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培訓課件.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2861
2024-01-11
86頁
508.04KB
1、1,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2,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計劃與控制,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3,歡迎大家參與此過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當前中國建筑施工企業急需解決的重點課題,但是,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成本管理水平呢?通過本課程我們期望對所有關心項目成本的人們提供幫助,4,課程說明,本課程圍繞著施工項目介紹了如何在過程中管理項目的成本,主要內容包括WBS及目標成本、成本管理中的計劃及計劃控制、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成本管理體系。本課程僅涉及到項目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項目的成本管理,重點介紹了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成本核算分析及資源消耗管理的手段與辦法。本課程的設計基于2、廣聯達公司對施工項目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并盡可能貼近目前國內施工項目的管理現狀,課程中所介紹的管理辦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5,課程主要內容,本課程,將包括以下五部分-成本管理簡介-WBS與目標成本-計劃與控制-成本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建立,6,課程目標,了解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基礎概念了解成本核算及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成本管理過程中計劃的作用及應用方法了解什么是成本管理體系,及如何通過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7,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成本管理簡介,8,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計劃與控制,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9,單元目標,學完本課程,你將3、能夠:-了解成本管理過程和主要工作內容-了解項目管理的三重約束關系-了解成本管理的六大環節,10,關于成本管理,一種流行的觀點當前建筑企業的競爭將是技術和成本的競爭,而各企業技術相對同質化,因此,企業的競爭力就在成本管理上。成本管理的趨勢二種模式并存:專業分包與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不定型。管理更加細化:明確精細化合理要求,對管理過程要求更高,同時,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不多。管理更加全面:從關注主要成本到關注全面成本開始重視成本意識培養,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建立并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強對項目成本的考核,不僅對結果進行考核,對過程同樣需要希望引進更先進的管理模式4、,包括管理理論、手段及方法,在項目管理領域,重視信息化建立,開始組織相關培訓,11,項目過程,例:二層辦公樓的新建項目 條形基礎,局部有地下室 單層面積160平方米 項目范圍為主體工程(內部粗裝、外墻裝修),12,項目過程(續),項目信息,相關資料收集,項 目運 作,項 目投標,合 同簽 訂,組建項目部并簽訂承包指標,施工前期準備/確定分包方案,計劃編制,計劃執行,計劃的檢查與調整,竣工驗收,工程結算,13,項目管理的三重約束,范圍、客戶關系與三重約束,維護好的客戶關系,時間(進度),成本(資源),績效(質量),范圍,14,成本管理的幾個問題(續),成本管理管什么?-成本管理是管理成本發生的過5、程-成本的形狀包括量與價的因素,量價的管理方法不同。