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綠色施工工藝創新措施編寫(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679
2024-01-11
10頁
15.70KB
1、節能減排、綠色施工、工藝創新措施一)節能減排、綠色施工方案的原則與意義 1.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保證施工安全,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 不利影響,實現與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是我們的責任。 2.貫徹落實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的技術經濟政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 境友好型社會,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減少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3.企業建立綠色施工管理,實施綠色施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建 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工作;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節 能減排目標的重要環節,對造福子孫后代具2、有長遠的重要意義。 二) 節能減排、綠色施工施工方案 2.1 資源節約 2.1.1 節約土地 1.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建設禁止使用粘土磚。 2.外網及水井施工時土方開挖施工采取先進的技術措施,減少土方的開挖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 2.1.2 節能 1.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 節能施工設備等。 2.項目部制定空調開機標準,從管理手段確保空調節約運行。冬季用塑料布將窗戶 密封減少屋內熱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強度氣體放電燈。 3.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管理應滿足下列要求: 3.1 施工機械設備應建立按時保養、保修、檢驗制度。 3.2 施工機械選用高3、效節能電動機。 3.3 220V 單相用電設備接入 220V 三項系統時,使用三項平衡。3.4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 4.實行用電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用電量。必須裝設電表,生活區與施工區分 別計量,用電電源處應設置明顯的節約用電標識,同時施工現場應建立照明運行維護和管理制度,及時收集用電資料,提高節電率。施工現場分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 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與糾正措施。 5.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 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4、避免 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機電安裝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如逆變式電焊機和 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電動工具等,以利節電。4.1.3 節水 1.實行用水計量管理,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須裝設水表,生活區與 施工區分別計量。及時收集施工現場的用水資料,提高節水率。 3.鉆井施工現場設置廢水回收設施,對廢水進行回收后循環利用。沖車池及洗車池設沉淀池及清水池,對洗車、沖車污水進行重復循環利用。 4.1.4 節約材料與資源利用 1.選用綠色材料,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促進材料的合理使用,節省實際施工材料 消耗量。 2.施工現場實行限額領料,統計分析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與預算材料的5、消耗量,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關鍵點控制措施,提高節材率;鋼管損耗率不宜高于預算量的 2.5%, 利用短的廢舊鋼管焊接馬凳。 3.根據施工進度、材料周轉時間、庫存情況等制定采購計劃,并合理確定采購數量,避免采購過多,造成積壓或浪費。 4.施工現場應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資清單,制定并實施可回收廢料的回收管理辦法。 5.