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錨索跟管造孔工藝施工說明(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119
2024-01-10
4頁
210KB
1、錨桿、錨索跟管造孔工藝施工說明一、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DK752+780DK753+060段十級邊坡設計防護為錨桿框架梁,、九級邊坡設計防護為錨索框架梁,錨桿設計長度12m,錨索設計長度25m,九、十級邊坡內設計地質情況為粉砂質泥巖,褐黃色,淺灰色,灰綠色,棕紅色,弱風化,泥質構造,層狀結構,主要礦物成分為黏土礦物及石英,巖質軟,風干易崩解,最大層厚30m,IV級,o=400kPa。根據現場勘查,DK752+780DK753+060段九、十級邊坡內實際地質情況為粗圓礫土,青灰色,稍濕,中密狀,局部稍密,充填物為砂礫,層厚約1520m,II級,o=450kPa,與原設計地質情況不符,質地不均,結構2、松散,不能被鉆頭沖擊成粉狀碎塊后排出,造成阻力增大,鉆機無法旋轉,鉆進過程的擾動,造成已成孔段塌孔,鉆桿彎曲斷裂,鉆具卡死,無法收回,因此采用“跟管”工藝,導管與鉆機鉆頭同時鉆進,可以避免塌孔卡鉆、鉆不到設計深度的問題,保證成孔質量.二、跟套管造孔工藝原理鉆進采用潛孔鉆,該鉆機的特點是扭矩及頂升壓力大,鉆具配套適應性強,成孔深且質量高。配套鉆具為跟管鉆進的潛孔錘和偏心鉆頭,潛孔錘利用高壓空氣為動力做功.鉆具組成:套管(長度為1米標準節,外徑108mm或128mm,接長采用絲扣聯結)、管靴、潛孔錘沖擊器、偏心鉆頭、空心鉆桿。工作原理:套管的跟進是通過潛孔錘錘擊連接在套管上的管靴,同步跟進。套管的3、主要作用是護壁,防止在成孔過程中對巖體擾動掉塊,另一個作用是套管直徑較鉆桿大,剛度較好,防止鉆桿彎曲,提高成孔質量.三、施工工藝流程測量孔位架設工作平臺安放鉆機開孔跟管鉆進繼續跟鉆達到設計孔深退鉆、接管、接桿退鉆、卸桿、卸鉆具結束或移孔否是跟套管造孔工藝流程圖四、施工要點根據測量定位孔位在坡面搭設腳手架工作平臺,作業平臺須牢固穩定,以防止鉆孔時鉆機擺動、傾斜等而影響鉆孔質量,鉆機安置后,根據鉆孔要求進行嚴格定位定向,鉆桿穿過孔口管,把鉆桿的平行線延伸固定下來,以達到鉆機鉆進的導向作用。跟管鉆進:在鉆進過程中,導管隨鉆頭跟進,導管外直徑為108mm或128mm,每段長度為1。0m,導管連接采用螺4、旋套絲連接。在鉆進過程中禁止鉆桿回轉,防止造成鉆頭、鉆桿脫節的現象.造孔完成退鉆具時,動作一定要緩慢,以防操作力度過大,損壞偏心鉆頭和管靴。五、施工注意事項鉆進過程中,由于鉆具受重力作用不斷下偏,致使鉆機上翹,鉆孔越長,此種現象越明顯,因此,鉆機就位的傾角應比設計傾角小。偏心跟管鉆具在施工前應逐一檢查沖擊器、偏心錘頭、導正器、套管靴和風動潛孔錘等,使之工作正常。偏心錘頭應能靈活轉動,連接銷及鎖緊機構應牢固,鉆桿與潛孔錘和潛孔錘與偏心鉆具的連接應可靠,套管和套管靴無裂紋。跟管鉆進時,在確認鉆頭接觸到碎石土層后,先回轉,待正常后,再開風沖動鉆進。每鉆進一定距離應強風吹孔排粉一次,以保持孔內清潔。當5、偏心頭回轉部分被巖渣卡住而不能收攏偏心頭時,應開動空壓機重新對鉆孔進行清洗,并使潛孔錘作短時間工作,然后再進行試提,如此反復,直至提出中心鉆具。六、DK752+780DK753+060段錨桿、錨索跟套管造孔新增費用核算和施工安排1、新增費用核算(1)十級邊坡設計為框架錨桿,錨桿設計長度12m,孔徑110mm,共170根,共計2040延米,跟套管造孔成本單價為400元/m,正常潛孔鉆鉆孔成本單價為72元/m,新增費用為2040*(400-72)=669120元;(2)九級邊坡設計為框架錨索,錨索設計長度25m,孔徑130m,共120根,共計3000延米,跟套管造孔成本單價為420元/m,正常潛孔鉆鉆孔成本單價為130元/m,新增費用為2040*(420-130)=591600元;(3)九、十級邊坡采用跟管造孔工藝新增費用為669120+591600=1260720元。2、施工安排(1)鉆孔設備4套,每套24小時作業單機完成36m;(2)十級邊坡錨桿跟管造孔開始時間2016年9月10日,結束時間2016年9月26日,共計17天;(3)九級邊坡錨索跟管造孔開始時間2016年9月27日,結束時間2016年10月22日,共計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