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改造施工工藝(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762
2024-01-11
4頁
16.50KB
1、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量劇增,汽車軸載日益重型化、自然環境的侵蝕等方面的原因,出現露骨、開裂、斷板、沉陷、錯臺、破碎、板底脫空等路面損壞現象,若不及時進行維修,往往會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影響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車的經濟性、舒適性、安全性已難以滿足目前大流量的交通需求,且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于瀝青路面,一旦開始出現局部損壞,若維修不及時或養護不當,會進一步加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壞,故城市中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將面臨翻修改建的任務。在目前各種道路改建方案中,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是實際改造工程中較常用的措施之一,特別在城市道路中,由于交通流量大,施工要2、求高,若道路結構重建,則需要長時間地占用道路地有效使用面積,致使交通堵塞行車不暢,影響環境。因此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面層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有效的路面修復技術。它具有工期短、造價低,施工方便,且對交通、環境影響小、同時又充分利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優點,能有效地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質和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所以國內外目前修復道路的常用方法是加鋪瀝青層。2、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處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加鋪瀝青面層前,首先要對路面進行全面檢查,得出損壞的類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項情況,針對以下不同種類的病害,進行有效的處理。 2.1板塊破碎、板塊斷裂、沉陷、掉邊、缺角等病害板,要將原砼板塊破碎成小塊,在破3、除舊面板時要防止損傷基層,對板體進行更換時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對基層清掃檢查,當發現基層上有少數裂縫,要加鋪鋼筋網,修復松散基層,注意要用C15混凝土填充、搗實,澆筑面層,基層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橫坡坡度,然后重新鋪筑與舊板塊等強度的水泥混凝土,其標高控制與舊板面平齊。為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建議在補筑混凝土中加入15%抗裂劑。在鑿碎清除破碎面板時,不宜用沖擊力對周圍板塊基層有振動影響的機械,如沖擊錘。 2.2接縫處理,路面原有接縫填縫料缺失的,要清理接縫并重新灌滿改性瀝青,以有效防止路面水從路面滲入基層,保證基層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大多數接縫是加鋪層路面產生反射裂4、縫的最主要原因,處理好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在處理縫隙時,要把縫隙清理干凈,使用改性瀝青時,要由砼路面嵌縫機加熱至300,然后再使用砼路面嵌縫機注膠嘴把改性瀝青注入接縫內。但重要的是,縫隙要灌滿,不能留有空隙。 2.3對于脫空并且破碎的板塊,先采用沖擊錘將舊水泥混凝土板破碎成15cm以下的混凝土碎塊,然后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成型,使破碎板塊與板下基層貼合緊密,保證板塊穩定,然后處理基層,再新澆水泥漿進行穩定。2.4對板下脫空但結構良好的板塊,一般采取板底注漿的方法。注漿材料為超細超早強灌漿材料。具體方法為用鑿巖機在失穩的混凝土板上鉆孔,共鉆5個孔(板中及四角各一個),孔徑3cm,孔深以鉆頭觸及基底下的5、土層為止,灌漿用水泥凈漿或水泥砂漿。灌漿壓力一般為0.10.25MPa。灌漿先灌中孔,同時觀察其它孔,對冒出漿液的孔,即行堵塞。當達到設計灌漿壓力后,不吸漿狀態穩壓5min,停止灌漿。 