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肋樓蓋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161
2024-01-10
4頁
16KB
1、密肋樓蓋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一) 施工流程模殼進場、施工準備 腳手架支設 模板鋪設 定位放線框架梁鋼筋綁扎 模殼安置 水、電管線鋪設 肋梁及樓板鋼筋綁扎 澆筑混凝土 混凝土養護 拆除模板及腳手架(二) 施工流程操作要點1 模殼進場、施工準備模殼進場,提供質量檢測報告復印件、公司合法的營業執照、合格證等,清點模殼進場數量,施工單位或甲方、監理單位驗收后方可使用于工程施工。施工準備包括:腳手架支設、木條鋪設完畢并通過預檢驗收;框架結構的框架梁鋼筋等已綁扎完成。材料主要有模殼,輔助材料有小鐵釘、廢舊編織袋等,其他均同普通實心現澆樓蓋.機具包括木工工具、鉗子、云石鋸、吊運模殼用鋼筋籠(1。2m2.2、4m1。2m,底面及四邊用多層板封閉)等,其他均同普通實心現澆樓蓋。 勞動力組織基本同普通實心現澆混凝土樓蓋;需要增加模殼安裝工序、抗移位設置以及防止漏漿工序;可安排鋼筋班組進行。抗移位設置時,在確保模殼準確就位的前提下,緊貼模殼四周角部在模板上釘釘子固定。 2 腳手架支設按照腳手架支設方案及規范進行。3方木條鋪設方木條支撐方案按一般樓板模板支撐的方案要求布置,支撐完畢先安裝框架梁模板,最后鋪設模殼底模,并按12進行雙向起拱。4 定位放線:按照設計排列圖要求,在樓板模板上放線,保證框架梁、后續肋梁鋼筋綁扎和模殼安裝的位置準確。依據軸線,放出縱橫向肋梁控制線,肋梁間即是安放模殼位置。在覆膜模板上3、放線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證所放線的清晰牢固。5 框架梁鋼筋安裝按常規進行鋼筋安裝.6 模殼安置1 將模殼吊運到方木條面上,并分散堆放,以免造成過大的集中荷載。2 模殼鋪設前,應安排工人將方木條面清掃干凈,確保模殼與方木條面的緊密接觸。3 安裝時應安排兩個人同時抬放,按事先彈好的分格線擺放。安裝過程中工作人員應注意對模殼的保護,不得破壞。模殼邊緣之間應結合緊密,或用塑料封口膠帶封實,嚴禁出現漏漿現象。4 擺放完畢后,安排專人對模殼進行調整,以確保肋梁的順直和斷面尺寸.在確保模殼準確就位的前提下,緊貼模殼四周法蘭邊部在方木條面上釘釘子固定。以防止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模殼移位。7 鋪設預4、埋管線1 水電的線管、暗盒等都盡量安裝在肋梁內,并與肋梁鋼筋綁扎固定.也可安裝在現澆層內2 暗盒安裝時可用切割機在模殼的頂面上開口,并及時將切割碎片清理干凈,但嚴禁在頂面上直接打鑿。3 消防管、雨水管等樓板套管及配電管井預埋在梁、柱邊的樓板實心調整區內。4 在肋梁、板面鋼筋安裝后,應及時在肋梁內穿引水電線管與預埋好的暗盒連接,并用鐵絲將線管固定在肋梁鋼筋上.8 肋梁、樓板鋼筋安裝綁扎肋梁鋼筋:為保證肋梁截面尺寸,預先用10鋼筋按照肋梁截面內凈尺寸焊好井字形支撐馬凳,沿肋梁縱向每隔2m設置。綁扎完畢后,拉線檢查并調整好肋梁的位置、順直.注意保證區格板周邊和柱周圍樓板設計實心部分的尺寸.在綁扎過程5、中要注意肋梁鋼筋和板面鋼筋的同層同向,減少鋼筋重疊以降低高度,保證板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9 搭設施工便道、架設混凝土輸送管:模殼本身有一定的強度,但頻繁踩踏也容易造成損壞,施工中應用腳手板搭設架空施工便道,方便施工人員操作、通行,并保護模殼和樓板鋼筋成品。 混凝土輸送泵管不應直接架在樓板鋼筋上,可搭設短管架子或墊木方等將泵管架高,布料桿等安放位置應提前安排好,布料桿應用腳手板和架子架高,不得直接壓在模殼上。施工機具等不得放置在模殼上,施工人員不得踩踏模殼. 