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碧桂園住宅小區清能低層多塔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2905
2024-01-11
22頁
137.04KB
1、宜昌碧桂園清能一期一標段低層工程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方案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 編制時間:年1月6日 目 錄一、 各參建單位名稱2二、 工程及塔機概況2三、 塔機的主要性能參數3四、 編制依據4五、 危險源辨識及風險4六、 塔機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6七、 應急措施15八、應急預案16 宜昌碧桂園清能一期一標段低層工程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方案一、 各參建單位及地址工程地址:宜昌市點軍區建設單位:XX開發有限公司監理單位:XX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工程有限公司安裝單位:XX憑有限公司二、工程及塔機概況 1 工程概況建筑規模占地面積9856m2建筑面積12107.12m2層數2-3層建筑2、檐高 9.485 m 12.13m標高0.000絕對標高為66.6573.9基底-1.4-3.0建筑功能住宅樓結構類型框剪、框架基礎形式條形基礎、柱下獨立基礎本工程地塊相對獨立,目前正在土方開挖階段,塔吊未安裝,除新建建筑物外,塔吊大臂范圍內沒有建筑物, 1#、2#、3#塔吊大臂臂長均為56m,1#塔吊與2#塔吊中心距離78m,大臂交錯34米;1#塔吊與3#塔吊中心距離58m,大臂交錯54m; 2#塔吊與3#塔吊中心距離77m,大臂交錯35m; (具體見“施工現場塔吊平面布置圖”)。三、塔機的主要性能參數、安裝參數及安裝順序1、塔機的性能參數如下:塔號樓號型號起重力矩獨立高度最大吊重最大臂長最3、大臂長吊重標準節尺寸1#14#TC561056KN/M40m6T56m1.0T1.61.62.5m2#17#TC561056KN/M40m6T56m1.0T1.61.62.5m3#21#TC561056KN/M40m6T56m1.0T1.61.62.5m2、 塔機的安裝參數如下:(單位:m)(1)地下室施工階段塔號樓號塔機型號基礎承臺面標高初裝高度(h)最終高度(H)樓房高度安裝臂長L塔機中心距Li-j大臂交叉幅度Li-j交叉塔高差Hi-j1#14#TC5610-0.322.522.512.13m56mL1-2=78L2-3=77L1-3=58L1-2=34L2-3=35L1-3=54H1-24、=7.5H2-3=7.5H1-3=152#17#TC5610-0.3303012.13m56m3#21#TC5610-0.337.537.512.13m56m3、塔機的安裝順序 塔機安裝順序為1#塔吊、2#塔吊、3#塔吊。1#塔安裝高度為22.5m;2#塔吊安裝高度30m,安裝2#塔吊時,1#塔吊必須停止工作,待2#塔吊安裝完成才能投入使用;3#塔吊安裝高度37.5m,安裝時1#、2#塔吊停止作業。四、編制依據1、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2、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第166號令)3、 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06)4、 武漢市建筑起重機械備案登記5、與監督管理實施辦法(武建【2008】142號)5、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除、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7、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8、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9、 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五、危險源的辨識及分析由于設計3個塔機安裝高度始終相差7.515米,如有變更必須申報審批。且每臺塔機安拆時起重臂的方向都不在另一臺塔機起重臂360度回轉的范圍內,因此,3臺塔機起重臂臂架相撞的危險情形幾乎不存在,未列入危險源。塔機類型危險源可能發生危險情形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安全措6、施1#塔吊TC5610多塔作業鋼絲繩或吊鉤吊物與2#,3#塔起重臂或拉桿相碰,造成設備損壞或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回轉或起升制動器失靈3、大風推動停不住4、突然停電無制動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控制施工進度合理安排附著,建立升節審批制度。3、夜間施工設置紅色信號燈,設置進入交叉區報警。4、制定塔機避讓規則。5、采用備用電源,采用木楔超塞。