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莊隧道施工工藝樣本(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622
2024-01-10
8頁
53.50KB
1、屈莊隧道邊仰坡開挖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程序一、編制根據:1、局指下發石武客運專線SWZQ-8標段隧道施工作業指引書;2、屈莊隧道設計圖(石武客專鄭武施圖(隧)02)、鄭武隧參1-53、有關施工規范及驗收原則二、屈莊隧道工程數量及地質狀況1、工程數量概況屈莊隧道全長543米,設計為雙線隧道,起止里程DK953+245DK953+788,設計坡度18,其中DK953+425DK954+175段為豎曲線段,其中曲線半徑:30000m。隧道開挖斷面大,原則規定高,主體構造設計使用壽命1,防水原則較高。本隧道DK953+245+270、DK953+720+788段為級明洞段,其中DK953+245+2702、段明洞邊、仰坡暫時防護采用間距1.5*1.5m、長度4.5m42小導管注漿支護,小導管梅花形布置;DK953+720+788段明洞邊、仰坡暫時支護采用間距1.5*1.5m、長度4m22全螺紋砂漿錨桿防護,梅花形布置,噴射混凝土采用10cm后C20網噴混凝土,鋼筋網采用6,網眼尺寸25*25cm。2、地質狀況屈莊隧道位于新安店鎮,隧道處在丘陵地帶,穿越分水嶺,丘陵平緩,呈橢圓形,巖層破碎,坡頂植被稀少,地下水位高,進口附近DK953+290DK953+310段為斷層破碎帶,巖體破碎,斷層易富水,隧道施工時易塌頂和突水、突泥;隧道進出口段處在山坡坡麓地帶,土層、巖層全強風化帶厚度相變較大,多為不均3、勻地基,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其穩定、不均勻沉降等影響,依照實際狀況進行暫時支護及地基加固辦法,且隧道進出口處在易于集水地段,雨季施工容易發生涌水,DK953+605DK953+788段巖層較破碎,節理裂隙較發育,該段為淺埋段,施工時易塌頂。三、邊仰坡開挖與防護洞口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如下圖1所示。暫時截排水設施測量放樣洞口土石方開挖邊仰坡防護側墻、拱圈、(帽檐)鋼筋綁扎開挖仰拱、邊墻基本仰拱鋼筋綁扎、預留與側墻連接筋仰拱、邊墻基本砼澆筑仰拱填充拱頂防水層及明洞回填仰坡修整漿砌片石骨架施工噴播植草施工砼拌制砼運送側墻、拱圈、(帽檐)砼整體澆筑立 模立 模圖1 洞口工程施工工藝流程框圖1.依照設計圖4、紙和施工現場布置,在洞口范疇內測量放樣邊坡控制樁,按照設計坡比分層開挖洞口土石方。開挖前,先清除邊仰坡上植被、浮土、危石,按照設計位置做好邊仰坡截排水天溝,截水天溝距邊仰坡開挖邊線不不大于5m,將地表水、邊仰坡積水引離洞口,以防地表水沖刷而導致邊仰坡失穩。洞口開挖由外向里,從上至下分層分段開挖,分層開挖高度2.0m,采用隨開挖隨防護。施工中盡量減少對原有植被破壞和對洞口擾動。依照地形條件,土方和強風化巖采用反鏟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碴,人工配合清理邊仰坡開挖面。石方采用以松動爆破,機械和人工配合清理。為進洞施工以便,洞口5m范疇土石方先開挖至上斷面設計標高,作為進洞施工平臺。2.邊仰坡防護邊仰5、坡開挖后及時施做暫時防護,以防圍巖風化,雨水滲入而滑塌。(一)42小導管暫時防護:在前部管壁按梅花形布置溢漿孔,孔徑為10mm,間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頂部成尖錐狀,尾長不不大于30cm,每2.4m設立一環。用風槍打入,間距按設計規定施工。注漿管外露端支撐于開挖面后方鋼架上,與鋼架共同構成預支護體系。(1)42小導管構造及設計參數:鋼管規格:小導管采用采用423.5mm熱軋無縫鋼管制作。在前部管壁按梅花形布置溢漿孔,孔徑為10mm,間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頂部成尖錐狀,尾長不不大于30cm,作為止漿段,間距1.51.5m,梅花形布置,垂直坡面施作,注漿采用水泥漿,水泥漿水灰比1:1(重6、量比);注漿壓力0.51.0MPa。(2) 42小導管施工工藝42小導管施工工藝詳見圖2。(3)42小導管施工辦法施工準備噴射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備齊各種機具、材料,施工前對每根導管坐標作精準測量放樣。鉆孔依照地層不同,采用不同鉆具組合,依照隧道進出口地質狀況采用風動沖擊鉆進,同步在必要時候采用鉆桿+巖芯管+巖芯鉆頭辦法配合施工。頂管施工小導管前端加工成錐形,便于頂進,同步也防止鉆砟進入管內。清孔鋼管頂進前,檢查鉆孔孔道與否干凈,可用巖芯管再一次掃孔,同步用高壓風清孔,清除孔道內巖渣、碎石等。