-好的成本管理需要好的管理體系支撐,15,成本管理的幾個問題(續),誰來管理成本?-成本在項目的每項任務完成中形成-能夠管理好基礎業務,才能管理好成本-標準化是管理的基礎-成本管理是全員的事,16,成本管理的幾個問題,如何進行成本分析與考核?-成本分析需要建立一個基礎-必須將成本管理單元化小才能在過程中進行分析-及時完整的核算是成本分析的保證-核算口徑一致,成本分析才有效-只有通過對成本的分析才能對成本進行管理與考核-考核細度與成本管理單元細度有直接關系,17,成本管理六大過程,成本策劃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18,本單元要6、點,成本管理是管理成本發生的過程成本基準線的建立是成本分析與考核的基礎成本的核算體系是成本管理的基礎,要保證成本核算口徑的一致性成本的過程管理需要將管理單元劃小業務管理的標準化是成本管理的基礎,19,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WBS與成本基線,20,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計劃與控制,21,單元目標,學完本課程,你將能夠:-理解WBS的基本概念-了解WBS與進度計劃的關系-掌握WBS的分解原則-了解什么是目標成本-了解WBS與目標成本的關系-了解目標成本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22,回到實例,二層辦公樓的新建項目 條形基礎,局部有地下室7、 單層面積160平方米 項目范圍為主體工程(內部粗裝、外墻裝修),23,項目初期:需求分析,對合同標的物資進行分析:我們要交付什么?對工作模式進行分析:如何分包?如何管理?依據以上分析將工作分解為幾部分?,XX辦公樓項目,安裝,土建,外裝,臨設,勞務分包,專業分包,采購,24,如果繼續分解,WBS-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XX辦公樓項目,安裝,給水,排水,電源,土建,土方,基礎,地下室,主體,外裝,臨設,繼續分解,25,WBS的基本概念(續),WBS表現為分層次的樹形結構,最高層為項目層,第二層通常稱為綜合層(匯總層),第二層稱為次綜合層(可能會有多層8、),而最低層稱為工作包層,工作包的上一層稱為費用編碼層,XX辦公樓項目,土建,外裝,臨設,安裝,土方,基礎,地下室,主體,給水,排水,電器,一層,二層,一段,二段,綁鋼筋,支模板,澆砼,26,WBS與進度計劃的關系,WBS是完整的工作范圍描述,是分層的樹形結構進度計劃是每項任務的時間安排,包括各任務之間的相互關系一個WBS最低層為工作任務項(工作包),應針對此任務安排進度,即:WBS的最低層用于編制進度計劃,27,WBS的基本概念(續),XX辦公樓項目,土建,外裝,臨設,安裝,土方,基礎,地下室,主體,給水,排水,電器,一層,二層,一段,二段,綁鋼筋,支模板,澆砼,28,WBS與成本管理的關系9、,WBS在項目管理中是一個重要的核算口徑-WBS高級節點可以作為成本的核算對象-每個核算對象的成本能夠通過其下級的節點匯總而來,其下級節點稱之為核算單元WBS是項目盈虧對比的基礎-能夠直接歸集核算單元的成本或收入可以記入-不能直接歸集到核算單元的成本或收入可以通過分攤的方法分攤到核算對象上-核算對象是盈虧分析口徑-核算單元可以作為限額領料的控制口徑,29,WBS與成本管理的關系(續),XX辦公樓項目,土建,外裝,臨設,安裝,土方,基礎,地下室,主體,給水,排水,電器,一層,二層,一段,二段,綁鋼筋,支模板,澆砼,核算對象,核算單元,30,WBS與進度計劃的關系(續),此處給出一個進度計劃實例,10、31,WBS的分解原則,WBS主要用于項目范圍管理、成本(費用)核算、工作任務管理-WBS的高層節點要滿足核算要求-低層滿足進度計劃要求WBS分解的細度-能夠進行費用估算-能夠由一個為或一個組織完成-能夠對分包和成本進行控制WBS應采用面向可交付物的分解辦法在分解WBS時要考慮不同的管理要求-甲方管理需求,通常在高層節點中考慮-分包管理需求-核算的需求-控制管理的需求,32,什么是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在項目過程中對成本進行跟蹤與控制的成本基線目標成本的形式中標合同預算公司下達的承包指標項目部測算的成本控制標準如果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有變更發生,目標成本需要動態地進行維護,33,目標成本的建立方法11、,指標法:依據歷史工程數據積累確定控制指標經驗降低法:依據經驗降低一個比例施工預算法:依據施工圖和施工預算定額測定實物量法:按工程實際管理方式測定每部分費用,包括分包、主要材料、輔助材料、人工、機械、管理費用等,34,WBS與目標成本,WBS是目標成本的載體,要將各費用拆分到WBS相關的節點上拆分的細度取決于管理的要求通過逐級匯總可以得到整個項目的成本,是過程中目標成本完成值計算依據,35,WBS與目標成本(續),XX辦公樓項目,土建,外裝