6、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臨近施工道路小車吊鉤或吊物在施工道路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鋼絲繩斷3、機構部件斷軸4、吊物捆綁不妥5、吊物斗籠缺陷1回轉時小車退回15米內并在起重臂設標志2、確保操縱控制可靠,制動靈敏3、檢查機件確保完好4、7、檢查司索吊物可靠2#TC5610多塔作業鋼絲繩或吊鉤吊物與1#、3#塔起重臂或拉桿相碰,造成設備損壞或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回轉或起升制動器失靈3、大風推動停不住4、突然停電無制動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控制施工進度合理安排附著,建立升節審批制度。3、夜間施工設置紅色信號燈,設置進入交叉區報警。4、制定塔機避讓規則。臨近施工道路小車吊鉤或吊物在臨時施工道路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鋼絲繩斷3、機構部件斷軸4、吊物捆綁不妥5、吊物斗籠缺陷1回轉時小車退回20米內并在起重臂設標志2、確保操縱控制可靠,制動靈敏3、檢查機件確保完好4、檢查司索吊物可靠臨時設施小車吊鉤或吊物鋼筋8、加工棚等臨設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落損物傷人同上1、吊物時避開臨設原有建筑上空2、檢查機件確保完好3、檢查司索吊物可靠4、臨設上搭設防護層3#TC5610多塔作業鋼絲繩或吊鉤吊物與1#、2#塔起重臂或拉桿相碰,造成設備損壞或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回轉或起升制動器失靈3、大風推動停不住4、突然停電無制動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控制施工進度合理安排附著,建立升節審批制度。3、夜間施工設置紅色信號燈,設置進入交叉區報警。4、制定塔機避讓規則。5、采用備用電源,采用木楔超塞。6、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臨近施工道路小車吊鉤或吊物在臨時施工道路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鋼絲繩斷3、機構部9、件斷軸4、吊物捆綁不妥5、吊物斗籠缺陷1回轉時小車退回15米內并在起重臂設標志2、確保操縱控制可靠,制動靈敏3、檢查機件確保完好4、檢查司索吊物可靠臨時設施小車吊鉤或吊物在鋼筋加工棚等臨設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落損物傷人同上1、吊物時避開臨設上空2、檢查機件確保完好3、檢查司索吊物可靠4、臨設上搭設防護層21#2#3#TC5610塔天氣變化、觸電觸電,機械損壞雷雨天氣導至停電1、 大霧天氣、大風大于5級時停止使用;2、 每臺塔吊塔尖安裝避雷接散器,設置避雷措施;31#2#3#TC5610停電停電重臂相撞1、 工作狀態突然停電,慣性或風力推動起重臂相撞2、非工作狀態風力推動起重臂相撞1、 配備回轉10、剎車備用電源;2、 備用限制回轉的木楔;3、 對回轉進行限位,塔吊上設置紅色警示燈;4、 設置臨近回轉限位的減速報警裝置;5、 拆除回轉高速檔;6、 在地面設置錨固點。提前減速,機械制檔。1#2#3#TC5610回填土擠壓塔身1,回填不當.2,機械運行擠壓3,塔基護筒質量不合格1嚴格按塔吊基礎施工方案砌筑塔基護筒.并等筒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回填土.2.護筒周邊回填土分層人工夯填,對稱回填,嚴禁采用機械回填壓實.3塔基護筒外5米區域不得堆施工材料或作為機械運輸通道.1#2#3#TC5610臨時設施小車吊鉤或吊物在施工道路上空回轉經過,造成墜物傷人。1、操作失誤2、鋼絲繩斷3、機構部件斷軸4、11、吊物捆綁不妥5、吊物斗籠缺1. 取消各塔回轉高速檔2. 嚴禁出圍墻作業3. 嚴禁吊鉤吊物經過人員.臨設.道路上空并采取定向限幅措施1#2#3#TC5610多塔作業大臂相撞,機械損傷,墜物傷人1. 大臂不平衡相碰撞2. 吊物相碰撞1. 操作時小車退出交叉區方可回轉,高位塔吊鉤吊物嚴禁進入低位塔平衡臂回轉區域內2. 嚴禁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時吊物六、塔機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 (一)安全技術措施 1、在回旋半徑存在交叉的塔吊采取高低差錯開,對每臺塔吊的安裝高度進行統一規定,避免互相干擾,相鄰兩塔吊大臂均碰不到對方塔身,處于高位的塔吊吊鉤(吊鉤升至最高點)與低位塔吊的垂直距離在任何情況下不少于3m。且移動12、塔吊時任何部位(包括吊物)之間距離不小于5m。相交塔機高度相互錯開,始終保持大于5m以上高差。 2、增設回轉剎車備用電源即蓄電池,塔吊在工作狀況時對其進行充電。工作中突然停電,吊鉤未提升到位時,應使用備用電源進行回轉制動。 3、每臺塔機上預備4塊木楔,遇停電情況除利用備用電源回轉制動外,還應及時將回轉齒圈與回轉小齒輪用木楔楔緊,防止風力推動起重臂旋轉碰撞其他塔機或建筑物。來電時將吊鉤收回后應及時將木楔松脫。 4、設置塔機交叉區域回轉報警裝置。利用回轉多功能限位開關觸點與電鈴連接,塔機旋轉至交叉區域時限位觸點動作,電鈴報警,提醒司機與指揮:塔機已進入危險區域,應謹慎操作;電鈴延時斷電自動斷電;513、將所有塔吊的回轉高速檔(三、四檔)拆除,只用起動一檔和運行二檔,減小旋轉慣性。 6、設置小車幅度報警裝置,變幅小車行至15m處時電鈴報警,塔機在回轉前必須變幅至15m以內幅度。 