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公跨鐵工程老站東河橋拆除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2994
2024-01-11
28頁
621.04KB
1、 老站東河橋拆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甌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公跨鐵工程位于溫州市甌海區,鐵路新客站站前片區。工程范圍:站西路金麗溫高速,設計樁號0+0001+536.435,紅線寬度78m。其中在下穿鐵路和各交叉口渠化段局部突破紅線,主要相交道路有站西路、橫塘支路、鐵路、站前路、站東路和金麗溫高速,跨越河道兩條為站西河和站東河。老甌海大道站東河橋位于新建甬臺溫鐵路東側,新建站東路平交口西側,跨現狀站東河。既有老站東河橋為716米簡支板梁橋,橋梁總長112m,總寬24,橋跨中心線與既有橋梁中心線斜交70。橋梁每跨有16米預制板梁24片,全橋共有168片,每片梁重量約16噸。下部結構為樁柱式橋墩加樁2、柱式橋臺。其中,六個橋墩均位于河中,每個橋墩有七根鉆孔灌注樁,上為系梁+立柱+蓋梁。兩側橋臺為樁柱式橋臺,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基數量七根。新建甌海大道快速路主線橋由現狀老站東河橋上方通過,其中橋墩PM24至PM28均位于老橋范圍以內,需對現狀老站東河橋進行拆除。老站東河橋平面位置圖老站東河橋所跨河道為站東河,為不通航河道,目前水深約為3m,河床標高為+0m。二、拆橋方案(一)、主要施工步驟1、交通:根據總體施工進度,站東河老橋拆除施工前現狀站東路平交口至鐵路段交通由老甌海大道改道至新建北輔道,屆時車輛將由新建站東河北輔道橋通行過河。老甌海大道站東路平交口以西老站東河橋新建鐵路段全封閉施工,僅允許3、施工車輛進出。2、隨橋管線遷移:老站東河上隨橋過河的管線為南側護欄外側的國防光纜,拆橋前將遷移至新建站東河北輔道橋人行道板下的綜合管線內。3、主要施工流程(1)先在橋面上把板梁之間的絞縫位置用醒目的線條標示出來,以便于破碎機找到正確位置破碎。(2)采用大型破碎機先拆除橋面欄桿,按照標示線條鑿除板梁之間的絞縫砼,用切割機割斷橋面鋪裝混凝土里面的鋼筋網片,確保板梁之間無任何連接。鑿除的砼塊及時清理外運。(3)板梁吊裝:采用逐跨吊裝拆除法,即由西側橋臺第一跨開始,向東側逐跨吊運。 西側第一跨板梁吊運分兩個步驟:步驟一:采用兩臺25噸汽吊雙機抬吊,由南向北逐片吊走120#共計20片梁。兩臺吊車站位在該4、跨西側0#橋臺后和東側1#蓋梁后。從南至北120#板梁逐片吊運步驟二:采用兩臺25噸汽吊抬吊,配合導梁運梁過孔后再由25噸汽吊吊梁裝車吊運北側2124#共4片梁板。兩臺吊車站位在該跨西側0#橋臺后和東側1#蓋梁后。汽吊抬吊,導梁過孔吊運2124#梁板第二跨至第七跨板梁吊運分四個步驟:步驟一:采用兩臺25噸汽吊逐片吊走南側15#共5片梁,兩臺汽吊一臺站位在西側蓋梁內,一臺站位在東側蓋梁(橋臺)外側。2臺25噸汽吊吊運南側15#共5片梁板步驟二:采用兩臺25噸汽吊逐片吊走北側2420#共5片梁,兩臺汽吊一臺站位在西側蓋梁內,一臺站位在東側蓋梁(橋臺)外側。2臺25噸汽吊吊運北側2420#共5片梁板5、步驟三:采用兩臺25噸汽吊逐片吊走南側610#和北側1915#共10片梁板。兩臺汽吊一臺站位在該跨1114#梁板的西側蓋梁內側,一臺站位在東側蓋梁(橋臺)外側。2臺25噸汽吊吊運610#和1915#共10片梁板步驟四:采用一臺50噸浮吊和一臺25噸汽吊,配合導梁運梁過孔后再由25噸汽吊吊梁裝車吊運跨中1114#共4片梁板。浮吊站位在該跨西側蓋梁內側河道內,汽吊站位在該跨東側蓋梁(橋臺)后。浮吊、汽吊抬吊,導梁過孔吊運1114#梁板共4片板梁吊裝1)按照吊車說明書要求牢固可靠地打好支腿,伸臂,對液壓支腿要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加強措施,要把支承力均勻分布到橋面上,并盡量靠近蓋梁部位。2)千斤繩設置在在6、距離板梁端部2.02.5m處,進行兜底捆綁,用M(4)-BX25 GB10603型卸扣將千斤繩套好,然后把卸扣掛在吊機吊鉤上。千斤繩綁扎處用厚橡膠帶襯墊,防止千斤繩磨損;在千斤繩兩邊用膨脹螺栓打釘并用鐵絲與千斤繩連接,防止千斤繩在吊裝時滑移。3)吊車指揮人員指揮兩臺起重機同時緩慢起升,待預制板梁離開支座高越10Cm時,停車檢查兩臺起重機各自受力支腿的墊設情況,吊索卡環受力等情況,如果遇到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放下板梁,進行全面檢查;4)指揮兩臺起重機緩慢回轉一定角度,將板梁放在北(南)面的拖車上;5)按上述方法和步驟完成其它板梁的吊裝;6)在吊裝過程中要結合汽車吊主臂形式決定主臂長度與作業半徑7、的關系,不允許爬桿起吊;7)施工過程中要求臂長10.2米,工作半徑要小于6m,保證吊車主要處于受壓狀態。要滿足這個條件,就要求現場根據地形條件合理選擇吊機停放位置和運梁車的停放位置,吊裝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4)搭設水中通道及施工平臺因所有蓋梁、立柱、系梁、樁基均位于河道內,老橋梁板吊運拆除后需搭設水中通道及施工平臺。蓋梁、立柱、系梁、樁基均采用人工拆除,因此水中通道及施工平臺荷載僅需考慮人員通行荷載。水中通道擬采用河道內插打長度8m的20cm圓木樁基礎,木樁入土深度不小于4.5m;木樁基礎橫向并排設置兩排,排距1.5m,縱向按間距1.5m逐根插打。