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煤制烯烴項目鍋爐裝置鍋爐房煙囪提升架拆除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3008
2024-01-11
16頁
86.04KB
1、一、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 陜西渭南蒲城7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鍋爐裝置鍋爐房(208)煙囪工程采用電動提升架倒模裝置,電動提升架倒模裝置由平臺結構系統、提升系統及垂直運輸系統等部分組成。1.1.1、平臺結構系統:由鼓圈、輻射梁、斜拉索、平臺鋪板等組成。1.1.2、提升系統:由提升架組成。1.1.3、垂直運輸系統:由2臺5t的卷揚機組成。二、編制依據:2.1、蒲城7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鍋爐裝置鍋爐房(208)煙囪施工圖(圖號08062-202208-X-05010522)。2.2、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2.3、煙囪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78-2008三、適用2、范圍:本拆除方案適用于陜西渭南蒲城7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鍋爐裝置鍋爐房(208)煙囪(180m)提升系統拆除作業。四、拆除工程量: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單重(t)總重(t)1輻射梁I30根122連接鋼筋28根123腳手板塊964操作箱個15機具6井架個17中心鼓圈個18鋼絲繩9小扒桿根1五、作業必備條件:5.1、勞動力配備(操作人員): 施工總負責人: 現場負責人: 上部施工人員:5人 下部施工人員:3人(包括1名卷揚機操作工) 上部人員協調和技術負責人:張 下部人員協調和技術負責人: 上部安全監護負責人: 下部安全監護責任人:5.1.1、操作人員8人,開工前需經培訓、三級安全教育并進行體檢,適于3、煙囪高空作業,作業前施工人員必須認真接受安全、技術交底,嚴格按交底進行,遵守操作規程,并服從統一的指揮。5.1.2、技術員:1人,編制作業指導書,對所有參加參加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進行施工全過程管理。5.1.3、安全員:2人,持證上崗,參加安全技術交底,監督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施工過程中進行安全旁站監督,對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應及時的制止。5.1.4、施工員:1人,按照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要求組織施工,負責落實安全、技術措施。5.1.5、材料員:2人,按照材料計劃,組織施工料具進場。5.2、機械、工器具及材料計劃:5.2.1、機械、工器具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用途備4、注1卷揚機5T2臺吊裝輻射梁2鋼絲繩12根固定輻射梁3對講機2臺 上下協調4導鏈5T8調整輻射梁位置5防墜自鎖器6防止高空墜落6卡頭Y-2020固定鋼絲繩7開口滑輪8導向作用5.2.2、材料計劃:序號名稱單位數量用途120圓鋼Kg70預埋吊環2=20mm鋼板Kg200預埋件318螺紋鋼Kg100預埋件5.3、施工場地、道路要求:施工場地道路暢通,具備布置提升系統拆除后臨時堆放需求及維修保養條件。5.4、上到工序確認要求: 煙囪17號鋼平臺及其他附屬結構施工完畢后,方可進行拆除。5.5、拆除前準備工作:5.5.1 事先加工12塊25*30埋件,在筒壁最后一節施工時埋入每根輻射梁下的混凝土中,再用5、20圓鋼加工12個“U”型吊環,在筒壁最后一節澆注混凝土時沿筒壁表面中部均勻埋設。5.5.2 對所有施工待用鋼絲繩進行全面仔細檢查,存在問題的應及時更換補充。六、作業順序、方法及要求:6.1、作業流程圖:6.1.1、拆除應待煙囪信號平臺、直爬梯、避雷設施、航標漆涂刷完畢后方可拆除。工藝流程如下:拆模平臺拆除-輻射梁拆除-中心井架拆除-鼓圈拆除6.2、具體拆除過程:6.2.1、拆模平臺拆除:前期的拆模平臺使用19.5的鋼絲繩固定,先將平臺上的鋪板拆除;余下的槽鋼及角鋼使用氣焊切割為小塊后,使用吊籠運送至地面。6.2.2、頂部施工平臺上附屬設施的拆除:使用吊籠將上部附屬設施依次放至地面;去除扒桿的6、銷子后,使用下部5T卷揚機將扒桿運送至地面。6.2.3、輻射梁拆除:A、輻射梁拆除前,應在煙囪頂部預埋的吊環上對稱設置8根5T的導鏈,其中4根導鏈連接鼓圈底部(對稱布置),余下4根導鏈連接中心井架頂部,收緊8根導鏈,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可以拆除垂直運輸工具吊籠。