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藝樣本(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593
2024-01-10
9頁
38.50KB
1、30輕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藝 30.1普通規定30.1.1合用范疇:本章合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她類似工程中輕集料混凝土施工。30.1.2 必備施工機械設備:混凝土生產設備、混凝土運送設備、澆筑和振搗設備及手工操作器具等。30.1.3輕集料混凝土性能指標測定和施工工藝,除本章規定以外,尚應符合現行國標和行業原則關于規定。30.1.4輕集料混凝土施工工藝涉及輕集料混凝土配制、拌制、運送、澆筑和成型、養護。30.1.5輕集料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技術人員應通過專門技術訓練并具備有關經驗。30.2施工準備30.2.1技術準備1依照設計混凝土強度級別、設計規定、性能規定、施工氣溫、混凝土運送距離、施工條件、2、施工部位、澆筑辦法擬定原材料,并進行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與試配,配合比必要滿足輕集料混凝土設計強度、密度和稠度規定,必要潮流應符合對混凝土性能(彈性模量、碳化和抗凍性等)特殊規定。2編制輕集料混凝土施工方案,明確流水作業劃分、澆筑順序、混凝土運送與布料、作業進度籌劃等并分級進行交底。3擬定澆筑輕集料混凝土所需各種材料、機具、水、電、勞動力等需用量,以滿足施工需要。4擬定輕集料混凝土試塊制作組數,滿足原則養護和同條件養護需求。30.2.2材料準備1水泥:應依照詳細工程特點、施工及設計規定,選用恰當品種和強度級別水泥。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2砂:宜選3、用普通中砂。3輕骨料:宜選用陶粒、浮石、膨脹珍珠巖等。4水:宜選用飲用水。5外加劑:宜選用高效減水劑。6摻合料:宜選用粉煤灰、?;郀t礦渣等。30.2.3重要機具1混凝土攪拌設備:混凝土攪拌機、裝載機、散裝原材料儲存罐、磅秤或自動計量設備等。2運送澆筑設備:混凝土攪拌運送車、手推車、塔吊等。3混凝土振搗設備:插入式振動器、平板式振動器。4重要工具:尖鍬、平鍬、木抹子、電工慣用工具、機械慣用工具、對講機等。5現場實驗設備:坍落度筒、混凝土試模30.2.4作業條件1所有原材料經見證取樣實驗檢查,并應符合配合比告知單所提出規定。2新下達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并符合規定。3攪拌機及其配套4、設備應運轉靈活、安全可靠。電源及配電系統應安全可靠,符合規定。4需澆筑輕集料混凝土工程部位已辦理隱檢、預檢手續,輕集料混凝土澆筑申請單經關于管理人員批準。5輕集料混凝土生產與施工技術人員應通過專門技術訓練并具備有關經驗。6管理人員應向作業班組進行配合比、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交底。30.3原材料質量控制 30.3.1水泥:輕集料混凝土所用水泥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通用硅酸鹽水泥有關規定。 30.3.2砂:所選用區中砂,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查辦法原則規定。30.3.3輕骨料:所用輕骨料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輕集料及其實驗辦法第1某些:輕集料和膨脹珍珠巖規定。膨脹珍珠巖堆積密度應不不大5、于80Kg/m3。 30.3.4水:拌制輕集料混凝土所用水,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混凝土拌合用水原則規定。30.3.5外加劑:所采用高效減水劑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混凝土外加劑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關于規定。30.3.6摻合料:輕集料混凝土摻合料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粒化高爐礦渣有關規定。30.4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輕集料混凝土養護輕集料混凝土澆筑和成型輕集料混凝土拌制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輕集料混凝土運送30.4.1工藝流程 30.4.2操作工藝1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1)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6、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外,還應滿足抗壓強度、密度和稠度規定,并以合理使用材料和節約水泥為原則。2)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計算和試配擬定,試配強度應按下式計算:fcu,0fcu,k+1.645式中 fcu,0輕集料混凝土試配強度(Mpa);fcu,k輕集料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原則值(Mpa);輕集料混凝土強度原則差(Mpa)。