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路面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建筑(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911
2024-01-10
9頁
2.15MB
1、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混合料拌混合料運輸攤鋪碾壓接縫處理開放交通檢驗1。2操作要點1.2。1 施工準備1) 根據批準的目標配合比對拌和機進行調試,確定各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2) 經檢驗,下承層各項指標均符合規范要求,即可進行普通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攤鋪.3) 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瀝青路面的施工,嚴禁在10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濕的情況下施工。4) 透層油宜采用高滲透性透層油,用量為1.01。2kg/m2(瀝青含量50)。5) 粘層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瀝青,應保證路面均勻滿布粘層油,用量0.50。7 kg/m2(瀝青含量50)。1。2。2實驗室操作規定所2、有操作規程完全按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進行,有部分注意事項如下1)、混合料拌和注意事項:(1)按常規方法準備相應的各種集料、礦料、瀝青;各種集料、礦料加熱溫度:180-195,基質瀝青加熱溫度155165;(2)將加熱后的集料倒入拌和鍋中,加入按比例設計好的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樣品,干拌90s;再加入(按級配設計最佳瀝青用量的)設計好的瀝青用量,一起濕拌90s;最后加入礦粉拌和90s;(3)用小鏟將拌合好的混合料鏟入容器內,進行簡單的手工拌合,使混合料中各種粗細集料能均勻分布。2)、馬歇爾擊實成型、車轍件成型及養護要求:(1)馬歇爾擊實成型溫度1705,車轍成型3、溫度1705;(2)在成型倒料時,請注意集料的均勻性,禁止直接倒入,應用小鏟將混合料均勻沿試模由邊至中鏟入試模內,然后按試驗規程 進行夯實;(3)成型試件密度應符合馬歇爾標準擊實試樣密度1001%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是先試壓4次(8個來回),然后調轉方向再壓24次(48個來回);(4)成型后,連同試模一起在常溫條件下放置時間48h為宜;備注: 手工攪拌時請注意保持溫度應不低于車轍或馬歇爾試件成型溫度; 拌合時由于集料大小差別較大,機器拌完后大粒徑的在拌合鍋上面,為確保集料能均勻分布,請進行簡單拌合; 指JTGE20201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瀝青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壓實工藝1)瀝4、青混合料拌和集料按瀝青混合料的生產要求正常烘干,集料加熱溫度180-195;基質瀝青加熱溫度:參考瀝青粘溫曲線確定;烘干后的集料進行二次篩分計量然后添加礦粉再加入預定用量的瀝青正常濕拌35-45s;瀝青混合料拌和溫度170-185;出料溫度為165170。2)運輸、攤鋪、壓實(1)運輸、攤鋪、碾壓、開放交通與SBS改性瀝青混合料一樣,將拌和好的瀝青混合料用自卸車(最好不小于20T)運輸到攤鋪現場,注意運輸時的溫度保溫,以防止瀝青混合料溫度在壓實前過度降低;(2)攤鋪溫度為:160-170,攤鋪系數一般為1.15,攤鋪速度一般為2-3m/min;(3)攤鋪后可以緊跟攤鋪機碾壓,初壓溫度:160-5、170;復壓溫度150160;終壓溫度:不低于120;(4)壓實時,壓路機可以緊跟攤鋪機,采用“緊跟、慢壓、高頻、低幅;(5)注意壓實冷卻后開放交通(開放通車溫度不高于50)。3) 拌和樓配合比檢驗:生產配合比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更改。冷料配合比必須每天根據石料含水量進行調整。如果出現嚴重的溢料、等料現象,必須重新取樣進行比配合比設計。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跟蹤抽檢級配、油石比等指標,發現問題及時調整生產配合比。4) 拌和質量目測:混合料拌和的均勻性隨時進行檢查,瀝青混合料以無花白石子、無瀝青團塊、烏黑發亮,如果出現花白石子,應停機分析原因予以改進。5) 對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實施過程控制和總量檢驗,6、對每個工作日或臺班的平均級配、油石比、拌和溫度的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等,統計合格率,與試驗檢測的結果進行對比,評定混合料的質量,同時應對外摻劑的用量進行總量檢驗和控制,實行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動態管理。