材料運輸工具適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遺灑。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4.2 環境保護 4.2.1 揚塵污染控制1.如果需要外運土方和打井泥漿時、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沖洗 車輛設施,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理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 2.6、遇有四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 5.施工現場辦公區和生活區的裸露場地進行綠化、美化。9.施工現場進行機械剔鑿作業時,作業面局部遮擋、掩蓋或采取水淋等降塵措施。 11.辦公區、生活區垃圾:辦公區生活區的設置垃圾箱,垃圾箱由專人負責管理每天清運。4.2.4 水土污染控制 1.施工現場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 接排入四周空地。可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 2.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漏處理。廢 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 3.食堂應設隔油池,池上7、設蓋板。蓋板要方便開啟,便于隔油池的清掏。 4.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廁所化糞池應做抗滲處理。 4.2.5 噪聲污染控制 一般噪聲源:挖掘機、裝載機、運輸車輛、破碎鉆、空壓機、鋼管加工、電鋸、人為喊叫等。 1.施工時間應安排在 6:0022:00 進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施工或特殊需要 夜間施工的,項目部要協助建設單位做好周邊居民工作。 2.人為噪聲的控制措施 2.1 提倡文明施工,加強人為噪聲的管理,進行進場培訓,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 體施工生產人員防噪擾民的自覺意識。 2.2 合理安排施工生產時間,使產生噪聲大的工序盡量在白天進行。 2.3 夜間施工時盡量采用隔音布、低噪聲震搗棒等8、方法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聲;材料運輸 車輛進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必須輕拿輕放。 3.減少施工噪聲影響,應從噪聲傳播途徑、噪聲源入手,減輕噪聲對施工現場地外的影 響。切斷施工噪聲的傳播途徑,可以對施工現場采取遮擋、封閉、綠化等吸聲、隔聲措施, 從噪聲源減少噪聲。對機械設備采取必要的消聲、隔振和減振措施,3 4.2.7 施工固體廢棄物控制 1.主要廢棄物清單 1.1 危險固體廢棄物 a)施工現場危險固體廢棄物(包括廢化工材料及其包裝物、電焊條、廢玻璃絲布、油手套、含油棉紗棉布、油漆刷); b)清洗工具廢渣、機械維修保養液廢渣; d)辦公區廢復寫紙、復印機廢墨盒、打印機廢墨盒、廢硒鼓、廢色帶、廢電9、池、廢磁盤、 廢計算機、廢日光燈管、廢涂改液。 1.2 一般固體廢物 (可回收、不可回收)。 (a)可回收 辦公垃圾:廢報紙、廢紙張、廢包裝箱、木箱 建筑垃圾:廢金屬、包裝箱、空材料桶、鋼筋頭、焊條頭、鋼管頭。 3.固體廢棄物應分類堆放,并有明顯的標識(如有毒有害、可回收、不可回收等)。 4.對打印機墨盒、復印機墨盒、硒鼓、色帶、電池、涂改液等辦公用品應實現以舊換新,以便于廢棄物的回收,并盡可能由廠家回收處。應建立保持回收處置記錄。 5.可回收再用的一般廢棄物須分類收集,并交給廢品回收單位。如能重復使用的盡量重 復使用(如雙面使用廢舊紙張、鋼筋頭再利用等) 。對鉆頭、刀片、焊條頭等一些五金工具10、應 實現以舊換新。 7嚴禁從建筑物上向地面直接拋撒垃圾。生活垃圾應及時清理。垃圾清運過程中,易產生揚塵的垃圾,應先適量灑水后再清運。 4.2.9 地下設施保護 施工前應調查清楚地下各種設施,做好保護計劃,保證施工場地周邊的各類管道、管 線、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運行。 作業條件及環境安全。 1.在施工現場設置五牌和一圖,企業標識 2. 施工現場腳手架、吊車等大型機械設備應與架空輸電導線保持安全距離,高壓線路應 采用絕緣材料進行安全防護。 3. 對建設工程周邊臨街人行道路、車輛出入口采取硬質安全防護措施,夜間應設置照明指示裝置。 4. 施工現場出入口、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11、井口邊沿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5. 在不同的施工階段及施工季節、氣候和周邊環境發生變化時,施工現場應采取相應的 安全技術措施,達到文明安全施工條件。施工現場應按照公司程序文件的具體要求,完善各 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工生產安全。 4.3.3 職業健康 1.施工現場應在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和設備、場所設置警示標識或警示說明。 2.