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施工工藝(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794
2024-01-11
8頁
21.69KB
1、2.3、貧混凝土基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貧混凝土基層的施工方案和方法與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大體相同。基本工藝如下:2.3.1、安裝模板安裝鋼模板是保證線形、平整度、路拱度,縱縫順直度,板厚度寬度等各項技術指標的重要環節。在操作過程中堅持“誠、固、準”的要求。“誠”是鋼模板采用標準槽鋼加工而成,槽鋼高度與混凝土板厚一致,長度5米,接頭處用專用配件牢固固定,接頭要緊密,不能有離縫、前后錯茬和高低不平現象。模板就位后用“T”型道釘嵌入基層進行固定。將固定好的模板底部用砂漿填塞密實,保證鋼模穩固。“準”是保持鋼模頂部標高的準確,用水準儀檢查頂面標高平度誤差控制在毫米以內。檢查無誤后,在鋼模內側面2、均勻涂刷一薄層機油。2.3.2混凝土、拌制本標段路面工程混凝土,采用配有自動計量系統裝置的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拌制。施工前事先在攪拌站內備足符合要求的砂、碎石、水泥等材料。攪拌第一盤混凝土拌合物前,先用適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漿攪拌,拌后排棄,然后再按規定的配合比進行攪拌。攪拌機裝料順序為砂、水泥、碎石或碎石、水泥、砂,進料后,邊攪拌邊加水。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時間符合設計文件和規范的規定,其攪拌最長時間不得超過最短時間的三倍。、運輸、卸料、攤鋪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采用砼輸送車運送到鋪筑地點進行攤鋪、振搗、做面。混凝土拌合物攤鋪前,要對模板的間隔、高度、潤滑、支撐穩定情況和基層的平整、潤濕情況、以及鋼筋3、的位置和傳力桿裝置等進行全面檢查。砼輸送車抵達鋪筑現場后,采用側向或縱向方式將砼混合料直接卸在安裝好側模的的路槽內。卸料時,盡可能均勻,如發現有個別離析現象,立即翻拌均勻。攤鋪時,將傾卸在路槽內的混凝土按攤鋪厚度均勻地充滿在模板范圍內,攤鋪時嚴禁拋擲和摟耙,以防離析。在模板附近攤鋪時,用鐵鍬插搗幾下,使灰漿搗出,以免發生蜂窩。、砼搗固與成型首先,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按順序插振一次。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離也不應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0.5倍,插點間距要均勻,防止漏振,在振搗時要避免與鋼模和鋼筋碰撞。振搗時間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不宜過4、振。其次,用功率不小于2.2kw的平板振搗器全面振搗。振搗時應重疊10-20cm,同一位置不宜少于15秒,以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再則,用振動梁進一步拖拉振實并初步整平。振動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漿,并趕出氣泡,振動梁移動的速度要緩慢而均勻,前進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5m左右。對不平之處輔以人工補填找平,補填時用較細的混合料原漿,嚴禁用純砂漿填補。振動梁行進時,不允許中途停留。牽引繩不可過短,以減少振動梁底部的傾斜。振動梁底緣應經常校正,保持設計線形。最后,再用平直的提漿棍進一步滾揉表面,使表面進一步提漿并調勻。接著進行真空吸水處理。、真空吸水對混凝土面板進行真空吸水處理,能顯著降低水5、灰比、提高密實度、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改善其物理力學性能;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在施工期間的朔性開裂,可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真空吸水裝置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如有問題要采取修補或更換等措施。