B、輻射梁拆除主要利用中心井架頂部滑輪,首先將上部卷揚機的鋼絲繩導向輻射梁的一端(混凝土筒壁側),用卡子將鋼絲繩與輻射梁端連接,緩慢開動上部5T卷揚機,將輻射梁由平放狀態提升至豎直狀態;去除頂部卷揚機的連接,將下部5T卷揚機的鋼絲繩用卡子連接輻射梁頂部,去除輻射梁與鼓圈連接的銷子,緩慢運行煙囪下部5T卷揚機,將輻射梁放至煙囪底部,使用上述7、方法將頂部輻射梁依次放至煙囪底部,余下3根輻射梁(頂部卷揚機放置處的2根,夾角位置處1根)暫時不拆除。 6.2.4、中心井架拆除:(1)中心井架拆除前,首先調整下部卷揚機的位置,將卷揚機移動至煙囪門洞口外面,調整下部導向輪的位置,以使卷揚機可以正常的運行。(2)中心井架高度為12m,首先移動頂部滑輪至中心井架6m處,移動中心井架頂部4根導鏈至6m處,拉緊導鏈,然后將中心井架上部6m切除;拆除頂部5T卷揚機,然后使用上述輻射梁拆除方法,拆除余下的3根輻射梁。以上工作完成后,移動中心井架6m處4根導鏈至鼓圈頂部,拉緊4根導鏈,確認連接無誤后,切割中心井架為若干份,使用下部5T 卷揚機將中心井架放至8、煙囪底部。6.2.5、鼓圈拆除:所有輻射梁拆除完成以后,用5T導鏈將鼓圈固定至煙囪頂部筒壁,同時移動滑輪至7#組合平臺梁頂,以備拆除鼓圈用。首先將鼓圈切割為若干份,使用下部5T卷揚機將鼓圈放至煙囪底部。6.2.6、鋼絲繩的拆除: 施工人員沿煙囪內部鋼爬梯至煙囪頂部7#組合平臺,拆除滑輪(鋼絲繩)及導鏈。6.3作業工序的檢驗要求及中間交接要求:6.3.1、作業工序的檢驗要求6.3.1.1、對所有施工待用鋼絲繩進行全面仔細檢查,存在問題的應及時更換補充。6.3.1.2、檢查卷揚機、導鏈、卡環、開口滑輪等,保證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6.3.1.3、拆除開始前,仔細檢查中心井架與輻射梁,輻射梁與鼓圈9、的連接,鋼絲繩、卡環的連接是否牢固。6.3.2、作業工序的中間交接要求 在整個拆除過程中,每一部分拆除完畢后必須經過檢查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拆除。6.4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相關條款:6.4.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6.4.2在煙囪提升系統拆除過程中,煙囪零米筒壁外圍18米區域范圍內為拆除安全警戒區,生產臨時設施應布置警戒區外。七、作業過程對質量及安全控制點的設置:7.1、煙囪提升系統拆除過程中,保護外筒壁及航空色標不被劃碰。保護拆除的物件在下放過程中用溜繩控制,不得碰撞筒壁。7.2、 保護提升系統拆下的構件不被損壞并分類堆放整齊。7.3、在拆除的過程中保證輻射梁對稱拆除。10、7.4、提升系統的拆除是否按照方案及交底進行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7.5、鋼絲繩應防止打結或扭曲,機械運行中不得與其他物體或相互間發生摩擦。7.6、卷揚機卷筒與導向滑輪中心線應對正,作業時鋼絲繩全部放出時繞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數應不小于3圈。7.7、倒鏈和預埋吊環必須牢固連接,鋼絲繩和鼓圈牢固綁扎。八、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措施:8.1、安全措施:8.1.1、參加此項施工的所有操作人員,作業前必須認真接受安全、技術交底,并在施工中嚴格按交底執行,遵守操作規程。8.1.2、操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高處作業應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上方牢固可靠處,穿軟底防滑鞋。8.1.3、 此項作業屬高11、處作業,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進行體檢,凡患有不宜從事高處作業病癥的人員不得參加此項作業。8.1.4、 施工前應對安全帶、安全防墜器等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試驗,不合格的嚴禁使用。8.1.5、電工、焊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種作業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之后,持證上崗。8.1.6、拆除時,上下通訊應信號明確、號令統一,信號不暢,不允許進行拆除,夜間、光線不足、大風、大雨以及其它惡劣氣候條件下不允許拆除。8.1.7、拆除構件以及其它工器具,必須通過施工升降機或者卷揚機運至地面,不允許從高處向下拋、擲。8.1.8、高處作業,操作人員應佩戴工具袋、傳遞物件時,嚴禁拋、擲,工器具不用時放入袋中。施工中使用的材料12、工器具應有防墜落措施。8.1.9、卷揚機卷筒與導向滑輪中心線應對正,作業時鋼絲繩全部放出時繞在卷筒上的安全圈數應不小于3圈。8.1.10、卷揚機作業前應進行試車,確認卷揚機設置穩固,防護設施、電氣絕緣、剎車、導向滑輪、索具等一切合格后方可使用。8.1.11、卷揚機、鋼絲繩、導向滑車必須定期進行檢查、保養。8.1.12、鋼絲繩應防止打結或扭曲,機械運行中不得與其他物體或相互間發生摩擦。8.1.13、拆除作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規定的方法和順序進行操作。