定期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培訓和體檢,指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職業 病防護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規定著裝,并佩戴相應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對施工 過程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具有刺激性氣味可被人體吸入的粉塵、纖維,以及12、進行強噪聲、強光作業的施工人員,應佩戴相應的防護器具(如護目鏡、面罩、耳塞等) 。勞動防護用品的 配備應符合勞動防護用品選用規則 (GB11651-89)規定。施工人員配備安全帽、安全帶 及與所從事工種相匹配的安全鞋、工作服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4.施工現場采用低噪聲設備,推廣使用自動化、密閉化施工工藝,降低機械噪聲。作業 時,操作人員應戴耳塞進行聽力保護。 5.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4.3.3 衛生防疫 1.施工現場員工膳食、飲水、休息場所應符合衛生標準 2.宿舍、食堂、浴室、廁所應有通風、照明設施,日常維護應有專人負責(勞務隊設置專人負責) 。3.生活區13、應設置密閉式容器,垃圾分類存放,定期滅蠅,及時清運。 4.施工現場應設立醫務室,配備保健藥箱、常用藥品及繃帶、止血帶、頸托、擔架等急 救器材。 5.施工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應及時向發生地的衛生防疫部門 和建設主管部門報告,并按照衛生防疫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置。 5.保證措施 1.定期組織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綠色施工意識;定期對施工現場綠色施工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項目部由勞資部門組織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自有員工、 工程承包單位的領導及所有施工人員進行綠色施工知識及有關規定、標準、文件和其它要求 的培訓并進行考核,特別注重對環境影響大(如產生強噪聲、產生14、揚塵、產生污水、固體廢棄物等)的崗位操作人員的培訓,以保證這些操作人員具有相應的環保意識和工作能力,對 職工未通過考核者不得上崗。 2.在施工現場的辦公區和生活區應設置明顯的有節水、節能、節約材料等具體內容的警 示標識,并按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3 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除按綠色規程組織和進行綠色施工外,還應遵守相應的法律、法 規、規范、標準、天津市和集團的相關文件等。 5.公司負責每季度一次的綠色施工實施情況大檢查和績效的監視測工作,及時收集整理 匯總各種上報資料,督促各分公司、項目部綠色施工的正常運轉。 6項目部經理是項目環境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管理人員負責實施、檢查、監督本項 目部的施工全15、過程的綠色施工管理,每月開展一次大檢查,每半月一次的綠色管理實施情況 檢查和績效的測量、監測工作,同時做好相關記錄。7.凡違反環保制度屢數不改的人視情節輕重給予 200-2000 元罰工藝創新措施三、工藝創新技術措施1、水井是水源熱泵系統的重要設施,因為它是整個系統的能量來源。我公司在水井的開鑿技術、回灌技術、防塌陷設計、井水流量的溫度變頻控制、水質過濾及凈化、防垢除垢及水井的清洗和維護方面都有獨到、完善的工藝措施保證。為確保它的使用效果、使用壽命和回灌效果,我公司經過大量、長期的工程實踐,在水井施工工藝及水質處理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獨有、成熟的經驗。 2、關于增加水井出水量和回灌量的具體措施:16、2.1采用反循環法鉆井技術: 為保證水井成井后地下透水層透水間隙暢通,提高水井的出水和回水能力,經過大量的工程實驗,針對黃河流域的地質特點總結出一套反循環鉆井工藝,在保證井壁牢固的情況下,沿著地下水滲出的方向進行工藝水循環,充分保護了透水間隙的暢通,與正循環鑿井技術相比,成井后出水、回灌量有效增加,在同樣的水井數量條件下,地下取能量可成倍增加。2.2利用余壓加壓回灌 為確保井水全部回灌,我們在施工中將井口密封,水井的上部距地面030米部分用粘土或水泥砂漿止水,既保證建筑物的地基不受任何影響,又可確保井水在相應壓力下不會從井壁和井筒間滲透至地面。利用潛水泵的余壓力作為井水回灌的動力,增加回灌水的滲透壓力,加大回灌量。如果需要,在潛水泵的選型、井水系統的設計中統籌考慮,適當加大潛水泵的揚程,增加回灌壓力,更有助于井水的回灌。2.3采用獨特控制工藝和回灌專利技術,方便水井出回兩用,實現工作中水井自洗。出水井越用越活,而回水井則隨著回灌時間的延長,回灌量會逐漸降低。為此,在水井設計時,特意要求出、回水井采取相同工藝,所有水井均為出、回兩用水井,可以考慮全部安裝潛水泵和本公司專利技術產品“回灌專用分流器”,以實現出、回水井的隨時調換使用(根據回灌情況確定換井周期),從而根據需要實現運行中自動洗井,保持井水回灌能力,確保全部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