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護坡施工工藝及方法(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412
2024-01-10
3頁
15KB
1、混凝土護坡施工工藝及方法1、現澆混凝土護坡施工流程模板制作及安裝-鋪設砂礫碎石墊層-混凝土攪拌、運輸、平倉、振搗、抹面-模板拆除-混凝土養護2、模板制作及安裝縱向模板采用標準型12槽鋼,橫向模板采用6mm厚的鋼板制作。考慮到混凝土板的寬度100mm和每層混凝土板的施工誤差,橫向模板的制作長度為994mm。模板嚴格按照施工放線位置及高程安裝,利用堤頂及提腳樁掛線校正模板的平直保證板縫順直.3、砂墊層及碎石墊層鋪設坡面土工膜鋪設驗收合格后,立即鋪設砂礫石碎墊層,碎石的墊層可采用粒徑540mm的礫石或碎石,以保護工膜不受日光照射老化。由天護坡長度較長,直接用鍬鋪設墊層很難,施工時采取布袋往下運輸,將2、墊層料運到指定位置后再用鍬打至平整,碎石墊層應滿足設計度要求,誤碼率差不超過50mm。模板安裝合格后,用刮杠找平砂礫石墊層,墊層頂平整以模板底制,來準確保證混凝土的厚度.澆筑混凝土前灑水濕潤墊層,防止混凝土澆筑時墊層吃漿。4、現澆C20混凝土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取在攪拌站集中攪拌,混凝土罐車運輸,機械振搗,人工抹面。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運輸,完全保證了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漏漿、離析等現象。混凝土垂直運輸采用溜槽,當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后用溜槽將混凝土傳送至澆筑部位.溜槽使用4mm厚鐵板制作,溜槽半徑30cm,骨架為1.5寸鋼管衍架。在留槽部設兩小車轱轆,澆筑混凝土時,小車轱3、轆在干砌石固腳和底部混凝土板上行駛,溜槽上部利用混凝土罐車上特制的支架吊起混凝土罐車的混凝土直接吐到溜槽內,溜槽與罐車均勻前進。這種混凝土運輸的方法和以往的支輸方法相比有很多優點:以前使用的溜槽多為木方骨架、外包薄鐵皮,溜槽需分幾節,每節長度4m,當混凝土板澆筑完23塊后,就得移動溜槽位置,需要人工量很大。本工程使用溜槽整體性好,上部與混凝土罐車連接,移動動力主要是混凝土罐車,下部設小車轱轆,移動時只需2個人工輔助,人工用量非常少,進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本工程溜槽用鐵管和鐵板制作,不易損壞,可重復使用,利用率高。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傾斜插入振搗,嚴格控制振搗不擾動墊層4、,插點間距控制在30cm以內,模版是否走模,如有走模混凝土初凝前校正完畢。施工用電采用自發電,發電功率10kw發電機安裝在自制四輪小車上,四輪小車同樣與混凝土罐車用繩連接與混凝土罐車同步前行。振搗電機可固定在溜槽上,不用人工進行動。混凝土抹面混凝土振搗結束后用拉板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抹面,以比模板高度12mm為標準抹平混凝土面,在混凝土初凝后進行二次抹面,抹面平整度控制在2mm以內.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后12h內噴灑混凝土進行養護.在坡面養護使老方法覆蓋物澆水和覆蓋薄膜等養護,不但造價高,而且不保險,存在許多弊端,簡述如下:大多采用的草袋片、草簾等,都是網狀材料,保水率低,干燥的快,如澆水不足、不5、及時,就會干燥缺養。施工戰線長,供水困難,且坡面水都流到底部,上部不存水.覆蓋物存在脫色現象,污染混凝土護坡表面。塑料薄膜養護,在坡面無法使塑料薄膜固定,一但下雨,塑料薄膜就會被沖走。下層鋪的塑料薄膜在上層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容易被破壞,造成透風漏養。本工程使用的養護方法是以水性蠟基成膜化合物-CM-2型養護劑通過噴灑養護過程,將該劑充分地滲入混凝土的毛細孔內,堵塞混凝土的毛細孔2h還原成膜后,形成耐久性的保水養護體系。所以本工程使用的養護方法安全可靠。模板拆除由于橫向6mm厚鋼模板兩側都有混凝土。所以當混凝土初凝抹面后進行模向模板拆除,拆除時,垂直向上小心操作,保證縫隙順直、清晰。縱向12槽鋼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拆除,模板拆除時嚴格保證混凝土不掉角、不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