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公司1000畝優質枸杞產業化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表)(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0801
2024-01-10
19頁
90.54KB
1、1000畝優質枸杞產業化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 項目概述第一節 概 況一、項目名稱:酒泉市XX園林公司1000畝優質枸杞產業化開發項目二、項目實施地點:酒泉市肅州區XX鄉三、項目建設性質:新建四、項目建設年限:2009年五、項目負責人: 六、項目實施單位:酒泉市XX園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第二節 項目建設目的及意義酒泉市XX園林公司千畝枸杞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以循環經濟思路實現產品多元化、效益最大化。枸杞產業化項目以枸杞種植基地為中心,套種枸杞種植優質豆科飼料作物,將基地內種植的枸杞和豆科植物的產品分級處理,把粒大、色艷、飽滿、有光澤受大眾2、青睞、市場價格較好的大果采摘后晾曬或自動烘干做成干果或加工成粉,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小果加工濃縮成濃縮汁或凍全粉,籽皮分離的產物提籽油,其殘渣、廢料通過有機飼料加工廠進行加工后做成有機飼料飼養養雞場、養豬場等牲畜,牲畜的排泄物再通過有機肥料加工廠加工成有機肥做為枸杞種植基地的肥料,從而構建出一條完整的農業循環產業鏈條。二是通過構建枸杞循環產業鏈,在周邊土壤上種植野生植物白刺可以獲得一系列的成本優勢。如枸杞果和白刺果一起加工,可以大大節約成本。白刺果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熟食,容易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特色食品,和枸杞一樣可以釀酒,果核可以榨油,為綠色食品,保健品和藥品的天然資源;枸杞與豆科飼料等配套種植3、,是對土地、有機肥、水資源、勞動力資源的綜合利用,降低了生產成本。枸杞種植基地的有機肥是利用飼養牲畜的排泄物自己生產加工而成,比市場采購價低40%等等。因此,以循環經濟思路、以產業化模式發展枸杞產業是合理利用灘涂,發展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另外,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與國家農業產業政策是相互統一的。 2008年10月9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一系列農村產業化改革與發展的政策措施,其目的都是為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有利支持。也是目前農村產業化經營過程中為解決分散的農戶小生產參與大市場4、之間的矛盾找到了突破口,有利于加速農業生產的市場化,解決農戶經營規模小與現代農業集約化要求之間的矛盾,提高農業生產率,從而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問題,拓寬農民就業渠道,發展農業產業化就成了歷史的必然。通過實施該項目,必將帶動周邊農民積極的調整產業結構,為區域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作用。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該項目的實施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該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依據。項目的實施將為加快改造和調整傳統農業結構進程,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起到積極的作用。第三節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酒泉市千畝枸杞生產基地建設5、項目第一期工程計劃開發建設面積1000畝。依據擬定的建設規模,確定主要建設內容為引進寧夏中寧縣培育的枸杞新品種為大果、豐產、抗病蟲、品質優良的寧杞1號、2號、3號三個品種作為本項目產業化發展的主要樹種。具體實施內容:建立優質枸杞種植基地,建設配套的基礎設施。第四節 項目區基本概況一、區域位置項目區位于北緯3933-3940,東經9855-9858,酒泉市肅州區東北60公里,312國道以北12公里處,XX鄉政府東北部8公里處,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鐵路線縱貫南北,與肅南縣明花區、蓮花鄉交界地帶。二、自然條件項目區地形、地貌:南臨石礫戈壁灘,東臨茫茫沙漠,北與肅南縣明花區風沙土接壤,西與國營XX農場風6、沙土相連,地勢平坦,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350米,坡度小于0.86/100,土質為沙、沾土、礫土地帶,屬于豐樂河積扇地貌。據酒泉市氣象站資料,該地區11月份至來年1月為西風,2月至10盛行東北風,春秋季風較大,一般風力在5-6級,最大達到9級以上,平均風速4.4M/S,最大風速28M/S.全年日照時數3288小時, 日照率68%,日均8.6小時.太陽輻射總量145.6千卡/cm2,農作物生長期4-9個月,年平均溫度8.2,極端最高溫度41,極端最低溫度32.