的最大長度為304mm6。5。4、返修焊接前,必須整口加熱,加熱溫度符合焊接工藝規程的要求;返修后的焊口采用原來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6。5.5 進行返修工作的焊工應具有返修焊接資格;6。6 焊縫外觀檢驗及驗收6。6.1、焊口焊接、修補、返修完畢后及時進行外觀檢查,檢查前應清除表面熔渣、飛濺和其它污物;外觀合格后方能進行無損檢測工作。6。6.2、焊縫外觀檢驗6。6。2。1 焊縫外觀成型均勻一致,焊縫及其附近表面上不得有裂紋、未熔合、氣孔、夾渣、飛濺等缺陷;6。6。2。2 焊縫表面不應19、低于母材表面,焊縫余高應不大于2mm,局部不大于3mm,超標部分可以進行打磨,但不能傷及母材,并與母材進行圓滑過渡.6。6。2。3 焊后錯邊量應滿足:不大于鋼管壁厚的1/8,且小于2.0mm; 6。6。2。4 焊縫寬度比表面坡口寬度每側增加0.52。0mm。6。6。2.5 咬邊深度不超過0.5mm,咬邊深度小于0。3mm的任何長度均為合格.咬邊深度在0。30.5mm之間,累計長度不大于焊縫全長的15%。6.6.2。6 對當日不能完成的焊道,必須按規范要求施焊完成三層焊道以上。6.7、無損檢測所有的焊口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無損檢測,返修焊接次數不能超過2次,返修兩次不合格的焊口進行割口處理。7 施工過程注意事項7.1 溝下焊接過程要注意安全施工,要求有足夠的操作空間.7.2 焊接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尤其是焊接用手套,避免造成手部燙傷。同時防塵、防煙、防弧光勞保用具要佩帶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