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監理分項工程施工工藝及控制要點(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525
2024-01-10
8頁
33.50KB
1、灌注樁基礎灌注樁基礎根據工程地質構造,水文等情況分為鉆孔灌注樁和挖孔灌注樁。一、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監理控制要點1、施工原理:鉆孔樁是利用沖擊法鉆孔即用沖擊式鉆孔機或卷揚機帶動沖擊鉆頭上下往復沖擊,將鉆頭下的土石砸裂、破碎或擠入孔壁中,用泥漿懸浮出碴,造成樁孔。2、施工主要機具設備沖擊鉆機分類:一類是沖擊鉆機系整套設備,本身配有鉆架,起吊及沖擊設備;一類是由帶有離合器的雙筒卷揚機組成的簡單沖擊機具.3、現場施工準備及施工控制樁位測量:根據圖紙和開工報告中的樁位放樣坐標放出樁位中心線、并測出頂面高程和相鄰兩墩距離施工平臺:施工場地準備統籌考慮運料便道、鉆機工作位置、泥漿循環系統及小型機具堆放位置2、,鉆機工作位置應堅實穩固,防止鉆機在工作中沉降導致鉆孔傾斜。施工平臺可采用雙壁鋼圍堰進行固定。護筒埋設:護筒選擇內徑大于樁徑200400mm的鋼護筒.護筒埋設時中心豎直線與樁中心線垂直,護筒外側用粘土夯密實,護筒高度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2m,護筒的埋置深度宜為24m,護筒的連接處要求筒內無突出物,無漏水。泥漿:泥漿沉淀池分開設置,泥漿出孔后先通過篩網過濾出大塊鉆渣,其粘土含砂率小于4%。泥漿可用膨脹土或合格的粘土制作。鉆孔:鉆機安裝后的底座和頂端應平穩防止鉆進中產生位移和沉陷,鉆孔作業應分班連續進行,鉆孔開孔前在孔內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適量粒徑不大于15cm的片石,頂部拋平,用低沖程沖砸,泥3、漿比重1。6.鉆進0.5-1.0m,再回填粘土,繼續以低沖程沖砸,反復三次后方能開始使用中、高沖程沖砸,如發現有漏水現象,護筒內水位緩慢下降,應補水投粘土,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采用不同的沖程:1)粘性土、風化巖、砂礫石及含砂量較多的地層,宜用中、低沖程及鉆機沖程米;2)砂卵石層,宜用中等沖程,鉆機沖程米;3)基巖、漂石和堅硬密實的卵石層,宜用高沖程,鉆機沖程米,最高不得超過米;4)流砂和淤泥層,及時投入粘土和小片石,低沖程沖進,必要時反復沖砸;5)巖石層由于巖石面傾斜較大,或高低不平,易偏孔,可回填堅硬片石,低錘快打,造成一個平臺后方可采用較高沖程。監理工程應及時對鉆孔中泥漿性能的各項指標、渣樣4、孔徑、孔深、傾斜度和核查地質情況進行檢查。清孔:鉆孔深度達到設計標高后監理工程師應對孔徑、孔深、樁基嵌巖深度進行檢查;在清孔排渣前保持孔內水頭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防止塌孔。在鉆孔排渣、提鉆頭除土或因固停鉆時,應保持孔內具有規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漿相對密度和黏度;清孔后,孔底提取的泥漿比重為1.03-1。10,泥漿粘度1720Pas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監理工程應再次對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進行檢查。鋼筋籠制作及控制:鋼筋籠制作幾何尺寸嚴格按照圖紙控制并采用三角形支撐筋固定,鋼筋骨架保護層采用主筋外側加焊耳筋按圖紙每隔2m設置一道沒道對稱布置四個。孔深大于20m時鋼5、筋籠分節綁扎,鋼筋的交叉點用扎絲綁扎結實必要時進行點焊,鋼筋接頭均采用機械連接及通過把鋼筋肋壓入材或把鋼筋頭墩粗使鋼筋頭母材有效截面增強的壓園滾扎在螺紋接頭或墩粗直螺紋接頭。墩粗前鋼筋端部必須齊平,以保證兩根鋼筋端部密貼,受力筋在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量不超過該斷面主筋數量得50。