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填筑及臨時排水施工工藝11(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011
2024-01-10
9頁
5.21MB
1、路基填筑及臨時防排水施工工藝1、目 的12、工藝特點13、適用范圍14、編制依據15、路基填筑施工工藝16、臨時排水系統67、百米樁88、質量控制要點99、安全保證措施;1010、參考文獻101 目 的為規范路基填筑施工,提高施工質量及施工效率,特編制本工藝。2 工藝特點改進石方填筑施工、明確填挖結合部的施工和增加臨時防排水系統,進一步規范路基填筑施工。3 適用范圍適用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4 編制依據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3、交通運輸部公路局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4、甘肅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南5、十2、天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細則5 路基填筑施工工藝5。1 施工準備5.1.1 測量放線按相關要求完成導線點、水準點、橫斷面復測等工作。5.1.2路基取土場內的填料及挖方段可利用的土需做顆粒分析、液塑限、擊實、最佳含水量、CBR、有機質含量、易溶鹽等試驗準備工作,路基填料滿足相關要求.5.1。3施工機械、設備已進場,數量及設備性能均符合相關要求.5。1。4場地清理按相關要求完成清表工作,全面進行填前碾壓,使其壓實度達到規定要求.5.2填挖交界施工5。2。1 橫向半填半挖臺階處理5。2。1。1填挖結合部或半填半挖的路基施工,采用先挖臺階-分層回填分層開挖路塹的施工工藝,盡量擴大回填作業面.認真清理半3、填斷面的原地面,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內傾24,開挖高不大于2m,寬度不小于2m. 預留橫向臺階5。2.2 縱向半填半挖臺階處理5.2.2。1按設計要求處理原地面,處理長度依據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確定.5.2.2。2填挖交界處應挖成臺階處理。 路基臺階施工 結合部預留臺階5.2。3施工要點5。2。3.1土工格柵的鋪設嚴格按設計文件要求執行。半填半挖及填挖結合部的填方應分層填筑,每層填筑厚度根據路基試驗段確定。5。2。3.3填筑時,必須從最低標高處的臺階開始分層攤鋪碾壓,開挖的臺階必須和對應的填筑層同時碾壓;拼接縫兩側各不小于5m范圍壓實度提高1%;填挖交界處的拼接、碾壓必須做到密實、無拼痕。54、.2。3.4受碾壓設備自身的影響,按照正常的碾壓在臺階局部存在碾壓空白區,在臺階接合部位必須增加橫向碾壓。5.3 填方路基施工5。3.1 基本要求填方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逐次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應由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過壓實符合規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層。填料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平地機進行攤鋪,分層填筑,振動壓路機碾壓。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作業法組織各項作業均衡進行,“三階段”包括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整修階段;“四區段包括填筑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和檢測區段;“八流程”包括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5、碾壓夯實、檢驗簽證和路基整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序進度和關鍵工序的作業循環,做到挖、裝、運、卸、壓實等工序緊密銜接連續作業,盡量避免施工干擾,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規化、標準化。5。3。2填土路基5。3.2。1 路基填筑時必須根據設計斷面水平分層填筑和壓實。分層最大松鋪厚度根據試驗段確定,且不超過30cm;分層最小壓實厚度不小于10cm。5。3。2.2性質不同的填料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層路基的全寬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填。