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壓樁綜合項目施工基本工藝和質量控制要點(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757
2024-01-11
8頁
35KB
1、靜壓樁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關鍵點一、工藝步驟1、測量放線定樁位埋樁尖:(1)依據提供測量基準點用經緯儀放出各軸線,定出樁位,埋好樁尖。(2)每根樁施工前均用經緯儀復測樁位,并請監理人員檢驗驗收。2、樁機就位:(1)將壓樁機移至樁位處,觀察水平儀和掛在壓架上垂球,調平機身。(2)以導樁器中心為準,用垂球對準樁尖圓心,找準樁位。表一樁位許可偏差項項 目許可偏差1帶有基礎梁管樁垂直基礎梁中心線100+0.01H沿基礎梁中心線150+0.01H2樁數為13根樁基中樁1003樁數為416根樁基中樁1/3樁徑或1/3邊長4樁數大于16根樁基中樁最外邊樁1/3樁徑或1/3邊長中間樁1/2樁徑或1/2邊長注:H2、為施工現場地面標高和樁頂設計標高距離3、吊樁、插樁:(1)驅動夾持油缸,將夾持板放置在適應高度。(2)開啟卷揚機吊起管樁,再將管樁(或樁段)吊入夾持梁內,夾持油缸驅動夾持滑塊,經過夾持板將管樁夾緊,然后壓樁油缸作伸程動作,使夾持機構在導向樁架內向下運動,帶動管樁擠入土中。(3)微微開啟壓樁油缸,將管樁壓入土中0.51.0m后,用雙向經緯儀調整樁身垂直度。4、壓樁壓樁工藝步驟圖 經過定位裝置重新調整管樁垂直度,然后開啟壓樁油缸,將管樁慢慢壓入土中。壓樁油缸行程走滿,夾持油缸伸程,然后壓樁油缸做回程動作,上述運動往復交替,即可實現樁機壓樁工作,油缸每次壓樁行程為2米。壓樁時控制好施壓速度。5、接樁3、 當下節樁壓到露出地表0.8m左右時,應接上節樁,上、下節樁應在同一中心線上,偏差不得大于5mm,接樁前應確定管節是否合格,端板是否合格、平整,樁端埋設鐵件、尤其是端板坡口上浮銹及污物應清理潔凈,露出金屬光澤;接樁就位時,下節樁頭宜設置導向箍以確保上下樁節找正接直,如樁節間隙較大,可用鐵片填實焊牢,結合面之間間隙不得大于2mm;手工焊接時第一層必需用3.2mm電焊條打底,確保根部焊透,第二層方可用粗焊條(4mm或5mm),焊條采取E43XX型,其質量應符合GB/T5117-1995要求,并請監理企業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下壓。接樁采取2 臺電焊機同時對角對稱焊接,時間控制在40分鐘以內,以免樁周土4、固化,給續壓帶來困難。表二 電焊接樁焊縫檢驗標準項檢驗項目許可偏差或許可值檢驗方法單位數值1上下節端部錯口(外徑700)(外徑700)21用鋼尺量2焊縫咬邊深度0.5焊縫檢驗儀3焊縫加強層高度2焊縫檢驗儀4焊接加強層寬度2焊縫檢驗儀5焊接電焊質量外觀無氣孔,無焊瘤,無裂縫直觀6焊縫探傷檢驗滿足設計要求按設計要求6、送樁(1)送樁器及襯墊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送樁器宜做成圓筒形,并應有足夠強度、剛度。送樁器長度應滿足送樁深度要求。 2)送樁器上下兩端面應平整,且和送樁器中心軸線相垂直。 3)送樁器下端面應開孔,使管樁內腔和外界連通。4)送樁器應和管樁匹配。套筒式送樁器下端套筒深度宜取250-5、350mm,內徑應比管樁外徑大20-30mm。送樁作業時,送樁器和管樁樁頭之間應設置12層麻袋或硬紙板作襯墊。(2)因設計樁頂標高不一,部份樁需送樁。送樁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送樁器規格和強度應能適應樁頂,其外形不致使貫入阻力顯著增大,且易于拔出,又盡可能少帶起土體。 2)送樁器下端宜設置樁墊,要求厚薄均勻,并盡可能和樁頂全斷面接觸,以免樁頂受力不均勻而發生樁頂破損現象。 3)送樁時要以壓樁力控制及樁長控制相結合,壓樁力控制為主,相鄰樁樁端高差不得大于樁凈距。 4)樁在壓入過程中,發生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和相關方面研究,確定能否繼續施工; 壓入過程中貫入度忽然變小,樁身出現嚴重回彈; 樁身忽然發6、生顯著偏斜和水平方向移動; 樁身嚴重裂縫,產生露筋或樁頂砼破碎; 周圍建筑或管線發覺異常情況。 地面顯著隆起,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 當樁壓至靠近設計標高時,不可過早停壓。不然,在補壓進時常會發生壓不下或壓入過少現象。 當壓樁阻力超出壓樁機能力,或因為來不及調整平衡,以致使壓樁架發生較大傾斜時,應立即停壓并采取方法,以免造成斷樁或其它事故。