圖51 瀝青拌和樓混合料運輸1) 運輸車輛根據運距、拌和產量配備數量足夠的自卸汽車,要求運力必須大于拌和機產量,要求每臺汽車載重量不小于30噸。汽車應有緊密、清潔、光滑的金屬底板和墻板,底板應涂一層薄層適宜的防粘劑,但不得有余殘液積留在車廂底部。防粘劑可以采用洗衣粉水、廢機油水等,但不宜采用柴油水混合液。汽車必須備有用于保溫、防雨、防污染用的氈布,其大小應能完全覆蓋整個車廂.2) 裝料裝料時汽車7、應按照前、后、中的順序來回移動,避免混合料級配離析.無論運距遠近,無論氣溫高低,裝完料后必須覆蓋保溫氈布,以防止混合料溫度離析。3) 運輸車輛在進入工程現場時,可以在瀝青面層前設置濕草袋等措施,確保輪胎潔凈,以免造成污染。1.2.5 攤鋪1) 攤鋪機改性瀝青混合料應采用履帶式攤鋪機,每臺攤鋪機應配備兩套長度不小于16m的平衡梁和兩套自動滑橇。有條件的單位僅可能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和瀝青混合料轉運車。2) 找平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瀝青面層應直接采用雙側平衡梁和滑靴自動控制平整度和高程.匝道等小半徑彎道采用滑靴自動找平方式.在形狀不規則地區及次要地區,自控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時,允許采用人工手控.3) 8、攤鋪方式每個作業面應根據鋪筑寬度選擇攤鋪機的數量,通常宜采用兩臺或更多臺數的攤鋪機前后錯開1020m。(為了減少攤鋪時的溫度損失距離可縮短)梯形攤鋪時,上面層的縱向接縫應設在行車道的中部,中面層和表面層的縱向接縫應與相鄰層錯開。4) 攤鋪工藝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現場后應憑運料單接收,并檢查拌和質量。不符合溫度要求,或已經結成團塊、已遭雨淋濕的混合料不得攤鋪在道路上,混合料攤鋪溫度控制在160170。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由運料車在等候卸料,開始攤鋪時在施工現場等候卸料的運料車不宜少于5輛,以保證連續攤鋪.運料汽車應停在攤鋪機前1030cm處,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汽車應掛空擋,靠攤鋪機推9、動前進,以確保攤鋪層的平整度.參數選擇:應根據混合料的類型、集料尺寸、厚度等情況選擇燙平板的振動頻率(一般取高值,約70Hz)、夯錘行程(一般取低值)、夯錘頻率(一般取高值,約25Hz),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壓實度。選擇螺旋布料器的高度(一般在中心),螺旋布料器與燙平板的間距(一般在中值).選擇燙平板拱度以保證橫坡度。選擇燙平板的工作仰角等。攤鋪速度控制在13m/min,應與拌和機供料速度協調,保持勻速不間斷的攤鋪,不得中途停機。螺旋布料器應保持穩定、均勻的速度旋轉,攤鋪料位應大于2/3螺旋位置。收斗:盡量減少收斗次數,收斗時攤鋪機應不等受料斗內的混合料全部用完就折起回收,并立刻準備接受下一臺運料10、車卸料。圖12 攤鋪1。2。6 碾壓1) 壓實設備每個攤鋪機應配備不少于2臺1113t的雙鋼筒壓路機、一臺輪胎壓路機和一臺小型壓路機.2) 壓路機組合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以達到最佳壓實效果.推薦采用1臺雙鋼輪壓路機初壓,1臺輪胎壓路機隨后復壓,1臺雙鋼輪壓路機在后面終壓收光,1臺小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左右路緣石或邊角等地方。為了保證施工壓實度滿足要求,中、下面層應采用25t以上膠輪壓路機和鋼輪壓路機聯合作業的方式。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5-2壓路機碾壓速度(km/h)壓路機類型初壓復壓終壓適宜最大適宜最大適宜最大振動壓路機2-33-3511、5輪胎壓路機-344方式振動靜壓3) 碾壓工藝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前進靜壓返回起振。壓路機應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做到“緊跟、有序、慢壓、高頻、低幅,應盡量保證瀝青混合料在高溫條件下完成碾壓。碾壓速度要均勻,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不得隨意調頭。初壓應在155165溫度下進行,并不得產生推移、裂縫。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當邊緣有擋板、路緣石、路肩等支擋時,應緊靠支擋碾壓.當邊緣無支擋時,可用耙子將邊緣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將壓路機的外側輪伸出邊緣10cm以上碾壓.也可以邊緣先空出寬3040cm,待壓完第一遍后,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壓實過的混合料面上再壓邊緣,以減少向外推移。復壓應緊接在初12、壓后進行,為防止壓路機粘附混合料,應盡可能在高溫狀態下碾壓.采用膠輪加鋼輪壓路機聯合作業時,首先鋼輪壓路機前進靜壓后返回起振,復壓采用輪胎壓路機。