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禁系統安裝施工工藝及方法(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151
2024-01-10
8頁
21KB
1、門禁系統安裝施工工藝及方法一、門禁系統安裝要求所使用設備材料應根據合同文件及設計要求選型,對設備、材料和軟件進行進場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設備應有產品合格證、質檢報告、“CCC認證標識、安裝及使用說明書等.如果是進口產品,則需提供原產地證明和商檢證明,配套提供的質量合格證明,檢測報告及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的中文文本。設備安裝前,應根據使用說明書,進行全部檢查,方可安裝.施工機具:手電鉆、沖擊鉆、對講機、梯子、電工組合工具、250V兆歐表、500V兆歐表、水平尺、鋼尺、小線等。作業條件:機房裝修已完畢,門、窗、門鎖裝配齊全。線纜溝、槽、管、箱、盒施工完畢。技術準備:施工圖紙齊全,施工方案編制完2、畢并經審批.施工前應組織施工人員熟悉圖紙、方案及專業設計安裝使用說明書,并進行有氏對性的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二、安裝工藝及方法(一)操作工藝工藝流程:管路敷設設備箱安裝線纜敷設終端設備安裝設備接線、調試(二)施工方法一、管路敷設1、鋼管敷設:敷設前先檢查管內側有無毛刺,鍍鋅層或防銹漆是否完整無損,管子不順直應調直.1.1暗敷設a。砌墻立管:鋼管宜置于墻中心,然后按標高將接線盒穩好。b。混凝土墻、板配管:可將盒、箱焊在鋼筋上,敷管時每隔1m用鉛絲綁扎固定。1。2明敷設a。敷管時,先將管卡一端的螺釘擰進一半,然后將管敷設在管卡內,逐個將螺釘擰牢。使用鐵支架時,可將鋼管固定在支架上,不得將管焊接在3、其他管道上.b。水平或垂直敷設時配管的允許偏差值:管路在2m以內時,偏差為3mm,全長不應超過管子內徑的1/2。1.3室處管路敷設a。室外埋地敷設的電纜導管,壁厚應大于2mm,埋深不應小于0。8m.b。室外導管的管口應設置在盒、箱內。所有管口穿入線纜后應做密封處理。1。4管路連接a。管與管的連接管箍絲扣連接:套絲不得有亂扣現象,管箍必須使用通絲管箍。上好管箍后,管口應對嚴,外露絲扣不應多于2扣.套管連接:只用于暗配管且管壁厚大于2mm非鍍鋅導管。套管長度為連接管徑的2。2倍;連接管口的對口處應在套管的中心,焊口應焊接牢固嚴密。金屬導管嚴禁對口熔焊連接,鍍鋅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鋼導管不得采用套4、管熔焊連接。鍍鋅鋼導管、可撓性導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線,接地線采用截面積不小于4mm2的軟銅導線,并用專用接地卡做跨接連接。b.管與盒、箱的連接盒、箱開孔應整齊并與管徑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開長孔。鐵制盒、箱嚴禁用電、氣焊開孔。管口入箱位置應排列在箱體二層板后,跨接地線應焊在暗裝配電箱預留的接地扁鋼上,管與盒跨接地線可焊在暗裝盒的扣為23扣.兩根以上管入盒、箱應長短一致,間距均勻,排列整齊。c.金屬軟管引入設備時,應符合下列要求:金屬軟管與鋼管或設備連接時,應采用金屬軟管接頭連接。金屬軟管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間距應不大于1m.不得利用金屬軟管作為接地導體.2、線槽敷設2.1線槽安裝要求a。線槽5、直線段連接應采用連接板,用墊圈、彈簧墊圈、螺母緊固,連接處應嚴密平整無縫隙。b.線槽進行交叉、轉彎、丁字連接時,應采用單通、二通、三通、四通等進行變通連接,線槽終端應加裝封堵。導線接頭處應設置接線盒或將導線頭放在電氣器具內.c.線槽采用鋼管引入或引出導線時,可采用分管器或用螺母將管口固定在線槽上.d。建筑物的表面如有坡度時,線槽應隨其坡度變化。e.線槽蓋板安裝后應平整,無翹角,出線口的位置應準確。f。在吊頂內敷設時,如果吊頂無法上人應留檢修孔。g.穿過墻壁的線槽四周應留出其不意50mm空隙,并用防火材料封堵。h。金屬線槽及其金屬支架和引入引出的金屬導管必須接地可靠.i。線槽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6、伸縮縫、沉降縫)時,線槽本身應斷開,槽內用內連接板搭接,不需固定.保護地線和槽內導線均應留有補償余量。j.敷設在豎井、吊頂、通道、夾層及設備層等處的線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的有關防火要求。2.2吊裝金屬線槽安裝鋼結構中一般采用萬能型吊具,安裝前先將吊具及附件組裝成整體,用卡具在鋼結構上卡牢。a。線槽直線段組裝時,應先做干線,再做分支線,將吊裝器與線槽用蝶形夾卡固定,并逐段組裝成形.b.線槽與線槽可采用內連接頭或外連接頭,配上平墊和彈簧墊用螺母緊固。c。轉彎部位應采用立上彎頭和立下彎頭,安裝角度應適宜。d.出線口處應利用出線口盒進行連接,末端部位要裝上封堵,在7、盒、箱、柜進出線處應采用抱腳連接。2。3地面金屬線槽安裝a。根據彈線位置,固定線槽支架,將地面金屬線槽放在支架上,然后進行線槽連接,并接好出線口。