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厚度不小50cm.5.3.2。3路基填筑時,應從最低處起分層填筑,逐層壓實.5。3。2。4填方分幾個作業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則先填路段按16、:1坡度分層填筑,每層碾壓至邊緣,逐層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時,再把交界面逐層挖成不小于3m的臺階,分層填筑碾壓;如能交替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3m.5.3.2.5填方路基按路面平行面分層控制填土高程,為利于排水,填筑時路堤頂面應形成不小于2橫坡,設計縱橫坡必須在下路堤范圍內形成。5.3。2.6填筑、攤鋪、碾壓(1)路基每層填筑嚴格執行“劃格上土、掛線施工。(2)準備直徑3cm、長150cm紅白相間(25cm刻度)的花桿,在邊線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據花桿上的刻度連續掛好線繩,線繩應繃緊,作為機械平整時的依據,保證平整度和松鋪厚度.(3)運輸車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機粗平7、,對含水量進行檢查,不合格要灑水或翻拌晾曬,合格后用平地機精平;檢查松鋪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壓。(4)先穩壓,后振動碾壓,碾壓時壓路機遵循從路邊向路中、從低側向高側的原則;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kmh,錯輪寬度對振動壓路機不得小于壓實輪的1/3,對三輪壓路機不得小于后輪的1/2。5。3。2。7路基填土每側應寬于填層設計寬度不小于50cm,超寬部分壓實度必須滿足填層壓實度要求,不能滿足時,在此基礎上再適當增加填筑寬度,以保證超寬50cm范圍內壓實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5。3.2.8當路基填高超過1.5m時,路基頂面邊緣應設置不低于20cm、開口間隔不大于30m的擋水埂,開口處8、設置臨時泄水槽至坡腳排水溝;臨時泄水槽采用磚砌砂漿抹面;施工中應隨時檢查擋水埂和臨時泄水槽的完好情況,及時修補。5.3。2.9每一個壓實層在經過雨水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填筑上一層而致使本層超過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層時應復壓,重新檢測壓實度。5.3.3 填石路基5.3.3。1石料要求(1)膨脹性巖石、易溶性巖石、崩解性巖石和鹽化巖石不得用于路基填筑。(2)石料壓實質量控制標準表石質分區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攤鋪層厚(mm)最大粒徑(mm)壓實干容重(KN/m3)孔隙率()硬質石料上路堤801504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3下路堤1506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5中硬石料上路9、堤801504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3下路堤150500小于層厚2/3由試驗確定25軟質石料上路堤80150300小于層厚由試驗確定20下路堤150400小于層厚由試驗確定225。3。3.2施工工藝(1)采用上卸下推的方法施工,即在路基填方段落內先鋪筑50cm高,4米寬,5米長的一個平臺,自卸車將石料卸在平臺上,推土機將卸下的石料從平臺上往下推石料,使攤鋪層大塊石料與細石料混合均勻,攤鋪時每層左右幅階梯交替作業,待攤鋪30-40米長度的工作面后,壓路機進行壓實。(2)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分層攤鋪厚度及最大粒徑見石料壓實質量控制表。最后一層碎石料粒徑小于15cm。(3)填石路基進行邊坡碼10、砌,邊坡碼砌石料強度要求不低于30Mpa,碼砌石塊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石塊須規則,填高小于5m的填石路堤,邊坡碼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512m的填石路堤,邊坡碼砌厚度不小于1。5m;填高大于12m的填石路堤,邊坡碼砌厚度不小于2m。(4)填石路基的填料如其巖性相差較大,特別是巖石強度相差較大時,應將不同巖性的填料分層或分段填筑。(5)填石路基壓實時應先兩側(即靠路肩部分)后中間,壓實路線對于輪碾應縱向互相平行,反復碾壓。