7、搭設現場臨時道路及臨時設施安全防護棚,防護范圍以塔機起重臂覆蓋范圍的道路長度,臨時設施全部搭設防護棚,搭設標準以武漢市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實施手冊為準。8、設置障礙燈,夜間施工時,紅色障礙燈必須打開。提醒兩臺夜間施工塔機保持安全距離。9、在各加工區及施工道路上空搭建安全防護棚及安全通道,塔機起重臂如需在其上空旋轉時,吊物小車應先收到起重臂的根部、主鉤上升到上限位的位置后再旋轉起重臂,嚴禁吊物在各加工區、14、生活區及馬路上空旋轉。10、在安全防護棚上懸掛醒目的警告標識,塔機負載及空載狀態下在其上空旋轉時,小車應先收回到起重臂根部;11、在架空線附近起吊應有信號工在場指揮,并留有防撞空間。吊鋼管、鋼筋等較長物件時應系掛攬繩。在塔吊大臂上設置小紅旗標志,當小車運行至該部位時,司機、信號工應加倍小心。對各工人、信號工、司機加強技術交底。起吊、卸鉤時工人應全力配合保證平穩起吊與卸物。 (二)使用作業具體規定: 1、風力達到5級以上或回轉剎車失靈或起重臂定位較困難時,嚴禁塔機作業。 2、塔機司機每班作業前,必須檢查回轉剎車、回轉限位是否可靠。 3、吊物起升時,在吊物離地30至50cm左右應作停頓,塔機指揮應15、對吊物綁扎情況進行檢查。 4、塔機回轉或變幅時,吊物臨近道路、臨時設施、交叉區域前,必須注意觀察并提前減速,吊物不得超過工地圍墻。 5、每班作業后,塔機吊鉤應停置在起重臂10m幅度內、距起重臂垂直距離2-3m,吊鉤上不得懸掛吊物、吊索。 6、夜間保持塔機紅色障礙燈開啟。 7、塔機在兩塔交叉區域作業時,應遵守以下規則: 1)低塔讓高塔:安裝高度相對較低的塔機在回轉前應先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再進行作業。2)后塔讓先塔:兩塔同時在起重臂交叉作業區域內作業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機應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機。 3)動塔讓靜塔:在進入兩塔超重臂交叉作業區域內作業時,正在運行的塔機應避讓處于靜止狀態的塔機。 4)輕16、車讓重車:兩塔同時運轉時,起吊重物較少(相對于塔機本身起重特性)的塔機,應主動避讓起吊物較重的塔機。 5)客塔讓主塔:當塔機進入另一臺塔機主要作業區域時,應主動避讓該塔。 8、作業過程中,發生兩塔碰撞一臺鋼絲繩與另一臺塔起重臂纏繞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通知維修人員解除纏繞后方能動作。 (三)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項目部對塔機安全使用建立建設單位牽頭、監理監督、項目部管理、作業人員實施的管理機制。 1、建設單位安全職責(1)建設單位建設安全組織管理體系,負責建設單位將安全文明措施費按合同支付,督促施工單位將安全文明措施費專款專用,嚴格監督施工按照安裝、拆卸方案及制度進行作業,督促監17、理單位對塔吊的安裝、拆卸、頂升進行旁站。(2)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安全事故隱患的,建設單位接到監理單位報告后,應當責令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立即停工整改。 2、監理單位安全職責 (1)對施工單位的安裝拆卸方案、頂升附墻計劃進行審核,安拆、頂升加節、附墻時必須旁站,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等文件; (2)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3)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4)監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情況; (5)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18、械的使用情況;(6)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3、安裝方(租賃)職責:3.1進入施工方工地施工時接受該方檢查并服從現場指揮。3.2塔吊安裝方應每月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維護保養,發現隱患及時排除。3.3對塔吊司機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3.4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定期對設備進行巡查,并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交設備使用方備查。4、項目部塔機運行崗位職責 4.1項目經理 負責配備相關人員,組織對方案中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督促項目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和設備檢查整改制度的落實。 4.2項目生產經理 對塔機19、的安全負直接領導責任,協助項目經理落實相關規范、標準和管理制度;組織安全技術措施;配合項目經理定期組織對塔機進行安全檢查,督促對安全隱患的整改落實工作;發生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的搶險、保護工作。 