混凝土拌和物經振實整平后進行真空吸水。在混凝土面上鋪上真空吸水裝置的塑料氣墊薄膜,然后用小擦刷沿密封邊輕輕掃壓一遍,開泵脫水的同時,再接壓一遍,以保證其密封效果。開泵進行吸水,并觀察各處氣墊薄膜內的水流狀況,若發現局部水分移動不暢,可間隙短暫地掀起鄰近的密封邊,借此滲入少量空氣,促使混凝土表層水份移動。待混凝土表面水分抽完、手指捺壓混凝土無指痕時,即完成脫水工作。然后在吸墊四周位置略微掀起12cm,繼續抽吸1016、5s,以吸盡作業表面及管路中余水。吸水后,卷起吸墊,移至下一塊作業面上再繼續進行真空吸水。每次吸墊位置與前次重疊20cm,以防漏吸,造成含水量分布不均。真空吸水后,用圓盤抹光機對混凝土面板進行粗抹光。、機械抹光圓盤抹光要機對混凝土進行粗抹,能平整真空吸水后留下的凹凸不平,能封閉真空吸水后的定向毛細孔開口,能通過擠壓研磨能消除表層孔隙、增大表層密實度,使表層殘留水和漿體不均勻分布現象得到改善,以減少不均勻收縮。混凝土板完成真空吸水后,用圓盤抹光機對其進行全面粗抹。抹光時盡量順路方向進行,這樣易保證縱向的平整;抹光過程中,將混凝土表面的高處多磨、低處補漿(原漿)的方式進行邊抹邊找平,同時采用直尺配7、合進行縱橫檢測。、人工精修精修是保證路面平整度的把關工序。為達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抹”結合的人工精修方法。“量”即用具有標準線且不易變形的鋁合金直尺,緊貼模板頂面進行拉鋸式搓刮,一邊橫向搓、一邊縱向刮移,作最后一次檢測砼頂面的平整度。一旦發現誤差較大,立即進行修補。搓刮前,將模板頂面清理干凈。搓刮后即可用直尺于兩側邊部及中間三處緊貼漿面各輕按一下,低凹處不出現壓痕或印痕不明顯,較高處印痕較深,據此進行找補精平。“抹”即人工用抹子將表面抹平。分兩次進行,先找補精平,等砼表面收漿無泌水時,再作第二次精抹,以達到規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養生混凝土板抗滑構造制作完畢待砼凝固后應立即養生,8、擬采用覆蓋舊麻袋、草袋等灑水濕養生方式。每天一般灑水4-6次,但必須保證在任何氣候條件下,覆蓋物底部在養生期間始終處于潮濕狀態,以此確定每天灑水遍數。養生時間根據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一般宜為1421天。、切縫掌握好切縫時機是防止初期斷板的重要措施。根據我們的經驗,當混凝土達到強度6.012.0MPa時是進行切縫的最佳時機,但氣溫突變時,我們將適當提早切縫時間,以防止混凝土面板產生不規則裂縫。切縫采用路面切縫機進行施工,切縫深度橫向縮縫處為(1/41/5)板厚、縱向縮縫為(1/41/5)板厚、脹縫處為34cm,縫寬縮縫處為0.30.8cm、脹縫處為2cm,開始切縫前先調整刀片的進刀深度,切割9、時隨時調整刀片切割方向,切縫時刀片用水進行冷卻,水的壓力不低于0.2MPa。停止切縫時,先關閉旋扭開頭,將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以上,停止運轉。2.4、聚丙烯纖維水泥砼面板施工工藝及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采取采用C50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材料。基本施工工藝同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藝。具體如下。2.4.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材料2.4.1.1.水泥對水泥的要求同普通水泥混凝土。除普通硅酸鹽水泥外,尚可使用各種硅酸鹽水泥、高鋁水泥(礬土水泥)、快硬水泥等。2.4.1.2.聚合物。用于水泥材料的聚合物分為三類:2.4.1.2.1、水溶性聚合物分散體,包括:橡膠膠乳天然橡膠膠乳、合成橡膠膠乳;樹脂乳液熱塑性及熱固性樹脂10、乳液、瀝青質乳液;混合分散體混合橡膠、混合乳膠。2.4.1.2.2、水溶性聚合物,包括:纖維素衍生物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鹽聚丙烯酸鈣;糠醇。2.4.1.2.3、液體聚合物,包括:不飽和聚醋;環氧樹脂。對聚合物的質量要求是:摻入水泥混凝土或砂漿中的聚合物不應影響水泥水化過程或對水泥水化產物有不良作用,且聚合物本身不會被水解或破壞;聚合物應對鋼筋無銹蝕作用。聚合物質量指標見表318-1。