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面層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建筑(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916
2024-01-10
19頁
178.50KB
1、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試行)瀝青面層是整個高速公路起功能性作用的部分,是整個工程的精華部分,是真正體現管理、技術設備等綜合能力、水平的部分,是我們應特別關注,非下力做好不可的部分。本工程瀝青面層采用三層式瀝青混凝土結構,各層的礦料組成符合表1所列級配范圍。上面層(粗集料采用玄武巖)采用AC-13改性瀝青混凝土;中面層(粗集料采用石灰巖)為AC-20型改性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粗集料采用石灰巖)為ATB-25型瀝青穩定碎石.各層礦料級配表(方孔篩)(1)表面層礦料級配 表1級配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圍10095100688242、25629431931122281771348中值100(2)中面層礦料級配級配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圍10095100809268805870385025351625102071551148中值100(3)下面層礦料級配級配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范圍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中值100一、材料要求材料堆放場地一定要按照標準化的相關要求進行場地硬化,各種材料要堆放整齊,格3、擋要牢固,不同料源的材料要分開堆放。1、粗集料路面面層所用石料,加工是要采用三級破碎,第一級采用顎式破碎,第二級采用錘(錐)破或反擊破,第三極采用整形破。中、下面層集料宜采用石灰巖等堿性石料,并應具有良好的顆粒形狀。路面表面層粗集料采用玄武巖等中性巖石,依據表面層的級配要求,各施工單位要根據石料廠所產碎石篩分通過率分析(試樣通過隨機選點方法取得)計算各規格碎石提運比例。粗集料的技術要求見表62所示。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表2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表面層中下面層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325T0316洛杉機磨耗損失不大于2025T0317視密度 不小于T/m2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04、.32。0T0304與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級44T0616堅固性不大于55T0314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 不大于其中粒徑小于9。5mm 不大于121015151218T0312水洗法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0.50。5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12T0320石料磨光值不小于PSV42T03212、細集料瀝青面層細集料用砂全部為機制砂;機制砂應采用優質無風化1020mm、1030石灰巖碎石加工而成,不得用石屑等尾料加工。機制砂要求現場加工不得外購.細集料規格及質量技術要求見表63所示。瀝青混凝土面層細集料質量技術要求表3指標標準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5、。5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5小于0。075mm粉料的塑性指數不大于4砂當量不小于()65亞甲藍值不大于(g/kg)10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 )30注:堅固性試驗根據需要進行;3、填料填料采用1020mm、1030石灰巖碎石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原石料中應不含有泥土等雜質。礦粉應由施工單位自行加工不得外購。所用填料嚴禁使用回收礦粉,為改善石料與瀝青的粘附性,應參加12的水泥或消石灰粉。礦粉質量技術要求見表4。瀝青混凝土面層用礦粉技術要求表4項目說明指標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7含水量不大于()1粒度范圍0.6mm()0。15mm()0.075mm(%)10090100706、95外觀無團粒粘結現象親水系數0。8塑性指數4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4、瀝青瀝青的各項指標均必須符合招標文件中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要保證試驗頻率滿足要求。表面層瀝青采用符合“聚合物改性瀝青技術要求“的IC型SBS改性瀝青,采用廠家改性,改性瀝青的具體指標采用新技術規范中的技術指標。