聲測管依據圖紙要求進行安裝固定。監理工程師重點檢查鋼筋規格型號、數量、間距、機械連接、鋼筋保護層(耳筋)設置。 鋼筋籠吊放后調整鋼筋籠的中心與孔中心重合未防止鋼筋籠澆筑過程中上浮宜用吊環將鋼筋籠固定在護壁上,鋼筋制作及吊放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骨架外徑10mm骨架傾斜度0.5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6、頂端高程20mm鋼筋籠地面高程偏差小于50mm水下混凝土灌注:灌注砼前采用噴射法通過導管二次清孔15分鐘,漏斗的儲料斗斗身部分作成圓臺形,導管內徑不小于25cm,導管底節長4-5m。導管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混凝土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合,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時間確保和易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混凝土澆筑需連續進行,首次灌注的砼的初凝時間不得早于灌注樁全部砼灌注完所用的時間,灌注砼開始時,導管底部距孔底2040cm。首批砼最小儲量計算時,在滿足導管埋深(不小于1米)與填充導管底端至鉆孔底高度外,還要對沉碴所需砼量換填,以及水下砼充盈系數、擴孔影響的折減數量.在澆注過程中,應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7、孔,并保證導管下口在砼中的埋深在2m6m。灌注結束時,由于導管內砼柱高度減小,壓力降低,導致管外的泥漿稠度增加,現場需提升導管并加水稀釋泥漿這時需將導管提升,加水稀釋泥漿。水下砼灌注時現場監理工程師應經常探測孔內混凝土面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26m)灌注將近結束時應核對砼的灌入數量確定所測混凝土灌注高度是否正確樁基檢測:1)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采用超聲波檢測或低應變等無損檢測對樁基進行檢測,取芯檢測正常鉆取芯檢驗數量比例為3。2)監理工程師在砼灌注完成后再次對成樁平面位置進行復測檢查,并寫出書面檢測報告.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控制監理要點適用范圍:人工挖孔灌注樁適用于無地下水或少量地下8、水,且較為密實的土層或風化巖層。挖孔樁施工準備及施工工藝準備工作:挖孔場地平整,應滿足挖孔機械、工具堆放及人員操作的需要.施工工藝:1)測量根據圖紙和開工報告中的樁位放樣坐標放出樁位中心線、并測出頂面高程和相鄰兩墩距離。2)挖孔施工前在樁口制作砼護圈,護圈砼標號與樁基砼標號相同,護圈頂部高出地面15-20cm。3)根據孔口地質情況將孔口挖至1-1.5m時,立模澆筑厚810cm的第一節砼護壁,護壁在孔口1m范圍內加厚至15cm,頂面平整,且砼護壁不能占樁身設計截面尺寸,護壁砼標號與樁身砼標號必須一致.砼護壁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支撐牢固防止砼澆筑過程出現變形,砼澆筑應分層對稱澆筑.4)挖孔過程中進9、行巖層爆破工作時宜采用淺眼松動爆破法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在炮眼加強支護.5)孔中出碴采用鋼管立架卷揚機提升,并有專人推至廢渣堆積處6)挖孔過程中應備有抽水設備、通風設備。挖孔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對砼護壁支護、出渣樣、孔徑、孔的傾斜度進行檢查測量。并經常對機械及安全防護措施進行檢查。成孔清孔:當挖到設計孔深時監理工程師依據圖紙規范要求應對孔徑、孔深、孔徑、孔傾斜度、嵌巖深度、孔內沉淀厚度進行檢查.孔底表面無松渣、泥、沉淀土、積水方可進行澆筑.