,臨設,安裝,土方,基礎,地下室,主體,給水,排水,電器,一層,二層,一段,二段,綁鋼筋,支模板,澆砼,成本控制層,36,WBS與目標成本(續),此處給出一12、個實例(預算分解),37,目標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成本監控與成本分析,時間,累計金額,目標成本,實際成本,38,本單元要點,WBS分解是項目管理的基礎工作WBS的上層用于范圍管理,低層用于進度管理WBS上層可以作為核算統計口徑,在分解時應保證能夠進行核算目標成本是成本監控的基準,也稱為成本基線目標成本要分解到WBS上,在過程中起到對實際成本監控作用,39,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計劃與控制,40,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計劃與控制,41,單元目標,學完本課程,你將能夠:-了解成本管理中的主要計劃有哪些-了解計劃的主要作用-初步掌握13、PDCA原理在計劃中的應用-初步掌握各計劃在實際工程中如何應用,42,成本管理中的計劃,成本計劃-成本計劃:目標成本分包成本-分包費用測算-分包合同資源計劃-資源總計劃:主要材料、機械-需用計劃-采購計劃、租賃計劃-限額計劃-任務單費用計劃-期間費用使用計劃進度計劃-進度計劃,43,計劃的作用,計劃是一種標準,計劃的編制過程就是標準建立的過程計劃是對工作過程的約束,只有計劃能夠起到控制作用計劃才有意義計劃是考核的依據,對計劃執行的結果要有跟蹤報告計劃是允許變更的,但是變更要有依據沒有計劃就沒有項目管理,計劃管理的水平也代表了項目的管理水平,44,計劃管理工具PDCA,計劃(PLAN),實施(D14、O),檢測(CHECK),處理(ACTION),45,計劃與控制,明確目的,為什么要做-為了控制鋼筋消耗要做鋼筋用量計劃做什么、如何做:要能夠達到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PDCA)-做什么:鋼筋用量計劃-如何做:分部位做計劃,如按層編制用量計劃,領用量也必須到層誰來做-P:技術員依據圖紙編制下料表,料表的重量作為用量計劃-D;鋼筋現場人員負責按料表發料,發料后交材料記帳,料表外用量需要單獨記錄或要求補計劃再發料-C;技術員按月進行計劃與實際用量對比檢查,材料人員按月或按季進行現場盤點對領用量進行檢查-A:對發現的問題上報處理要明確時間、職責、考核辦法,46,計劃與控制(續),鋼筋用量控制工作流程示15、意圖,施工圖施工組織設計,編制鋼筋下料表,下料表審核,按料表進行加工存放,對比分析,按發料表計算使用量,按料表發料,損耗結算,盤點調整用量,對比分析,預算用量,47,計劃與控制(續),對各工作環節做出明確定義 例:編制鋼筋下料表-崗位技術員-工作要求:部位開始施工前三周完成,如果因圖紙到位情況不能保證提前時間的,則圖紙到位后不得遲于第三天開始編制-結果描述:表格內容見表樣,下料表應于編制完成當天提交審核,通過審核后送鋼筋加工場-參考資料:施工圖/進度計劃-考核標準:1、按要求時間完成任務2、月度對比分析結果,48,計劃說明,成本計劃-在項目的管理過程中需要設定一個成本控制的目標,也稱之為成本基16、線-目標成本的來源-管理的層次:項目整體/單位工程/部位?-管理的類別:人、材、機、分包、間接費/更細?-管理的期間:月、季、年、天、旬?-要保證歸集的口徑與實際成本一致-僅對成本進行控制(金額),49,計劃說明,分包合同-分包預測:用于指導分包合同的簽訂-分包合同:用于過程控制,在簽訂分包合同后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合同交底-合同的變更控制非常重要-在合同執行過程中要保持及時的溝通與協調,50,計劃與控制(續),資源計劃-這里的資源僅指分包以外的人、材、機,主要是材料的計劃-資源總計劃:指資源的總量計劃,用于控制主要資源的總量-需用計劃:指過程需用計劃,通常是依據施工進度按月編制的計劃,是采購計劃17、的編制依據,同時也用于過程用量控制-采購計劃、租賃計劃:依據需用計劃編制,用于采購價格、采購數量、到場時間的控制的控制,采購合同也可用于控制的計劃-限額計劃:限額指用量的控制,是與部位相關的工作,所以限額計劃表現為部位用量計劃,部位的劃分要保證實際領用能夠與之對應-任務單:進度(工作任務)與資源合一的計劃,用于工作安排與工作量的控制,51,計劃說明(續),資源計劃之間的相互關系,限額計劃,總量計劃,需用計劃,采購計劃,租賃計劃,其他需要,匯總,匯總,分解,指導,52,計劃與控制(續),費用計劃-期間費用使用計劃,通常是資金使用計劃進度計劃-進度計劃:包括總計劃、月計劃、周計劃,53,本單元要點18、,計劃是一種標準,只有對計劃的執行結果能夠跟蹤檢查計劃才有價值PDCA循環是常用的一種管理工具不同計劃的管理目的不同計劃管理要落實到能夠操作的層次,要有制度的保障,54,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成本核算