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加寬拼接施工工藝(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1998
2024-01-10
3頁
15KB
1、路基加寬拼接施工工藝 1施工前準備 (1)按照規范要求對沿線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復測和加密。(2)路基開工前每隔20 m用全站儀準確放出舊路基外邊緣點,并在老路基護欄上用噴漆標上樁號。 (3)每隔20m對舊路基和加寬路基原地面進行復測,核對或補充橫斷面,發現和設計圖紙不符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4)加寬路基施工前,對舊路基填料和加寬路基基底土進行相關試驗。每千米每側至少取2個點;土質變化大時,視具體情況增加取樣點數。 (5)按照規范要求對計劃的路基填料進行相關試驗,特別是對不同來源、不同性質的填料進行相關試驗。填料盡量選取和舊路基填料性質相近的材料,避免和減少因新舊路基填料性質差異引起的不均勻2、沉降,確保新舊路基銜接處的施工質量。 2、原地面清表、回填 (1)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將加寬路基基底范圍內的樹根全部清除,并將坑穴填平夯實。加寬路基基底范圍內的水井和墓穴用優質填料換填處理。 (2)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的清表厚度,對加寬路基范圍內原地面表層的腐殖土、草皮、表土等進行清理。 (3)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將加寬路基范圍內的邊溝、池塘等地段清淤要干凈、徹底,然后按設計的地基處理方案施工。 (4)場地清理的范圍為高速公路原路基坡腳至新加寬工程路基坡腳外1m的范圍內。 (5)原地面清表的同時,將舊路的邊溝和隔離柵等相關設施拆除。 (6)加寬路基基底清表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原地面填前壓實處3、理,壓實度不小于90,然后回填至原地面。 (7)對于部分基底含水量較高,清表后不易壓實的路段,基底可采用翻挖、晾曬或摻灰處理,也可采用換填一定厚度的砂礫處理。3、臺階開挖 (1)臺階開挖前,先對老路基邊坡進行清坡處理,清坡不易一次全部清理完成,應邊挖臺階邊清坡,以保證舊路基的穩定。 (2)邊坡清理完成后,按照設計要求準確放樣出每層臺階的開挖線,保證開挖臺階線型直順、位置準確。 (3)舊路基臺階開挖針對老路不同的路基填料采用不同的臺階尺寸對于老路基填料為黏土、亞黏土和卵礫石土時,拼接處的臺階高宜為1.0m。寬為1.5m;對于老路基填料為砂土、粉砂土時,拼接處的臺階高宜為0.4 m,寬為0.6 m4、。 (4)開挖拼接至路床底面的臺階時,根據路基填筑高度確定其臺階高度和位置,臺階面距離路床底面小于130 cm時作為一個臺階開挖,距離路床底面大于130 cm時分成100 cm和130 cm兩個臺階高度開挖。路床部位作為一個臺階開挖,開挖位置為距離舊路硬路肩內側向外30 cm處,臺階高度為80 cm。 (5)開挖過程中如出現土體較大位移時,應立即停止開挖,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塌方。 (6)對老路基結構物臺背及砂礫石等透水性材料填筑的路基,在開挖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鋼板支撐、鋼木結合支撐、砼護壁支撐、砌磚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4路基填筑 (1)路堤填料選擇。加寬路基填料原則上應與老路基填料保持5、一致,并盡量采用砂礫等強度高、水穩定性好的材料填筑,禁止采用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材料填筑路基。為節約工程造價和保護環境,對于老路基開挖臺階的土方及老路基邊坡拆除的圬工和拆除的路面基層、底基層等材料,經改善處理,符合設計要求的也可用于路基填筑,但老路基的清坡土和基底清表土不得用于路基填筑。為使路基獲得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抵抗路面荷載下產生的變形能力,保證路基、路面的綜合服務水平,路基壓實采用重型擊實標準,路基壓實度及填料強度應符合表1要求。 (2)施工放樣。在路堤填筑前,測量人員首先應根據加寬路基設計寬度及其邊坡坡度放樣出加寬路基坡腳線,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邊線。為使路堤邊緣壓實度也能滿足規范要求,6、路堤填筑邊線應比加寬路基坡腳線超寬50 cm。 (3)路基填筑材料鋪筑。施工時,施工人員事先根據運輸路基填料車輛的運載量,路基試驗段得出的填筑材料松鋪厚度,計算出每車路基填筑材料的卸料間距。現場施工人員根據卸料間距在下承層上用白灰標示上土網格,并指揮運輸車輛按照上土網格卸料。運至路基上的填筑材料首先由推土機粗平,粗平后應對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測定和調整。 (4)含水量調整。施工中,填筑材料攤鋪后,及時安排試驗技術人員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在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2以內時,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超過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時,可采用犁靶翻曬等方法降7、低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以內時,才可以開始下道工序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小于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時,可采用灑水車灑水的方法增加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升至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內時,才方可開始下道工序施工。 (5)精平。路基填筑材料碾壓前按照計算的攤鋪標高,每隔10 m做出標高臺,用平地機進行精平,精平后路基填筑材料應保持整體平整,表面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精平時應使路基橫坡向加寬路基外側傾斜,以利于路基排水。 (6)路基填筑材料的碾壓。施工前,通過試驗段確定適宜的壓實設備和合理的碾壓方案。施工時嚴格按照試驗段總結的碾壓組合順序和碾壓方式進行碾壓。 壓路機碾壓時最大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 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加寬路基邊緣向老路基拼接處碾壓,超高段時由低處向高處碾壓;壓路機碾壓時一般重疊12輪;碾壓時應遵循先輕后重、由慢到快的原則;碾壓遍數應不少于路基試驗段確定的碾壓遍數;嚴禁在未成型的路段急轉彎或調頭;碾壓時安排專人負責,確保碾壓均勻。無漏壓、無死角。 新舊路基拼接處,需適當提高壓實度,臺階處死角部分采用噸位較大的鋼輪配合小型沖擊夯密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