木樁基礎樁頂用趴釘固定縱向木樁縱梁;縱梁上再8、橫向鋪設木樁橫梁,橫木間距50cm;橫木上滿鋪木板作為通道(平臺)底板。施工平臺圍繞每跨墩臺搭設,沿蓋梁立柱四周插打長度8m的20cm圓木樁基礎,木樁入土深度不小于4.5m,逐根間距1.5m,插打于系梁外側1m位置(間距為3m);木樁基礎頂用趴釘固定木樁縱梁,縱梁上垂直于系梁方向鋪設橫木,間距50cm并避開立柱位置;橫木上滿鋪木板作為施工平臺。通道兩側和施工平臺四周均設置護欄,護欄高度大于1.2m,并滿鋪密目式安全網。木樁基礎間設置剪刀撐連接固定保證基礎穩定。(5)破碎立柱及蓋梁:河道內蓋梁、立柱等木支架通道和平臺搭設完成后,采用人工利用空壓機解剖。蓋梁不直接進行破碎,先把立柱破碎截斷后,再用9、50噸浮吊把蓋梁連同立柱一起吊起至拼搭船運至岸上,再用破碎機破碎外運。因蓋梁長度較長,根據浮吊的起重能力,擬將蓋梁分段截斷后分別吊運。蓋梁分割線位置如下圖所示:在蓋梁上用紅油漆標出分割線位置,人工破碎截斷蓋梁砼和鋼筋,采用50噸浮吊捆綁吊住蓋梁,然后人工破碎系梁以上的墩柱,截斷墩柱后用浮吊將該段蓋梁墩柱吊運至岸上再破碎外運。(6)破碎系梁:與破碎蓋梁相同,不對系梁直接進行破碎,將系梁與樁基連接處破碎截斷后,用50噸浮吊分段將系梁吊運至岸上后再破碎外運。(7)破碎橋臺: 此步比較簡單,直接用大型破碎機破碎臺帽及臺身后再挖除外運。隨著破碎的進行,臺帽及臺后填土之間的高差必然會越來越大,這時,用挖機10、挖除臺后填土,以保證臺后填土與橋臺高差不會太大。(8)鉆孔樁基破碎拆除:樁基不要求全部拆除,旱地部分拆除后的樁頂最少低于原地面50cm,河中部分拆除后不得高于原河床底。按此要求,旱地部分采用破碎機直接破碎至原地面以下50cm。河中樁基拆除采用直徑2m厚12mm的鋼護筒進行圍堰,用浮吊吊振動錘將鋼護筒振壓至河床以下3m,保證鋼護筒入土深度比例不小于1:1。將護筒內水抽干,清除淤泥后用空壓機破除樁身砼,樁基破除至標高+0m,并切割鋼筋,砼殘渣用人工打撈運走。(9)清淤:全橋破碎完成后,河道中難免會有破碎時掉下的混凝土塊。這些混凝土塊的存在必然影響到新橋鉆孔樁的施工。為此,老橋拆除完成后,必須對河道11、進行清淤。(二)、板梁吊裝計算1、吊車選擇及驗算吊車選擇要求:(1)按照板梁重量16T選擇吊車。(2) 根據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147-2004規定:采用雙機抬吊作業時,每臺起重機荷載不得超過允許荷載的80%。(3)吊車工作半徑不大于6m控制。根據以上要求結合吊車實際性能及現場工作條件,可選擇25T汽吊,用支腿臂桿長10.2m。起重性能表(QY25B汽車吊)臂長(m)主臂主臂+副臂幅度(m)10.212.5814.9717.3519.7322.1224.524.5+7.53250003.5202001615041720014850128504.51480012950119501075012、513000115501155099505.5116001025010250935083506105009250925087507850715078300755076607450695063505750863006350642064506150565052509538054605500555050504750104600468047304770465042502150123510357036103640366017601427402780281028301450162150219022101250181700172010502013309302210108002468027550注:1、 額定13、負荷中包括吊鉤及吊具的質量。2、 表中數值為起重機支腿全伸出,吊臂位于側方及后方的起重量。3、 作業時的環境條件地面的平整堅實程度,風力的大小及司機的熟練程度,將影響作業時實際安全起重量的數值,使用時對上述因素給予充分的考慮。根據上表,25T汽吊工作半徑6m,臂桿長10.2m時起重量為10.5T。10.5T+10.5T=21T21T X 80%=16.8T16.8T16T,安全。2、工具索選擇及驗算工具索選擇要求:(1)采用兩臺25T吊車進行抬吊,每臺起重機吊鉤上掛一彎四股的千斤繩,千斤繩與板梁夾角60,千斤繩設置在距離板梁端部2.02.5m處,進行兜底捆綁,用卸扣將千斤繩套好,然后把卸扣掛在14、吊機吊鉤上。(2)用于綁扎的千斤繩,安全系數取K=10(倍);(3)選用6 X 19+1類型千斤繩換算系數為0.85;千斤繩公稱抗拉強度為1550Mpa。 千斤繩受力圖: 每根最大荷載N1=N2=16T/(COS308)=2.31T 所需千斤繩最低破斷力總和=27.2T 選用31mm,6 X 19+1型,抗拉強度為1550Mpa的千斤繩,千斤繩最大破斷力總和為554.8KN=55.48T,千斤繩應為新的繩索。每根千斤繩的允許承載力=4.7T2.31T(每根千斤繩所受荷載) 安全3、卸扣選擇及驗算卸扣選擇:(1)卸扣要求能夠承受吊索傳來的荷載;(2)卸扣的尺寸要求能夠滿足千斤繩并排套裝和掛扣吊鉤15、每根鋼絲繩受到的荷載為16T/2=8T;根據一般起重用鍛造卸扣GB10603-897,M(4)-BX25 GB10603型卸扣起重量為25T,W尺寸為90mm2X31=62mm,可以并排放下兩股鋼絲繩,同時扣頂孔基本可以掛上吊鉤,也滿足承載力要求。(三)、人員通道、施工平臺驗算木樁所打入的土層為本工程地質報告的3-2層,摩阻力為:qsk=16Kpa;木樁選用松木,直徑20cm,單根長度8m,入土深度不小于4.5m,取4.5m驗算;僅考慮施工人員荷載0.3t;考慮到荷載分布系數1.4,則荷載為: 0.31.4=0.42t=4.2KN;木樁毛截面慣性矩凈截面抵抗矩 1、橫木驗算:橫木長度取施工平臺16、3m(通道為1.5m)偏于安全,荷載以集中力作用于跨中驗算偏于安全。