4.3項目安全員 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履行塔機安全作業的管理與監督;宣傳貫徹相關政策、規章、制度;對項目部塔機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塔機作業制度的貫徹與落實進行檢查與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跟蹤復查;定期組織作業人員安全例會。5、對塔吊司機和塔吊指揮的要求5.1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做事細心,工作認真負責,同時還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精湛的操20、作技能和靈敏的反應能力。塔吊司機必須熟練掌握標準規定的通用手勢信號和有關的各種指揮信號,并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現場用指揮語言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指揮錯誤。5.2塔吊司機應熟悉作業環境,全面了解塔式起重機的構造原理、正確的使用方法、保養、維修的基本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并能熟練地進行操作使用。5.3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在進行施工生產前,要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保持相對的穩定性,無故不得隨意更換。換班時應采用當面交接制。5.4塔吊司機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統一確定頻道后必須鎖頻,使用人員無權調整頻率,要做到專機專用,不得轉借。5.5在塔機的使用過程中,21、信號指揮人員不得擅離職守,必須與吊鉤的位置保持同步,并要向塔吊司機人員傳遞準確、可靠、無誤的操作信號,使用中嚴格執行該塔機的專人操作、專人指揮、專人掛鉤的定人定崗規定,嚴禁其他人向塔機操作人員發號施令。5.6司機必須在佩有標志的指揮人員指揮下方可操作;操作前應發出音響信號,并嚴格按照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信號不清時,不得盲目操作,堅決拒絕違章指揮。5.7信號工要正確佩帶安全帽、袖標。所戴手套的手心和手背要易于辨別。哨音響亮準確,旗語規范到位。5.8在塔機的使用過程中,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塔吊的起重機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塔吊十不吊”的相關規定,清楚被吊物重量,掌握被22、吊物重心,按規定對被吊物進行綁扎,綁扎必須牢固。在被吊物跨越幅度大的情況下,要確保安全可靠,杜絕發生“天女散花”的現象。不違章作業,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各種違章指令。6、塔吊司機的職責6.1塔吊司機隨機進入施工現場后,應主動熟悉工程概況、工程環境及施工條件、服從指揮,遵守現場有關安全技術的各項規定,不擅離職守,不接待非機組人員登機。6.2塔吊司機每天在作業前必須了解當天在共同作業區域內的施工項目以及作業時間的安排。6.3每天使用塔機前,要認真檢查力矩限制器、起身高度限位器、吊鉤保險裝置、鋼絲繩、電器系統等的可靠性,并進行適當的空載運行。經常檢查限位器、回轉限位是否有效、非工作狀況下吊鉤是否升到安全23、高度、小車是否收回到起重臂的根部。經常收緊小車牽引鋼絲繩,防止其過度下垂。6.4塔吊司機應愛護機械,保護機上各種安全、檢測及報警裝置靈敏有效。認真作好日常維護保養,精心操作,努力提高塔式起重機的生產效能,延長使用壽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塔吊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之中。6.5在操作塔式起重機時,如突然發生機械故障或事故時,塔吊司機應立即停機排除或進行搶修,并及時報上級有關部門協助處理。6.6塔吊司機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的各項規定,拒絕執行違反操作規程的指揮,嚴禁酒后駕駛、疲勞駕駛。6.7塔吊司機應認真填寫交接班和機械運行記錄,定期交安全負責人歸檔。6.8塔機司機應準備兩個專用質地堅硬的木楔,在駕24、駛室備用并妥善保管。當遇到大風、停電等情況,回轉機械自動失效時,塔機司機應攜帶木楔從駕駛室下到上層維修平臺,將兩個木楔放入回轉減速器小齒輪與轉支軸承齒輪圈的咬合間隙左右兩側,以阻止起重壁旋轉,避免吊物與另一臺塔機鋼絲繩相碰。6.9司機在作業前須先觀察周圍的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旋轉起重臂,嚴禁在未確定安全的情況下高速旋轉。6.10塔機作業前應進行空載或試吊,確認無故障后方可進行作業;塔吊提升重物后,嚴禁自由下降,嚴禁墻外吊物。6.11起吊時吊索應保持垂直,起降要平穩,操作盡量避免剎車或沖擊,當起吊滿載或接近滿載時,嚴禁同時做兩個動作。6.12塔吊司機在開車前必須鳴鈴示警,必要時在吊運中也要25、鳴鈴,通知受負載威脅的地面人員撤離。