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深挖方路基綜合項目施工基本工藝(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0713
2024-01-10
8頁
25.50KB
1、高填深挖方路基施工工藝一、概述高填深挖方路基施工是路基工程中一個關鍵,是控制工程進度關鍵。因為挖方路塹是由天然地層組成,天然地層在生成和演變長久過程中,通常含有復雜地質結構。路基大斷面開挖施工,破壞了原有山體平衡,邊坡太陡,廢方堆棄太近,草坡栽種、護面鋪砌施工不立即,排水不良等全部會引發路塹邊坡失穩、滑坍,嚴重時甚至影響整個工程進度。所以施工方案確實定,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和進度。高填方路基填筑后,往往比其它地段路堤輕易產生病害,所以施工時必需采取有效方法,確保質量。 二、施工準備1、測量放樣 路基施工前,依據設計圖、施工工藝和相關要求恢復路線中線樁、釘出路基用地界樁、路堤坡腳、路塹坡頂、邊溝、2、取土坑、護坡道、棄土堆等具體位置樁。以定出路基輪廓。在路堤坡腳外緣每隔20m一個樁,樁上注明樁號,定出路堤坡腳線。道路中線樁直線部分每20m一個,每100m設一個永久性固定樁,曲線部分除20m設一整里程樁外,曲線起點、終點、圓緩點、緩圓點全部設置固定樁。在中線樁施測后,進行橫斷面測量,然后依據路基橫斷面圖及實測標高進行邊樁放線。在橫斷面坡頂點位置上,釘邊樁。經過正確放樣后,提供放樣數據及圖表,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2、施工前復查和試驗 路基施工前,對路基工程范圍地質水文情況進行具體調查,經過取樣試驗確定其性質和范圍。 根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對施工段落土樣做下列試驗項目: (1)液限、塑限3、塑性指數、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數(2)顆粒大小分析試驗(3)含水量試驗 (4)密度試驗 (5)相對密度試驗(6)土擊實試驗(7)土強度試驗3、排水設施 因為水是造成路塹多種病害關鍵原因,所以確保施工過程中及完工后有效排水顯得尤為關鍵。具體操作以下: (1)在路塹開挖前做好截水溝,土方工程施工期間修建臨時排水溝。臨時排水設施和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2) 路塹施工時注意常常維修排水溝道,確保流水通暢。 (3)引走一切可能影響邊坡穩定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塹線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縱向坡度(單向或雙向)以利排水。 (4)填方路段在路基坡腳開挖排水溝,排水溝和當地排水設施貫通,每施工一層立即在路基頂面設置攔水4、埂,在路基邊坡上修建排水槽,將路基頂面積水排至排水溝中排走。4、填方路段準備高填方地段施工前仔細對填方區進行現場勘查,掌握填方區地質情況,對于特殊地基,依據設計和施工規范要求,按特殊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基底處理,通常情況下則在基底中部填筑透水性很好材料;對于通常原地面,先將原地面樹木雜草及腐植土清除,并疏干積水、晾曬、平整,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到規范要求壓實度。5、挖方路段準備挖方路塹施工前核實挖方工程量及挖方調運線路圖,路塹施工要做好排水設施,利用截水溝或臨時排水溝,預防雨水侵入路塹和立即排出塹內雨水。三、 施工工藝(一)挖方施工通常情況下挖方大于8米處設置2米寬平臺并開挖平臺溝,平臺溝為4040厘5、米,挖深每超出8米設一級平臺,平臺溝較長時應設置急流槽,將平臺溝水引入邊溝,截水溝盡可能少設。1、土方路塹開挖方法 土方路塹開挖依據路塹深度和縱向長度,開挖方法能夠分為橫挖法、縱挖法及混合式開挖法三種2、挖方路基機械化施工 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選擇配置合理施工機械以滿足施工要求。3、注意事項: (1)土方開挖不管開挖工程量和開挖深度大小,均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洞取土。(2)路塹施工注意邊坡修整、穩定及防護,深路塹應隨開挖深度分層做好防護,做到開挖一級防護一級,從上往下防護。開挖時,依據路面標高反算開挖邊線,從路面頂每開挖8m設置落碎臺,在落碎臺上設置平臺溝。山體開挖作業嚴禁采取爆破6、,在靠近設計坡面3-5米范圍內,對于巖質坡體應采取光面爆破或人工開挖,對于土質坡體嚴禁爆破作業,以盡可能避免或減小邊坡爆破施工給巖體結構和坡面穩定造成破壞作用。工程地質不良時采取應急方法或設置必需防護工程,預防邊坡失穩或坍塌。(3)作業面段落劃分:設置合理作業面,采取機械化流水作業,以加緊工程進度、機械效率和質量要求。汽車運輸道路應確保通車,會車不受影響。 (4)每一配套組內配一名機械保養工,方便隨時進行檢修,或配有專用維修車輛,工地經過對講機聯絡,發覺故障,立即維修。 (5)嚴格實施機械操作、駕駛、保養、安全各項規章制度。