Mmax=1/44.23=3.15KNm;彎曲強度: 符合要求。撓度: 符合要求。2、縱木驗算:長度1.5m,荷載形式如下圖所示,集中力P/2=4.2/2=2.1KN。 P/2 P/2 P/2 P/2橫木縱木 木樁基礎3*0.5m(1)受力簡圖(2)彎矩圖Mmax=1.05KNm彎曲強度: 符合要求。(3)位移圖Fmax=0.36mm1500/400=3.75mm,符合要求。(4)反力圖木樁基礎受豎向承載力F=4.2KN3、木樁基礎的豎向承載力驗算:單根木樁基礎上部總荷載取F=4.2KNF=1/2UL=1/220.14.51617、=22.6KN,滿足要求。(四)、設備配置名稱型號、規格要求數量名稱型號、規格要求數量測量儀器1套汽車吊25T汽車吊3臺空壓機3m310臺運梁板車20T,板車寬度小于四米2輛風鎬G20型(釬長大于1m)10臺機動翻斗車1m2臺鋼筋切斷機2支鎬頭機10臺破碎機1臺挖掘機220型3臺浮吊50T浮吊1臺千斤繩31mm;6 X 19+13根卸扣M(4)-BX25 GB10603(單個起重量25T,弓型卸扣,滿足規范GB1060)要求3個(一個備用)(五)、工效及進度安排1、施工準備: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5日2、拆橋:2010年6月16日2010年7月31日(六)、施工應急措施板梁拆除工作18、具有一定危險性,不可預料的因素多,因此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藝,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快的時間完成拆除工作,為高架下部結構施工創造工作面。 本工程針對板梁拆除工作中各道工序中易出現的問題,制定以下應急措施:1、機械設備故障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重要的機械設備包括起重吊車等一旦出現故障,將會危及到施工安全,為保證機械設備安全工作,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1)機械設備使用前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投入的施工設備狀況良好,不得帶病作業。對容易損壞的設備,現場應按百分之百的比例備用,一旦出現損壞,立即調用;對承重構件(如葫蘆、鋼絲繩等)應進行用前檢查,若有損壞,立即調換,現場應充分備用易損壞機19、具,使施工能順利不間斷進行。(2)根據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GB5972-86,新更換的鋼絲繩一般應與原安裝鋼絲繩同類型、同規格。如使用不同類型的鋼絲繩,用戶應保證新鋼絲繩不低于原選鋼絲繩的性能,如機械所需的鋼絲繩系由較長的繩上切下,應在切斷的兩端進行處理,以防切斷處引起鋼絲;對鋼絲繩應進行適時地清洗并涂以潤滑油或潤滑脂(起重機械的制造廠或鋼絲繩制造廠另有說明者除外),特別是那些繞過滑輪時經受彎曲的部位;涂刷的潤滑油、潤滑指品種應與鋼絲繩廠使用的相適應。每個工作日都要盡可能對鋼絲繩的關鍵部位進行觀察,以便發現損壞與變形的情況,特別應留心鋼絲繩在機械上的固定部位,發現有任何明顯變化時20、,應予報告。鋼絲繩應該按照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GB5972-86要求及時進行報廢。(3)千斤繩是吊裝過程中的重要承重部件,本次施工千斤繩應采用新的。2、施工事故應急措施(1)吊裝時梁體斷裂事先在梁上綁設若干道打撈鋼束,頭上連有上浮木塊,一旦出現梁體吊運時斷裂掉落河道內,立即組織人員、浮吊等機械,按照打撈鋼束的位置進行打撈,縮短找撈時間。(2)人員落水配備一定數量的救生圈和救生衣以及繩索,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穿著救生衣方可進行水上作業。對人員通道,施工平臺進行維護,以防人員落水事件的發生。一旦發現人員落水情況,應現場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并及時上報。三、安全組織保證措施(一)建立安全保證21、體系項目部設立安全管理機構,由主管生產的項目經理任組長;工地設專職安全員,負責整個拆橋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拆橋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協助專職安全員做好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二)安全教育和訓練1、對新進場的工人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準許其進入操作崗位。2、對起重工人,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訓練。(三)落實安全責任制,指定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和管理制度,體現“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職責分明,各負其責。需進一步制定的規章制度有: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安全檢查制度、事故隱患整改制度、事故的分析處理制度等。