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洛工程渡槽結構和施工工藝(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858
2024-01-10
8頁
18KB
1、拉洛工程渡槽結構和施工工藝通過分析拉洛工程渡槽結構特點,找到適合該結構的最正確施工工藝,對腳手架搭設、鋼筋綁扎、模板架立、混凝土澆筑等方面的施工工藝進行探討。腳手架搭設比照了懸空支架法和滿堂排架法的優缺點,從而確定腳手架搭設采用滿堂排架法;鋼筋綁扎從下料到綁扎根據技術要求提出了一些考前須知;考慮到渡槽結構屬薄壁混凝土結構,對此模板加固采用對拉螺桿加固;由于渡槽結構屬于小體積混凝土,混凝土澆筑必須控制好下料速度和鋪料層厚,就混凝土澆筑提出了幾倉混凝土交替澆筑的建議,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一、工程概述西藏自治區拉洛水利樞紐的配套灌區工程由申格孜、扯休、曲美、聶日雄四大灌區和配套渠系、涵閘等組成2、,灌區總干依山布置,渠線穿越申格孜灌區北部的一斷塊山,進入扯休灌區,通過達拉埡口進入曲美灌區,穿越甲舍拉山口到達聶日雄灌區。設計灌溉面積45.39萬畝1畝1/15hm2,下同,設計流量19.40m3/s,最大引水流量23.40m3/s,引水線路總干渠長42.734km。其中申格孜I段配套灌區包含了#1#11過水渡槽及設計變更增加的#0#6新增小渡槽等,渡槽跨度分為8m、10m、12.13m、13m、14.29m等5種形式,過水渡槽由排架柱和槽身結構形式組合而成。二、渡槽結構過水渡槽由渡槽排架柱和渡槽槽身構成,渡槽排架柱分為2柱和4柱,其中2柱排架柱單柱尺寸分為0.4m0.6m、0.5m0.7m3、,4柱排架柱單柱尺寸分為0.3m0.5m、0.5m0.5m;槽身由底板和上部八字墻及拉桿組成稱為開口箱梁槽結構。1.開口箱梁槽結構設計根據拉洛工程特點,本工程過水渡槽結構一般選取開口箱梁槽結構,其具體結構尺寸為底板厚度30cm,邊墻為3025cm漸變,上部拉梁為立方體結構。為增加槽身縱向剛度,減少底板跨中槽向彎矩,槽身斷面宜采用窄深式斷面,拉洛工程總干渠設計引水流量19.4m3/s,基于此,根據水力學計算,選擇上述渡槽結構較適合該工程,受力較為有利。2.渡槽結構特點拉洛工程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給施工帶來了不少的挑戰和難度,該工程渡槽結構有如下特點:渡槽結構混凝土屬于薄壁混凝土結構,這給混凝土4、澆筑振搗工作帶來了不少難度。過水渡槽屬于高排架施工作業,腳手架搭設需仔細慎重。過水渡槽跨度大,在施工時需充分考慮其受力情況。三、渡槽施工工藝1.腳手架搭設渡槽施工的難點在于渡槽槽身的施工。渡槽支撐結構施工工藝的制定和實施,是整個渡槽工程施工的核心技術,也是渡槽施工的重點和工作量最大的工作。其施工工藝必須平安可靠、經濟適用。根據工程的特點,本工程采用懸空支架法和滿堂排架法施工工藝均可滿足施工要求,為此對兩種方案進行了比擬。懸空支架法懸空支架法是利用預埋在排架上的支撐構件,通過斜撐等方式形成一個作業平臺和支撐體系,完成高空部位的施工作業。優點是不需立支架和對地基進行處理,施工速度快,且防止因地基承5、載力不夠或受雨水浸泡而引起支架下沉,有效地保證了工程質量。缺點是支撐部件需要提前預埋,高排架數量較少,較大的部件還需吊裝設備吊裝。2.滿堂排架法施工方法碗扣式腳手架采用直徑為48mm、壁厚為3.5mm的鋼管。立桿間排距為0.6m0.6m,步距為1.2m,高度小于24m;為保證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順渡槽方向設置縱向間距3m的剪刀撐,橫向設置間距3m的剪刀撐,順渡槽方向設置間距4m的斜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桿,縱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根底上方0.2m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的立桿上。腳手板采用竹串片板。底托順橋向設置10cm10cm6、支撐墊木,在鋼管頂端放置可調頂托,頂托直徑為38mm長600mm,可調長度為350mm。為了保持頂托橫向穩定性,一般控制在200mm左右,頂托插入鋼管內長度不得小于300mm。立桿頂部可調托座上鋪設10cm10cm橫向方木作為分配梁體,間距30cm,用鐵線與支架頂部可調頂托連接,縱向方木上鋪設10cm10cm橫向方木,間距30cm,用小耙釘從側面與縱向的方木連接。3.渡槽施工鋼筋制安1鋼筋加工考前須知本工程所用鋼筋全部在鋼筋加工廠加工成型。鋼筋使用時,嚴格履行領料手續。鋼筋的調直和去除污銹應符合以下要求。