全年無霜期150天,10的有效積溫為3300,年平均降水量85.3mm,年蒸發量2511 mm,最大凍土深度為1.32m,積雪深度0.167、m.冬季寒冷,溫差大,具有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性.災害性天氣主要有春末秋初的霜凍,夏季干熱風,春季大風和沙塵暴以及夏初階段的干旱,項目區氣候特點概括為“氣候干旱降雨少,蒸發強烈日照長,冬冷夏熱溫差大,秋涼春早多風沙”。項目區水資源有:一是豐樂河河水,多年徑流量0.82億立方米,年配水量400萬立方米。二是地下水是用水的主要資源,地下水埋深均在25-40米之間,井深80-120米,單井出水量40立方米/小時左右。三、建設條件項目區處在XX鄉級公路北端,距312國道12Km,項目區土壤類型為戈壁沙化型和部分鹽堿型,沙礫以下有壤土30-50cm,地下水量自東遠移,坡度為2-4,含水層厚度50m以上,植8、被均屬荒漠類型和部分天然草場,成份比較簡單,植被稀疏,多為耐旱種屬,主要植物有紅沙蒿、沙蓬、駱駝刺、麻黃等,天然草場中有芨芨草、冰草、茅蘆、堿茅草等。周邊為綠州農業植被,主要是各種栽培作物、林木、果木和田間草。供電電源為嘉酒電網,該網已與全國的大電網聯通。四、項目建設期限:項目建設期限一年。2009年完成千畝枸杞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及種植任務。五、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XX園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2000年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公司總資產達1000萬元,是酒泉市園林開發規模較大的綠化施工單位。近年來,承接了內蒙古額濟納旗生態廣場、酒泉市新城區世紀廣場、工業園區景觀帶等大型建設工程的綠化任務。公司現有9、職工300人,年施工能力達600萬元以上。公司從園林綠化入手,在產業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積極參與生態環境治理,農業綜合開發,枸杞種植業開發,為區域經濟的騰飛做出了應有的努力。截止目前,該公司已投入資金500萬元,在XX鄉北灘養殖業基地開發種植區220畝,生態公益林1260畝,建成辦公區250平方米,實驗用房250平方米,硬化、綠化場區5300平方米,鋪設通暢公路17公里,架設高低壓線路8.3km,機井6眼,初步完成了渠、路等配套設施和場區供水、供電設施,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二章 項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節 項目建設背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因地制宜,改善生態環10、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已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合理布局生產力,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在提高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的基礎上,以提高單位面積土地附加值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新技術為技術支撐,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高效農業是我國農業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2008年10月份中共中央召開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若干重大意見又一次提出農業產業化發展問題,這是項目的現實背景。第二節 項目編制的依據、指導思想及原則一、 項目編制依據(一) 甘肅省重點風沙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區可行性報告(二) 酒泉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 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四) 酒泉11、市肅州區生態保護規劃(五) 酒泉市肅州區防沙、治沙工程實施方案(六) 甘肅省重點風沙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指南二、項目建設的指導思想遵循綜合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路,本著預防為主,集中連片,積極治理,科學利用項目區自然資源及水資源的原則。通過項目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建成千畝枸杞種植基地,加大植被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穩產、高產,改善項目區的生活條件,為農民開辟新的收入來源,達到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目的,努力實現項目區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在具體建設中要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先易后難,分類指導,實出重點,分步實施。