行與行之間應重疊40-50cm,前后相鄰區段應重疊1.0-1。5m。(6)壓實沉降差檢測首先在壓實后的路堤上沿著縱向布點,在布好的點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標記。用水準儀測量高11、程,為減少誤差,準備一個10cm鋼球,放置在測點上.用振動壓路機作碾壓檢測(碾壓參數:2.04.0km/h,頻率30Hz,碾壓2遍),碾壓后應無明顯輪跡.然后再用水準儀測定各點高程,各測點在碾壓前后的高差,即為測點的壓實沉降差。5.3.4 土石混填路堤施工5。3。4。1施工前,根據土石混合材料的類別分別進行試驗段的施工,確定能達到最大壓實干密度的松鋪厚度、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壓實速度及壓實遍數、壓實度、壓實沉降差等參數。5。3。4。2土石路堤應分層填筑壓實,整平應采用大功率推土機輔以人工攤平,松鋪厚度控制在40cm以內;碾壓前應使大粒徑石料均勻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間孔隙應填充小粒徑石料、土和石渣12、。5.3.4。3碾壓采用垂直振動式振動壓路機碾壓,激振力20T以上.碾壓順序按填石路堤進行。5.3。4.4土石混合材料來自不同料場,其巖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較大時,必須分層或分段填筑。5。3。4.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變化為其它填料時,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層的壓實厚度必須小于30cm,該層填料最大粒徑小于15cm,壓實后,表面必須無孔洞。5。3.4。6壓實后透水性差異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須分層或分段填筑,不允許縱向分幅填筑。6 臨時排水系統6。1 擋水埂路基填筑時,為了保護路基邊坡不受雨水沖刷設置擋水埂,擋水埂配合泄水槽、邊溝形成一套完整的臨時排水系統.6。1。1為了避免無效的浪費,擋水埂的設置應和路13、基整平統一考慮。粗平靠近邊坡段路基時,刀口向外傾斜,則富余土向外堆積可以形成一道20cm左右高的土埂;6.1。2擋水埂采用小型夯實機進行夯實,夯實后用12名工人對形成的土埂加以修正.并且要把灑落在護坡道上和邊溝內的松散土清除。6。1.3擋水梗內側壓實的路基與路線縱坡一致,確保雨水能夠延擋水梗內側暢流,通過泄水槽流入邊溝。6.1。4修筑完畢的擋水埂應該密實,高度大概一致,且應線形順直,不得有折線、高低不平現象。附:擋土埂標準橫斷面圖、實照.擋水埂標準橫斷面圖6.2 泄水槽為了及時排除路基水,使雨水不致沖刷邊坡、侵蝕路基影響施工而修筑泄水槽。6。2。1先用12名工人在規定樁號處挖好土槽,土槽寬度大14、于50cm,深度10cm,為防止雨水通過砂漿裂縫滲透到路基,破壞路基邊坡,土槽底面及側面鋪設兩層塑料布,在土槽的兩側即塑料布的內側放置紅磚,紅磚內側、頂面及兩塊紅磚之間抹3cm砂漿。做完泄水槽的12兩天內,應有專人養生;每30m做一道泄水槽,隨著路基填筑高度增加,泄水槽應及時加長;6。2.4對因修筑泄水槽破壞的邊坡,應及時修復.修筑好的泄水槽必須平行邊坡,兩邊的擋水埂且應高出邊坡5cm左右,槽內不得存土,坡腳聯結處應順滑,不得出現折線。附:泄水槽平面、剖面圖、實照。泄水槽平面、剖面圖7 百米樁百米樁可以直觀并且相對準確的反映路基的各段落樁號。7。1測量人員放出百米樁的準確位置(在護坡道距邊溝坡15、口0.3米的地方),并告之工人具體埋設方法;7。2用洋鎬挖坑,坑的尺寸為50cm(長)20cm(寬)25cm(厚);7.3正確埋設預制好的百米樁,用細土填充百米樁周圍并搗實,棄土不得留在護坡道上,及時清理灑落在邊溝里的土.7。4百米樁同時可以起到宣傳企業文化的效果,所以應注重百米樁的日常維護工作.7.5百米樁應用混凝土制作,表面刷白色涂料,圖標為綠色,文字及樁號為紅色。7.6埋設好的百米樁應字跡清晰,可以正確反映路基段落樁號,不得歪斜,不得有破損。附:百米樁效果圖,埋設位置圖,實照。 百米樁效果圖8 質量控制8.1路基填料發生變化或填方達到50000方時重新做標準擊實試驗.8。2壓路機安裝GPS定位系統,監控路基壓實遍數,保證路基壓實度。9 安全保證措施9.1填方路基施工時車輛不得靠邊行走,避免壓壞路基邊坡造成機械滑跌傷害。9。2填方路基施工時注意相接區域臺階開挖的寬度,保證壓實機械作業時有左右空間.9.3填方路基施工時作業人員要穿戴顏色鮮艷的防護用品,避免造成人員的傷害.9.4填方路基施工時作業人員禁止站立或穿行機械作業半徑范圍,避免造成人員傷害。10 參考文獻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3、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4、十天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