中、下面層采用“重交通通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AH70號瀝青,瀝青的具體技術指標要滿足招標文件及技術規范要求.瀝青材料由業主提供。瀝青性能整套檢驗,每-T至少試驗一次。各施工單位和監理每車對瀝青延度(1015)、軟化點、針入度進行日常的檢查。改性瀝青的技術指標見表5所示。聚合物改性瀝青技術要求 表5指 標單位SBS類(I類7、)SBR類(II類)EVA、PE類(III類)試驗方法1I-AIBI-CI-DIIAIIBIICIII-AIII-BIIICIII-D針入度25,100g,5s dmm10080-10060-80406010080-10060-80806080406030-40T 0604針入度指數PI 不小于1。20.8-0。401。00.80。61。00。80。60.4T 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50403020605040T 0605軟化點 TR&B 不小于4550556045485048525660T 0606運動粘度1135,不大于Pas3T 0625T 0619閃點 不小于23028、30230T 0611溶解度 不小于 9999T 0607彈性恢復25 不小于55606575T 0662粘韌性不小于Nm5T 0624韌性 不小于Nm2。5T 0624貯存穩定性2離析,48h軟化點差,不大于2。5無改性劑明顯析出、凝聚T 0661TFOT(或RTFOT)后殘留物質量變化不大于1.0T 0610或T 0609 針入度比25不小于%5055606550556050555860T 0604延度5 不小于cm30252015302010T 0605注: 1表中135運動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 E20-2011)中的“瀝青布氏旋轉粘度試驗方法(布洛克菲爾德9、粘度計法)”進行測定。若在不改變改性瀝青物理力學性質并符合安全條件的溫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經證明適當提高泵送和拌和溫度時能保證改性瀝青的質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測定。 2 貯存穩定性指標適用于工廠生產的成品改性瀝青。現場制作的改性瀝青對貯存穩定性指標可不作要求,但必須在制作后,保持不間斷的攪拌或泵送循環,保證使用前沒有明顯的離析.二、組成設計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應采用GTM方法進行。1、目標配合比設計階段首先計算出各種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所示的礦料級配范圍。然后,根據表6所示的GTM瀝青混合料力學性能技術要求,確定最佳瀝青用量.最后采用馬歇爾的試驗方法對此配比進行驗證,并以此礦料級配10、及瀝青用量作為目標配合比,供確定各冷料倉向拌和機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及試拌使用。 GTM瀝青混合料力學性能技術要求表6試驗項目技術要求普通瀝青改性瀝青低溫彎曲試驗破壞應變不小于()20002200動穩定度不小于(次/mm)(60、0。9MPa)15003600抗剪切強度不小于(MPa)0.300.30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7580滲水系數(ml/min)不大于120602、生產配比設計階段根據目標配比初步確定拌和機各冷料倉的進料比例,拌和機熱料倉的篩子要選擇合適的篩孔和安裝角度,然后根據對各熱料倉集料的篩分結果重新對混合料的級配進行驗算,且要求該級配最大限度接近目標級配。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11、料比例以確保熱料倉達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最佳瀝青用量0。3%等三個瀝青用量進行GTM及馬歇爾試驗,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及標準密度,由此確定的最佳瀝青用量與目標配比相差不大與0.2.3、生產配比驗證階段拌和機采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并鋪筑試驗段,并用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及路上鉆取的芯樣進行(GTM)馬歇爾試驗和礦料篩分、瀝青用量檢驗,檢驗生產產品的質量符合程序,由此確定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作為生產控制的依據和質量檢驗的標準。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更改,保證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并相對穩定,標準偏差盡可能的小。三、準備下承層1、瀝青面層施工前要對水泥碎石上基層進行一次認真的檢驗12、,特別是要重點檢查;標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須用洗刨機刨除);表面有無松散(局部小面積松散要徹底挖除,用瀝青混凝土補充夯實,出現大面積松散要徹底返工處理);平整度是否滿足要求,不達標段應進行處理.其中橋頭搭板與基層的結合處是否平順、橋頭搭板橫坡是否正確作為檢查重點,如果存在問題必須進行銑刨。