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兩遍,消除輪跡,提高平整度。終壓溫度110。4) 碾壓注意事項碾壓遍數應嚴格按照試驗路段確定程序進行碾壓,現場設專人指揮碾壓,記錄碾壓次數。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可過分追求平整度指標而犧牲壓實度要求,也不可過壓而使剩余空隙率減少。壓路機的碾壓段長度以攤鋪速度平衡為原則選定,并保持大體穩定。壓路機每次應由兩端折回的位置階梯形的隨攤鋪機向前推進13、,使折回處不在同一橫斷面上.在攤鋪機連續攤鋪的過程中,壓路機不得隨意停頓。壓路機碾壓的總長度不宜超過100米.壓路機碾壓過程中膠輪壓路機嚴禁灑水,為了防止粘輪宜采用植物油與水的混合液(1:1)涂抹;雙鋼輪壓路機應嚴格控制灑水量,以瀝青不粘輪為原則。在當天碾壓的尚未冷卻的瀝青混合料層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機械設備或車輛,不得散落礦料、油料等雜物。應隨時觀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縫,發現因過分振動或推移產生的微裂縫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圖13碾壓5)瀝青混合料改性施工溫度控制表14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建議范圍施工操作拌和溫度攤鋪溫度碾壓溫度終壓溫度環境溫度溫度要求1751851601701514、5165110151。2。7 接縫處理1) 縱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再最后做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2) 橫向接縫應符合下列要求: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搭接處應清掃干凈并灑乳化瀝青,可在已壓實部分上面用熨平板加熱使之預熱軟化,以加強新舊混合料的粘結。接縫處理:在施工結束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處將熨平板稍稍拾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直尺檢查平整度和厚度不足部分.接縫碾壓:橫向接縫的碾壓應先用雙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橫向15、靜壓。碾壓帶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停頓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接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當相鄰攤鋪已經成型,同時又有縱縫時,可先用雙鋼輪壓路機沿縱縫靜壓一遍,碾壓寬度1520cm,然后再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特別注意橫接縫開始后的10米內的平整度。3) 修邊做完的攤鋪層的外露邊緣應用鑿巖機鑿齊或用切割機切割到要求的線位,修邊切下的材料及任何其它的廢棄瀝青混合料均應妥善處理,不得隨意丟棄.1。2。8 開放交通1) 應待攤鋪層完全自然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16、通。需要提早開放交通時,可灑水冷卻降低混合料溫度。2) 新鋪筑的瀝青層在開放交通初期應嚴格控制交通流量、車速,嚴禁急剎車、急轉彎,做好保護、保潔工作,不得造成污染。嚴禁在瀝青層上堆放土、砂石、磚等雜物,嚴禁在已鋪的瀝青層上制作水泥砂漿,嚴禁停車檢修、漏油。1.2.9 檢驗1) 主控項目摻加瀝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劑的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碾壓溫度應符合相關條款要求;檢查數量為每工作班檢查不少于2次,施工氣溫低于15時,每100m2檢查不少于1次;檢查方法為用溫度計現場量測.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厚度,瀝青混合料面層厚度的允許偏差為+10mm,-5mm.檢查數量為每2000mm2檢查不少于1點;檢查方法17、為鉆芯取樣,用鋼尺量.面層壓實度代表值不得低于96(實驗室標準密度).檢查數量為每結構層,每2000mm 2檢查不少于1組;檢查方法為鉆芯取樣.2) 一般項目施工中應采用熱接縫.縫位、縫型、碾壓應符合規定。檢查數量為全數檢查。檢查方法為觀察檢查。外觀質量要求:用12噸以上壓路機碾壓無明顯輪跡,不得有粗細骨集料中、推擠、裂縫、脫落、爛邊、油丁等現象。表面應堅實、平整,接茬應緊密、平順,與其它構筑物銜接應平順,不得有積水、污染等現象。井框、井蓋安裝應牢固、平順、穩定,不得有晃動現象。檢查數量為安全檢查。檢查方法為觀察檢查。