3、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 加鋪瀝青層的施工過程為:清理、清洗舊有路面噴灑瀝青粘層油鋪設土工織物(滿鋪或鋪縫)鋪設瀝青混凝土面層碾壓。 3.1清理、清洗舊有路面 用高壓水槍徹底將對老路面所有的雜物、泥土、灰塵等沖洗干凈,然后采用森林滅火鼓風機沿縱向排成斜線將灰土吹凈,以便瀝青能很好地附著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粘層能更好地發揮其在剛、柔兩種結構之間的粘結作用。并將路面上尖銳的部分予以鏟除,較嚴重凹處應采用瀝青混凝土6、填平。 3.2 噴灑瀝青粘層油 粘層油采用改性乳化瀝青,由瀝青灑布機均勻噴灑,噴灑量為1.15Kg/。為確保粘結效果,噴灑一定要均勻,油量要適中,對噴灑過量的一定要刮除,人工補鋪。為防止路面污染,粘層油灑布后應立即封閉交通。 3.4鋪設土工織物(滿鋪) 使用道路專用土工布做到平整無折皺和無氣泡,然后把其碾壓至黑色才能鋪設瀝青混凝土。鋪設可采用人工或機械方式,接口處應相互搭接15cm。 3.5鋪設瀝青混凝土面層 采用熱拌、熱鋪纖維抗裂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厚度以9cm為適宜,一層為5cm的瀝青混凝土找平層,一層為4cm的抗滑表層。按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7、施工時要使供料速度與攤鋪速度相平衡,確保均勻,連續不斷的攤鋪,盡量進行全幅路一次攤鋪。施工過程中,除對混凝土料進行檢測外,還要對施工現場的質量進行控制,如攤鋪厚度、壓實度、平整度等,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解決。 3.6碾壓 碾壓時,選擇壓實機具的噸位要考慮加鋪瀝青層的厚度,防止過振引起瀝青混合料二次細粒化。碾壓時壓路機從路邊起壓路中三輪式壓路機每次重疊宜為后輪寬1/2,雙輪式壓路機每次重疊宜為30cm。不得在新鋪瀝青混凝土上轉向掉頭及左右移動或突然剎車。碾壓速度初壓1.52km/h,復壓2.53.5km/h,終壓2.53.5km/h。在壓實接縫處,如果接縫的混合料溫度達不到要求的壓實溫度,要采用加8、熱器提高混合料的溫度達到要求的溫度,保證壓實后的路面沒有縫跡。壓路機壓不到的路面,要采用熱的手夯或機夯把混合料充分壓實。已經完成碾壓的路面,不能再修補表皮。 4、反射裂縫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這種路面結構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瀝青加鋪層會受到反射裂縫及其產生的反射應力的影響。如何控制反射裂縫產生的時間和擴散速度是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4.1反射裂縫產生的機理。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層,由于接縫、裂縫的存在,其作為基層后整體的強度降低,而且在外力荷載作用下,瀝青混凝土加鋪層處于復雜的三維應力作用的狀態下。車輛通過不連續的板體時,瀝青混凝土加鋪層由于接縫、裂縫的兩側相鄰板塊產生了縱向的9、位移差而出現了較大的剪應力,它是產生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 4.2反射裂縫防治措施。方法一:材料中適當增加瀝青用量,減小混合料孔隙率,可延緩裂縫的擴展。設應力吸收層。方法二:采用APP改性瀝青油氈作為應力吸收層。APP改性瀝青油氈鋪設在舊水泥混凝土板和加鋪層之間,能起到應力吸收層的作用,并將反射裂縫應力由垂直方向轉為水平方向,起到了消散水平應變和傳遞豎向荷載的作用,增強瀝青混凝土的整體抗拉強度,延緩反射裂縫的產生。 4.3 APP改性瀝青油氈鋪筑方法。沿原有水泥混凝土面板縱、橫向接縫、裂縫處鋪筑APP改性瀝青油氈,油氈寬度1m。油氈施工采用熱熔鋪貼法,在縱、橫向接縫處涂刷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冷底油,要求涂刷均勻,一次到位。然后將油氈按位擺正,用噴燈加熱油氈和混凝土面板,待油氈表面熔化后開始鋪貼,要求壓實壓平,防止翹邊。 3、 結束語 在眾多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復的技術中,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是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但問題的復雜性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對道路反射裂縫的控制,仍無十足的把握。為此,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術仍需進一步分析研究,精心管理、精心施工,加強對其施工質量的控制,努力提高改造后道路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