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纖維瀝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藝(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2812
2024-01-11
3頁
10.90KB
1、(一) 加纖維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的選取注意事項1、由于纖維的加入,須延長干拌、濕拌時間以使纖維均勻裹覆礦料,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將下降20-30,尤其對于我國北方的一些省份,冬季氣溫很低,而通車時間往往定在冬季。這樣客觀上就確定了瀝青面層完工,即必須在氣溫轉冷前完成瀝青表面層施工。拌和設備生產能力的下降導致施工周期延長。例如,有的施工單位鋪筑普通瀝青混凝土日產量2.42.7km(單幅單層),而鋪筑加纖維瀝青混凝土僅為1.51.8km(單幅單層),造成施工延期,天氣變冷對于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十分不利,所以進行施工計劃時必須考慮拌和設備拌和能力或加快基層、基層施工,為瀝青面層施工留出充分、合理的施工2、時間。這些因素在進行施工計劃時須考慮在內。2、對于傳統的連續式拌和設備,須增加專門的纖維添加設備,并且由于纖維占混合料的比重很小,設備的精度將是影響拌和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纖維摻加的不均勻還會導致混合料的用油量偏大或偏小,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宜采用傳統的間歇式拌和設備,采取人工方式投放纖維,這樣經濟性好、操作簡便,應對投料工人進行嚴格要求,避免多投、漏投。(二) 加纖維瀝青混凝土拌和要求1、確定每盤熱料倉的配合比,計算出每盤混合料的質量,根據目標配合比確定的纖維用量計算每盤混合料中投放的纖維質量,然后按此質量對進場的纖維進行分裝,包裝袋采用市場上常見的聚乙烯塑料袋即可。分裝過程中,保證稱量的準3、確性。纖維的摻加如示意圖:2、瀝青混合料應按設計瀝青用量進行試拌,試拌后取樣進行馬歇爾試驗,并將其試驗值與室內配合比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驗證設計瀝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時可作適當調整:3、確定適宜的拌和時間。對于普通的瀝青混合料,間歇式拌和設備每盤拌和時間為3060秒,推薦的拌和時間為干拌2530秒,濕拌30秒,以混合料拌和均勻,纖維和瀝青混合料裹覆良好為準;4、確定適宜的拌和與出廠溫度。瀝青(均指石油瀝青,下同)的加熱溫度宜為130160,加熱不宜超過6小時,且當天加熱宜當天用完,不宜多次加熱,以免老化砂石加熱溫度為140170,礦分不加熱。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宜為130160,當使用改性瀝青時4、,應比上述溫度的高限再提高1015,纖維的摻加不必進行溫度調整。(三) 壓實注意事項壓實程序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三道工序。初壓的目的是整平和穩定混合料,同時為復壓創造有利條件,是壓料的基礎,因此要注意壓實的平整性;復壓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實、穩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實程度取決于這一道工序,因此必須與初壓緊密銜接,且一般采用重型壓路機;終壓的目的是消除輪跡,最后形成平整的壓實面,因此這道工序不宜采用重型壓路機再高溫下完成,否則會影響平整度。初壓時用618噸雙輪壓路機或610噸振動壓路機(關閉震動裝置)壓兩遍,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須時予以修整。如在碾壓時出現推移,可待溫度稍低后再壓;如船舷裂紋,應檢查原因及時采取措施糾正。復壓時用1012噸三輪壓路機、10噸振動壓路機或相應的輪胎壓路進行,宜碾壓46遍至穩定和無明顯輪跡。終壓時用68噸振動壓路機(關閉震動裝置)壓24遍,以消除輪跡。加纖維后的瀝青混合料粘稠度增大,應在上述普通瀝青混合料碾壓遍數基礎上增加12遍,或者提高攤鋪和碾壓溫度,壓路機跟攤鋪機,避免溫度下降過多,才能達到預期的壓實效果。加纖維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過程中一般不會形成油斑,顏色外觀與普通瀝青混凝土路面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