8.2危險源識別表(見附表)九、 環境因素控制措施9.1、在施工作業中使用包裝物、鋼材、涂料及時收回,由項目部專人妥善處理。9.2、現場不得燃燒13、垃圾及廢料,礦物油類不得隨意灑落地面,污油及時統一回收至項目部專收集點。9.3、施工及生活垃圾分類丟棄到專設的垃圾堆放點,不得隨意亂扔。9.4、要定期對建筑垃圾進行清理。十、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10.1、施工現場所使用的各類材料應分類堆放整齊,并掛牌標識,施工場所應保持整潔,垃圾、廢料集中裝箱并及時清除,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堅持文明施工。10.2、施工現場嚴禁流動吸煙,嚴禁酒后進入施工現場。10.3、材料堆放整齊有序,保持現場整潔。10.4、在施工區域設置高處作業警示牌,加強文明施工管理。10.5、施工機械、機具要擺放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標識規范。10.6、現場圍護欄桿布置合理,14、人員著裝整潔。十一、事故應急措施:11.1應急指揮機構:成立應急指揮小組,應急辦公室設在現場辦公室,負責本單位工程現場發生事故的現場應急指揮工作。組 長:孫國民成 員:杜三軍 張亮 宋秀賓 11.2 應急預案措施:11.2.1 項目部在現場配有一輛救護車輛,專門負責事故發生的傷員救護及交通工作。救護車輛不得私自離開現場,做到有作業人員施工,救護車就在現場。11.2.2 由項目部辦公室負責與縣級以上人民醫院建立聯系,便于及時對傷員進行搶救。11.2.3 現場發生工傷施工后,由現場第一發現人立即報告施工隊負責人或應急小組,應急人員應立即啟動應急程序處理現場問題。11.2.4 根據受傷者的傷勢,采用15、不同的救護方式。11.2.5 事故被控制后,應立即對現場進行恢復。同時,在恢復過程中要對可能存在的危險先行進行消除。“四不放過”原則對事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十二、附件12.1附件:12.1.1、鋼絲繩選用: 拆除中心井架時,中心井架及部分附件總重量為 G=G中心井架+G軌道模板+G鋼絲繩配重鋼絲繩拉力為14.5 KN鋼絲繩采用用19.5鋼絲繩,單根破斷拉力為Fg =213.5KN。鋼絲繩的允許拉力:Fg=a*Fg/6=26.5KN14.5KN(滿足要求)其中: Fg鋼絲繩的允許拉力 Fg鋼絲繩的破斷拉力總和a 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取系數為612.1.2、預埋吊環選用:考慮在4臺5T倒16、鏈和懸吊鋼絲繩掛設好并拉緊后,鼓圈、輻射梁、導鏈及鋼絲繩全部承重在預埋吊環上時,此時的構件總重量為:GG鼓圈G輻射梁G倒鏈G鋼絲繩查表知20的兩個吊環承重為7.3T,故采用20的吊環滿足要求。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及控制對策表序號作 業 項 目危 險 因 素危害方式可能導致的事故危險級別控制責任控制措施班組施工隊項目部一、場地和環境1現場用電設備電源線裸露觸電人身傷亡3配電盤加設漏電保護器并加強檢查2高空作業風雪天作業滑倒或墜落人身傷亡3風雪天嚴禁高處作業、清除積雪做好防護措施3施工現場現場照明不足碰傷、摔傷人身傷害3保證充足的安全照明二、作業、材料及人員1氣割作業氧氣、乙炔瓶距離近火災人身傷亡17、3氣瓶間距離大于5m2高處作業“四口” 未防護高處墜落人身傷亡3按要求設防3高處作業向下或向上拋物物體打擊人身傷害3禁止拋接物體4上下交叉未設隔離措施高空落物物體打擊人身傷害3檢查并加設5起重作業無證上崗機械傷害設備損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3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6起重作業指揮信號不清、不聽指揮機械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設備損害3聯系方式必須可靠、信號不清不許操作7起重作業不按方案執行機械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設備損害3必須按方案執行三、機械工具1使用卷揚機剎車不可靠設備損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人身傷害3使用前必須由機工檢修、調試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且應每班前檢查2使用卷揚機機械系統不可靠設備損害、機械傷害人身傷害3使用前必須檢修、且應定期保養3使用卷揚機電氣系統不可靠、不完善觸電、機械傷害人身傷亡3由電工安裝并檢修4使用卷揚機無證操作設備損害、機械傷害人身傷害3掛牌、持證上崗、安全部門巡查5上人吊籠運行起重鋼絲繩安全系數不夠高處墜落人身傷亡3須經計算確定6上人吊籠運行不設保險繩高處墜落人身傷亡3不允許使用7上人吊籠運行運行時無人監護高處墜落人身傷亡3必須設專人監護注:危險等級:1稍有危險;2一般危險;3顯著危險;4高度危險;5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