與分析,55,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計劃與控制,56,單元目標,學完本課程,你將能夠:-了解核算與成本核算的相關概念-了解成本核算的常用口徑-了解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的歸集方法-了解成本分析的主要內容,57,關于核算,什么是核算-核算是指為滿足管理的需求按一定的口徑和規則進行數據歸集常見的核算-會計核算:按財務規則進行的核算方式,表19、現為財務賬的形式-業務核算:滿足不同業務本身的管理需求而進行的核算,表現為業務賬的形式,如:產值統計表-統計核算:基于企業結果數據的統計上報進行的核算,表現為報表的形式,如:產值統計表核算的口徑與規則-口徑:期間、科目、對象、部位、組織(OBS)、資源(RBS)、清單分項或定額子目。-規則:在會計、統計和一些成熟業務中有明確的核算規則,如在材料賬務中對不同單據的記帳方法的規定:但對于許多業務規則并不明確,如:周轉材料的攤銷規則,58,什么是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為了滿足成本跟蹤與分析而對成本數據進行歸集的過程成本核算主要包括目標成本的核算和實際成本的核算在成本核算中口徑的一致性非常關鍵成本核算是20、為了成本的過程管理,因此,核算細度要合理,同時,要認識到過程中的核算不可能做到絕對準確,59,成本核算口徑,成本核算常用口徑期間:成本的核算周期,通常使用月、季科目:根據管理需要而設定的類別,通常表現為樹狀結構核算對象:需要進行成本考核與分析的工作范圍,通常是WBS的高層節點,60,成本核算口徑(續),科目實例:可以與財務成本科目保持一致),總成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分包費,間接費,管理經費,消耗材料,周轉材料,鋼筋,商混,地材,租賃周轉,自有周轉,61,成本核算方法,確定崗位職責-目標成本的歸集由經營或生產部門負責-實際成本的歸集由各業務部門按業務職責范圍負責-成本核算(匯總)與分析由21、經營或財務負責,62,成本核算辦法(續),確定核算口徑-為了保證成本跟蹤與分析的有效性,必須建立目標成本與實際成本歸集的口徑一致-口徑的設置與目標成本的構成有關,業務的管理模式有關-口徑的設置與管理細度有關,特別是管理者的需求例-期間:按月、上月26日到本月25日-科目:如果目標成本為施工預算,則以六大科目為一級科目,參照費用表設定二級科目,材料可單列鋼筋、商混、其它消耗材料、周轉材料等-核算對象:整個項目/專業/稱號/其它,63,成本核算方法(續),確定歸集規則(一):目標成本的歸集-原則:按實際完成工作量計算-拆分到工作部位上按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匯總,或按核算期計劃實際完成工作量-需要區分已22、完部位工作量、在建施工部位已完量(未完施工)?-洽商量清單?已簽洽商或未簽洽商單列?,64,成本核算方法(續),確定歸集規則(二):人工費與分包費-原則:按實際完成工程量計算-區分已結與未結成本?已經結算的費用記入確認成本中,未結算的費用記入預提成本中?沖減方式?-洽商是否與目標成本歸集規則一致?-是否有內部人工費?按實計算?-是否考慮核算對象?拆分匯總或按實際計算?(同前),65,成本核算方法(續),確定歸集規則(三):消耗材料-原則:按實際使用計算-按實際用量出庫?-出庫單區分核算部位對象?-臨設材料需要單獨記錄,按攤銷記成本?-代購材料、甲供材、半成品出庫不記成本?-大堆料估算出庫,或盤23、點出庫?,66,成本核算方法(續),確定歸集規則(四):周轉材料原則:按實際發生計算,要考慮預提成本的計算自有周轉材料按攤銷金額記入成本?攤銷比率?攤銷期間?租賃未結算按發生租賃費工計算?預提損失費(包括丟失、損壞)比例?結算后如何沖減預提?,67,成本核算方法(續),確定歸集規則(五):其他費用攤銷類:臨設、低值易耗?機械費用:同周轉材料處理?其他費用:按期間按實際發生計算?,68,成本核算方法(續),目標成本,期間,科目,核算對象,對比目標,人工費,分包費,材料費,自有周轉,租賃周轉,消耗材料,臨設,實際成本,機械費,其他費用,69,成本核算方法(續),要保證歸集的口徑一致數據要及時完整(24、相對于核算周期)成本核算是全員的事成本的核算與分析用于對項目的過程管理,因此,必須建立適用的核算體系,70,成本分析,應用PDCA原理對定期進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應包括以下內容-盈虧比例分析:按對比口徑分析每一項目的盈虧值,項目的總盈虧值,并判斷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對非正常數據分析產生原因,找到自己的原因進行管理改進,找到外部的原因尋找洽商索賠點-對可能的風險提出應對方案,71,本單元要點,對成本管理的細度要求決定了成本核算歸集口徑明確的崗位職責是數據歸集及時準確的保證只有目