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泵工藝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項(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579
2024-01-10
5頁
35.50KB
1、常規檢泵工藝操作指南常規檢泵工序一般包括作業前安全、技術例會,各設備就位恢復作業狀態,移立井架、撈堵塞器、開滑套(砸泄油閥),作業中的開啟井下安全閥、接管線、放壓、洗壓井、拆采油樹裝升高短節、座BOP組、BOP組試壓、試提油管掛(解封、測漏失)、起原井管柱、機組解體、下生產管柱、座油管掛、拆BOP組座采油樹、座封封隔器、油井投產,放井架、作業后的設備封存、打掃衛生等程序。一、 作業前安全、技術例會1、 由監督主持各服務商員工參加進行技術交底,講安全注意事項。2、 平臺負責人提出本平臺規章制度。3、 作業隊長講作業安全、勞動紀律,協調與各服務單位工作。4、 作業工程師針對作業內容提出質量安全控制2、點。二、 各設備就位恢復作業狀態1、 吊裝各作業設備至甲板,吊裝前精心考慮各設備的擺放位置,避免作業中互相沖突。2、 由機械師組織各崗按作業前速檢表對作業設備速檢。3、 全面清點平臺工具用具,及時發現下步作業中所缺的工具用具。三、 移立井架1、 在滑道上均勻涂摸一層黃油,清除干凈移動方向上的障礙物;2、 移動井架前檢查兩液缸是否處于同一起始位置,移動中兩個液壓油缸應同步;3、 移動井架時必須有專人看護滑道、扶梯及各種易掛碰的管線等,發現問題立即停止操作,認真整改;4、 移動井架時注意壓力不得超過正常工作范圍;5、 立井架前檢查井架照明開關要斷開,井架鎖銷打開,修井機液氣路無泄漏現象,連接部位的3、緊固件無損壞松動,柴油機和液壓馬達運轉正常,液壓管線和液壓缸無漏油,井架上無其他障礙物及松動物;6、 立井架前要充分排氣;7、 立井架時,兩液缸應同步工作。并注意伸出和收縮順序;繩索、管線、附件有無掛碰。8、 立井架完畢后,應檢查各部件連接是否可靠,有無變形和撞傷,井架鎖銷是否鎖緊,井架是否完全座在鎖銷上,最后卸掉液壓管線內壓力,插好井架燈;9、 當遇大風大霧、雷電等惡劣天氣時,不能進行移立井架作業。四、 配合撈堵塞器、開滑套、砸泄油閥1、 按監督指令要求,用修井機或吊車配合鋼絲作業。參照座封封隔器的第1步。2、 在鋼絲作業中,正擠柴油或地熱水。參照洗壓井中的1、2步。五、 開啟井下安全閥、接4、管線、放壓1、 通知平臺中控給泥漿池供水并導通井口流程、閘門,開啟井下安全閥(最好用OTIS手壓泵打開)、地面安全閥、多路閥;地面安全閥開啟后用鎖芯鎖緊閥桿;仔細檢查井口設施,確認采油樹各部件是否完好,認真與平臺方面交接,說明已經存在的問題;2、 用防暴工具拆掉采油樹服務管匯,注意保護好電伴熱電纜及流程保溫罩;3、 用泥漿泵放壓管線先油管后套管放壓至無返出或返出穩定。六、 洗壓井1、 檢查泥漿泵上水及排出流程正確,確認井口各閥門處于正確開關位置(一般采用反循環流程);2、 用2高壓軟管連接泥漿泵出口與油管四通翼閥,并試壓1500psi10min,壓力不降為合格;注意壓井軟管通過定甲板井口區和中5、層甲板井口區時該井位的井口蓋要用缺口井蓋,并蓋嚴,以防人員掉落;3、 試循環,泵速由低到高,注意泵壓變化;井口派專人看護,檢查法蘭面有無漏失,回壓最好小于1000Kpa(最高不要超過1700Kpa),觀察返出情況,待一切正常后,保持設計排量正常洗井。在循環過程中應注意如下情況:A、 泥漿池供水不足:及時與中控聯系,采取關小排海閘門,加接消防水等措施;保持壓井液充足,應在泥漿池總容積的1/2;B、 有泵壓無返出:檢查井下安全閥等循環流程是否通暢;如果是油管內死油過稠過厚堵塞油管,則正擠至少一個油管容積后再反循環(2-7/8”EUE油管3.02m3/1000m;3-1/2”EUE油管4.54m3/6、1000m;7”套管2-7/8”EUE油管環空16.42m3/1000m;9-5/8”套管3-1/2”EUE油管環空);C、 無泵壓無返出:地層漏失嚴重,匯報監督處理;D、 手壓泵壓力過高或過低:保持壓力在3000psi4000psi之間;4、 洗井過程中,每隔30min取樣并記錄回壓值,及時根據現場情況調整參數;5、 洗壓井結束后(NTU值30),關井觀察30min,出口無氣泡無溢流為洗壓井合格。