頂進將鉆機用兩臺5t手拉葫轤拉緊固定在護拱上,通過鉆機將導管頂入孔內,鉆機加壓時不可過猛,發現頂進阻力增7、大時,可以旋轉頂進,或者借沖洗液協助頂進。小導管注漿施工準備頂進小導管設備準備剛(花)管加工材料準備測量放樣注漿設計制定施工方案孔位放樣注 漿注漿站布置注漿管路檢查拌 漿壓力流量達到規定是否連接注漿管路鉆 孔清 孔結 束圖2 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流程圖采用全孔壓入式向導管內壓注水泥液漿,注漿機采用注水泥單液高壓注漿泵,按先下后上,先稀后濃原則注漿。注漿由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控制,注漿結束時間以終壓控制為主,并依照漿液量校核,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或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時,持續15分鐘后結束注漿。達到結束標注后,停止注漿。施工注意事項隧道開挖長度應不大于小導管注漿長度,預留某些作為下一次循環止漿墻。注漿8、前應進行壓水實驗,檢查機械設備與否正常,管路連接與否對的,為加快注漿速度和發揮設備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漿,每次35根。注漿過程中,要隨時觀測注漿壓力及注漿泵排漿量變化,分析注漿狀況,防止堵管、跑漿、漏漿。發生串漿現象時,采用多臺注漿泵同步注漿或堵塞串漿孔隔孔注漿;注漿壓力突然升高應及時停機檢查,水泥漿單液進漿量很大,壓力上不去,則應調節漿液濃度及配合比,縮短凝膠時間,進行小量低壓力注漿,但停留時間不能超過漿液凝膠時間。(二)砂漿錨桿暫時防護:隧道邊仰坡暫時防護采用砂漿錨桿,桿體采用22mm全螺紋鋼筋,錨桿長度4m,間距1.5*1.5m,垂直坡面且梅花型布置,。砂漿錨桿按設計規定間距和深度布鉆施工9、。成孔后,用高壓風吹凈孔內巖屑,然后用注漿機將早強水泥砂漿注入錨孔內,再將錨桿插入孔眼內,待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后上墊板、緊固螺帽。作業要點:孔內注漿時,將注漿管插入孔底,隨后邊注漿邊向外拔注漿管,直到注滿為止,然后將錨桿緩慢送入孔中至設計位置。(三)鋼筋網鋼筋網按設計預先在洞外加工成片,洞內焊接形成整體。鋼筋采用6,網格間距25*25cm。鋼筋網依照初噴砼面實際起伏狀鋪設,并與受噴面間隙為3cm。鋼筋網與鋼筋網、鋼筋網與錨桿、鋼筋網與鋼架連接筋點焊在一起,使鋼筋網在噴射時不晃動。施工注意事項:鋼筋網制作前對鋼筋進行校直、除銹及油污等解決;噴射砼保護層厚度不得不大于3cm;噴射中如有脫落石塊或10、砼塊被鋼筋網卡住時,及時清除。(四)噴射混凝土 工藝流程:噴射砼前按照規范和原則對開挖斷面進行檢查,采用濕噴工藝。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 素噴砼施工要點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細度模數不不大于2.5硬質干凈砂,粒徑512mm持續級配碎(卵)石,化驗合格拌合用水。噴射砼嚴格按設計配合比拌和,配合比及攪拌均勻性每班檢查不少于兩次。投料攪拌23min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施工準備下承層檢查表面及邊坡休整混合料供應測量砼濕噴機噴射砼破 碎 機填 料 檢 驗900mm塊石900mm混碴出料(A、B組填料)不合篩網制止超徑石子100mm石塊填料料源分選塊石解小過100mm振動篩氣壓0.20.25Mpa地質資料11、核查外加劑填料運送監理工程師檢查水泥 砂 石子水 W/C圖3 濕式噴射砼工藝流程圖噴射前認真檢查隧道斷面,對欠挖某些及所有開裂、破碎、出水點、崩解破損巖石進行清理和解決,清除浮石和墻角虛碴,并用高壓水或風沖洗巖面。噴頭垂直受噴面,噴錨桿、鋼筋網時,將噴頭稍加偏斜。噴射路線應先邊墻后拱部,分區、分段螺旋形運動,噴頭作持續不斷圓周運動,后一圈壓前一圈1/3,螺旋狀噴射。隧道噴射砼分層作業時,第二次噴射砼如在第一層砼終凝1h后進行,需沖洗第一層砼面,初次噴射先找平巖面。噴射砼終凝2h后,進行濕潤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噴射砼終凝3h內不得進行爆破作業。 有水地段噴射砼施工辦法當涌水點不多時,設導管引排水后再噴射砼;當涌水量范疇較大時,設樹枝狀排水導管后再噴射砼;當涌水嚴重時可設立泄水孔,邊排水邊噴砼。增長水泥用量,變化配合比,噴砼由遠而近逐漸向涌水點逼近,在涌水點安設導管,將水引出,再向導管附近噴砼。當巖面普遍滲水時,先噴砂漿,并加大速凝劑摻量,初噴后再按原配合比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