三、項目編制原則(一)堅持生態效益第一的原則。在抓好生態效益的同時,保證12、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步增長。(二)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原則。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一切破壞行為,全面保護好現有植被。(三)堅持因地制宜,選擇枸杞苗,相對集中連片的原則,保證成活率。(四)堅持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五)堅持節水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結構調整,發展節水農業和節水灌溉技術,因水種植,把緩減地下水提取和改善生態環境相結合,將節余水用于生態建設。第三章 建設布局任務及內容一、項目建設任務及內容根據項目實施計劃,1-4月完成基建配套項目;4-5月完成種植任務;6-10月完成基建及配套設施和養護管理任務。完成1000畝優質枸杞基建配套工程及枸杞種植任務13、,實現當年種植,當年見效。 二、技術路線考察了解了品質優良的枸杞品種寧杞1號、寧杞2號和寧杞3號三個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和養護管理技術;由中寧縣售苗單位委派技術員于4月初至5月中旬蹲點技術指導栽培種植枸杞;選擇達到出圃標準的一、二級壯苗進行帶土移栽。三、 技術措施(一)栽培方式項目區處在風沙口的前端,氣候干旱少雨,以灌溉為主的特點,枸杞栽植以大穴、密植、溝狀的形式進行,盡量避免裸露地面在陽光下照射,保墑蓄水,為枸杞的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二)苗木品種的選擇苗木選擇高抗逆性、適地適樹、品質優良、豐產早果,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栽培品種。通過實地篩選,確定為寧杞1號、寧杞2號和寧杞3號三個品種作為14、當地的栽培品種。 (三)苗木規格凡用于基地栽植的枸杞苗,質量必須達到“甘Q/LY12-85”規定的1、2級苗的標準,不符合標準的枸杞苗不能用于種植。做到精挑細選,嚴把質量關,起苗后盡快運輸栽植,隨起隨栽。(四)樹種配置了解了樹種的生物學特征特性后,必須要對樹種進行合理的搭配,為了達到品質優良、抗病、抗蟲和早果豐產的目的,栽培上必須要配置一定數量的授粉樹,也就是要對寧杞1號、2號、和寧杞3號要進行合理搭配,相互授粉,達到較高的產品產量。(五)技術標準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按照“DB62/T167-92.DB62/T189-92”和“GB/T15776-1995”造林技術規程的有關技術標準,按照樹種15、的生物學特性,在確保充分發揮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選擇合理的密度栽植。(六)苗木栽植按照壯苗標準和技術規程要求,采用“穴栽法”:303030(cm);株行距:4080(cm),1株/穴,帶土栽培(七)栽植時間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實施種植。本地區最適宜種植的季節是“春分”至“清明”移苗木最佳,在灌溉條件較好的區域,栽植可延遲到5月中旬。氣溫在15-20,雨水充足,成活率高。(八)管護千畝枸杞種植后,禁止有害于枸杞生長的人畜活動,設專(兼)職護林人員加強管護,在“沙生植被”封育保護區,采取劃界圍欄封禁保護,設立標志牌、制定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第四章 項目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一、估算依據1、 本16、項目中土地開發建設施工和經濟林苗木栽培以國家工程造價估算標準為依據,并按酒泉市主要工料人工費用相應指標規定執行,對地區差價進行調整。2、甘肅省寧夏市林業種苗推廣站提供種苗種植技術指導,酒泉市XX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依據甘肅省建設工程定額和甘肅省建筑工程定額地區基價進行編制,并提供施工種植的有關技術資料。3、定型設備依據廠家報價和市場詢價。4、本項目各段投資估算是參照生態公益林、經濟林費用及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全國統一安裝程序預算定額甘肅省地區基價DBJD25-07-96酒泉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技術指標,并且結合參照酒泉市肅州區水利、電力、農業開發的實際工程決算審計標準作為估算依據。以上資料17、也作為經濟分析與評價的依據。二、投資估算本項目總投資估算1274.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861.2萬元;建設期利息11萬元;流動資金402.0萬元;詳細投資估算見附表(一、二)三、資金籌措本項目申請國家農業開發資金800萬元;建設單位自籌274.2萬元;銀行貸款200萬元。四、資金使用計劃 本項目建設期為一年,總投資1263.2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861.2萬元;流動資金投入為:402.0萬元,建設期當年全部投入。