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技術特征與施工工藝探索(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618
2024-01-10
2頁
16KB
1、摘要:湖南國際金融大廈主樓46層,建筑面積13.27萬m2,采用筒中筒結構,其中2538層樓板采用紙管混凝土結構,論文代寫施工面積達28 000m2,混凝土量近1萬m3。關鍵詞:薄壁管混凝土 技術特征 技術方案1紙管混凝土樓蓋設計紙管混凝土樓蓋設計斷面見圖1。鋼筋由上下鋼筋網和管肋間鋼筋點焊網片組成。紙管直徑280mm,排距350mm,為封閉式圓柱體。樓板厚400mm,采用C30混凝土,在內外筒四角連接部位及房間軸線部位設有暗梁,板跨為911m。 2技術特征此種結構形式的主要技術特征是在連接內外筒的現澆混凝土樓板中,以紙管預埋入混凝土中,成為永久性的芯模而形成的一種現澆空心樓蓋。采用這種作法可2、減輕樓蓋結構自重,充分發揮材料的受力性能,使結構更趨合理。3技術方案要點本技術方案的重點及要點應著重解決如下五個方面的問題。(1)管材選擇:按設計要求,芯管紙管壁厚15mm,強度要求在1 500kPa壓力作用下0.5 h,殘余變形不大于2 mm,淋水24 h吸水率不超過10%,并滿足施工條件要求。本工程芯管用量較大,數量達5萬m,但滿足要求的紙管價格昂貴,經調查比較最后選用了長沙某公司生產的壁厚為5mm的輕質高強復合薄壁管,它主要由苦土粉、輕燒粉、粉煤灰、玻纖網格布組成,再加入少量水泥和外加劑制作而成。材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及設備較簡單,可在現場加工制作,芯管加工與工程施工可流水作業,成本約為3、紙管的1/4。(2)芯管安放:根據樓板結構尺寸及施工運輸條件,芯管必須分段割制再安放成整體,要采取技術措施保證芯管整體順直,從而保證上下板及肋間混凝土的幾何尺寸。(3)芯管抗浮要求:由于芯管重量輕,振搗混凝土時,混凝土會對其產生向上的浮力,導致上層鋼筋網露出,結構層加厚。(4)安裝工程中的預留預埋問圖1紙管混凝土樓蓋斷面題:由于樓板中預留預埋管線縱橫交錯,有的要直接穿過樓板,例如通過衛生間樓板的管道,一要預防滲漏,二要預留位置準確,以避免碰到芯管。(5)澆筑混凝土: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芯管損壞,確保板底及肋間混凝土密實。4施工工藝4.1工藝流程測量放線裝平板模平板模上放線、劃線底筋綁扎、水電管4、線預埋肋間鋼筋網片綁扎、安放薄壁管面筋綁扎、水電管線預埋復核、檢查、驗收鋪設架板、安混凝土輸送泵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4.2施工工藝在平板模支完、放線后,即可進行薄壁管混凝土施工。(1)按設計圖在平板模上彈出薄壁管安放位置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管道預埋位置線。(2)將水電管線穿過樓板的管道,用預埋鋼套管點焊固定在鋼模板相應位置上。(3)在底筋及網片按彈線位置綁扎完畢后安放薄壁管。為便于制作和安裝,薄壁管主尺寸長度為1 280mm,要求安放順直,偏差控制在1.5cm內。(4)操作過程中,鋼筋綁扎、薄壁管安放和預留預埋必須交叉平行進行,特別是預留預埋必須與土建施工同時作業,否則過后很難插入。(5)5、在鋼筋綁扎及薄壁管安放過程中,要隨時鋪設架板,對鋼筋及薄壁管成品進行保護,避免直接在鋼筋及薄壁管上踩踏。(6)混凝土采用泵送,一次澆筑成型。為滿足垂直超高長距離泵送要求,并保證板底及肋間混凝土密實,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 200mm?;炷脸霰P到澆灌完畢控制在60min以內,混凝土布料來回穿梭平行振搗推進。5技術措施及質量控制5.1復合薄壁管均采用就地制作,芯管除主長度尺寸外,另有配套規格尺寸,每管兩端均用本身基料封閉,為防止薄壁管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影響混凝土的自然凝結,將薄壁管外表滿裹一層塑料薄膜。5.2為保證薄壁管安放順直和準確,管底位置用墊鐵保證,管間的肋寬采取在肋間鋼筋網片上焊6、橫向短鋼筋(l=65 mm)控制。5.3在混凝土澆筑中,振搗力會對薄壁管產生向上的浮力,為此在每根管上綁扎2根壓筋,并用鐵絲穿過樓板與支模架扎牢,以防止上層鋼筋外露。5.4安裝預留預埋件采取以下措施:(1)所有預留預埋件均在平板模上逐個劃線標出并固定,嚴禁以后剔鑿,偏差控制在15mm;(2)由于薄壁管上下部位混凝土厚度均只有60mm,交叉管線大部分改設在肋間或暗梁部位;(3)衛生間上下立管穿樓板處均采用預埋套管,以防止衛生間滲漏。5.5衛生間與房間之間,經設計變更改為隔墻,以防止衛生間滲漏水進入房間芯管。6工程應用效果(1)在本工程中使用的薄壁管在沒有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情況下,按企業標準(7、Q/AND002-96)制作生產,達到了設計要求的技術指標,滿足了工程施工生產要求,制作工藝和設備比較簡單,構件產品成本低廉。(2)在本工程大面積應用中,采取了一系列技術措施,特別是采用復合薄壁管替代昂貴的紙管作為永久性芯管,解決了本結構體系與安裝工程的矛盾,并編制了施工工法。(3)采用本技術在100m高度以上樓層施工,每月可完成主體6層(施工面積達12 000m2),比梁板結構每月多完成一層多。(4)質量檢測結果表明,樓板剛度符合設計要求,主體結構優良。(5)此項技術的應用為建設單位節約資金510萬元,為企業節約資金99.94萬元。(6)專家鑒定認為,本工藝技術的研制與開發是無梁樓蓋結構體系中多孔現澆板的新型技術,是現有板式結構施工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