2、做透層。四、施工要求1、試驗路段和標準段路面每個結構層正式開工前都要先做一段不少于300米的試驗段,試驗段完成后要及時總結,查找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做一段不少于500米的標準段,在標準段施工時要確保施工工藝能夠全面提高和完善;在標準段得到監理及業主認可后形成規范化施工。施工前要根據已完成試驗段13、和標準段來確定以下內容:(1)確定合理的機械、機械數量及組合方式;(2)確定拌和機的上料速度、拌和數量、拌和溫度等操作工藝;(3)確定攤鋪溫度、碾壓順序、溫度、速度、遍數等;(4)確定松鋪系數、接縫方法等;(5)驗證瀝青混合料配比;(6)全面檢查材料及施工質量;(7)確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人員、通訊聯絡及指揮方式;(8)首先有計劃,然后完成總結上報審批。2、 施工設備(1)拌和A、拌和廠應在其設計、協調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產的混合料符合生產配合比設計要求。拌和廠必須配備足夠試驗設備的試驗室,并能及時提供使監理工程師滿意的試驗資料。B、熱拌瀝青混凝土宜采用間歇式有自動控制性能的拌和機拌制,14、能夠對集料進行二次篩分,能準確地控制溫度、拌和均勻度、計量準確、穩定、設備完好率高,拌和機的生產能力要求單機產量每小時不低于320t/h。拌和機均應有防止礦粉飛揚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塵設備,并有檢測拌和溫度的裝置。拌和設備要有成品貯料倉。C、拌和樓應具有自記打印設備,在拌和過程中能逐盤顯示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及拌和溫度.安裝瀝青混合料生產過程動態數據實時傳輸監控系統D、拌和機熱礦料二次篩分用的振動篩篩孔應根據礦料級配要求選用,其安裝角度應根據材料的可篩分性、振動能力等由試驗確定。E、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應和攤鋪機進度相匹配,在安裝完成后應按批準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調試,直到其偏差值符合表7所示的要求。15、熱拌瀝青混凝土檢測標準表7序號檢測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大于4.75mm的篩余集料6%,且不超出標準級配范圍2通過4。75mm集料4,且不超出標準級配范圍3通過2。36mm的集料2%4通過0.075mm的集料15瀝青用量(油石化)0.26空隙率0。57飽和度8穩定度、流值按表“熱拌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標準規定F、要具有1000T的瀝青貯存能力(散裝瀝青),瀝青材料應采用導熱油加溫。G、拌合樓使用前其計量裝置應由計量部門進行標定。H、應注意調整拌和樓振動篩篩孔,使每層篩網篩余石料大致相等,避免溢料和待料影響產量。I、拌合樓的冷料倉不少于6個,且應為拌合樓裝配添加水泥或消石灰等外摻料的附加設備16、。(2)運輸設備a.應采用干凈有金屬底板的載重大于15噸但不超過20噸自卸翻斗車輛運送混合料,車槽內不得粘有機物質。為了防止塵埃污染和熱量過分損失,運輸車輛應備有覆蓋設備,車槽四角應密封堅固.b.瀝青混和料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35輛料車處于等待卸料狀態,保證連續攤鋪。(3) 攤鋪設備a。用2臺攤鋪機一次性整幅攤鋪。兩臺攤鋪機要確保型號、新舊程度、操各項指標相同,攤鋪機應具有自動找平功能,具有振搗夯擊功能,且精度要高,能夠鋪出高質量的瀝青層。整平板可以自動加熱,能按照規定的典型橫斷面各圖紙所示的厚度在車道寬度內攤鋪。一臺攤鋪機的鋪筑寬度不應大于8米17、,其性能等同或不低于福格勒2100、戴納帕克F182及ABG8820型以上。攤鋪混合料時,攤鋪機前進速度應與供料速度協調。 c。攤鋪機應配備整平板自控裝置,其一側或雙側裝有傳感器,可通過基準線和基準點控制標高和平整度,使攤鋪機能鋪筑出理想的縱橫坡度。傳感器應由參考線或滑式基準板操作。橫坡控制器應能讓整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圍內。(4)壓實設備:.壓實設備應配有1113T雙鋼輪震動壓路機5臺(包括備用1臺)、26T輪胎壓路機2臺,能合理的按壓實工藝進行組合壓實。大跨徑橋梁(大于30米)配2臺震蕩式壓路機.(5)每個作業面要配備能夠加壓的灑水車2臺及用于森林滅火的吹風機4臺(用于清理18、被污染的路面)。(6)注意事項:拌合、碾壓、攤鋪設備按設備準入的相關要求執行,要確保設備的型號、性能符合相關要求。3、 混合料的拌和(1)瀝青混合料每天拌和前要提前對熱料倉的混合料進行篩分試驗,確保瀝青混合料的級配準確、穩定。(2)瀝青拌合機的操作人員要有豐富經驗和高度的責任心、要清楚每種材料的進料比例及加熱溫度等.瀝青拌合機的操作室要保持清潔,還要保證各種操作功能正常運轉。