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選煤廠擴能改造工程新產品倉泵管架搭拆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0938
2024-01-10
16頁
87.54KB
1、xx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新產品倉泵管架搭拆方案項目名稱:xx煤礦集團xx礦井選煤廠擴能改造工程 新產品倉專項名稱:泵管架搭拆專項方案 文件編號:受控標識:實施日期: 年 月 日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xxxxxx礦井選煤廠擴能改造工程新產品倉,地處山西省xx市南郊區窯子坡村xx礦區.筒倉高度43m,倉上建筑為框架結構,局部三層59m。施工過程中需要單獨搭設泵管架,搭設高度42。5m。 二、施工準備及搭設方法1、施工準備:材料準備:鋼管、十字扣件、對接扣件、旋轉扣件、預埋件、腳手板、安全網等。技術準備: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和施工方案,確定泵管架位置.2、泵管架的搭設腳手架的搭設原則:橫平豎直,平豎2、通順,安全網懸掛整齊,連墻件連接牢固。腳手架的布置:平面布置見附圖;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夾角為45度,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豎向每隔2。4米設四個連墻點(分布在泵管四角),連墻桿使用3根A48鋼管與筒壁上的預埋件(20020010)做可靠連接連接方式見附圖,3根A48鋼管連墻桿必須成三角形,且斜桿錯層交替布置,形成穩定結構;焊接要求見詳圖,焊腳尺寸不小于6,必須由專業電焊工操作,專人檢查,首層連墻桿標高2。4m,往上每2.4m設置一道連墻桿.(1)、首層腳手架的步高為1。20m,離地面不大于200mm處設一道掃地桿,以保持腳手架底部的整體性.(2)、腳手架立桿應間隔交叉用不3、同長度的鋼管搭設,將相鄰的對接接頭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使立柱受荷的薄弱截面錯開。(3)、腳手架平面尺寸見附圖; 3、泵管架的拆除應遵循自上而下的順序拆除,拆除連墻件的時候應將連墻件以上部位全部拆除完畢后方可拆除連墻件。三、腳手架的施工要點1、腳手架的搭設規定:(1)、搭設場地必須平整夯實,澆筑厚度為300mm鋼筋混凝土(C35),并設置排水措施。(2)、立桿底部加200mm*200mm*10mm鋼板支座,能夠均勻地傳遞腳手架集中力。(3)、在搭設之前,必須對進場的腳手架桿配件進行嚴格的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4)、安裝連墻件時,應注意掌握撐拉的松緊度,避免引起桿件和整架的變形.4、(5)、作業人員在架上進行搭設作業時,作業面上必須滿鋪腳手板并固定牢固.作業人員必須正確戴安全帽,作業高度超過2m必須系安全帶,并做到高掛低用、平掛平用.不得單人進行裝設較重桿配件和其它易發生失衡、脫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業。(6)、在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減少桿配件設置和對立桿縱距作100mm的構架尺寸放大。確有實際情況,需要對構架作調整和改變時,應提交技術人員解決。2、腳手架搭設質量的檢查驗收規定腳手架搭設質量的檢查驗收工作應遵守以下規定:(1)、腳手架的驗收標準規定1)、構架結構符合前述的規定和設計要求,個別部位的尺寸變化應在允許的調整范圍內.2)、節點的連接可靠.其中扣件的擰5、緊程度應控制在力矩達到40Nm至65Nm;3)、鋼管腳手架立桿的垂直度應3/1000,且應同時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值,架高20m最大垂直偏差值不大于75mm。4)、縱向水平桿的水平偏差應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2)、腳手架的驗收和日常檢查按以下規定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允許投入使用或繼續使用。1)、搭設完畢后;2)、連續使用達到6個月;3)、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過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4)、在遭受強風、大雨、地震等強力因素作用之后。5)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有顯著的變形、沉降、拆除桿件和拉結以及安全隱患存在的情況時.3、腳手架的使用規定:腳手架的使用應遵守以下規定:(1)、作6、業層每1m2架上的(人員、材料和機具重量)不得超過2kN/m2。(2)、泵管架上不得堆碼材料,不得影響人員通行;嚴禁上架人員在架面上奔跑、退行。(3)、作業人員在架上的最大作業高度應以可進行正常操作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墊器物或單塊腳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4)、在作業中,禁止隨意拆除腳手架的基本構架桿件,整體性桿件、連接緊固件和連墻件。確因操作要求需要臨時拆除時,必須經技術人員同意,采取相應彌補措施,并在作業完畢后,及時予以恢復。(5)、工人在泵管搭設過程中應注意三不傷害,即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得從架體上亂拋雜物,避免傷人,嚴禁在架上嬉鬧,嚴禁坐在欄桿上、鋪設跳板的腳手架桿上7、休息,避免高處墜落.(6)人員上下腳手架必須走有安全防護的出入通道,嚴禁攀援腳手架上下。(7)、每班工人上架作業時,應先檢查有無影響安全作業的問題存在,在排除和解決后方許開始作業。在作業中發現有不安全的情況或跡象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檢查,解決以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發現有異常和危險情況時,應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員撤離。(8)、在每步架的作業完成之后,必須將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步架或室內;每日收工前應清理架面,將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齊,垃圾清運出去;在作業期間,應及時清理落入安全網內的材料和物品。4、腳手架的拆除規定腳手架的拆除作業應按確定的程序進行,連墻件應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桿件都拆8、除之后才能拆除。在拆除過程中,凡是已松開連接的桿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誤扶和誤靠已松脫連接的桿件。拆下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吊下,嚴禁向下拋擲.在拆除過程中,應做好配合、協調動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的作業.四、腳手架的安全要求1、吊運機械嚴禁掛設在腳手架上使用,另單獨設置,吊運機械和索具要經過檢查安全可靠的才允許使用。2、當日班內未能結束的工作,結束后再下班,或者進行臨時加固。3、遇6級以上大風或雨等惡劣天氣以及夜間,不得進行腳手架的搭設施工。4、腳手架搭設、拆除過程中嚴禁隨意往下拋擲物品,以免傷人。5、外架搭設完畢,經工程管理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后掛牌使用。使用中做好外架日9、常安全檢查和維護工作,并做好安全記錄臺帳。