如有小溢流應接管線至污油池放凈;如溢流放不凈,則請示監督,準備配液壓井、堵漏劑或采取其他措施;6、 洗壓井過程中應錄取的參數:起泵時間、泵壓、排量、洗井液性、返出物性、回壓、停泵時間;7、 在洗壓井7、作業中可考慮并行移立井架、吊擺甲板貨物、檢查修井工具設備等工作。七、 拆采油樹、裝BOP組1、 通知中控關閉多路閥、地面安全閥及井下安全閥;通知采油樹廠家人員卸掉地面及井下安全閥控制管線;2、 從取樣口放凈流程回壓;3、 先卸下壓力表,再砸開采油樹帽,以免損壞壓力表;上緊采油樹提絲。4、 拆掉采油樹與四通及流程的連接螺栓,螺栓要清洗干凈并涂抹黃油,指定地點擺放整齊。注意不要在采油樹上法蘭面上留下螺栓,以免采油樹拆下后不能放平穩;5、 檢查鋼絲繩的強度(經驗公式:許用拉力D2/10;破裂拉力D2/2);用倒鏈配合吊平采油樹安全閥部分;在兩翼閥上系好尾繩,防止起吊過程中掛碰井口上方的消防管線和探頭8、,保護好安全閥控制管線,將其固定在不影響作業的地方;6、 緩慢上提采油樹,無關人員遠離井口。最大上提拉力應小于5T,否則用3-1/2EUE油管提松后再用鋼絲繩起吊;吊起采油樹后檢查并取下鋼圈,防止起吊過程中鋼圈掉落傷人,注意保護好地面安全閥上和采油樹上法蘭邊緣的控制管線接頭,防止被掛壞;7、 將采油樹吊至中層甲板,用棕繩固定;卸松全部頂絲,注意不要把頂絲背帽完全旋出,否則不易上回,將油管掛上的殘余電纜頭規整地纏在油管掛上,以便順利坐立管及連接提升油管;8、 拆采油樹過程中油套閘門應處于開位,以便隨時觀察井內情況;井口常備3-1/2EUE油管防噴考克,以便處理突然井涌等情況;9、 用大小鉤配合吊9、裝立管,起吊過程中防止繩套鉛壓處掛開頂部井蓋傷人,頂甲板井蓋處應有人看護;10、 擦凈立管鋼圈及鋼圈槽內污物,立管就位后輕輕晃動上部使其鋼圈入槽;11、 BOP組組裝好后,用帆布蓋好上中下各部立管與井蓋的縫隙,以免作業中污水漏下;連接排污管線至泥漿池;檢查鉆井四通各閥(只加水一側為開),采油四通各閥(全關)是否處于正確位置;用倒鏈調整立管與鉆盤井口的對中度或移井架調整。八、 BOP組試壓1、 連接提升油管及試壓管線;2、 用泥漿泵向BOP組內灌滿水;3、 關閉環形防噴器;4、 管線試壓 300psi5min ,2000psi5min,壓力不降為合格;5、 BOP組試壓:300psi10min,10、1000psi10min,壓降小于2為合格。試壓中應注意如下情況:A、 BOP組連接法蘭面漏:砸緊法蘭連接螺絲;B、 環形膠芯漏:提高關閉壓力或考慮返修;C、 泥漿泵放壓閥漏:檢查關閉;D、 油管掛漏:無法整改;6、 試壓完畢后,用泥漿泵放壓閥放壓,開BOP組;7、 在BOP組試壓中應錄取的參數:試壓值、試壓介質、試壓時間、壓降值。九、 試提油管掛、解封、測漏失1、 請監督、電泵、OTIS、采油樹廠家人員到鉆臺;2、 試提前檢查頂絲退出情況;探照BOP膠芯回位情況;BOP組、儲能器、指重表、大繩等符合安全要求;3、 按監督要求操作解封(一般應快速上提至指定噸位,配合懸吊解封);4、 如井下是Y11、管分采管柱且有未生產層,則解封后上提23m,敞井觀察30min以上,并做好防噴準備(關BOP,用泥漿泵放壓管線放壓以及循環壓井等);5、 起油管掛時,司鉆密切注意指重表,懸重一旦異常應停止起鉆等候監督指令。在此過程中,由于井架不對中或立管偏斜,易掛落油管掛上的金屬卡子和膠環,造成油管掛在立管中遇卡;地層出砂和封隔器膠皮不完全回收和井下落物也會造成懸重異常;6、 油管掛起出井口后,蓋住井口。電泵人員截斷電纜,OTIS人員拆液控管線,配合采油樹廠家人員檢查其損傷狀況;7、 新用倒鏈拉立管或移井架調整井架對中度;8、 用泥漿泵進行環空灌液,測定漏失量;9、 在試提油管掛、解封、測漏失階段應錄取的參數12、:解封噸位、正常懸重、漏失率。