(3)瀝青的加熱溫度、礦料的加熱溫度、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運輸到現場的溫度等均應符合表8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正常施工溫度范圍()表8普通瀝青改性瀝青瀝青加熱溫度155165165175礦料溫度165185175190混合19、料出廠溫度正常范圍155165,超過195廢棄165180混合料運輸現場溫度不低于155165攤鋪溫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50,不超過165165低溫施工不低于155,不超過175開始碾壓溫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40155低溫施工不低于145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90110(4)熱料篩分用最大篩孔應合適選定,避免產生超尺寸顆粒。(5)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50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小于5S),改性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應適當延長。(6)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均應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20、得使用.(7)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量每輛運料車中混合料的溫度。(8)間歇式拌和機應具備有保溫性能好的成品儲料倉,儲存過程中混合料溫降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瀝青析漏。有保溫設備的儲料倉儲料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儲存期間,溫降不應超過10,且不得發生混合料老化,析漏以及粗、細集料顆粒離析現象。 (9)按規范要求,每個臺班結束時打印一個臺班的統計量,按照規范中附錄G的方法進行瀝青混合料生產質量及鋪筑厚度的總量檢驗。總量檢驗的數據有異常波動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分析原因.4、 混合料的運輸(1)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按五次卸料法裝料,避免混合料在裝車滾動過程中產生離析。(2)運料車應用棉21、篷布嚴密覆蓋。(3)已經離析或結成不能壓碎的硬殼、團塊或運料車輛卸料時留于車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規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不得用于本工程。(4)運料車每次使用前必須清掃干凈,在車廂板上涂一層隔離劑。運料車進入攤鋪現場時,輪胎上不得占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臟物。 (5)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處停住,空擋等候,由攤鋪機推動前進開始緩緩卸料,避免撞擊攤鋪機。5、混合料的攤鋪(1)在鋪筑混合料之前,必須對下層進行檢查,特別應注意下層的污染情況,不符合要求的要進行處理,否則不準鋪筑瀝青混凝土。(2)為消除縱縫,應采用兩臺攤鋪機組成梯隊聯合攤鋪的方法攤鋪,攤鋪的縱向搭接處應避22、開行車道的輪跡帶,兩臺攤鋪機的距離以前面攤鋪的混合料尚未冷卻為度,一般為1020m。相鄰兩幅的攤鋪應有30cm左右寬的攤鋪重疊.(3)在開始攤鋪瀝青混合料前1小時,就應該加熱攤鋪機的分料器和熨平板等有關位置。(4)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符合表8的要求,攤鋪前要對每車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檢驗,發現超溫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絕攤鋪,退回廢棄。(5)攤鋪機一定要保持攤鋪的連續性,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以保證混合料均勻、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避免中途停頓,影響施工質量。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影響應與攤鋪速度調整到保持一個穩定的速度均衡的轉動,兩側應保持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并始終23、保持分料器周圍混合料的高度穩定,分料器的轉軸不能時隱時現,否則將影響瀝青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平整度。(6)對外形不規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限制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可以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7)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積水、施工氣溫低于15時,都不得攤鋪混合料.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須報廢,所以雨季施工時千萬注意。底面層攤鋪要在左右側各設一條基準線,控制高程。