(3)終壓,當壓力表反應壓力達成設計確定單樁承載力和設計標高時即可終壓。終壓后復壓兩次。(4)移機滿足設計要求停壓后移機至下一樁位。立即整理統計,統計要求整齊、完整、立即、真實。并請業主現場代表和監理,驗證簽字。二、質量控制關鍵點1、油壓表必需經有資質法定檢測7、單位判定,并有判定合格證。2、靜壓樁沉樁控制應按設計壓樁力和穩壓下沉量相結合標準,并依據地質條件和設計要求綜合確定。3、樁端進入-4粉質粘土層時,靜壓樁壓樁力為關鍵控制指標。4、靜壓樁樁端進入持力層,達成綜合確定壓樁力要求時,宜保持穩壓12分鐘,穩壓下沉量可依據地域經驗確定。5、靜壓樁施工過程中,不得任意調整和校正樁垂直度,避免對樁身產生較大次生彎矩。靜壓樁穿越硬土層或進入持力層過程中,除機械故障處,不得停止沉樁施工。6、壓樁過程中,應檢驗壓力、樁垂直度、接樁間歇時間、樁連接質量及壓入深度。7、壓樁施工結束后,應做樁身單樁豎向承載力試驗和小應變檢驗樁身質量。8、沉樁質量控制 (1)沉樁前,應清8、除周圍和地下障礙物,平整場地,樁機移動范圍內場地地基承載力應滿足樁機運行和機架垂直度要求。 (2)沉樁次序通常采取先深后淺,自中間向兩邊對稱前進,或自中間向四面進行。 (3)樁插入土中定位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出0.5%。 (4)送樁結束后,應立即用碎石或黃砂回填密實。9、壓樁過程中,不能隨意中止,如因操作必需,停歇時間要短。中途停歇時間不得超出2小時,嚴禁中途停壓造成沉樁困難10、管樁進場要有合格證,并逐節嚴格按規范及設計要求進行驗收,發覺不符合要求者,果斷不準進場。11、管樁吊裝、運輸和堆放。(1)管樁吊裝時宜采取兩支點法,也可采取勾吊法,吊鉤鉤于管樁兩端板處,繩索和樁身水平交角應大于45度。9、 (2)管樁在起吊、裝卸、運輸過程中,必需做到平穩,輕起輕放,嚴禁拋擲、碰撞、滾落。 (3)管樁在運輸、堆放時支點位置距二端均為0.207L(L為管樁長度)。 (4)預制管樁施打前管樁吊立吊點位置距一端為0.293L,距另一端為0.707L。 (5)堆樁場地要平穩堅實,不得產生過大或不均勻沉陷。支點墊木間距應和吊點位置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各層墊木應上下對齊處于同一垂直線上,最下層墊木應合適加寬。堆放層數不宜超出三層。不一樣規格樁應分別堆放,堆放位置和方法應依據打樁位置,吊運方法和打樁次序等綜合考慮。12、樁位定位采取二次經緯儀校正復核,并經監理企業復核認可,測放精度2cm。定時復核測量控10、制點。13、垂直度確保方法(1)樁機基礎必需穩固,安裝必需周正、水平,壓樁時,導向壓樁架、送樁器和樁身應在同一條中心線上。(2) 采取雙向經緯儀校正樁身垂直,經緯儀應放在距樁機約20米處,成90度方向設置。如發覺垂直度超標(0.5%),應立即調整、重新壓樁。(3) 嚴格檢驗樁頂平整度,確保緩沖墊厚薄均勻。(4) 壓樁過程中必需使管樁軸心受壓,若有偏移立即調整,確保垂直度偏差小于0.5。電焊接樁前要校恰好上下樁管垂直度,上下節樁中心線偏差小于5mm。(3)上下接點平面偏差小于10mm。14、樁位偏差確保方法(1) 制訂科學合理壓樁步驟,降低擠土影響,避免壓樁時影響鄰樁。(2) 提升就位精度,樁尖11、和樁心偏差1cm。(3) 提升樁制作質量,預防樁接頭面歪斜及樁尖偏心和樁體彎曲等不良現象發生。(4) 提升接樁質量,確保上、下節樁同軸。15、終壓值質量確保方法依據本工程設計要求,管樁承載力必需達成設計要求后才能停止壓樁。16、終樁后應立即進行封底、封口砼澆注,封底砼高度為2米,封口砼從地面下去1米放置沙包,在沙包上澆注0.5米高砼,澆完封口砼后應立即測量樁頂標高并做統計,待土方開挖后重新測量樁頂標高,和終樁標高相比,確定上浮高度,最終由設計院依據標高上浮程度來確定是否進行復壓和復壓數量。三、質量確保體系 工程施工建立項目經理部,下設技術組負責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工作,內設質量崗,對施工各道工序質量實施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監督、檢驗、監控工作,并立即和項目施工監理方聯絡,配合進行隱蔽工程檢驗驗收和原材料檢驗驗收和抽樣送檢工作。建立行之有效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質量工作職責,使工程施工質量納入有序控制之中。為著重處理施工中碰到質量難題,關鍵關鍵工序項目經理部將建立有領導、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參與,從而在組織上確保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