(22、四)各項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操作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水上作業必須穿救生衣。2、拆老橋時,除通道外全部進出口必須全部用護欄封閉,兩端24小時派人值勤,晚上在護欄上安掛紅燈警示。3、對各種施工機具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保養,以保證使用的安全。4、按規定配置滅火器材,對工地上設置的消防器材要維護和檢查,易燃地點及有明火的地段,應作為防火的重點,嚴加管理。5、拆吊梁體的現場要嚴格統一指揮。在吊裝過程中,除現場指揮人員外,任何人都不得指揮操作。6、參加拆吊的操作人員要有明確的分工,并建立崗位責任制。7、吊裝機械施工安全7.1起重機作業時,工作場地應平整、堅實,并有排水措施;23、起重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夜間作業要有充足的照明設備。7.2起重機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必須密切配合,指揮人員必須熟悉所指揮的起重機機械的性能,被吊物的實際重量;操作人員必須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7.3起重機械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備、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械進行操作。7.4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員停留或通過,無論何種情況,嚴禁用起重機設備吊運人員。嚴禁斜拉、斜吊或起吊埋設地下和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起吊構件,吊掛時應平穩,應用卡環不得用掛鉤。吊掛位置點要選在適當處或在標明的位置上,鋼絲繩與被吊物的夾角應大于4524、度。7.5使用的鋼絲繩必須有制造廠的質量合格證,鋼絲繩的規程、直徑、強度必須符合該型起重機的要求;卷筒上的鋼絲繩應連接牢固,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必須保留三圈以上。鋼絲繩不得打環、打結、彎折和有接頭。(五)施工管理網絡、質量管理網絡、安全管理網絡如下:1、施工管理網絡:見附表12、質量管理網絡:見附表23、安全管理網絡:見附表3四、拆橋應急預案(一)預防監控措施起重機的司機和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市、地勞動安全監察部門發給的該工種的“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能獨立操作和擔任指揮工作。1、起重機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裝置部分,應按該部分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嚴格執行。2、 起重機作業25、時,應有足夠的工作場地,起重臂桿起落及回轉半徑內無障礙物。3、 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現場周圍環境、行駛道路、架空電線、建筑物以及構件重量和分布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編制吊裝起重方案,由上級技術、安全主觀部門、技術負責人進行審批后方容許實施。4、操作人員在進行起重回轉、變幅、行走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鳴號示意。5、作業時指揮人員應與司機密切配合。司機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如遇信號不清或錯誤時,司機可拒絕執行或暫停操作。遇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6、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頭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作機構。726、 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嚴禁非載人起重機載運人員。8、 物件起吊時,禁止在物件上站人或進行加工。必須加工時,應放下墊好并將吊臂、吊鉤及回轉的制動器剎出,司機及指揮人員不得離開崗位。9、 起重機械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操作,不得超載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在特殊情況下需超載荷使用時,必須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有專人在現場監護下,方可起吊。10、 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吊地下埋設或凝結在地面上的重物。