標成本及實際成本的數據有可比較性,才能對成本進行監控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72,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過程及方法,成本管25、理體系,73,課程大綱,成本管理簡介,WBS及目標成本,核算與分析,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課程簡介,計劃與控制,74,單元目標,學完本課程,你將能夠:-進一步明確什么是成本管理-了解成本管理體系-了解成本管理中的主要保證措施-初步了解OPM3-通過對OPM3的了解初步認識如何提高成本管理,75,課程回顧,三重約束關系-質量資源時間(QRT)互相制約,相互平衡,從而達到利潤的最大化WBS-對項目的工作范圍進行分析,從而達到項目可控-分解到一個人(或組織)負責并且能夠滿足費用控制要求目標成本-成本控制的基準線,需要按管理需求分解并進行動態維護計劃與控制-PDCA循環,只有能夠對執行結果進行檢查計劃才26、有意義,只能對結果進行了檢查計劃才有作用,只有檢查結果用于指導管理才能做到計劃控制-在過程中價與量的管理往往是分開的,價控主要在采購招標過程,量控則在項目過程(方案計劃使用)成本核算與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礎-成本核算基于業務基礎數據,沒有業務管理支撐,就沒有成本核算結果-成本控制不僅控制節流,同時也要注重開源,成本分析就應起到這樣的作用,76,什么是成本管理,費用,時間,目標成本,實際成本,利潤,成本,77,成本管理體系,成本測算,目標成本,實際成本,業務基礎單據,歸集,施工方案,需用計劃,采購計劃,合同,限額計劃,對比分析,指導,指導,控制反饋調整,78,成本管理的保證,基本概念27、:四大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經濟措施,79,如何提高成本管理,基本概念: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項目管理的成熟度是指一個組織在管理項目過程中所體現的管理水平-項目管理的管理水平可以通過成熟度模型來測定,通常對組織的項目管理成熟度劃分為四級或五級-目前已經有30多種成熟度模型推出,80,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例一:PMCMM模型 第1級:危機管理(Crisis Management)第2級:反應管理(Reactive Management)第3級: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第4級:項目組管理(Program Management)第5級:卓越管理(Managing E28、xcellence),81,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例二:OPM3模型,4、持續改進,3、可控制的,2、可測量的,1、標準化的,成熟度,圖2 OPM3模型的四個階梯,82,如何提高成本管理,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通過組織措施來保證通過組織行為開發自己的項目管理能力,比如項目管理過程(流程)、準則(制度)、模板、培訓、文檔通過組織保證上述能力的有效執行、測量、控制,并通過內部的縱向比較、評價和外部的橫向比較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83,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事例說明:OPM3的能力、結果和績效指標,能力需成為“最佳實踐”結果顯示達到了某種能力KPI是測量結果的尺度,A,A3,結果,KPI,A2,A1,最佳實踐,能力,圖7能力、結果和績效指標(KPI),84,如何提高成本管理,建立工作流程,明確崗位工作范圍及職責,明確過程文件及結果文件,通過文件確認流程及組織執行,修改,對工作績效進行評估,建立建立評估制度,事例說明:某項工作的核心能力提高過程示例,是否可評估,修改,評估制度是否有效,定期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修改,工作流程在不斷改進嗎,85,本單元要點,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保證項目利潤的最大化成本管理水平能夠表現為許多工作能力(最佳實踐)的組合,進而可以通過提高每項工作能力達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管理的提高是個漸進的過程管理的提高首先要有組織措施的保證,86,再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