(二)填方施工高填方地段計劃采取填土路堤,填料采取挖掘機及裝載機裝車,7、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采取分層水平填筑、分層壓實、嚴格控制壓實層厚30CM,推土機配合平地機平整施工方案;壓實度采取灌砂法檢測;測量組進行沉降穩定觀察。填方高度12-20米時,設一級填方平臺,頂面以下8米處設一寬度為1.5米綠化平臺;填方高度小于12米時路基頂面以下08米邊坡坡率采取1:1.5,8米以下耕地及借方區邊坡坡率采取1:1.75。對于陡坡,高填路基應在斜坡上沿斜面逐層開挖水平長度為2米臺階。臺階平面向內坡度為3%。 1、施工方法(1)填方區上料運料前,挖方區填料經試驗合格后使用。采取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到填方區。汽車卸料時,安排專員指揮,按每層30cm壓實厚度計算卸料密度,8、由遠及近進行卸料,一層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進入攤鋪和整平階段。 (2)填方平整當填方區一層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層厚30cm松鋪厚度、采取推土機初步攤平,并在初平后填料上往返碾壓,完成初步壓實,以利于平地機平整。每層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機進行精平,并形成一定路拱以利排水。對機械無法抵達邊角處采取人工找平。(3)填方壓實在經過平地機精平后填層面上采取大于20噸位振動式壓路機碾壓。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重合1/2輪跡,縱向碾壓輪跡重合1-2m,壓路機行駛速度控制在4km/h之內,初壓時采取靜壓,然后微振再強振,其壓實遍數均由試驗人員現場檢測壓實9、度控制,使路基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4)壓實度檢測以灌砂法為主,高填方壓實度采取重型擊實標準,核子密度儀輔助方法進行檢測。路堤填筑前,每種填料按試驗規范要求取樣進行土工試驗,確定土樣最大干密度和最好含水量;各填層所測得壓實度必需符合路基填筑壓實度規范要求,不然要繼續進行碾壓,或對填料進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好含水量2%范圍之內,若偏大或偏少,則分別采取翻松涼曬和灑水濕潤等方法進行處理后重新進行碾壓,直至符合要求為止。(5)沉降穩定觀察施工前,在離路基沉降區范圍以外穩定區域埋置2至3個觀察基點,用全站儀及水準儀正確定出基點標高及基線方位;在路基兩側路堤坡腳處、坡腳以外2m和4m處每隔200m分10、別對稱埋置3個測點,測點用1515150cm鋼筋混凝土樁制成。在路基填筑前依據基點標高及基線方位用全站儀觀察定出測點初始位置,并作好統計;在路基填筑過程中,天天對測點進行一次觀察(測點位移改變不大時,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統計觀察數據。當測點水平和豎向位移超出規范要求值時,地基沉降處于不穩定狀態,這時必需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關方法進行處理,待路基穩定后方可繼續填筑。2、注意事項 (1)嚴格控制填層厚度和填筑寬度。每層初平完成后,對填層厚度進行檢驗,確保每層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之內,以防填土沉降過多,發覺超厚現象立即采取相關方法減薄。推土機在初鋪時,攤鋪寬度比設計寬度加大50cm,以確保11、路基邊部壓實。 (2)路堤填筑時,做到工地現場隨時有領工員值班,對路堤填筑進行實施全過程指揮,使填層厚度、平整度、壓實度等處于良好受控狀態,確保填筑過程符合規范要求。 (3)嚴格控制填層土質,選擇經試驗合格填料進行填筑,含有有害雜質及未經處理劣質土不得使用。當填料為不一樣土質時,采取不一樣土質分別填筑方法,每種填料連續填筑層累計厚度大于50cm。將強度較小、透水性差土填在下層,強度較大、土質很好優良土填于上層。 (4)嚴格進行壓實度試驗檢測。每填完一層由隊部試驗室負責進行檢測,經理部中心試驗室常常性地對壓實微弱步驟進行抽檢,發覺壓實度不合格情況,立即采取合適方法進行處理,必需時采取強夯處理,確保路基填筑壓實符合規范要求。 (5)結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間臨時排水工作。每層填筑完成后,在填層面做成2%-4%橫向路拱,并在路基兩側做土埂排水,土埂開槽排出路面積水,并在開槽處沿邊坡用砂漿做急流槽,使雨水順急流槽排入邊溝,不至于沖刷邊坡。路堤坡腳立即做好臨時或永久性排水溝,確保路基邊坡排水通暢。(6)嚴格控制路堤滲水部分填筑材料,選擇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填料進行填筑,預防滲透動水壓破壞路堤邊坡穩定。(7)依據觀察結果,控制填筑速率,在4 月份之前填筑至94%、96%區,利用4、5、6雨季作為路基填筑預壓期,消除高填土工后沉降,避免在路面鋪筑前仍有一定工后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