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培訓課件.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2862
2024-01-11
56頁
573.54KB
1、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第五章,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基礎設施的分類和作用,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特征城市基礎設施,是指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條件、保障城市存在和發展的各種工程及其服務的總稱,是城市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主要包括供水、排水、供電、電信、供熱、供燃氣、廣播電視、防洪、消防、人防、環境衛生等等。“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電、電信、供熱、供燃氣、道路通,土地平整。城市基礎設施一般由政府負責提供,或是在政府的授權和監督的前提下,委托私人部門提供和經營。,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基礎設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城市基礎設施:指城市生存和發展2、必須具備的工程性基礎設施和社會性基礎設施的總稱。工程性基礎設施一般指能源供應、給水排水、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環境保護、防災安全等工程設施,包括城市道路、橋梁、供電、供水、供氣、供熱、通信、排污、垃圾收集與處理、消防、減災等設施;社會性基礎設施是指城市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各種社會事業文化,包括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設施。,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狹義城市基礎設施,又稱技術性或工程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公用事業,如自來水、電氣、燃氣、公共交通和通信以及市政工程設施,如道路、橋梁、隧道和地下通道。,城市基礎設施又被稱為城市公共事業、市政工程設施和城市公共設施等。,公用事業設施,城市基礎設3、施,市政工程設施,城市公共設施,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公共事業主要指自來水、電力、煤氣和公共交通部門等;市政工程設施主要指道路、橋梁、隧道和下水道等;城市公共設施不僅指城市基礎設施,還包括城市事業設施,如公共的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部門。,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城市基礎設施包含設施、產品(服務)和產業三種形態。設施指城市基礎設施自身的物質形態,是城市地區中在地上或地下提供通道等載體和便利服務的實體結構,如道路、給排水管道、電話與電力線路等,有時也泛指物質及社會性的基礎結構;產品(服務)是指借助于城市基礎設施而開展的經濟活動所4、生產和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產業是指把基礎設施實體或產品(服務)作為經營對象的產業和行業。如通訊產業、自來水經營企業,公共交通企業等類企業,一般稱為公用事業。設施是最原始、最基本的表現形式,產品和服務是設施的衍生形態,產業是最高形態的城市基礎設施表現形式。,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區分基礎設施產品、基礎設施服務和基礎設施產業:基礎設施產品一般是指構成基礎設施實體的各種建筑物或構筑物,它不包括以實體手段所進行的社會經濟活動,也不包括此類經濟活動的產出物;基礎設施服務是指基于一定的物質工程設施,以基礎設施實體為條件所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基礎設施產業是指以基礎設5、施實體為經營對象,專門提供基礎設施產品的產業部門。,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基礎設施的特征:(1)服務的公共性和兩重性。(2)經營管理的多樣性和壟斷性。(3)形成的同步性和建設的超前性。(4)運轉的協調性和系統性。(5)效益的間接性和長期性。,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二)城市基礎設施的范疇(1)能源設施。(電力,煤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暖氣)(2)供、排水設施。(水資源保護,自來水廠,供水管網,排水和污水處理)(3)交通設施。(航空,鐵路,長途汽車,高速公路,橋梁,隧道,地鐵,輕軌,停車場等)(4)郵電通信設施。(郵政,電報,市內、長途、移動電話,無線電尋呼,互聯網,電視等6、)(5)環保設施。(綠化,園林,垃圾收集和處理,環境衛生,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等)(6)防災設施。(消防,防汛,抗震,防臺風、風沙、地面沉降和防空等),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三)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1.城市地下空間城市地下空間是指城市規劃區內地表以下的空間,其開發利用形式主要為地下鐵道、人行通道、地下商業街、城市共同溝、各種地下車房和人防設施等。,地下空間豎向層次地下空間是一種可以開發利用的資源:新觀念、新認識(隨經濟、技術發展,逐步形成的觀念)。,地下空間,淺層,深層,中層,建地鐵等,地下100米以下,地下30-100米,修建地下街、停車場等,設置共同溝、敷設地下管網,地下30米以7、上,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地下空間利用及其設施,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重要性、必要性,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未來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 1、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趨勢(1)住房、教育、文化、醫療、生產、工廠、試驗、研究設施;(2)輸送、處理、環境、防災等設施;(3)交通、貨運、貯藏、信息、通訊、設施;(4)電氣、燃料、煤氣、能源的制造和貯藏。2、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新動向(1)多層地下街和地下候車大廳,地下地上合為一體的城市建設規劃;(2)深層地下交通和地下交通網絡;(3)大規模綜合型地下物資流通網絡;(4)城市環境設施、能源設施。,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作用表8、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有利于促進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2)有利于改善環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3)有利于節約能源,保持良好的氣候條件。