6.13塔吊司機必須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當指揮信號不明時,司機應發出“重復”信號詢問,明確指揮意圖后,方可開車。當指揮人員所發信號違反標準的規定時,塔吊司機有權拒絕執行。6.14在吊運過程中,塔吊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止”信號都應服從。6.15為了確保工程進度和塔機安全,各塔機需確保駕駛室內在工作時間有司機值班;交班、替班人員未當面交接,不得離開駕駛室,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6.16每臺塔吊司機在工作過程中,將塔吊向交叉作業區內回轉時,要先觀察四周塔吊的動向或物態;然后,用對講機告訴其它機組的塔吊司機,本機組的塔吊要進入共同作業區域施工,告之他26、們暫時不要進入交叉區域作業;施工完畢后,通過對講機告訴其他塔吊司機,目前塔吊已經離開共同作業區,并讓其他塔吊司機確認信號后在逐一按照上述告之程序安全進入交叉作業區域作業,嚴禁兩臺塔吊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吊物。6.17在重合區域向施工作業區運轉物料時,必須先綁扎牢固,然后吊離工作面2-3米的高度后,再回收小車到安全半徑內,然后再將起重臂旋轉到需要物料的方向后,再使小車慢慢滑向對應的部位。6.18塔機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臂按順風方向停置,預防起風或其他因素造成大臂擺動。6.19塔機停止操作后,應選擇回轉時無障礙物及大臂順風停機,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絕對禁止采用任何方27、法限制起重臂順風轉動,防止起重臂隨風轉動時與臨塔吊或其他物體碰撞。7塔吊指揮的職責7.1指揮人員應根據標準信號要求,與塔吊司機進行聯系。7.2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必須清晰、準確。7.3指揮人員應站在能使司機看清指揮信號的安全位置上。當跟隨負載運行指揮時,應隨時指揮負載避開人員和障礙物。7.4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與被吊物。塔機回轉起重臂過程中,信號指揮人員還必須環顧相鄰塔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指示語言;安全指示語言必須明確、簡短、完整、清晰。7.5指揮人員不能同時看清司機和負載時,必須增設中間指揮人員。以便逐級傳遞信號。當發現錯傳信號時,應立即發出停止信號。7.6指揮過程中,嚴格28、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機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叫被指揮的塔機編號,待塔機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7.7指揮塔機作業時信號工應注意物體與周圍物體是否能安全通過,并指揮作業人員避開,重物放好后將吊繩拉出才能起吊,以免吊繩彈出傷人,進入交叉區域應減速運行。7.8負載降落前指揮人員必須確認降落區域安全時方可發出降落信號。7.9當多人綁掛同一負載時,起吊前,應先作好呼喚應答,確認綁掛無誤后,方可由一人負責指揮。7.10在開始起吊負載時,應先用“微動”信號指揮。待負載離開地面100mm200mm穩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揮。必要時,在負載降落前,也應使用“微動29、”信號指揮。7.11塔吊指揮在作業前、作業中和交班時,必須對吊裝鋼絲繩進行全面檢查與鑒定,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吊裝鋼絲繩。7.12指揮長應負責協調各信號指揮員多塔作業的信號指揮,積極參與并監督檢查現場的指揮工作。 8、升節時制度:1、根據施工進度要求,各組團提前上報項目部進行審核,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頂升加節工作。2、項目部根據工程進度,統一調度,管理各樓棟塔吊加節工作。3、塔吊頂升工作由塔吊安裝公司負責。4、頂升加節工作必須安排在白天進行,且應選擇在中午休息時間,嚴禁在塔吊工作期間進行。5、頂升加節時嚴禁其他塔吊工作,在現場設置安全警戒線及安全標志,作業區內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6、專人指揮,相互30、協調配合,確保安全。7、塔機最終安裝高度,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1#塔吊最終安裝高度為22.5m,2#塔吊最終安裝高度為30m ,3#塔吊最終安裝高度為37.5m。8、嚴格執行塔機司機日常檢查、項目部每周檢查、租賃公司每月檢查的檢查制度。9、項目部每月對塔機作業人員組織一次安全學習,并針對塔機使用中出現過的問題制定糾正措施。10、現場配備塔機總指揮,與各塔指揮聯絡;每臺塔機配備一名司,二名指揮,二名司索,塔吊司機與司索、指揮使用對講機聯絡,并認真落實碰撞措施。七、應急措施 發生塔機安全事故時,應及時啟動項目部應急預案。以下就一般性危險情況制定應急措施。1、塔機運轉過程中突然停電。塔機司機應及時31、利用備用電源制動回轉并采用木楔楔住回轉齒輪與齒圈,塔機指揮應及時向項目部負責人反映情況,爭取盡快送電,停電期問塔機司機和指揮不得離開工作崗位。