鋼筋制作及控制:鋼筋籠制作幾何尺寸嚴格按照圖紙控制并采用三角形支撐筋固定,鋼筋骨架保護層高強度砂漿墊塊按照圖紙要求布置。孔深大于20m時鋼筋籠分節綁扎,鋼筋的交10、叉點用扎絲綁扎結實必要時進行點焊,鋼筋接頭均采用機械連接及通過把鋼筋肋壓入材或把鋼筋頭墩粗使鋼筋頭母材有效截面增強的壓園滾扎在螺紋接頭或墩粗直螺紋接頭。墩粗前鋼筋端部必須齊平,以保證兩根鋼筋端部密貼,受力筋在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量不超過該斷面主筋數量得50。聲測管依據圖紙要求進行安裝固定。監理工程師重點檢查鋼筋規格型號、數量、間距、機械連接、鋼筋保護層(高強度砂漿)設置. 鋼筋籠吊放后調整鋼筋籠的中心與孔中心重合,并固定牢固防止澆筑過程中出現偏位。鋼筋制作及吊放允許偏差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骨架外徑10mm骨架傾斜度0。5%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頂端高程20mm鋼筋籠地面高程偏差11、小于50mm混凝土及澆筑控制:混凝土采用自動計量集中拌合站生產,使用的各種材料必須是經過檢驗合格的,嚴格按照批準的配合比進行配料,監理工程師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時間確保和易性和坍落度符合要求,砼運輸采用混凝土罐車運輸,并利用串筒下料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振搗棒應快插慢拔,并要插入前一層砼5-10cm。振搗棒各插點的間距應均勻,各插點布置方式應采用行列式和交錯式兩種,以便更好地防止漏振,保證砼的密實性。振搗時間不易太久,砼振搗密實的標志是砼不再下沉、不再冒泡、表面泛漿呈現亮光,以免造成砼離析。串筒設置:串筒底端與孔底距離不得大于2M,防止混凝土離析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79cm,串筒出料口下混凝土12、堆積高度不得超過1M。每層混凝土振搗厚度不得超過300mm,量預埋鋼筋位置,混凝土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快插慢拔振搗均勻密實.監理工程師應嚴格控制澆筑過程中串通設置、混凝土振搗及安全防護措施。樁基檢測:1)在監理工程師在場的情況下,采用超聲波檢測或低應變等無損檢測對樁基進行檢測,取芯檢測正常鉆取芯檢驗數量比例為3。2)監理工程師在砼灌注完成后再次對成樁平面位置進行復測檢查,并寫出書面檢測報告.橋梁下部及系梁,墩、臺帽、蓋梁施工準備:首先依據1、首先對結構物的中心線位置進行復測,并對各結構物的混凝土面鑿去浮漿保證緊密連接。2、鋼筋:調順直鋼筋使相鄰主筋搭接頭間距大于等于50d,焊接長度單面13、焊10d雙面焊5d按設計要求完成箍筋加密。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控制,對鋼筋規格型號、位置準確、間距、數量、預埋鋼筋位置數量、搭接焊接是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進行檢查.3、模板:首先對模板選材進行控制,選擇剛度、強度、穩定性較好的且容易拆裝的整體定型鋼模或膠合板類的木模。檢查模板是否拋光涂刷脫模劑,然后模板安裝后檢查尺寸、中心偏位、位置、垂直度、平整度及預留孔洞、預埋件中心位置等。其次檢查模板拼縫的密封性和鋼筋骨架保護層防止漏漿露筋,模板固定是否牢固防止發生漲模、爆模現象。系梁鋼筋綁扎前鋪設混凝土墊層找平作為底模。墩柱模板尤其高墩固定牢固搭設腳手架并計算其模板側壓力防止澆筑時出現爆模、傾倒。蓋梁底模支撐鋼板安裝時計算其承載力。4、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是否有離析。混凝土的振搗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控制快插慢拔,振搗均勻密實并分層澆筑。拆模后及時灑水覆蓋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