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測量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1325
2024-01-10
15頁
233.96KB
1、xx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I標段xx二路綜合管廊測量施工方案目錄第一章編制依據3第二章工程概況32。1工程建設概況一覽表32.2設計概況4第三章施工測量準備43.1人員組織43.2測量設備5第四章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54.1施測原則54。2準備工作6第五章施工測量技術措施65.1控制點交接65.2基準控制網的復測65.3施工測量的協調配合65.4測量結果的移交7第六章控制測量76.1平面控制系統的建立76。2導線加密點布置方法76。3高程控制系統的建立9第七章綜合管廊工程測量117。1施工圖審核117。2施工測量流程117。3操作方法12第八章測量儀器的使用、保管和維護15第九章質量控制及2、檢驗、安全保證措施159.1質量控制169.2質量檢驗169.3綠色施工169.4安全保證措施17第一章 編制依據序號類別文件名稱編號1國家行業規范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8-20093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4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5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GB50838-20157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098衛星定位城市測量技術規范CJJ/T732010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1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20121O設計文件xx市地下綜合管3、廊建設PPP項目I標段北沈家橋經一路綜合管廊工程施工圖設計/11xx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I標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xx一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詳細勘察)/12xx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PPP項目I標段xx一路基坑工程施工圖設計/13企業管理文件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辦法/14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管理手冊/15其他xx二路施工組織設計/16xx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暫行)/第二章 工程概況2.1工程建設概況一覽表工程名稱xx市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標段工程建設規模工程地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電力電纜、通信纜線、給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和4、天然氣管道合同要求質量合格工期2017年07月10日至2018年9月30日,共計447天安全零事故2.2設計概況xx市北沈家橋經二路位于太白路與丈八東路立交的東南角,道路南起現狀南三環北輔道,北至現狀丈八東路,全長991.580米,道路規劃紅線寬度為30米,渠化寬度為40米,由于路網密度較小,規劃紅線為全線渠化。 本次設計綜合管廊斷面尺寸為(1。6+3。1)4.0米雙艙管廊,管廊長度約963米,設計管廊起點為經二路與南三環交匯處(樁號K0+017.000處),設計終點為經二路與丈八東路交匯處(樁號K0+963.000處),考慮換填及底板、墊層厚度約1m后,一般基坑開挖深度介于8.08。6m。位5、于道路中心線以東15。8米,設于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下。綜合管廊平面位置示意圖第三章 施工測量準備3.1人員組織 項目部測量技術管理工作組建以項目總工(技術負責人)為總負責人,測量工程師成立現場測量小組的管理模式,用來保證控制測量和施工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 根據xx市勘查測繪院給定的坐標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工程定位、建立軸線控制網。按規定程序檢查驗收,對施測組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及逐日安排,由測量負責人根據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測量人員配備情況見表3。11:表3。1-1 測量人員配備情況序號職務姓名崗位職責1項目總工王澤群工作組織安排2測量主管王6、 赫現場測量放線、平面和高程的控制3測量工程師許曉飛現場測量放線、平面和高程的控制3.2測量設備本工程包括土方開挖工程、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及附屬工程。