b.線槽與分線盒連接應正確先用分線盒、管件,連接應固定牢靠。c。地面線槽及附件全部安裝后,進行系統調整,根據地面厚度調整線槽干線、分支線、分線盒接頭、轉彎、轉角和出口等處,水平高度與地面平齊,并將盒蓋蓋好,封堵嚴實,以防污染堵塞,直至配合土建地面施工結束為止。3、設備箱安裝1、設備箱安裝位置、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在無設計要求時,宜安裝于較隱蔽或安全的地方,底邊距地宜為1.4m。2、暗裝設備箱體箱時,箱體框架應緊貼建筑物表面。嚴禁采用電焊或氣焊將箱體與8、預埋管焊在一起。管入箱應用鎖母固定.3、明裝設備箱時,應找準標高,進行鉆孔,埋入金屬膨脹螺栓進行固定.箱體背板與墻面平齊。4、設備箱的交流電源應單獨敷設,嚴禁與信號線或低壓直流電源線穿在同一管內。4、線纜敷設1、布放線纜前應對其進行絕緣測試,電線電纜線間和線對地間的絕緣電阻必須大于0.5M,測試合格后方可敷設.2、布放線纜應排列整齊,不擰絞,盡量減少交叉,交叉處粗線在下,細線在上。3、管內不得有接頭,接頭必須在線盒(箱)處連接。4、所敷設的線纜兩端必須做好標記。同軸電纜的屏蔽層均需單端可靠接地。5、終端設備安裝1、安裝電磁鎖、電控鎖、門磁前,應核對鎖具、門磁的規格、型號是否與其安裝的位置標高、9、門的各類和開關方向相匹配。2、電磁鎖、電控鎖、門磁等設備安裝時應預在門框、門扇對應位置開孔.3、按設計及產品說明書的接線要求,將盒內甩出的導線與電磁鎖、電控鎖、門磁等設備接線端子相壓接。4、電磁鎖安裝:首先將電磁鎖的固定平板和襯板分別安裝在門框和門扇上,然后將電磁鎖推入固定平板的插槽內,即可固定螺絲,按圖連接導線.5、在玻璃門的金屬門框安裝電磁鎖,一般置于門框的頂部。6、讀卡器、出門按鈕等設備的安裝位置和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如無設計要求,讀卡器和出門按鈕的安裝高度宜為1。4m,與門框的距離宜為100mm。7、按設計及產品說明書的接線要求,將盒內甩出的導線與讀卡器等設備的接線端子進行壓接。8、使10、用專用機螺釘將讀卡器固定在暗裝預埋盒上,固定應牢固可靠,使面板端正,緊貼墻面,四周無縫隙。6、設備接線、調試1、接線前,將已布放的線纜再次進行對地及線間絕緣搖測,合格后按照設備接線圖進行設備端接。2、門禁控制主機采用專用接頭與線纜進行連接,且壓接牢固。設備及電纜屏蔽層應壓接好保護地線,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3、按照設計圖紙及產品說明書,連接系統打印機、UPS電源等外圍設備。4、在系統管理主機上安裝門禁系統管理軟件,并進行初始化設置.5、系統的功能檢測(1)系統主機在離線的情況下,門禁控制器獨立工作的準確性、實時性和儲存信息的功能。(2)系統主機與門禁控制器在線控制時,門禁控制器工作的準確性、實11、時性和儲存信息的功能。 (3)系統主機與門禁控制器在線控制時,系統主機和門禁控制器之間的信息傳輸及數據加密功能。(4)檢測掉電后,系統啟用備用電源應急工作的準確性、實時性和信息的存儲和恢復能力.(5)通過系統主機、門禁控制器及其他控制終端,使用電子地圖實時監控出入控制點的人員,并防止重復迂回出入的功能及控制開閉的功能.(6)系統對非法強行入侵及時報警的能力。(7)系統對處理非法進入系統、非法操作、硬件失效等任何類型信息及時報警的能力。(8)檢測本系統與相關的綜合安全防范子系統、消防系統報警時的聯動功能(9)現場設備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測試。(10)出入口管理系統工作站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定12、)的存儲數據記錄.7、系統的軟件檢測(1)演示軟件的所有功能,以證明軟件功能與任務書或合同書要求一致。(2)根據需求說明書中規定的性能要求,包括精度、時間、適應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圖形化界面友好程度,對所驗收的軟件逐項進行測試,或檢查已有的測試結果.(3)對軟件系統操作的安全性進行測試,包括:系統操作人員的分級授權、系統操作人員操作信息的詳細只讀存儲記錄等。(4)在軟件測試的基礎上,對被驗收的軟件進行綜合評審,給出綜合評價,包括:軟件設計與需求的一致性、程序與軟件設計的一致性、文檔(含培訓軟件、教材和說明書)描述與程序的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和標準化程度等。8、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安裝電鎖前應核對鎖具的規格、型號是否與其安裝的位置、高度、門的種類和開關方向相適應,防止錯裝。在門框、門扇上的開孔位置、開槽深度、大小應符合鎖具的安裝要求,防止返工和破壞成品.電磁鎖、電控鎖等鎖具及配件安裝后應進行調校,防止鎖具卡澀、失靈。設備端子應壓接牢固,以防導線松動或脫落.使用屏蔽線時,外銅網應與芯線分開,以防信號短路。設備通電調試前,必須檢查線路接線是否正確,保護措施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后,方可通電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