3)輕集料混凝土強度原則差應依照同品種、同強度級別輕集料混凝土記錄資料計算擬定。計算時,擬定試件組數不應少于25組。當無記錄資料時,擬定原則差可按表30.4.21 取值。 表30.4.2-1 強度原則差(Mpa) 混凝土強度級別低于LC20LC20-LC37、5高于LC354.05.06.04)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中輕粗骨料宜采用同一品種輕骨料。在輕集料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劑、摻合料,其品種、摻量及對水泥適應性,須經實驗擬定。5)輕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必要通過試配進行調節校核。2輕集料混凝土拌制1)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必要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拌制輕集料混凝土攪拌站,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混凝土攪拌站(樓)技術條件關于規定。采用攪拌機應符合國家現行原則混凝土攪拌機技術條件規定。2)拌制輕集料混凝土時,應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對原材料進行計量。輕粗細骨料和摻合料質量計量容許偏差為3;水泥、外加劑和水質量計量容許偏差為2。砂輕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組分材料應以質量計算;全輕混凝8、土拌合物中輕骨料組分可采用體積計量,但宜按質量進行校核。3)需對輕粗骨料含水率及堆積密度進行測定。測定原則為:a 在批量拌制輕集料混凝土邁進行測定;b 拌合物稠度反常或雨天施工時進行測定;c 在批量生產過程中抽查測定;對預濕解決輕骨料,可不測其含水率,但應測其濕堆積密度。4)混凝土攪拌時其投料順序,應按預濕解決輕粗骨料和未預濕解決輕粗骨料進行投料,如圖30.4.21、30.4.22。外加劑應在輕骨料吸水后加入,采用粉狀外加劑,可與水泥同步加入。水泥凈用水量外加劑水 預濕拌合物細骨料拌和2.5min攪拌0.5min攪拌粗骨料預拌 摻合料圖30.4.21 使用預濕解決輕粗骨料時投料順序剩余水外加劑9、水泥1/2用水量干粗骨料攪拌攪拌拌合物拌和2min拌和1min細骨料摻合料圖30.4.22 使用未預濕解決輕粗骨料時投料數序5)輕集料混凝土加料完畢后攪拌時間,在不采用攪拌運送車運送混凝土時,砂輕混凝土不適當少于3min;全輕或干硬性砂輕混凝土宜為34 min。對強度低且易破碎輕骨料,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3輕集料混凝土運送1)輕集料混凝土在運送過程中,易引起坍落度損失過大或離析,應在運送過程中采用恰當辦法。當產生拌合物稠度損失或離析較重時,澆筑前應采用二次拌合,但不得二次加水。2) 輕集料混凝土從攪拌至澆筑時間,普通不適當超過45min。如運送中停置時間過長,會導致混凝土和易性變差。3)10、如需用混凝土泵輸送輕集料混凝土,可先將粗骨料預先吸水至接近飽和狀態,避免骨料在泵壓力下大量吸水,然后可正常泵送。4)當用混凝土運送車運送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因運距過遠或交通問題導致坍落度損失較大時,可采用在卸料前摻入適量減水劑進行攪拌辦法,滿足施工需要。4輕集料混凝土澆筑和成型1)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應采用機械振搗成型,振搗必要充分。對流動性大、能滿足強度規定塑性拌合物以及構造保溫類和保溫類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可采用插搗成型。2)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插點間距不應不不大于棒振動作用半徑一倍。當輕骨料與砂漿組分密度相差較大時,在振搗時須防止過振。持續多層澆筑時,插入式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拌合物約50m11、m。振搗時間應以拌合物搗實和避免輕骨料上浮為原則,宜為1030s。3)澆筑干硬性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構件,應采用振動臺或表面加壓成型。4)現場澆筑豎向構造,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宜控制在300350mm,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5)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澆筑傾落自由高度不應超過1.5m。當傾落高度不不大于1.5 m時,應加斜槽、串筒或溜管等輔助工具。6)澆筑上表面積較大構件,當厚度不不大于200mm時,宜先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后,再表面振搗;當厚度不大于或等于200mm時,宜采用表面振動成型。7)澆筑成型后,宜采用拍板、刮板等工具,及時將浮在表面輕粗骨料壓入混凝土內。如果顆粒上浮面積較大,可采用12、表面振動器復振,振出砂漿,再抹面。