為滿足工程測量工作的需要,用于測量的主要儀器和設備有GPS(1+1)一套、全站儀1臺、水準儀2臺、工程計算器3個及鋼尺多把。所有測量儀器均經具有儀器鑒定資質的計量單位鑒定,并具有鑒定使用周期內的鑒定使用認可證。主要測量儀器及設備參數見表3.21。表3.21 主要測量儀器及設備參數一覽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1中緯GPSZenith15Pro1+1套檢定合格2全站儀徠卡TS061臺檢定合格3水準儀蘇州一光DSZ12臺檢定合格47、紅黑面尺雙面2套檢定合格5鋼卷尺50米2檢定合格6鋼卷尺100米2檢定合格第四章 測量工作的基本要求4.1施測原則1、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工作.2、必須嚴格審核圖紙上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執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再報檢的工作制度.4。2準備工作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它包括設計圖紙的審核,測量定位依據點的交接與校測,測量儀器的購置、檢定與檢校,測量方案的編制與數據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設計圖紙的審核1 、總體圖校核通8、過校核總圖,了解管廊定位意圖,計算定位數據,以及管廊跟周圍的建筑物、市政道路的位置關系,確保管廊的定位數據符合城市規劃的要求。 閱讀設計圖紙時必須校算管廊輪廓控制點數據和標注尺寸,記錄審圖結果。2 、建筑圖與結構圖校核檢查各專業圖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預留節點口是否有沖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向設計人員反映,請設計人員及時變更設計。第五章 施工測量技術措施5。1控制點交接管廊公司委托xx市勘查測繪院在現場丈八東路、子午大道、長灃路、西灃路道路上布設BM1、BM2、BM3、BM4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點。測設完畢后,甲方通知我方到現場與xx市勘查測繪院進行交接樁。建設單位交付測量控制點,項目總工9、程師組織我單位相關人員和監理單位相關人員參加。測量工程師查看測量控制點外觀是否完好,業主同時應交付相應的測量控制點坐標和高程以及平面示意圖。測量工程師依據規范要求復測測量控制點是否滿足精度要求.經復核無誤后,測量工程師辦理相關書面交接手續。5。2基準控制網的復測測量工程師每月組織對施工區域首級控制網復測,并及時修正控制點的測量數據.二級控制網由測量組每月組織復測一次。5.3施工測量的協調配合1、施工測量內部的協調配合施工測量工作總體上由測量工程師策劃,測量工程師按照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的要求,安排測量小組的工作計劃。測量員具體負責本小組的內外業工作。本工程測量范圍較大,為保證測量工作的質量,對各10、測量小組嚴格分工并相互協作,避免因工作相互之間的銜接造成測量偏差。測量過程中,所有的原始記錄和測量成果均由相關測量人員互相核對簽字認可,最后由測量工程師進行審核,這樣形成相互交叉的測量質量控制制度。2、對分包單位測量的協調配合專業分包單位施工前,由測量工程師移交測量基準點和基準線給分包單位,由移交雙方進行相互檢查無誤后形成交接資料。在分包工程施工中,測量工程師對專業分包工程的重點部位的施工測量進行跟蹤復核。3、與沉降觀測,變形監測測量的協調配合本工程的沉降觀測和變形監測根據國家強制性條文規定,應該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我單位只負責沉降觀測點的埋設與配合相關單位的變形觀測工作。測量工程師負11、責沉降觀測和變形監測的組織與協調,由測量員具體負責移交基準點與現場配合.5.4測量結果的移交測量工程師負責各種測量成果的移交,同時邀請監理工程師旁站見證,測量成果的移交要書面資料和現場簽字。簽完字之后的測量成果及時交底給測量員和施工員,方便現場的測量。第六章 控制測量6。1平面控制系統的建立開工前,根據xx市勘察測繪院提供的控制點采用GPSRTK或全站儀按多邊形導線網或二級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和精度指標進行聯測復核(此項測量工作進行時,與專業監理工程師聯合測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業工作量)。若發現控制點位置不穩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時,將進行補測、加固、移設或重新測校,并通知監理單位和建設單12、位.聯測點復核完成并經內業平差計算,測量精度指標達到相應的技術要求后,按工程監理部規定報表格式填寫聯測復檢成果報告,報送工程監理部專業測量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總監簽認,否則不得進行后序測量工作。6。2導線加密點布置方法考慮到本工程業主提供的控制點無法滿足所有工程部位的定位工作,需在首級控制點下采用分段布置、分段控制的方法進行導線點加密。