鋼筋的外表應潔凈,使用前應將外表油漬、漆污、銹皮、鱗銹等去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7、鋼筋中心線同直線的偏差不應超過其全長的1;鋼筋在調直機上調直后,其外表傷痕不得使鋼筋截面面積減少5以上;如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那么其矯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鋼筋切割和彎曲在加工廠進行。鋼筋的切斷采用鋼筋切斷機完成。鋼筋彎曲利用鋼筋彎曲機完成。2鋼筋安裝的技術要求鋼筋安裝施工程序。清理基層,豎向筋接長,劃橫筋間距線,綁扎橫向鋼筋,放置保護層墊塊。)鋼筋安裝。a.鋼筋的安裝位置、間距、保護層及各局部鋼筋的大小尺寸,均應符合施工詳圖及有關文件的規定。鋼筋保護層按施工詳圖要求布置與預留。b.現場焊接或綁扎的鋼筋網,其鋼筋交叉的連接,應按設計文件的規定進行。c.安裝后的鋼筋,應有足夠的剛性和穩定性。預先綁8、扎和焊接的鋼筋網及鋼筋骨架,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開焊及松脫。d.在鋼筋架設完畢。未澆混凝土之前,須按照設計圖紙和?水工混凝土施工標準?的標準進行詳細檢查,并作好檢查記錄。檢查合格的鋼筋,如長期暴露,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重新檢查,合格前方能澆筑混凝土。e.在鋼筋架設安裝后,應及時妥加保護,防止發生錯動和變形。f.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安排值班人員經常檢查鋼筋架立位置,如發現變動應及時矯正。嚴禁為方便混凝土澆筑擅自移動或割除鋼筋。3鋼筋連接槽身混凝土工程鋼筋均采用單面電弧焊接頭。鋼筋接頭。a.本工程大于16mm的鋼筋接頭全部采用手工電弧焊。個別調整部位,可采用綁扎接頭。b.焊接9、鋼筋的接頭,應將施焊范圍內的浮銹、漆污、油漬等去除干凈。c.手工電弧焊應選用優質焊條。雨天進行露天焊接,必須有可靠的防雨和平安措施。d.焊接鋼筋的工人必須有相應的考試合格證件。e.鋼筋接頭應分散布置。4.模板設計與施工1模板方案依據槽身設計結構,槽身澆筑分兩層澆筑,第一層從底板外表起至邊墻50cm即八字墻頂部以上20cm,第二層為槽身兩側墻及拉桿澆筑,澆筑高度約為4m。槽身模板亦按混凝土澆筑層次配置。即模板安裝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安裝自槽身底板外表至邊墻50cm,第二期邊墻50cm至槽身頂部的墻身及翼板。第一期模板形式后稱底層模板采用木模,25t汽車吊裝配合人工完成拆立。第二期模板形式采用墻身木10、模板為自邊墻50cm以上至槽身頂部的墻身及翼板模板。側模由25t汽車吊裝配合人工完成拆立。2模板安裝當模板下部承重支撐架搭設完成并檢查合格后,即可進行槽身底層底模安裝,根據測量放樣控制底板高程和方向;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拱度為2(跨度大于4m時),最高點在渡槽跨度的中部,向上下游兩側變形。在底模鋼筋綁扎完成后,進行邊墻鋼筋安裝。當底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將進行封頭過縫模板以及槽內八字角模板的安裝;在槽內八字角模板安裝完成后為防止八字角混凝土翻漿,在水平面需臨時鋪設一塊B3015鋼模壓腳,初凝前撤除抹面。槽身上部邊墻利用底板八字角對拉螺栓作為下部支撐點。側墻模板11、頂部與側墻模板連成一體,墻體兩邊翼板豎向模板上部用鋼管支撐。在翼板下加做臨時支撐,保證翼板模板和拉桿梁支撐有足夠的剛度。槽身模板采用25t汽車吊裝配合人工吊裝就位,人工倉位拼接。為防止澆筑混凝土時漏漿,模板安裝接縫處輔以雙面膠條密封。以上是對“拉洛工程渡槽結構和施工工藝的介紹,更多內容請登錄查詢。內容總結1拉洛工程渡槽結構和施工工藝通過分析拉洛工程渡槽結構特點,找到適合該結構的最正確施工工藝,對腳手架搭設、鋼筋綁扎、模板架立、混凝土澆筑等方面的施工工藝進行探討2為增加槽身縱向剛度,減少底板跨中槽向彎矩,槽身斷面宜采用窄深式斷面,拉洛工程總干渠設計引水流量19.4m3/s,基于此,根據水力學計算,選擇上述渡槽結構較適合該工程,受力較為有利3在翼板下加做臨時支撐,保證翼板模板和拉桿梁支撐有足夠的剛度內容總結(1)拉洛工程渡槽結構和施工工藝通過分析拉洛工程渡槽結構特點,找到適合該結構的最正確施工工藝,對腳手架搭設、鋼筋綁扎、模板架立、混凝土澆筑等方面的施工工藝進行探討(2)鋼筋綁扎從下料到綁扎根據技術要求提出了一些考前須知(3)3.渡槽施工鋼筋制安1鋼筋加工考前須知本工程所用鋼筋全部在鋼筋加工廠加工成型(4)2鋼筋安裝的技術要求鋼筋安裝施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