第五章 效益分析一、經濟效益根據千畝枸杞項目建設目的、規劃要求和運行管理機制,從目前我市農業發展的實際現狀來分析項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是十分明顯的。18、為了更客觀實際地反映項目效益水平,僅對基地建成后的經濟效益和運行成本做了一個初步的分析:成本利潤(第一年)品 種產量(株年斤)產值(株年)15元/斤成本(株年)0.4/株利潤(畝年)2081株/畝面積(畝)純利潤(萬元)寧杞1號0.11.50.4/株2289.135080.1寧杞2號0.11.50.4/株2289.130068.7寧杞3號0.152.250.4/株3849.8350134.7合 計283.5窗體頂端成本利潤(第二、三年)窗體底端品種產量(株年斤)產值(株年)15元/斤成本(株年)0.4/株利潤(畝年)2081株/畝面積(畝)純利潤(萬元)寧杞1號0.23.00.4/株5410619、3501893寧杞2號0.23.00.4/株541063001623寧杞3號0.253.750.4/株697133502439合計5955通過以上利潤成本的盈虧分析,可以直觀看出其中幾個方面的指標是客觀的:一是畝養護管理成本客觀:1、土地平整200元/畝;2、肥料投入300元/畝;3、養護管理300元/畝。合計畝均當年成本為:800元.二是產量和產值估算也是客觀的:1、通過分級移栽的帶土球壯苗定植后,苗木的正常生長不受影響,因此,當年可以見效。2、通過加強管理后苗木生長到第二年或第三年后,苗木冠幅不斷擴大,其產量也與日俱增,每株產量由原來的0.1斤/年增長到第二、三年的0.2-0.25斤;其產20、值也是在不斷的增長,按現在市場價格,每市斤15元增至25元,那么,按最低價格收入計算,其經濟效益也是十分客觀的。三是如果一期工程順利實施后,二期工程既將產生循環效應。枸杞的加工不但能產生較高的附加值,而且還能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千畝枸杞基地建成后,經濟效益顯著,市場潛力巨大,可以實現產品的多元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是發展特色農業的一條根本出路。二、社會效益(一)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XX園林公司千畝枸杞種植基地建成后,當年見效,通過科學密植栽培,當年畝均產生經濟效益2835元,為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起到了推動作用。(二)本項目建成后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當地及周邊地區帶來21、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每年可給當地居民帶來上千個季節性勞務輸出崗位,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務工人員收入,穩定民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千畝枸杞基地產業化項目不但能夠活躍地方經濟,實現產品多元化,而且也對周邊地區實現農業產業化提供了一條有效可行的生產模式,因此,農業產業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農業實現品牌效應,增強地方經濟實力的有效途徑。三、生態效益(一)本項目建設布局為酒泉市肅州區XX鄉北灘村,開發區土地廣闊,地勢平坦,具有中度的風沙為害,植被覆蓋度低,如果項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保護當地的農田環境不受風沙侵蝕,而且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二)項目的建成保護了基22、本農田,保護了國防通訊線路的暢通。項目區兩面環繞基本農田設施,一面靠近通往國防十號基地的鐵路及光纜通訊線路,項目建成后有效的保護了周邊環境地區不受風沙浸蝕的危害,而且還能有效改善當地空氣質量,為周邊發展農業生產發揮了較好的生態效益。第六章 主要保障措施一、組織管理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建成,XX園林公司項目組決定聘請本市農、林、牧技術服務中心、水管站、土管所、農林場專家和技術人員到該項目區進行技術指導。為了確保苗木的成活和品種純正,項目組與售苗單位簽訂了供苗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為了確保項目區生產管理到位,我們劃片,分區落實責任,層層簽訂經濟目標責任書,做到具體事務責任到人,落實到人,管理到人。二、23、 技術措施為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由甘肅省寧夏市中寧縣售苗單位的技術人員對苗木栽植進行技術指導。聘請酒泉市農林工程技術人員成立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各環節的技術指導與監督,簽訂目標責任書,確保項目的工程質量。項目預先組織了勞動力對部分栽植區域進行了預先翻耕、施肥和客土改良措施。同時還引進中國農科院中林研究所生產的ATP1號、2號生根粉,準備對苗木栽植前進行蘸根處理,保征苗木的成活率。三、資金保障截止目前,本公司自籌資金已全部到帳;銀行貸款部分已經達成意向性協議,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為了確保項目能得到如期實施,擬向國家申請農業綜合開發投資800萬元,現通過論證和申請立項,望給24、予資金支持。