聚合物質量指標 表318-1名稱項目單位指標分散試驗外觀應無粗顆粒、異物及凝固物總固體成分%35,誤差在1.0以內聚合物 水泥砂漿試驗抗彎強度MPa4抗壓強度MPa10粘結強度MPa1吸水率%15透水量g11、30長度變化率%00.152.4.1.3、其他材料。砂、石子。應符合范本312.02-2款和312.02-3款的要求。水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2.4.1.4、主要助劑穩定劑宜采用表面活性劑,其種類及摻量對效果有直接影響,所以應根據聚合物品種選擇適宜的穩定劑及摻量;消泡劑:為避免因聚合物乳液中乳化劑、穩定劑的表面活化影響而在拌合時產生的大量氣泡,必須加入適量的消泡劑,從而消除氣泡,降低拌合物的孔隙率,減小對強度的影響。抗水劑:當選用耐水性較差的聚合物、乳化劑、穩定劑時,應加入適量的抗水劑。促凝劑:為避免由于聚合物摻量較多而延緩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凝結,須加入一定量的促凝劑,以促使其凝結。2.4. 12、2、配合比設計2.4.2.1、聚合物混凝土在選擇配合比時,應著重考慮“聚灰比”(聚合物和水泥在整個固體中的重量比),其次再選定混凝土的其他組分。通常聚灰比在5%20%的范圍內選用,其他組分可同于普通混凝土。參考配合比見表318-2。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參考配合比 表318-2聚灰比(%)水灰比砂率(%)聚合物分散體用量(kg/m3)用水量(kg/m3)水泥用量(kg/m3)砂(kg/m3)石子(kg/m3)測定值坍落度含氣量(mm)(%)00.545016032051081250550.545161403204857681707100.545321213204727492107注:聚合物為聚丙烯酸13、乙酯。水灰比為聚合物分散體中的用水量和加水量之和對水泥重量之比。2.4.2.2、配合比設計要點(1)在滿足對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過配合比選擇及試驗,確定聚合物及其助劑的最小摻量,以降低混凝土造價。(2)按選定的配合比準確稱量備好原材料。(3)將聚合物乳膠置于容器中,加入穩定劑、消泡劑以及一定量的水,混合攪拌均勻制成聚合物乳液備用。(4)將水泥和砂投入攪拌機中干拌均勻,再加入石子、水、聚合物乳液共同攪拌均勻制成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2.4.3、C40聚丙烯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2.4.3.1、模板選擇必須采用和設計板厚相同高度的模板,不允許使用變形嚴重、表面污損以及拼接成型的模板。14、2.4.3.2、拉桿和傳力桿傳力桿鋼筋加工應鋸斷,不得擠壓切斷;斷口應垂直、光圓,用砂輪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圓倒角。脹縫傳力桿端部宜采用鍍鋅管或塑料管,但度不小于2.0mm;要求端部密封不透水,內徑宜較傳力桿直徑大1.0-1.5mm,頂部空隙長度不應小于25mm。2.4.3.3、砼攪拌聚丙烯纖維砼的攪拌與普通砼的攪拌工藝基本相同,只需注意以下幾點:在砂、石、水泥和水均勻拌合后,再加入定量的聚丙烯纖維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的長短應以纖維能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為準,一般為3-5min,也可先將聚丙烯纖維與砂,石,水泥干拌后再加水濕拌,整個攪拌時間較拌制普通混凝土延長1-2min,使纖維充分分散15、。混凝土配置必須按照配合比要求正確計量每次加入纖維的重量。攪拌完成后水機取樣,如纖維已均勻分散成單絲,則混凝土可投入使用,如果仍有成束纖維則延長攪拌時間20-30秒,即可使用。2.4.3.4、混凝土運輸:以盡量縮短運距的原則合理選擇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合理安排運輸路線,確保混凝土供應的連續性,以保障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不出現施工縫。攪拌站到施工澆筑段運輸時間不超過60min ,運輸工程中攪拌車的攪拌筒應保持3-6r/min的轉速持續轉的,確保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拌合物保持均勻,不離析,不分層狀態,攪拌車到達施工現場后應加大馬力自轉25s左右在進行澆筑。