我項目部在xx市勘察測繪院提供的首級控制點基礎上進行了加密控制,在西灃東路上進行了JM1、JM2、JM3;西灃路JM4;子午大道與長灃路路口JM5做了加密控制網,按規范要求進行實測平差.1、加密導線點選點時應符合下列要求:導線點選在土質堅硬、穩定的地方或者在基坑開挖13、后埋設在基坑上方距基坑2m范圍內,以便于保存點的標志和安置儀器;導線點選在地勢較高,視野開闊的地方,以助于進行碎部測量或加密以及施工放樣;導線各邊的長度應按規范規定盡是接近平均邊長,且不同導線各邊長不應相差過大。導線點的數量要足夠,以便控制整個測區;相鄰導線間要通視;所選的導線間必須滿足超越(或遠離)障礙物1.3米以上;路線平面控制點的位置應沿路線布設,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時應便于測角、測距、及地形測量和定線放樣。2、平面控制點加密導線采用測量GPS靜態觀測,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規范中GPS控制測量的技術要求和精度指標進行。3、平面控制加密導線點外業測量完14、成,并經內業計算滿足技術要求后,應填寫測量成果報驗單,連同導線成果表一同報送工程監理部專業監理工程師簽證,如監理工程師提出疑議和要求對加密導線進行復核,應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測量設備和相關測量人員。4、經監理工程師簽認的測量成果即可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否則應進行補測或重測,并重新進行報驗。5、在工程施工中,應定期對所布設的加密控制網進行復測,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點的位移變形而影響施工放線的質量及精度,復測結果應形成文字資料,報送工程監理部。GPS網觀測的基本技術規定見表6。21、表6.22、表6。2-3、表6.24。表6.2-1 靜態衛星定位網的主要技術指標等級平均邊長(km)a(mm)b(15、1x10-6)最弱邊相對中誤差二等9521/120000三等5521/80000四等21051/45000一級11051/20000二級11051/10000注:a固定誤差 b-比例誤差系數表6。2-2 接收機選用規定等級接收機類型標稱精度同步觀測接收機數二等雙頻5mm+2x106d4三等雙頻或單頻5mm+2x10-6d3四等雙頻或單頻10mm+2x10-6d3一級雙頻或單頻10mm+2x106d3二級雙頻或單頻10mm+2x106d3表6。23 外業觀測主要技術指標等級衛星高度角()有效觀測衛星數平均重復設站數時段長度(min)數據采樣間隔(s)PDOP值二等15429010-306三等1516、426010306四等1541.64510306一級1541.64510-306二級1541。64510306表6.24 控制網設計技術指標等級獨立閉合環邊數或符合線路邊數二等6三等8四等10一級10二級106.3高程控制系統的建立1、對業主提供的水準點進行水準聯測復核,測量水準點時采用水準儀配水準尺,按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進行,復核測量結果報送監理部簽認(此項工作在外業作業時,亦應請專業監理工程師到場監督)。 2、高程加密點布置方法:在標段施工區間范圍內,沿線路兩側的穩定位置埋水準點標志樁并與設計部門提供的水準點形成符合或閉合水準路線,相鄰兩加密水準點間距離控制在200300m,以確保在進17、行施工測量高程放樣時能引測高程。3、水準點應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的地方。4、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須經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四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見表6.31。表6。3-1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路線長度水準儀型號水準遲觀測次數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平地(mm)山地(mm)四等1016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6n注: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n為測站數控制點的埋設與防護如圖6.31所示。圖6.3-1 控制點的埋設與防護圖6。31 xx一路控制點18、現場示意圖第七章 綜合管廊工程測量7.1施工圖審核工程開始施工之前,項目部專業工程師應對整個施工圖中給出所有測量放線起始數據進行認真的復核計算,并以表格或附圖的形式形成書面資料,對經過復核計算與施工圖不符的測量放樣數據,連同原圖紙給定的數據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圖的位置記錄一起報送設計部門及時修改,這些數據只有在設計部門有明確答復和確認后才可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本合同段施工測量主要包括土方開挖施工測量、綜合管廊施工測量,所有部位的放樣均采用全站儀和GPS坐標法。 7.2施工測量流程圖7。2-1 施工測量流程圖7.3操作方法 1、基準點交接基準點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單位或勘測單位向施工單位19、交樁.交樁要有樁位平面布置圖,樁位交接后辦理交接手續;基準點交接時應察看點位是否松動或被移動,若已松動或被移動,應及時向勘測單位提出補樁的申請;施工單位應逐一記錄現場點位,并做好標記,便于尋找復測;接樁后應及時進行標樁保護,采取混凝土加固和釘設標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車撞軋的控制點應釘設防護欄桿。