(4)有利于加強安全管理。,地下空間利用中有待解決的問題,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廈門市地下空間開發現狀廈門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始于上世紀60年代,主要起到防御作用。至上世紀年代,開始將部分人防工事用于地下通道、庫房、商業娛樂等用途。2000年,全國首座“海底車庫”在廈門建成并投入使用。車庫部分建筑在海面以下,實行自動收費,并配有消防、監控系統。目前,輪渡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凈高3米,設小型汽車泊位435個,是我國惟一的海底車庫。到2009、1年底,廈門市已建成人防工程面積約46萬平方米。2005年5月,廈門東通道破土動工。,全國首座“海底車庫”,廈門,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2.共同溝的建設共同溝也叫“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地下管廊。它是把設置在地上架空或地下敷設的各類公用管線集中容納于一體并預留檢修空間的地下隧道,主要適用于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線多的重要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主干道。共同溝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城市市政配套建設的一種先進模式。共同溝已成為衡量城市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的標志之一。,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城市共同溝可容納電力、通信、供水、燃氣等多種管線,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含義和范疇,共同溝最早見于法10、國,為了改善城市環境,1833年即有系統的在城市道路下規劃建設規模宏大的下水道網絡,同時開始興建共同溝。由于下水道斷面相當大(寬約6.0m,高約5.0m),就在其中接納了給水管、通訊電纜、壓縮空氣管道及交通信號電纜等公用設施,形成世界上最早的共同溝。之后,英國、德國、西班牙、前蘇聯、匈牙利、歐美其他國家以及日本等都相繼建設共同溝。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共同溝技術日臻完善。“共同溝”一詞源自日本,日本的共同溝建設最發達,建成的里程最長,相應的建設法規也比較完善。,日本共同溝,共同溝的效益,二、城市基礎設施的分類和使用,(一)城市基礎設施的分類1.按照政府對基礎設施所有權的控制程度及其客觀屬性進行劃分11、(1)壟斷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供水、供電、通信、對外交通、防災設施等。壟斷性城市基礎設施是指決定國計民生、影響重大、由于客觀或其他社會經濟原因形成的在生產和生活中不能替代、不可缺少的一類城市基礎設施。這類城市基礎設施必須由城市政府控制其所有權,經營權可以按市場規律放開,但對其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或收費標準還是要進行必要的合法干預。,二、城市基礎設施的分類和使用,(2)非壟斷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燃氣、供熱、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等設施。非壟斷性城市基礎設施是相對于壟斷性城市基礎設施而言的,其基礎地位雖然重要,但可以通過多元化經營、競爭來降低成本,實現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二、城市基礎設12、施的分類和使用,2.按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及其經營權的可市場化程度進行劃分(1)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供水、供電、郵電通信、污水處理、環衛、燃氣、供熱等設施。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可以通過國家的立法作保證,以經營權的市場化為手段,采取投資、融資、建設、合理定價(收費)等方式,實現建設、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二、城市基礎設施的分類和使用,(2)非安全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道路、防災、綠地、環境監測等設施。非安全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是那些公益性極強、難以明確具體服務對象、以達到社會和環境效益為主要目的的基礎設施,必須由政府財政投資及補貼來維持經營和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分類.doc,二、城市基13、礎設施的分類和使用,(二)城市基礎設施的作用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條件,其作用:1.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2.城市基礎設施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條件,為生產和生活提供一個減少污染的環境3.城市基礎設施能夠避免和減輕各種災害對生產和生活的危害4.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現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標志,是城市競爭手段和競爭力的表現,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方式城市基礎設施的產業化,一、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一)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1)綜合管理機構。城市政府設置的建設委員會14、或規劃建設委員會以及類似的機構,一般是綜合管理機構。(2)專業管理機構。根據技術性質和功能特點,城市基礎設施可以劃分為若干專門系統,如水系統、電系統、交通系統、通信系統、環境系統等。從事專門系統的管理機構就是專門管理機構。,一、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3)協調機構。城市政府為了協調城市基礎設施管理和城市其他各項事業管理的關系,達到城市管理的綜合效益而設置的跨專業、跨領域的委員會。(4)臨時機構。影響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的動態因素很多。城市管理新出現的或突擊性的任務需要城市政府設置一些臨時機構。這些機構完成任務后就隨之撤銷。,一、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二)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機構的15、職能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部門屬于專業經濟管理部門,即實施行業管理的部門。政府主管部門對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制定行業的發展方針、政策、規劃、規章、強制性產品標準、服務標準、規范等,并監督其實施。