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預制構件施工工藝(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447
2024-01-10
7頁
34.50KB
1、混凝土預制構件施工工藝1、 范圍為了提高構件廠的生產經營管理技術水平,確保產品質量完全,完全滿足顧客要求,特制定本工藝文件。本工藝文件適用于油田地面建設及工業與民用建設砼預制構件的生產。2、 引用標準Q/HJY11012000 質量保證手冊QSP1-20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QSP35 構件廠管理職責控制程序GB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3、 內容3。1 生產準備階段的控制3.1.1 生產準備的主要工作內容和程序3。1.1.1 技術負責人委派資料員向顧客或公司技術科索取圖紙或其他技術文件,并整理、裝訂、登記、保管、分發。3。1.1。2 對比較復雜構件生產,技術負責人要組織車2、間技術員等有關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發現存在問題與顧客、公司技術科或設計院及時聯系解決。3。1.1.3 技術負責人負責將重點項目、特殊構件的技術要求向車間技術員進行技術交底;車間技術員向車間各生產班組長及有關工種進行交底。 3。1.1。4 技術負責人和車間技術員一起根據生產計劃確定生產工藝及模板種類套數等,確定質量、安全、降低成本措施.3。1.1。5 生產車間依據預算單向材料部門領取合格的原材料。3.2 施工過程控制3。2.1 施工流程3.2。1.1 施工總流程模 板 制 作起吊、驗收、堆放放 張拆 模養 護混 凝 土 攪 拌混凝土運輸現 澆 混 凝 土綁 扎 成 型放鋼筋骨架及預埋件墩 頭、張 3、拉 鋼筋加工制作對 焊模 板 組 裝鋼 筋 彎 曲鋼 筋 切 斷刷 隔 離 劑試 塊 實 驗試塊制作、養護3.2.1.2 模板流程 根據任務定生產工藝根據工藝、工期確定模板種類套數配料加工組裝。a、 模板選用材料的材質應符合有關的專門規定;b、 模板及其支架必須保證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互相位置的正確;c、 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d、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e、 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安裝必須牢固,位置準確,其允許偏差應符合標準要求;f、 預制構件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標準要求;g、 澆筑混凝土前,必須對組裝后4、的模板進行認真的檢查。3.2。1。3 鋼筋的流程 作配料單鋼筋調直切斷預應力鋼筋焊接、墩頭、冷拉彎曲成型綁扎成型入模組裝。a、 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規定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b、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鋼筋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污、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c、 預應力鋼筋的冷拉必須通過試驗確定冷拉伸長率;d、 鋼筋焊前的接頭形式、焊接工藝和質量驗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有關規定,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試焊;e、 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焊前接頭應相互錯開,同一截面接頭數量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f、 鋼筋5、的綁扎接頭應符合標準的規定;g、 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h、 鋼筋綁扎完畢后,應按規定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3。2。1.4 混凝土攪拌、運輸 (石、砂、水泥、水、外加劑)計量投料攪拌運輸。a、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或進場試驗報告并應對其品種、標號、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b、 混凝土澆筑時應嚴格按照配合比攪拌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稱量偏差、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應符合標準規定;c、 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d、 如遇雨天,砂石應測定含水率并隨時調整配合比;e、 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凈,6、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對模板應澆水潤濕,但不得有積水; 3。2.1.5 混凝土的澆筑 模板鋼筋檢查澆筑振搗成型壓光。a、 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必須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b、 混凝土澆筑層的厚度應符合標準要求;c、 混凝土應連續澆筑,以保證結構良好的整體性;如必須間隙,則間隙時間不得超過規范規定的允許時間,否則應按規定留置施工縫;d、 采用振搗器振動時,每一振點的振搗連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明顯浮漿,且不再沉落為止,移運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半徑的1。5倍,在振動過程中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等。3。2.1。6 混凝土養護3。2.1.6.1 自然養護a、 7、應在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b、 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應符合規范的要求;c、 澆水次數應能保護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d、 混凝土的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3。2.1。6。2 蒸汽養護 一般分四階段進行靜停、升溫、恒溫和降溫a、 靜停:構件澆筑完畢后在升溫之前應在室溫下靜置一段時間,以增加混凝土對升溫階段結構破壞作用的抵抗能力,一般為26小時,對干硬性混凝土為1小時;b、 升溫:一般為23小時,升溫速度為1025/h,對干硬性混凝土3540/h;c、 恒溫:一般為58h,溫度隨水泥品種不同而異;d、 降溫:一般23h,降溫速度不大于2030/h,構件的出窯溫度與室外溫度不得8、大于30;當窯外為負溫時,不得大于20,以防溫度驟降使構件產生裂縫.3。2。2 質量控制3。2。2.1 所有原材料在使用前都必須先檢驗,必須符合設計和現行技術標準要求,質量證明文件必須齊全、準確。3.2。2.2 鋼筋半成品、埋件等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標;3.2。2.3 施工中必須按規定進行各種原材料、試塊、試件等的試驗或復驗,各項技術指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真實反映現場實際情況,主要項目如下:a、 水泥、砂、石的性能實驗b、 鋼材的化學成分分析、機械性能試驗c、 混凝土、砂漿配合比試驗d、 焊接接頭機械性能試驗e、 混凝土、砂漿試塊的抗壓強度試驗3。2。2.4 構件變更必須有技術人員填寫技術審核(聯絡)單并竟設計、顧客批準。3.2.2.5 技術資料必須內容清晰,手續齊全,各種原材料記錄、鋼筋冷拉、張拉、焊接記錄、鋼筋隱檢記錄、工序交接記錄等各項質量記錄必須由專人負責,內容必須真實準確,具有可追溯性。3.2.2.6 各種工序必須嚴格執行現行技術標準,工序交接時要填寫工序交接記錄,并由質檢人員檢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