第七章 風險分析一、風險分析通過對項目經濟效益的客觀分析,項目的建成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市場潛力巨大,該項目不但能夠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成為一項具有品牌效益的特色產業。通過對項目成本和利潤的盈虧平衡分析,得出本項目的經濟效益十分看好,社會效益深遠,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因此,本項目投資的風險相對較小。二、盈虧平衡分析通過分析計算,本項目的盈虧平衡點35%,即當生產能力達到設計種殖規模的35%時,項目就可保本,說明本項目有很好的抗風險能力。本項目主要評價指標均高于行業基準值,財務凈現值大于零,借款償還能力較強,經濟效益明顯,項目財務效益分析是可行的。第八章 項目建設的有利25、條件與環境質量評價一、項目建設的有利條件該項目區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緣,兩面環繞沙漠,發展種植業既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項目區配置電源、水源,道路通暢,光照充足,沒有土壤和空氣污染,自然植被稀疏單一,是發展種植業的良好基地。同時,我區現階段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產業發展的滯留期,對促進當地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都處在關鍵時期,因此,該項目也順應群眾的意愿,是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有前瞻型、潛力型的較好項目。二、環境質量評價項目區遠離工業區,是一塊沒有開墾過的處女地,那里空氣質量良好,常年風力2-3級,光照充足,地下水源良好,是發展枸杞產業的理想場所。第九章 結 論本項26、目立項目的明確,論證嚴慎,組織機構和技術路線比較合理,經濟效益顯著,產業布局和自然條件優越性強,生產潛力較大,如果能較好的落實項目任務,可以以循環經濟思路實現產品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是一項農業綜合開發中的特色產業。目前,實施本項目也符合我國的產業政策,也對我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合理布局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項目符合國家有關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尤其是發展具有規模化和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經濟。(二)項目符合國家對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思路。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規模經營,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組織形式。(三)本項目立足本地優勢,依靠科技部門的支持和27、幫助,形成規模經營。項目本著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配套服務功能的作用,采取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可以把產業做大做強。(四)項目經濟評價指標良好,盈利能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經濟評價可行。最終的目的是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利益。(五)千畝枸杞農業產業化基地的建成,會使土地的產出率和農產品轉化為商品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農產品生產與市場有效的結合起來,以“龍頭”企業來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兩個市場,從而引導、帶動、輻射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有關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和規定,建設有必要,技術上可行,方案合理,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本項目是可28、行的。因此,建議上級部門盡早批復實施,并能最大限度的給予資金支持和幫助。項目投資估算附表一 流動資金投入總額(萬元):名稱單位費用(元m2m3)成本(畝元)總面積(畝)總投資額(萬元)備注土地平整0.3元/ m2200*100020*每年費用肥料60元/ m3300*100030起苗、運輸、栽植、施肥等1.5元/株3121*10003122081株/畝;303030(cm)*部分為每年費用養護管理0.6元/ m2400元/畝*100040*每年費用合計402項目投資估算附表二 固定資產投入總額(萬元):名稱單位數量總成本(萬元)備注苗木費2元/株2081000株416.2苗木成本整地費260元/畝1000畝26機耕道路50000元/Km7 Km35渠道13000元/Km7 Km91晾曬場60元/m2000 m12管護房及農工宿舍1600元/m500 m80磚混結構配電設施12100元/Km10 Km121高低壓電路農機具20000元/臺4臺80總計86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