5輕集料混凝土養護1)輕集料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及時覆蓋和噴水養護。2)采用自然養護時: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輕集料混凝土,濕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輕集料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混凝土,濕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3)輕集料混凝土構件采用蒸汽養護時,成型后靜置時間不得少于2h。養護時溫度升高或減少速度不能太快,普通以1525/h為宜。4)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混凝土,其敞露所有表面應覆蓋嚴密,并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30.5.質量原則30.5.1主控項目1輕集料混凝土原材料,應按相應原則規定進行實驗,經檢查13、合格后,方可使用。2輕集料混凝土強度檢查應按如下規定進行,其檢查評估辦法應按現行國標混凝土強度檢查評估原則執行。1)每100盤,且不超過100m3同配合比混凝土局限性100盤時,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2)每一工作班拌制同配合比混凝土局限性100盤時,取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3混凝土干表觀密度檢查應按下列規定進行,其檢查成果平均值不應超過配合比設計值3。1)持續生產預制廠及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對同配合比混凝土,每月不得少于四次。2)單項工程,每100m3混凝土抽查不得少于一次,局限性者按100m3計。4輕集料混凝土工程驗收應按國家現行原則混凝土構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關于規定進行。30.5.2普通項14、目1輕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檢查應按下列規定進行:1)檢查拌合物各構成材料計量與否與配合比相符。同一配合比每臺班不得少于一次。2)檢查拌合物坍落度或維勃稠度以及表觀密度,每臺班每一配合比不得少于一次。2輕集料混凝土原材料應妥善保管、存儲,保證使用質量,3混凝土攪拌時間、坍落度或維勃稠度必要符合規定。4冬期施工時,水、骨料加熱溫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應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有關規定。30.6產品防護30.6.1輕集料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及時覆蓋和噴水養護。30.6.2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嚴格控制原材料計量對的,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表觀密度,同步在混凝土生產、澆筑中對混凝土坍落度和表觀密度進行抽查,保15、證輕集料混凝土和易性良好。30.6.3保溫和構造保溫類輕集料混凝土構件及構筑物表面缺陷,宜采用原配合比砂漿修補。構造輕骨料混凝土構件及構筑物表面缺陷可采用水泥砂漿修補。30.7安全辦法30.7.1用電應按三級配電、二級保護進行設立;各類配電箱、開關箱內部設立必要符合關于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30.7.2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為機械作業提供道路、水電、機棚或停機場地等必備條件,并消除對機械作業有妨礙或不安全因素。30.7.3機械進入作業地點后,施工技術人員應向操作人員進行施工任務和安全技術辦法交底。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遵守現場安全規則。30.7.4混凝土攪拌開始前,應對攪拌機及配套設16、備進行無負荷運轉,檢查運轉正常,然后方可開機工作。30.7.5混凝土運送、澆筑部位應有安全防護欄,操作平臺。30.7.6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集中精力進行對的操作,注意機械運轉狀況,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機械交給其她無證人員操作。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或操作室內。30.7.7使用機械與安全生產發生矛盾時,必要一方面服從安全規定。30.8施工技術資料30.8.1施工圖紙、技術規定30.8.2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施工日記30.8.3原材料出廠合格證、水泥實驗報告、砂子實驗報告、材料檢查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告知單、混凝土試塊實驗報告、混凝土強度評估表、混凝土開盤鑒定、混凝土坍落度檢查記錄、預拌混凝土合格證30.8.4質量驗評資料30.8.5其她必要文獻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