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澆筑的施工工藝建筑(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419
2024-01-10
16頁
1.12MB
1、混凝土澆筑的施工工藝一、使用機械設備A1:混凝土墻柱澆筑時,從下往上采用人工敲擊模板,錘擊間距200mm,邊澆筑邊錘擊,有效控制表面氣泡、蜂窩、麻面產生A2:墻柱超過2m,必須采用兩次或兩次以上分層澆筑完成,嚴禁一次澆筑A3: 墻柱邊混凝土收面標高、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內A4: 墻柱混凝土鑿毛,表面鑿毛面積70A5: 墻柱單側或兩側為吊模時,在陰角根部的位置增加鋼絲網可有效防治爛根現象A6: 墻柱在支模前采用海棉墊做微調(只適用于平整度在5mm以內)A7: 墻在降板位置單側為吊模時,模板、木方下到底部,利用鋼管對撐頂緊A8: 外墻模板支設前在上下層模板之間粘貼雙面交,防治出現漏漿A9: 樓板降2、板處,墻、柱支模前采用模板墊平后再支模A10: 梁柱交接處鋼筋過密時,綁扎時應留置振搗孔。A11:模板表面嚴禁出現無用的孔洞(模板多余螺桿洞未封堵,混凝土澆筑時孔洞漏漿造成墻體表面觀感質量差),不允許使用A12: 柱砼標號高于梁標號時,梁距柱邊500mm處加設鋼絲網(該區域混凝土標號砼墻柱)A13: 模板表面縫寬1.5mm,采用膠帶粘貼,避免漏漿A14: 鋼筋三角架,澆筑時配合刮尺使用,控制樓板厚度、平整度。在混凝土收平后可取出,間距1。8mA15:斜屋面混凝土的澆筑方向應垂直于放坡方向,沿澆筑方向每隔1m設置一道鋼絲網,規格1010*0。5mm(采用細石混凝土,細石與13石的比例為:7:3 3、)A161:樓板澆筑前采用鐵鍬初步平整A162:采用2。5m鋁合金刮尺刮平A163:采用掃平儀或水準儀進行收面控制A164:面層采用收面機,收面機無法操作位置人工鐵板收面A16-5:地面有二次裝修時,做拉毛處理,不得采用掃帚掃毛;裝修材料為膠粘貼平整度3mm,裝修材料為砂漿粘貼平整度5mmA166:屋面、地下室頂板或無裝修層地面采用收光機做收光(不少于2次)A167:樓板面層水平度、平整度和樓板底部水平度超過2cm,鑿除重新施工A17: 采用定制鋼架作為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階段的通道、泵管架設專業工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以作為板厚控制,澆筑完成后取出(材料規格采用方鋼30*30*3方鋼加12鋼4、筋,現場制作)A18: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樓板達到1。2 MPa后才允許上人(12小時左右,行走不留腳印),每平方荷載不超過150kgA19:樓板后澆帶二次支模前,砼底板處粘雙面膠或海綿,模板與砼搭接寬度200mm,立桿放置在交接處的底部A20: 樓板后澆帶采用模板做鋸齒形(支撐條控制小于500mm)A21:底板、墻后澆帶采用快易收口網的做法,鋼筋支撐間距500mmA22:墻后澆帶兩側采用雙面膠或海綿,兩側利用原有螺桿鎖邊A23: 雨季施工,澆筑后采用塑料薄膜或三彩布遮蓋A24: 地下室施工時,每個承臺底部要預留小型集水井,澆筑時明水及時利用水泵抽走A25:柱墻采用薄膜包裹養護A26:采用刷或5、噴養護劑養護A271: 混凝土泵管、布料機不得直接擱置在鋼筋上,采用支架架空A27-2:布料機、泵管底座采用鐵板、鋼管現場制作加工A27-3:布料機底部加強處理,木楞間距200mm,立桿間距600mmA28: 夏季混凝施工時,為更好控制混凝土入管溫度,泵管采用麻袋覆蓋A29: 現場建立養護室,養護室器具包括:溫度計、濕度計、天平寸、試塊模具、養護記錄表A30: 同條件試塊放置在樓層設定位置,采用鋼筋籠放置A31:拆模后三天內將實測值標注在墻體上,施工單位用白色粉筆、監理用藍色、項目部用紅色A32:統一在樓梯通道口位置墻體上標明該層澆筑時間、拆模時間、養護方式等信息A33:混凝土澆筑前,底層垃圾、材料歸堆,清掃干凈,澆筑完成后用水將落地的水泥漿、混凝土沖洗干凈A34: 泵管清理干凈堆放在指定位置(不得堆放在外架、樓梯口、通道口、洞口、電梯井架體等危險位置)A35: 模板拆除后樓層清理干凈,管線位置采用木盒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