10 隱蔽驗收:鋼筋綁扎、模殼安裝等工序完成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三檢和隱蔽檢查驗收,重點加強對抗側移設置,防漏漿設置的檢查,驗收合格后,進6、入混凝土澆筑工序。 11 混凝土澆搗1 輸送混凝土的泵管應盡可能從框架梁上架設,如確需從模殼頂面架設泵管,應在縱橫向肋梁相交處的混凝土泵管下墊放彈性緩沖墊(如廢舊小汽車外胎)緩減泵管對模殼的沖擊力.2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禁止將施工機具直接壓放在模殼上。若采用塔吊運送混凝土,吊斗出料口處應鋪設模板緩減混凝土沖擊力,混凝土不能直接沖擊模殼。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應盡量降低泵管出料口的下落高差,下落點也應鋪設模板緩減沖力。3 澆筑混凝土時,先澆筑柱頭與框架梁,再澆筑肋梁和樓板混凝土,肋梁和樓板的混凝土澆筑同時一個方向進行。4 為保證樓蓋混凝土澆倒密實,混凝土塌落度宜取1518 cm,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粒徑不7、得大于31。5.澆筑時宜采用小型插入振動器(直徑3。5cm)振搗,不得將振搗器直接觸壓模殼表面進行振搗。若配合采用平板振動器振搗,應采用小功率振動器。5 混凝土澆注完畢,在初凝后應安排工人將面層壓實一遍,終凝后及時澆水養護。12 養護、拆模:混凝土的養護和拆模與實心樓蓋相同,夏季采用澆水養護,冬季可用塑料布和草簾(厚度由熱工計算確定)進行覆蓋保溫養護。 13后澆帶:后澆帶位置嚴格按照施工圖定位留置,一般為1塊模殼的寬度;板面鋼筋、肋梁鋼筋可在后澆帶處通過;后澆帶處模殼和其他位置模殼同時安放。在后澆帶澆筑前應注意對此位置模殼的保護以免損壞.(三) 注意事項1 模殼到場后應按要求進行驗收.2 模殼8、的堆放場地應堅實、平整、潔凈,未作表面硬化處理的堆場,其基層應壓實,表面應鋪墊厚度不少于50mm潔凈砂子。應避免撞擊和擠壓,嚴禁甩仍。模殼應按規格型號分類側臥單層堆放(立碼,高度不得超過兩層)。3 模殼鋪設前,模板要先進行驗收,并派專人清掃,做到板面平整干凈,保證模殼安裝的平整度.4 模殼如尺寸比較大(長度超過1000mm,高度超過500mm),應在模殼內部增加木支撐,避免混凝土澆筑壓力過大,導致模殼變形或受損。5 模殼應按平面布置圖擺放,如設計未作要求,模殼與梁、墻鋼筋的凈間距鋼筋保護層厚度,與預留孔洞的凈間距50mm。框架梁與柱相交核心部位采用相應的配套產品。6 模殼鋪設完畢后,進行鋼筋安9、裝時,調運到板面的鋼筋盡量不要堆放在模殼上,如需堆放也要先在模殼上鋪上模板進行保護.7 嚴格保證模殼準確就位。 在驗收合格的底模板上,根據施工圖的軸線定位,彈出肋梁中心線(結合模殼型號具體尺寸計算出肋梁中心線距離模殼邊緣的尺寸,保證兩側等間距。),8 模殼與底部模板之間應結合緊密,嚴禁漏漿;模殼擺放完畢后,使用限位鋼釘固定模殼,避免混凝土澆筑時模殼位移。9 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嚴禁振搗棒接觸模殼側壁,防止模殼移位。10 模殼擺放后,再統一進行檢查:破損及移位情況、模殼型號與圖紙是否相符.11 發現模殼破損,要更換成完好無損的模殼;如鋼筋已綁扎,模殼無法更換,則采用鋼絲網對破損部位局部覆蓋加固,必要時在模殼內部增加木支撐。12 模殼不得隨意切割、拼接,以免影響模殼強度;如切實需要切割、拼接,需要聯合廠家技術人員,制定出切割后的模殼加固措施,避免澆筑混凝土出現漏漿、塌陷等現象.13 模殼因各種因素無法完全避免混凝土澆筑時偶然發生凹陷、漏漿等現象,需要在拆模后,對滲漏混凝土鑿除,并確保主、肋梁尺寸,禁止混凝土鑿除時破壞主、肋梁鋼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