五、應急方案 5.1 使用中如若架體發生傾斜但尚能使用,可以采用增加連墻桿數量或加設攔風繩等措施對架體進行加固,處理完項目部組織驗收后方可正常使用。5.2 使用中如若架體發生嚴重傾斜已經不能正常使用但不至于泵管架倒塌,可以組織人員進行有步驟的拆除,拆除作業要有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5。3 現場作業人員發現上人泵管架嚴重傾斜有倒塌危險時,應立即發出救援信號,在最短時間內報告現場管理人員。5。4 項目部管理人員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泵管架倒塌可能范圍內的人員進行撤離,重要機械設備能撤開的也要撤開。5.5 泵管架突然倒塌引起人員傷亡,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電話10、中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傷亡人數等,并派人到路口接應車輛.六、泵管穩定驗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計算參數:鋼管強度為205。0 N/mm2,鋼管強度折減系數取1。00。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42。5米,立桿采用單立管。立桿的縱距1.20米,立桿的橫距1.20米,內排架距離結構1。50米,立桿的步距1。20米。鋼管類型為483.0,連墻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2.40米,水平間距2.40米。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腳11、手板采用木板,荷載為0。35kN/m2,按照鋪設4層計算。欄桿采用木板,荷載為0.17kN/m,安全網荷載取0。0100kN/m2。腳手板下大橫桿在小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兩根大橫桿。基本風壓0.35kN/m2,高度變化系數1.0000,體型系數0.6000。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70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0.40.鋼管慣性矩計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計算采用 W=(D4d4)/32D。一、大橫桿的計算: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按照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均布12、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200/3=0.140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00/3=1.200kN/m 靜荷載的計算值 q1=1.20.038+1.20.140=0.214kN/m 活荷載的計算值 q2=1.41.200=1.680kN/m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大橫桿計算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彎矩為 M1=(0。080.214+0。101.680)1.2002=0.267kN。13、m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彎矩為 M2=-(0.100.214+0.1171.680)1。2002=0。314kN。m我們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 =0。314106/4491。0=69。890N/mm2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靜荷載標準值 q1=0.038+0.140=0.178kN/m活荷載標準值 q2=1.200kN/m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V=(0.6770.178+0.9901。200)1200.04/(1002.06105。0)=1。222mm14、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小橫桿的計算: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2001.200/3=0.168kN混凝土自重 P3=0.1761。5+0.06250。06253.141。52.4=0.216kN一根立桿的施工荷載為NQK/2=11.62KN活荷載標準值:Q=1.5001.2001。200/3=1.440kN荷載的計算值:P=1.215、0.046+1。20.168+1。20.216+1.41.440=2。532kN 小橫桿計算簡圖2。抗彎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M=(1。20。038)1。2002/8+2.5321.200/3=0.98kN。m=0。917106/4491。0=204.287N/mm2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V16、1=5.00.0381200.004/(3842。060105。000)=0。047mm集中荷載標準值 P=0。046+0。168+1.440=1.654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V2=1654.0801200。0(31200。0241200.02/9)/(722.06105.0)=4。569mm最大撓度和 V=V1+V2=4。616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固定泵管小橫桿撓度計算:只存在集中荷載P為混凝土后坐力=5KN/M22層=10 KN/M2=1。5(1。2+0.35)10=23。25KN最大撓度為:5.9mm小橫桿最大撓度小于17、12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在于混凝土連接時為每邊為4個扣件符合要求1。荷載值計算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2001。200/2=0.252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2001。200/2=2。160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6+1。20。252+1.42。160=3。382kN單扣18、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274 NG1 = 0。12742。500=5.413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 0.35041.200(1。200+1.500)/32=0.142kN(3)小橫桿及扣件計算式19、NG3=(440.0384+420。015)/32=0。046 KN(4)泵管及混凝土重量:直徑125mm泵管及泵管內混凝土重量計算式:0.1761.5+0。060。063.141。52。4=0。216合計每步距NG4=(0.1152+0.1152+0。0634+0.075+0.216)/16=0。074KN(5)立面剪刀撐:NG5=4tan452114/160.1274=3。96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5+(NG3+NG4)28 =12。875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20、值 NQ = 3.00021。2001.200/2=4。