2、樁位復測接樁后依據設計圖紙和交樁資料進行內業復核,檢查成果表中的各項計算是否正確;樁位的坐標復測宜采用閉合導線進行,高程復測宜采用閉合水準路線(圖3-6);復測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與交樁單位聯系解決。復測合格后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提交復測報告,以使復測成果得到確認后使用。3、布設控制網在樁位交接工作20、結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級進行施工控制網的布設。平面控制網的布設宜采用沿線路方向的附合導線;高程控制采用附合水準路線;水準測量采用一組往返或兩組單程進行,往返測或兩組單程測高差必須在誤差范圍內,如若超范圍必須重新測量;內業計算必須使用監理工程師認可的表式。計算步驟應清晰、有條理,成果合格后必須報監理工程師確認;控制樁必須采取鋼管搭建70cm70cm的方形護架進行保護措施。4、現況調查及原地貌測量 在施工前,應先放出征地線(紅線),并調查與記錄征地線范圍內需拆遷或改移的建(構)筑物、樹木、文物古跡、各類地下管線等。若征地線范圍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監理及建設單位;在現況調查結束后21、,應計算每一樁號中心坐標與對應的綜合管廊寬度,放出綜合管廊中線與開挖邊線;開始清表前,均應按縱向20m測設一斷面,橫斷方向35個點測量原地面高程.在清表后,恢復所有點位并測量此時地面高程作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并及時找監理工程師進行確認。5、土方開挖施工測量,放樣前先將測量儀器送到有資質部門進行檢測、校核,綜合管廊坐標系統及高程系統與世家星城維一路市政道路提供的坐標及高程一致,使用前應對圖紙坐標進行復核。采用RTK對綜合管廊平面位置進行放樣,放樣位置為綜合管廊基坑開挖線位置,直線段每20米一個樁,輪廓線四處都放,樁與樁之間撒白石灰,每個樁標明下挖深度。土方開挖施工前,應根據路線中樁、施工工藝和有22、關規定定出綜合管廊的具體位置樁。在距綜合管廊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處設立控制樁,其間隔不宜大于5m;挖方應按設計高程及邊坡坡度計算并放出上口開挖線;每挖深一步恢復一次中線、邊線并進行高程測設;高程點應布設在兩側護壁處或其他穩定可靠的部位;土方開挖過程中,及時檢查復核邊線、坡度,避免超欠挖,及時進行測量放樣,然后再進行施工;土方開挖施工期間每周復測一次水準點。 6、護坡樁支護施工準備工作是保證樁施工測量全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包括圖紙審核, 測量定位依據點的校核,測量儀器的檢定與校核,測量放線數據的準備,施工場地測量等。(1)檢查圖紙的平面位置、標高是否有矛盾,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及時解決;(223、)會同監理對業主提供的軸線、水準點進行復核,并對控制點進行妥善保管;(3)對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護坡樁支護測量流程:導線點聯測及控制網加密設計坐標、高程計算復核綜合管廊中線坐標、高程復測灌注樁樁位放樣護筒中心線、高程控制鉆孔中心復核灌注樁鋼筋籠中心定位及高程控制.7.4綜合管廊施工測量本方案是根據常規放樣方法編寫的,放樣人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如精度要求、控制點分布、現有儀器、現場條件、計算工具等來選擇測站點和放樣點的測設方法的不同組合及不同的檢核方法。 各類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階段、不同部位對放樣點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對測站點和放樣點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業時請嚴格執行工程測量規范.本文中提24、到的限差指規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設計上有特殊要求,按設計要求執行。1、測量資料收集與放樣方案制定。測量放樣前,應從xx市勘查測繪院或者中國市政西北設計研究院現場勘測過的成果中獲取施工區域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資料.2、根據現場控制點標志是否穩定完好等情況,對已有的控制點資料進行分析,確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對控制點進行檢測。3、已有控制點被破壞或者有異動不能滿足精度要求應重新布設控制,已有的控制點密度不能滿足放樣需要時應根據現有的控制點進行加密.4、必須按正式設計圖紙、文件、修改通知進行測量放樣,不得憑口頭通知和未經批準的圖紙放樣。5、根據規范規定和設計的精度要求并結合人員及儀器設備。6、管廊施工放25、樣要求.采用全站儀坐標法設站極坐標法放點。7、前期測量準備工作.閱讀設計圖紙,校算開挖底口控制點數據及邊坡坡比和標注尺寸;記錄審圖結果并簽名。編寫開挖開口測量放樣計算程序、繪制放樣草圖并由第二者獨立校核驗證其正確性。施工前,要認真研究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工程進度安排。