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11、 起吊重物時應綁扎平穩、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27、綁扎牢固后,方可起吊。標有綁扎位置或記號的物件,應按標明位置綁扎。綁扎鋼絲繩與物件的夾角不得小于30度。12、 兩機或多機抬吊時,必須有統一指揮,動作配合協調,吊重應分配合理,不得超過單機允許重量的80%。13、 重物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勻。嚴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動。左右回轉動作要平穩,應高出障礙物50CM以上,當回轉未停穩前不得作反方向動作。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機嚴禁帶載自由下降,重物下落時應用手剎或腳剎控制緩慢下降。14、起重機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工作,如限于現場條件,必須在線路旁作業時,應采取安全保護措施。15、 起重機使用的鋼絲繩,其結構型式、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該型起重機的要求。卷筒上的鋼絲繩28、應連接牢固、排列整齊,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至少要保留三圈以上。收放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和亂繩。不得使用扭結、變形的鋼絲繩。16、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即應更換:1)表面有裂紋。2)危險斷面及鉤頸有永入變形。3)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10。4)吊鉤補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二)本預案適應范圍起重吊裝安全事故起重吊裝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主要有:起重設備傾覆、安裝構件斷裂或摔損、作業人員人身傷害、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觸電事故、起重設備事故。造成起重安裝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起重安裝的設備故障、安裝方法、方案存在問題、作業人員違29、規操作;指揮人員違規指揮;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技術措施無保證等。起重安裝事故易造成作業人員人體傷害,輕者傷筋動骨,重者機毀人亡。(三)橋梁拆除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的職責、分工、組成1、領導小組組 長:馮紅才副組長:瞿軍平成 員:嚴豐、陳宗林、步超峰、雷剛、陳良偉、盧成靠、江文、王夏友職 責:全面負責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和協調;人員、物資、設備的調動;事故的調查、上報和處理意見。工程項目部應急反應組織機構框架圖事故現場總指揮:馮紅才事故現場副總指揮:瞿軍平后勤供給組保衛疏導組消防滅火組現場傷員營救組物資搶救組2、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各部門的職能及職責(1)應急預案總指揮的職能及職責 分析緊急狀態確定相30、應報警級別,根據相關危險類型、潛在后果、現有資源控制緊急情況的行動類型; 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與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系; 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行動; 最大限度的保證現場人員和外援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安全; 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反應組織; 應急反應組織的啟動; 應急評估、確定升高或降低應急警報級別。 通報外部機構,決定請求外部援助; 決定應急撤離,決定事故現場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2)事故現場副指揮的職能和職責 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 現場事故評估; 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控制緊急情況; 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31、共救援部門的聯系。(3)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 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 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 所有成員均要接受救護培訓。