應想辦法對起重臂進行臨時錨固。 2、出于操作失誤塔機回轉過度可能會引發碰撞,應迅速對塔機的危險性做出判斷,并考慮選擇:1)通過起升和變幅動作避免碰撞;2)間斷對回轉進行制動,減小回轉慣性直至制動;3)可能的情況下,反檔間歇制動;4)塔機指揮應迅速觀察周邊環境,與相鄰塔機取得聯系,采取其他必要措施。 3、作業過程中,發生兩塔碰撞一臺塔鋼絲繩與另一臺塔起重臂纏繞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通知維修人員解除纏繞確定鋼絲繩沒有受損后塔機方能動作。4、作32、業過程中,發生塔機碰撞建筑物后,應立即停止動作,并對回轉進行制動,待清楚能否動作后方能向相反方向運行。5、塔吊發生斷臂、傾翻時,在現場的機要組應立即用電話向公司生產部報險情。公司總經理立即召集搶救指揮組其他成員攜帶搶險工具趕赴現場搶救、救護。 八、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提高建設工程起重設備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快速反應能力,確保及時、有效地遏制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事故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以最快速度對事故的傷亡人員進行施救以及事故現場設備險情和安全隱患的迅速排除,以避免事故繼發性發生。(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宜昌碧桂園清能一期一標段低層工程施工作業現場塔式起重機。(三)應急預案施救33、項目的具體施救方法 1、觸電應急(急救)方法 1.1對于觸電者的急救應分秒必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嚴重。這時應一面進行搶救,一面緊急聯系專業救護機構,就近送病人去醫院進一步治療;在轉送病人去醫院途中,搶救工作不能中斷。1.2關掉電閘,切斷電源,然后施救。無法切斷電源時,可以用干木棒、干竹桿將電線挑離觸電者身體。如挑不開電線或其他致觸電的帶電電器,應用絕緣材料將帶電電器與觸電者分離,使其脫離電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運動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觸電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1.3傷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應讓傷者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34、克或心衰。 1.4傷者喪失意識時要立即叫救護車,并嘗試喚醒傷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做胸外心臟扣壓。 1.5發現其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復蘇措施(少數已證實被電死者除外),一般搶救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認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實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用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35、救一定要徹底。 2、機械傷害(急救)方法 當傷害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告出事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場急救。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 2.1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 2.2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搏動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 2.3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36、診治。 2.4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褥等充填后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2.5若有開放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立,對胸壁傷口應行嚴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速送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3.0塔吊傾覆事故發生后,首先有目擊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通知救援組長,救援隊員應做好現場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最大限度減少重傷程度。