到現場找到各控制點、水準點和線路的位置關系.8、管廊控制線的放樣。開挖深度挖到設計底標高之后,根據設計圖紙上的管廊坐標利用全站儀或者GPS進行點放樣。墊層施工完成后,再次進行管廊邊線點位置進行放樣,用測釘做好記號,相同的步驟進行雙檢制,確保管廊位置的準確性。勞務隊伍根據管廊兩邊線進行小線的放樣,小線放好之后項目測量人進行復核,填寫26、技術復核記錄表。管廊位置放線示意圖如圖7.42所示。圖7。4-2 管廊位置放線示意圖9、管廊標高的控制。在基坑開挖工作前,測量員將水準點引測到基坑外側,用砼澆筑,鑲入測釘,現場施工員控制開挖深度以及坡比.在基坑開挖工作完成后,將水準點引測到基坑下面,用砼澆筑,鑲入測釘,用鋼管圍起來,基坑下面的水準點應不大于200m。側墻施工完成后,可將水準點引到側墻上,用油漆做好記號,方便尋找。第八章 測量儀器的使用、保管和維護項目測量員應負責并檢查儀器的使用及保管和維護,必須熟悉、掌握并嚴格遵守測量操作規程,在使用儀器過程中必須堅守崗位,避免儀器受震、碰撞及傾倒,雨天或強陽光下測量應打傘.測量儀器必須由專人27、負責保管,儀器應存放在通風、干燥、常溫的室內,并要放入防潮、防盜的箱柜中。儀器由測量主管王赫定期維護、按每年一次檢定與校正,有效日期為:2017年04月12日至2018年04月11日。測量儀器及工具,應經常保持清潔,及時擦試。儀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誤差過大或受損壞時,應及時送檢定單位進行檢測校正.第九章 質量控制及檢驗、安全保證措施9.1質量控制使用的儀器精度及性能指標及鑒定情況是否滿足測規要求,盡量使用徠卡TS06型全站儀進行自動搜索,以及數顯水準儀,減少人為觀測誤差。觀測環境變化的不定性,如空氣、溫度、大氣折光等,地球曲率也是產生誤差的原因之一。將全站儀視線長度控制在50m100m之間,有28、效地削弱大氣折光等外界環境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在施工控制測量過程中,其精度的保證取決于:嚴格按照施工測量規范之要求進行施測、準確的測量步驟、合格的測量儀器、嚴格的復核制度及嚴謹的工作態度。9.2質量檢驗1、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市政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2、測量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3、進場的所有測量儀器設備(包括勞務隊伍),必須要有檢定報告且在。4、施工圖、測量控制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5、所有測量作業完成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責任工程師和技術負責人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6、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控制點的保護,所有點位均明確標識29、,防止用錯和破壞。9。3綠色施工1、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現場控制點等級分類、有序、做好等級標識,并掛標識牌.2、測量儀器運輸過程中,裝卸方法得當,不得野蠻亂卸亂扔,防止損壞和震動到軟件系統.3、平面控制測量的標石中心就是控制點的實際點位。所有控制測量成果,包括坐標、距離、角度、方位角等都是以標石中心標志為準。因此,在埋設控制點時需要混凝土穩固,保證周邊整潔干凈,進一步減少粘土磚生產對用地的占用和破壞。4、在施工現場作業期間禁止吸煙,每次測量作業完畢順手帶走所留物什(計算器、對講機、記錄數據本等),避免對周邊有所污染。9.4安全保證措施1、項目部總工(技術負責人)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30、想,認真執行外業測量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加強監督檢查,并保持相關記錄;2、項目部領導應定期組織對外業現場安全進行宣傳教育與檢查,測量主管、測量工程師應加強日常性的安全生產教育和監督提醒,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外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并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自我保護;3、外業測量過程中配發的安全防護裝備,應定期進行保養和檢查,發現不合格的應及時報廢更新,材料及儀器設備的管理按安全生產有關規定執行,做好防火、防盜工作;4、項目部領導應關注員工健康,積極組織開展自我健身娛樂活動,確保外業測量人員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熱情,做好測量工作5、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帶好安全帽.6、在臨邊作業時,確保架設的儀器穩定及施測人員的安全。7、測量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嚴禁危險范圍內進行有危險的測量工作,在雷雨天氣的情況下,嚴禁在大樹下、車輛下、涵洞里等有可能造成雷擊或水淹情況的發生.8、在人、車流量大的道路邊測量時,必須穿著色醒目的帶有安全警示反光馬夾,并應設安全警示標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