(2)實施市場管理,包括市場準入、資格認定、質量監督、服務監督等。,一、城市基礎設施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3)與有關部門協同監督、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和收費標準的管理。(4)對于具有直接經濟收益的設施,如城市供水、燃氣、供熱等行業,著重培養市場機制的形成,促進建立一種以市場投入為主導的建設、經營新機制,廣泛吸收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參與,形成有序競爭的局面。(5)對于16、沒有直接經濟收益或直接收益很少的設施,如城市道路、環境衛生、園林、綠地、防洪等設施,其維修、養護、保潔等業務應采取招標等市場競爭方式選擇勝任、高效的企業來承擔,并按合同辦事。,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一)城市基礎設施管理的內容1.城市供電管理城市供電管理的內容:(1)輸變電建設管理。(2)供電設備運行、檢修管理。(3)用電營業管理。,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2.城市供水管理城市供水管理的內容:(1)水資源管理。(2)供水工程的建設管理。(3)供水的水質和水壓管理。(4)節約用水管理。,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3.城市供氣管理城市供氣管理的17、內容:(1)供氣規劃管理。(2)供氣工程的建設管理。(3)供氣的安全管理。,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4.城市道路管理城市道路管理的內容:(1)對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質量、進度的監督。(2)對道路的維修和養護。(3)路政管理。,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5.城市災害管理城市災害管理的內容:(1)各種防災設施的建設和維護。(2)防災報警系統和預警系統的建設和管理。(3)防災物資的儲備管理。(4)普及防災救災知識。,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以及特點,(二)城市基礎設施經營和管理的特點1.根據在公益性方面和市場化程度上的區別,實行不同類型的經營管理模式2.根據經營18、管理模式的不同,實行不同的定價制度3.無論實行哪一種經營管理的模式,都要努力提高經濟效益,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1)城市政府的財政撥款。(2)城市建設稅與配套費。(3)國外的長期低息貸款。(4)向國內外貸款或發行債務。(5)公共事業的合理收費。(6)土地批租收入。(7)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有償使用和企業化經營收入。(8)市政設施部門專營權有限期出讓。,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9)組建基礎設施建設的上市股份公司。(10)吸引大企業投資市政設施建設。(11)融通社會基金。(12)向國內金融機構短期借款。以下各種籌資途徑可19、以歸納為四類:城市財政支出、基礎設施運營收入、發行股票債券向社會集資、向國內外銀行貸款。,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方式(1)政府全包全攬方式。(2)操作維修合同方式。(3)出租開發操作方式。(4)交鑰匙合同方式。(5)BOT方式。,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BOT模式:建設運營移交 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門)通過特許權協議,授權項目發起人(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法人國企)聯合其他公司或股東為某個項目(主要是自然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項目)成立專門的項目公司,負責該項目的融資、設計、建造、運營和維護,在規定的特許期內向該項目(產品/20、服務)的使用者收取適當的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還本付息)、經營和維護等成本,并獲得合理的回報;特許期滿后,項目公司將項目(一般免費)移交給政府。,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TOT模式:轉讓經營轉讓 通過轉讓出售現有投產項目在一定期限內的現金流量從而獲得資金建設新項目的一種融資方式。,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和投融資方式,(三)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基本模式的演進1.傳統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2.以政策性投融資公司為主體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四、城市基礎設施的產業化,城市基礎設施產業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基礎設施產業化是城市經濟發展的趨勢2.產業化適應基礎設施建設量和投資量21、不斷擴大的需要3.產業化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率4.城市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有限的財力需要基礎設施產業化5.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產業化提供了技術條件,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促進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良性發展,一、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總體水平滯后,超負荷運行2.城市基礎設施規劃滯后3.城市基礎設施管理乏力4.市場化融資的應用和發展還不普遍5.城市基礎設施效益低下,一、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1.認識上的偏差2.制度上的缺陷3.決策上的失誤,二、促進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良性發展,1.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律的研究2.建立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法規體系3.改革城市建設體制4.營造開放的城市發展環境,二、促進我國城市基礎設施的良性發展,論述:1.開發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作用。2.城市基礎設施產業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3.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其原因何在。,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