(4)消防滅火組的職能和職責 啟動場區內的消防滅火裝置和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 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5)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 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6)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提供和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 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3、應急反應組織32、機構人員的構成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在現場應急總指揮、現場應急副指揮的領導下由項目部的人員分別兼職構成。(1) 現場應急總指揮有項目經理馮紅才擔任。(2) 現場應急副總指揮由項目部副經理瞿軍平擔任。(3) 現場傷員營救由施工隊長擔任組長,各作業班組分別抽調10名人員組成。(4) 物資搶救組由施工員、材料員各作業班組抽調5名人員組成。(5) 消防滅火組由施工現場電工、各作業班組抽調5名人員組成。(6) 后勤供應組由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各作業班組抽調8名人員組成。(四)本公司以外的能提供援助的機構序號單位名稱單位地址聯系電話援助內容1甌海區消防大隊甌海區婁橋街道上匯村119 / 86289270搶險2溫州33、市安監局市府路市行政管理中心主樓四樓88968096 88965017 88965011傷員搶救3溫州市人民醫院溫州市府學巷2號120傷員搶救4溫州市市政園林局溫州市墨池坊號89999081傷員搶救(五)報警和通訊聯絡1、報警方式因市政工程情況特殊,報警方式一般采用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應急系統骨干成員每人都配備通訊設備,并將聯絡方式公開。2、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通訊聯絡方式姓名部門分類通訊聯絡馮紅才項目部事故現場總指揮13075781153瞿軍平項目部事故現場副總指揮13091918317嚴豐項目部后勤供給組組長13091911287陳宗林項目部物資搶救組組長13088689113江文項目部保衛34、疏導組組長13075783229醫院120(五)、應急設備、人員和救援物資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所需物資器材、人員分配表:單位搶險人員運輸車(輛)吊車鏟車負責人及通訊聯絡姓名手機項目部10521馮紅才13075781153(六)、現場求援方案起重吊裝安全事故發生后,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立即撥打119、120急救電話和公司應急控制中心。現場傷員營救組將受傷的作業人員抬至安全區域,并利用現場求援器材(擔架、急救箱、止血帶)進行緊急救護,直到救護車到來送至醫院搶救(如交通方便可直接送往就近醫院救治)。對于被壓在構件底下的作業人員,緊急調用挖機、吊車、運輸車、鏟車等設備,將倒塌的構件調運清除,救出傷者,現場緊35、急救護后火速送往醫院搶救。現場保衛疏導組負責對場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七)、事故報告指定機構人員、聯系電話公司的安全部是事故報告的指定機構,聯系人:邊黎忠,電話:2722746,安全部接到報告后及時向總指揮報告,總指揮根據有關法規及時,如實地向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同時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緊急聯絡與通訊,包括發生事故需外部求援時,除起動工地報警系統外,應撥打119報警和醫療救護120。同時按預案規定的通訊方法向有關部門聯絡。無錫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甌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公跨鐵工程項目經理部36、2010.5.11附表1:施工管理網絡項目經理:馮紅才技 術 員:宋生富測量工程師:步超峰試驗工程師:吳 建施 工 員:瞿才友資 料:王標道路施工一隊項目工程師:劉斌、賀建端技術負責人:劉斌、賀建端施工負責人:史薛春后 勤:江 文安 全 員:嚴 豐結構施工二隊附表2:質量管理網絡 項目經理:馮紅才項目工程師:劉 斌、賀建端機械材料組朱永兵施 工 組史薛春工程技術組瞿軍平試 驗 室吳健質 檢 組 王丹寧班組自檢互檢各生產班組工作質量保證QC小組活動質量目標合格率100%,優良品率90%附表3:安全管理網絡公司安全保衛處項目經理:馮紅才項目副經理:瞿軍平項目安全員:嚴豐安全員:江文結構施工組 安全員:陳宗林道路施工組全 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