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現場指揮,電話通報各相關負責人員,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37、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到現場救護。門衛執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援車輛及人員。 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 (四)應急準備 1、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領導小組常設機構在項目部,承擔起重機械在安裝、頂升(降節)拆除及使用作業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日常工作,指導和監督起重機械安裝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在接到突發事件通知的第一時間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及成員報告,并根據事38、發情況制定所要采取的救援措施。2、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姓名救援小組職務手機號碼部門職務尹晶波組長 13507131092建設單位項目代表 程浩 組長 13317148311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張作林副組長 13697328587總監陳威組員13986041748施工單位生產經理劉書房組員15972083238施工單位生產經理魯佳組員18672372260 技術負責人胡鑫組員15872859796安全員 陳力組員18696273454施工員侯洋組員13607132608施工員彭凱榮組員13554453922施工員石川組員13871227365質檢員吳廣組員13545255581材料員3、應39、急救援隊職責 應急救援隊是對起重設備突發事故予以施救和搶檢的常設機構。其成員均受過起重機械專業知識培訓,并取得國家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且具有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是項目部職工隊伍中的技術骨干。應急救援隊在接到項目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并根據施工方案,將起重機械解體拆除,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應急救援隊的組成姓名職務部門手機號碼周凱聯絡員 施工單位工程師 13554058119張貴云組員 水電13971598075采福賢組員工長13429860135謝儉生組員保管153271599565、救援物資準備 (1)載人車輛: a、面包車(7座)40、一臺 駕駛員:張陽,手機號:18627044326; b、小車一臺駕駛員: 劉國中,手機號:18971549792 (2)吊車(50噸)一臺 駕駛員:李惠平, 手機號:15071071382 外協大噸位吊車(80120噸) 聯系單位:吊裝公司 聯系人:詹才波, 15927475778 外協吊車:(2050噸) (3)工具準備 a、鋼絲繩、繩卡、卸扣等吊索具 b、氧氣、乙炔各兩瓶 c、專用工具、撬扛、手拉(電動)葫蘆等工具 (4)照明器材 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及燈具、手電筒等。 (5)資金準備: 根據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設立專項資金賬戶,由財務部門按月度生產統計產值的1%劃入專41、戶,由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管理使用、財務部門監督管理。 (五)應急響應 1、在接到突發性事故的第一時問內,立即通知組織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和應急救援成員以及相關車輛駕駛人員,準備好各種工具及必須的資金,立即趕赴事發現場。 2、在地方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協調下,以最快的速度盡一切力量搶救傷員,并根據起重機事發現狀制定相應的設備拆除方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快將設備拆除,以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積極配合并協助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做好事故的調查取證工作,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實事的寫出事故分析報告,并根據政府權威部門關于事故鑒定及責任的劃分,承擔本公司應負相應責任。發生重大危險事故或險情時,及時向社會求助:火警119;救護120;匪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