十、 起原井管柱1、 井口要有防掉措施:蓋好井口;暫時不用的小件工具移離井口2m以外;檢查好井口工具;2、 井口要有防噴措施:油管防噴考克及扳手;循環流程隨時待用;泥漿池備壓井液;3、 起鉆中根據漏失情況及時補液;4、 在拆解井下安全閥、滑套、封隔器等工具或卸扣扭矩過大時,可用榔頭適當震擊油管接箍,以防卸壞絲扣;起鉆時,電纜應與管柱同步上行,以防在鉆盤面下淤卡;解體電纜護罩時要用專用工具取出銷釘,手扶好護罩。5、 起出的工具應認真檢查,按順序排放至甲板上;6、 起管柱過程中人員不要跨越電纜或在電纜附近逗留,以免被電纜掛傷。起管柱前檢查好電纜滑輪和液控管線滑輪是否固13、定牢固,卡環銷子是否鎖緊,以防作業過程中松動。十一、 機組解體檢查好我方提供的起吊鋼絲繩及卡環;用帆布蓋住井口防止小件工具落井,注意防止棉紗毛氈落井;用小絞車提住井口拆解的機組,以防提放管柱時觸碰落井;司鉆副鉆操車平穩,起吊時防止花鍵套落井。十二、 下生產管柱1、 連接井下工具:將入井工具及短接在甲板丈量、通徑、連接,按入井順序排放整齊;工具入井時由現場工程師把關,確保連接正確,符合施工要求;2、 連接Y接頭:Y接頭上下短節應預先在甲板連接好;在井口連接好Y接頭后,下放大鉤穿起吊電泵機組的鋼絲繩;最后在井口上緊泵頭,泵頭一旦上緊后不得輕易下至井內,以防在防噴器中掛傷;3、 配合連接電泵機組:用14、小絞車提住井口的機組,以防活動管柱時觸碰落井;小扁護罩應盡可能打在泵體側面不易磕碰井壁的地方;保護好井口嚴防小件落物; Y管井電泵機組進入BOP組后應小心提放,以免碰掛損傷小扁電纜;注意及時補水,保持液面;4、 連接封隔器、滑套、井下安全閥、油管掛,注意達到上扣扭矩,保護工具;5、 油管入井前的檢查:A、 丈量:母扣端面到公扣末端去掉公扣的長度;三人一組,尺身拉直,以防尺身卡在油管縫隙;讀數到毫米,全管柱累計誤差不超過0.3m;丈量后,在公扣端上部編號并注明長度;B、 用標準通徑規通徑;C、 檢查油管本體有無變形、彎曲、裂縫等缺陷;D、 公母扣是否完好干凈清潔;E、 不同鋼級的油管不能混用;615、 下油管操作:A、 防掉措施:蓋好井口;暫時不用的小件工具移離井口2m以外;檢查好井口工具;B、 油管公扣端要均勻涂抹絲扣油;C、 油管上滑道前應帶好護絲;D、 正確上扣,防止偏扣,觀察液壓鉗的扭距表到最佳值;E、 電纜護罩過井口時人工扶正,防止碰壞電纜及護罩;F、 打好背鉗,防止電纜繞在油管上。十三、 座油管掛1、 連接油管掛前測上提下放懸重;2、 連接油管掛時注意電纜密封的方向應與采油樹電纜密封的方向一致;3、 用棕繩系于電纜末端拉住電纜,以防電纜落在油管掛與立管之間擠壞電纜;座油管掛前應充分使電纜放電,以免電纜頭與導體接觸后產生火花。4、 油管掛的密封圈應在拆完立管后再裝上,以防座油管16、掛時被刮壞。十四、 拆BOP組,座采油樹1、 大小鉤配合按順序拆卸BOP組;2、 拆掉BOP組后,下提升油管提出油管掛,由采油樹廠家人員安裝油管掛密封;重新坐油管掛,上緊頂絲,打緊背帽;3、 用倒鏈配合大鉤吊平采油樹地面安全閥;4、 在采油樹兩翼閥上系好尾繩,防止起吊過程中掛碰井口上方的消防管線;下層人員遠離井口防止高空落物傷人;5、 擦凈采油樹上下鋼圈槽及鋼圈并涂黃油;座采油樹時應先穿地面安全閥下方的兩個螺栓(一旦座完采油樹后,此螺栓不易穿入),再穿其他螺栓;6、 座完采油樹后及時將中上層井蓋恢復,再緊采油樹螺絲。十五、 座封封隔器1、 配合鋼絲作業投堵塞器及平衡桿。注意鋼絲作業及坐封過程中嚴禁關閉采油樹清蠟閥及主閥(此兩閥應懸掛警示牌并鎖死),否則造成截斷鋼絲,工具落井事故;2、 座封前先環空灌液,使油套液面平衡并保持較高位置;3、 連接正擠流程,地面管線試壓1000psi10min,不刺不漏為合格;4、 按監督要求進行座封作業;5、 改反循環流程驗封(低泵速,壓力3MPa為合格)。十六、 油井投產十七、 作業后的設備封存、放井架、打掃衛生1、 按操作規程放井架;2、 由機械師組織各崗按作業后速檢表對作業設備速檢并封存;3、 打掃衛生前與平臺長協調,領取工具,確定打掃方案,此過程全隊人員緊密分工,集中人力分區分片進行,打掃完后,平臺驗收,整改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