320kN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 W0 = 0.350 Uz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Uz = 1.00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 Us = 0.600經計算得到:Wk = 0。3501.0000。600 = 0。210kN/m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 N=1。212。875+0。91.44.320=20.89kN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經過計21、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 N=1.2158。9+1.44。320=21。498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91。4Wklah2/10其中 Wk -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 立桿的縱距 (m); h - 立桿的步距 (m).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91。40。2101。2001.2001.200/10=0.046kN。m五、立桿的穩定性計算: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21。498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22、; u -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到: =21。498/(0.38424)=16。9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23、f,滿足要求!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20。89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60c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550;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5501.200=2。1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239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由長細比,為2148/16=135;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377;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24、值產生的彎矩,MW=0.046kN.m;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經計算得到 =20。89/(0。38424)+46000/4491=103。72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六、最大搭設高度的計算:不考慮風荷載時,當立桿采用單管時,單、雙排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H,按下列計算:其中 NG2K -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3。186kN; NQ - 活荷載標準值, NQ = 4。320kN; gk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 = 0.127kN/m;經計算得到,不考25、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 = 149.696米。考慮風荷載時,當立桿采用單管時,單、雙排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H,按下列計算:其中 NG2K 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 = 3。186kN; NQ 活荷載標準值, NQ = 4。320kN; gk - 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gk = 0。127kN/m; Mwk -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Mwk = 0.036kN。m;經計算得到,考慮風荷載時,按照穩定性計算的搭設高度 H = 143。011米。取上面兩式計算結果的最小值,腳手架允許搭設高度 H=143.011米。七、連墻件的計算:連墻件的軸向力計26、算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o其中 Nlw - 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應按照下式計算: Nlw = 1。4 wk Aw wk 風荷載標準值,wk = 0.210kN/m2; Aw 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2。402。40 = 5.760m2; No 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No = 3.000經計算得到 Nlw = 1。693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 Nl = 4.693kN根據連墻件桿件強度要求,軸向力設計值 Nf1 = 0.85Acf根據連墻件桿件穩定性要求,軸向力設計值 Nf2 = 0。85Af27、其中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i=150。00/1.60的結果查表得到=0。63; 凈截面面積 Ac = 4。24cm2;毛截面面積 A = 18.10cm2;f = 205.00N/mm2.經過計算得到 Nf1 = 73。865kNNf1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強度設計要求!經過計算得到 Nf = 199.174kNNf2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穩定性設計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墻體連接。經過計算得到 N1=4。693kN 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連墻件扣件滿足要求!八、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k fg其中 pk 腳手架立桿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標準值,pk =Nk/A=51。68 (kPa) Nk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標準值 Nk = (12.875+4。32)=17.195kN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68.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40 fgk -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扣件腳手架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