嚴格控制運輸過程中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停放時間,停16、放時間不應超過1h,否則聚丙烯纖維宜在混凝土運至工地后再由專人安配合設計規定添加。 運輸過程中嚴禁司機,施工人員隨意加水以調節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和易性,否則會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到達施工現場后應按規定進行塌落度檢測,檢測合格后才可卸料澆筑,現場實驗員同時進行混凝土試件的留置。2.4.3.5、混凝土澆筑及養護 澆筑:澆筑應以塔普速度相適應,塌落度為10-40mm的拌合物,松鋪系數為1.12-1.25.振搗:纖維混凝土的振搗與一般混凝土相同,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第一振點的延續時間應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何不在下沉為準,搗固點間距0.5m,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0.5m,并在梁17、,柱等鋼筋密集部位加強振搗。 收面壓光:與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纖維混凝土較稠,其初凝,終凝時間較普通混凝土有所增加,表現在插入式振動棒拔出時穴坑復平時間較長,收面要適當加強。宜在其接近初凝前收漿抹平,并在終凝前將混凝土表面趕壓密實并壓光,以防纖維外露,使纖維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實,光滑。 養護: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在其壓光抹面后,應立即覆蓋塑料薄膜養護,待其強度達到12MPa后,再加蓋麻袋,澆水養護至14天。澆水次數已能保持混凝土始終處于濕潤狀態為準。 試塊留置:按規定留置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滲等級,同條件養護試塊,并進行相應的實驗檢驗。2.4.3.6、施工質量監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從原材料試驗,配合18、比設計到拌合,澆注每一道工序都應有專人負責。為保證混凝土的級配準確,集料倉采用電子稱配料,重點對聚丙烯纖維混凝土的攪拌,聚丙烯纖維的投入以及混凝土振搗加強控制,確保聚丙烯纖維在混凝土中分散均勻。同時嚴控水灰比,加打塌落度試驗頻率,并按規定對每一工作日澆注的混凝土做試件與橋面混凝土同條件養護。同時,在施工時嚴格控制立模的精度及模板加固,注意各工序銜接,有效地控制了橋面的平整度,厚度及構造深度等技術指標。2.4.4、施工注意事項2.4.4.1、澆筑混凝土的墊層應潔凈、無塵土等雜物;若澆筑混凝土的基層為舊有混凝土或砂漿層,則應除去其表面上的雜物及油污,露出堅實潔凈的面層,用水沖刷一遍,表面不得有積水19、。2.4.4.2、基層若有裂縫,應沿裂縫或管道周圍剔成V形凹槽,并用高等級砂漿填實抹平。如基層有滲漏水,應先行堵漏。2.4.4.3、控制水灰比,掌握施工和易性。拌合和澆筑過程中如出現拌合物趨于黏稠而影響施工和易性時,注意不得任意加水,以防影響質量,應補加適量備用乳液,再行攪拌均勻供施工使用。2.4.4.4、根據所選聚合物的性能以及工程量的大小,掌握拌合量及澆筑時間。當所選膠乳凝聚較快時,則應掌握澆筑速度,且應用多少拌多少,隨拌隨用。2.4.4.5、施工溫度:冬季以+5以上為宜;夏季以+35以下為宜。2.4.4.6、混凝土澆筑完畢在硬化之前不得直接澆水養護,露天作業應避免遭受雨淋。這是防止膠乳析20、出的白色脆性聚合物膜被水沖掉,從而會使聚合物混凝土質量下降。 2.4.4.7、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養護方法不同于普通防水混凝土,通常采取干濕交替的方法進行養護。混凝土硬化后的7d以內,應保持濕潤養護,這是為了在此期間使水泥得以充分水化,水泥強度盡快增長,形成混凝土的剛性骨架;7d以后,應轉入自然條件下養護,混凝土在大氣環境中自然干燥,以有利于聚合物膠乳脫水固化,使聚合物形成的點、網、膜膠聯于水泥混凝土的剛性骨架之中緊密粘固,并將混凝土內部毛細孔道填塞。 2.4.5、質量檢驗聚合物混凝土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水泥混凝土鋪裝層用聚合物混凝土局部修復后,表面應平整度。其他質量檢驗要求同普通水泥混凝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