其準線設置一定要滿足精度要求,支座要牢固,測量要準確(應兩臺水準儀,同時觀測).中面層、表面層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攤鋪(不具備該條件的不準攤鋪),重點控制厚度。(8)瀝青混合料鋪筑過程中,應派專人對鋪筑面的虛鋪厚度及標高進行24、雙重控制。6、混合料的壓實(1)在混合料完成攤鋪后應立即對路面進行檢查,對不規則之處及時用人工進行調整,隨后進行充分均勻地壓實。(2)壓實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壓實設備的組合及程序進行,并應備有經監理工程師認可的小型振動壓路機或手扶振動夯具,以用于在窗狹地點及停機造成的接縫橫向壓實或修補工程。(3)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壓路機應以均勻速度行駛,壓路機速度應符合表-9的規定。壓路機碾壓速度(km/h)表-9碾壓階段壓路機類別初壓復壓終壓鋼筒式壓路機2-3(最大4)3-5(最大6)36輪胎式壓路機23(最大4)3-5(最大6) 46(最大8)振動式壓路機2-3振動34。5(最大5)不振3625、初壓:應緊跟攤鋪機之后進行(高溫碾壓),用靜態二輪壓路機完成(2遍)。初壓應采用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或膠輪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初壓后檢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時應予以修整。復壓: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用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動壓路機碾壓34遍,再用輪胎壓路機碾壓46遍,使其達到壓實度。終壓: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應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壓路機碾壓,消除輪跡。(4)初壓和振動碾壓要低速進行,以免對熱料產生推移、發裂.碾壓應盡量在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一般初壓不得低于140(改性瀝青不低于155)26、,溫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壓實度.改性瀝青混合料終了溫度不低于110。(5)碾壓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試驗結果進行。(6)在碾壓期間,壓路機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碾壓過程中,始終保持壓路機霧化噴水狀態,噴水量要適當,以無富余水流到混合料上為宜。(7)壓路機不得停留在溫度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混合料上,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潤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機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放期間灑落在路面上.(8)大橋、特大橋橋面鋪裝嚴禁使用振動壓路機,復壓要使用震蕩式壓路機進行碾壓。(9)攤鋪和碾壓過程中,要組織專人進行質量檢測控制和缺陷修復.7、接縫的處理(1)鋪筑工作的安排應使縱、橫向兩種接縫都27、保持在最小數量。每個工作日只允許出現一條橫向接縫,接縫的方法及設備,應取得工程師批準,在接縫處的密度和表面修飾與其它部分相同。要特別注意接縫處混合料的均勻性和密實度,不能犧牲壓實度來換取平整度。(2)一般情況下不允許留縱向接縫,特殊情況要經監理工程師同意,但要滿足縱向接縫上下層間的錯位至少應為15cm(熱接縫)或200cm以上(冷接縫)。(3)當由于工作中斷,攤鋪材料的末端已經冷卻,或者在第二天恢復工作時,就應做成一道橫縫。橫縫應與鋪筑方向大致成直角,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均應至少錯開1m.在攤鋪前,應在橫縫末端涂刷適量熱瀝青或乳化瀝青,碾壓時先橫向碾壓,在縱向碾壓成一28、體,充分壓實,連接平順.(4)在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必要時在接縫處用銑刨機進行處理。8、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檢查(1) 瀝青面層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檢查的內容和要求見表-10瀝青面層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檢查的內容和要求表10項目檢查頻度及單點檢驗評價方法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外觀隨時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明顯輪跡、裂縫、推擠、油汀、油包等缺陷,無明顯離析目測接縫隨時緊密平整、順直、無跳車目測逐縫檢測評定3mmT0931施工溫度攤鋪溫度逐車檢測評定符合表219T0981碾壓溫度隨時插入式溫度計厚度每一層次隨時,上面層中下面層設計值的5設計值的8插入法量測松鋪厚度29、及壓實厚度1個臺班區段的平均值上面層中下面層3mm5mm附錄G總量檢驗總厚度每2000M2一點單點評定設計值的-5T0912上面層每2000M2一點單點評定設計值的-10壓實度每2000M2檢查1組,逐個試件評定并計算平均值實驗室標準密度的98、最大理論密度的94、試驗段密度的99%T0924、T0922、施工規范附錄E平整度最大間隙上面層隨時,接縫處單桿評定3mmT0931中下面層5mm標準差上面層連續測定0.8mmT0932中面層1.0mm下面層1.2mm基層1。