3) 其他項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55瀝青混合料檢查項目表檢查項目檢查頻度(每18、一次車行道)高速公路、一級公路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外觀隨時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明顯輪跡、裂縫、推擠、油丁、油包等缺陷,且無明顯離析面層總厚度代表值每1km 5點設計值的5%壓實度代表值每1km 5點試驗室標準密度的96路表平整度標準差全線連續1.2mmIRI全線連續2.0m/km路表滲水系數,不大于每1km不少于5點,每點3處取平均值評定120ml/min寬度有側石每1km 20個斷面20mm無側石每1km 20個斷面不小于設計寬度縱斷面高程每1km 20個斷面15mm中線偏位每1km 20個斷面20mm橫坡度每1km 20個斷面0。3彎沉回彈彎沉全線每20m 1點符合設計對交工驗收的要求總彎沉19、全線每5m 1點符合設計對交工驗收的要求構造深度每1km 5點符合設計對交工驗收的要求摩擦系數擺值每1km 5點符合設計對交工驗收的要求橫向力系數全線連續符合設計對交工驗收的要求2、質量控制2.1 建立項目質量領導小組決策工程的質量問題,并開展經常性的質量教育工作。2.2 嚴格工藝規程,認真執行招標文件、技術規范及設計要求,做好層層技術交底工作,并做好各種原始資料的填寫、收集、整理工作。2。3 按設計及規范要求認真組織施工,從保證每道工序、每個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入手,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可能發生質量問題的部位實施監控,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糾正、早采取的措施。2。4 嚴把材料質量關,各種不合20、格材料不采購、不進場、不使用。2。5 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設計檢驗等內容按照表7-1和7-2的要求進行質量檢測和控制.表2-1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試驗指標單位夏炎熱區(13區)擊實次數(雙)次75試件尺寸Mm101.6mmx63.5mm空隙率,VV46穩定度MS不小于KN8流值FL1.54礦料間隙率VMA,不小于相應于集料最大共稱粒徑26.5191613.29%13。51414。51516瀝青飽和度 VFA6575表2-2 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檢驗指標指標單位技術要求馬歇爾試驗穩定度kN10流值mm1.54。0殘留穩定度半干區、干旱區%80潮濕區、濕潤區85凍融劈裂強度比半干21、區、干旱區%75潮濕區、濕潤區80低溫彎曲破壞應變冬冷區、冬溫區2500冬嚴寒區、冬寒區2800車轍試驗動穩定度標準試驗條件(60,0.7MPa)0。15%摻量次/mm30000。3%摻量6000模擬高溫重載條件(70,0。9MPa)4500浸水車轍(60,0.7MPa)6000動態模量45,10HzMPa200045,0。1Hz500注1:本表參數適用于各種密級配瀝青混合料。注2:試驗采用A級70或90#瀝青。注3:模擬高溫重載條件車轍試驗、動態模量試驗作為重交通道路選作指標。注4:浸水車轍試驗為南方多雨地區選作指標。3、安全措施3。1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提高安全意識,及安全施22、工現場意外傷害應急預案,認真學習崗位安全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業務水平和勞動技能,樹立安全生產,標準操作的思想,防患于未然.3。2確保機械設備安全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設備的操作規程,機械操作人員和機動車駕駛人員必須有特殊機械做作的上崗證,嚴禁無證操作無證上崗,嚴禁機械設備違章作業。4、環保措施4。1成立對應的施工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在工程施工中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下發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章程。4。2加強對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設備、廢水、生產生活垃圾、廢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廢棄物處理的規章制度。4。3所有人員進入現場前,應進行環保培訓,提高人員環保意識。4.4施工便道及時灑水、避免揚塵。4。5在選擇拌和廠時,使其距離環境敏感區、環境敏感點500米以上,并將拌和廠的位置設于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以減少揚塵對周圍居民、農田的影響。4.6施工現場測量標識用的紅油漆、墨汁必須妥善保管,避免噴灑在現場。4.7在沿線指定料場取土,嚴禁亂采亂挖。清理場地的廢方嚴格按照指定的棄土場。取土坑和棄土場根據規范要求,整修成具有規則外形及平整的底(頂)部和邊坡,并設置利于排水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