5mm寬度1個斷面/50m不小于設計寬度T0911縱斷面高程1個斷面/50m10mm橫坡度1個斷面/50m0。3%滲水系數,不大30、于上面層不少于5點/km,每點3處取平均值150 ml/minT0971中面層100 ml/min下面層50 ml/min(2)施工過程中材料質量檢查內容與頻率應符合表11的規定。施工過程中材料質量檢查的內容與頻率表-11材 料檢查項目檢查頻度平行試驗次數/或1次試驗試樣數粗集料外觀(含泥量等)針片狀顆粒含量顆粒組成(篩分)壓碎值磨光值洛杉磯磨耗值含水量隨時隨時隨時必要時必要時必要時必要時2322422細集料顆粒組成(篩分)砂當量含水量松方單位重隨時必要時必要時必要時2222礦粉外觀0.075mm顆粒含量含水量隨時必要時必要時22石油瀝青針入度軟化點延度含蠟量每23天1次每23天1次每23天131、次必要時32323改性瀝青針入度軟化點離析試驗低溫延度彈性恢復每天1次每天1次每天1次必要時必要時32233(3)施工過程中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檢查頻度和質量要求應符合表-12的規定.熱拌瀝青混和料的頻度和質量要求表-12項目檢查頻度及單點檢驗評價方法質量要求或允許偏差試驗方法混合料外觀隨時觀察集料粗細、均勻性、離析、油石比、色澤、冒煙、有無花白料、油團等各種現象目測拌和溫度瀝青、集料的加熱溫度逐盤檢測評定符合表2-19傳感器自動檢測、顯示并打印,出廠時逐車按T0981人工檢測混合料出廠溫度逐盤測量記錄,每天取平均值評定逐車檢測評定礦料級配(篩孔)0。075mm逐盤在線檢測2計算機采集數據并打印232、。36mm5%4。75mm60.075mm逐盤檢查,每天匯總1次取平均值評定1附錄G總量檢驗2。36mm2%4。75mm20.075mm拌和機每天1-2次,以2個試驗樣的平均值評定2T0725抽提篩分與標準級配比較的差2。36mm5%4.75mm6瀝青用量(油石比)逐盤在線檢測0.3,過程擬按0。2%0.1控制計算機采集數據并打印逐盤檢查,每天匯總1次取平均值評定0。1%附錄F總量檢驗拌和機每天1-2次,以2個試驗樣的平均值評定0.3,過程擬按+0.2%-0.1%控制抽提T0722、T0721馬歇爾試驗:空隙率、穩定度、流值拌和機每天2次,以6個試件的平均值評定符合表214表2-15規定T0733、02、T0709、施工規范附錄B、C浸水馬歇爾試驗試件數同馬歇爾試驗T0702、T0709車轍試驗以三個試件平均值評定T07199、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 隨時檢測標高。隨時對路面進行外觀(色澤、油膜厚度、表面空隙)評定。對攤鋪時局部出現的離析要人工篩料彌補或換料處理。(2) 對碾壓產生的推擁現象,人工用夯夯除.(3) 復壓完成后要及時采用6米直尺逐段丈量平整度,尤其是接頭,攤鋪機停機、壓路機換向部位要作為檢測控制的重點.對平整度不理想的地方做出標記,要采取橫向碾壓等方式,使平整度滿足要求.(4) 表面層原則上不準人工修補、處理攤鋪時發現混合料有問題需要將面層進行徹底檢查(主要是平整度,對34、副平整度不好部位采取洗刨、打磨、挖除找補等方法進行徹底處理,在中面層上處理掉一切問題)。要有完整的檢測記錄或檢測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鋪筑表面層。表面層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均勻、色澤一致、構造深度、摩擦系數符合要求。10、要點提示瀝青砼面層是工程的精華部分,各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從設備選型、技術準備、施工工藝、保證措施等各方面作好充分的準備,這是精品工程成敗的關鍵,也是衡量各單位技術能力、水平高低、信譽悠關的事情.要加大設備及技術投入。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在路面鋪筑前盡量完成防護工程及隔離柵的埋設工作,確保實現無污染施工。設備要足量、性能良好(拌和能力320t/h,攤鋪機至少2臺),必須配35、備2臺26噸以上膠輪壓路機,鋼輪壓路機霧化裝置始終有效.原材料一定要符合要求,嚴格把好進料關,不合格的料要堅決不進、堅決不用,堅決清除出場,萬萬不可放松。確保配比準確。底面層嚴格控制好標高.中、表面層嚴格控制厚度、平整度。施工壓實度應派專人進行現場跟蹤檢測。表面層鋪筑前要完成除標線外的一切工程。要對中面層進行平整度檢測,尤其橋頭、接頭等部位,凡滿足不了平整度標準要求或行車有明顯感覺的要進行銑刨處理,直至達到要求。不準對表面層帶來任何污染。瀝青廢棄料不準拋撒到邊坡、路肩、中央分隔帶上。接縫一律采取垂直搭接,用三米直尺檢查,確保切割斷面處于標準斷面,接縫處搭接時要涂熱瀝青。路緣石安裝水泥碎石基層完成后即可砌筑,但必須在表面層鋪筑之前完成,并注意在碾壓瀝青底、中面層時不得將路緣石撞壞或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