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張常鐵路爆破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3034
2024-01-11
24頁
338.04KB
1、一、編制依據及原則:21、編制依據22、編制原則3三、工程概況3四、施工準備4五、施工方案55.1、選擇爆破方案:55.2、爆破參數55.3、爆破原則7六、施工組織機構86.1、爆破施工管理人員組織機構8七、爆破作業施工工藝97.1、爆破施工方案示意圖:97.2、路塹開挖方式及示意圖13九、爆破器材的領取與運輸14十、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610.1、爆破前的控制1610.2、裝藥工作的遵守1610.3、堵塞工作的遵守1710.4、爆破警戒作業指導書1710.5、爆破后的安全檢查與處置1910.6、降低爆破振動措施2010.7、控制飛石危害的安全防護措施21十一、應急救援預案2111.1救援組2、織機構2111.2緊急救援實施預案2211.3、組織機構應急職責:2211.4、爆炸2311.5、險情報告制度23爆破施工安全專項方案DK282+42.22DK302+300一、編制依據及原則:1、編制依據(1)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有關部門、鐵道行業及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技術標準、規范、指南,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規章制度。(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新建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鐵路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發改基礎2011381號)。(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新建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發改基礎20142218號)(4)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新建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鐵路初步設計的批復(鐵3、總辦函20141421號)。(5)原鐵道部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鐵建設2009226號)。(6)黔張常鐵路路基設計圖紙。(7)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2、編制原則本施工方案的總體編制原則:以合同簽訂的工期要求為目標,以施工圖提供的數量為基礎,結合現場踏勘資料,合理安排各工程項目的施工工期、順序、進度計劃,最大限度地減少各項工程對施工區域的施工干擾;重點突出工程質量、施工安全、施工工序、施工工期的安排,降低成本、節約施工臨時用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細化各工序作業方法和工藝,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三、工程概況3.1、本段工程位于桃源縣龍潭鎮-桃源縣深水港鄉4、之間,線路起點里程為DK288+42.22,終點里程為DK302+300線度長度為20.26km。沿途經過常德市桃源縣龍潭鎮、佘家坪、泥窩潭鄉、深水港鄉四個鄉鎮。孫山寺、郭家橋村、盤龍山村、貓爾巖村、龍陽平村、三圣殿村、大山里村、龍潮寺村、方田育村、仙人巖村、靈雨寺村、木工橋村、金牛山村13個行政村。3.2、地形地貌:沿線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多變,可溶巖廣布,巖溶強烈發育,時有較為開闊的丘間洼地,山丘廣布,山丘上樹木蔥郁,丘間洼地則多為水稻田地。3.3、巖層特點:工點范圍主要地層為白堊系砂巖、泥巖為主,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中的礫巖、砂巖、頁巖,在區內廣泛分布,或呈條帶狀分布。3.4、主要爆5、破工程量:路塹爆破1900000立方,計劃炸藥需求量約為 600噸。3.5、施工難點及控制重點:施工難點:裝藥,起爆前爆破網絡的連接;控制重點:現場爆破和安全防護;起爆產生的飛石及地震波對周邊住戶的影響。四、施工準備 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勘探確定爆破里程,爆破點的地形、地貌以及爆破工程數量。對周邊的住戶、電纜、電線等設施進行詳細勘察,制定爆破方案,根據施工方案準備鉆孔機具和爆破器材。專業爆破作業隊配齊三員(爆破員、安全員、庫管員),經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組織培訓、考試合格,并持有公安局發給的作業證,方可進行爆破作業。對工人宣傳安全知識,在工地布置合理、醒目的警示牌,認真做好施工現場安全防護工作。配備6、的機械如下: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1潛孔鉆機金科履帶鉆機臺22空氣壓縮機25m臺14挖掘機CAT320、PC300、PC220臺45推土機山推180臺16自卸車20方輛157裝載機徐工LW500KL臺2五、施工方案5.1、選擇爆破方案:(1)、爆破開挖深度小于5米采用淺眼爆破;爆破開挖深度大于等于5米采用深孔爆破。(2)、炮眼呈梅花狀布置。(3)、本地段采用潛孔鉆鉆孔。(4)、總體采用分層爆破,每層厚度按照設計路塹層控制在5-10米左右。(5)、本地段采用“深孔為主,淺孔為輔”的爆破方式5.2、爆破參數淺孔爆破 (1)、最小抵抗線W 0.80.9 (2)、炮孔直徑D 3235mm (3)、炮孔孔7、距a 11.5 (4)、炮孔排距b 0.8a (5)、炮孔深度L 5 (7)、堵塞長度L塞 20%50% (8)、炸藥單耗k 0.30.32 (9)、單孔裝藥量計算: q=kabL 深孔爆破(1)鉆孔直徑(D)D=90mm100mm(2)爆除高度(H)H5(3)底盤抵抗線(W1)W1=(20-40)D(4)超深hh=(0.15-0.25)H (5)鉆孔深度(L)L=H+hc(6)孔距(a)a=34m(7)排距(b)b=33.5m(8)炸藥單耗(q)q=0.4kg/m3,試驗按0.38kg/m3計算。(9)單孔裝藥量(Q)第一排單孔裝藥量按照以下公式計算Q=q*a*W*H從第二排起以后的各排單孔8、裝藥量按下式計算Q=q*a*b*H (10)延米裝藥量(P) P=1/4Dr1(11)裝藥長度(LZ)LZ=Q/P(12)填塞長度(LT)LT =(0.751.0)W或 LT =(1630)D,同時保證不小于2.5m的堵塞長度。通過試炮后調整炸藥單耗,最終選定合理的爆破參數。5.3、爆破原則炮孔布置:采用梅花狀。a 表示孔距,b表示排距。填裝結構 填塞方式:采取連續裝藥堵塞炮孔使用砂礫土,邊回填,邊搗實,確保堵塞長度和質量。搗實采用木棍、竹竿及塑料管。起爆系統:起爆系統采用導爆管雷管起爆系統。網路形式:1、毫秒導爆管雷管起爆系統逐排起爆,距離民房較近時可以考慮逐孔起爆,。當爆區較大時,正式爆破9、前應進行11爆破網路模擬試驗,驗證網路設計的可靠性。2、采用毫秒電雷管分段起爆,雷雨天氣禁止使用電力起爆系統。六、施工組織機構6.1、爆破施工管理人員組織機構爆破施工總負責:項目經理( 易光勇)爆破現場總負責:作業隊隊長(吳禮軍)爆破安全負責人:安全員(馮永磊)陳 濤爆破技術負責任人:技術員(程兵兵)爆破作業隊爆破作業隊序號姓名職務持證情況等級1史路江爆破總負責人爆破工程技術人員安全作業證中級2吳禮軍現場負責人爆破工程技術人員安全作業證初級3程兵兵技術負責人爆破員證4馮永磊安全員爆破工程技術人員安全作業證初級5楊萍庫管員庫管員證6鄭深濤爆破員爆破員證七、爆破作業施工工藝7.1、爆破施工方案示意10、圖:現場勘查報公安部門備案監理工程師審爆破方案機具人員配備爆破器材準備施工準備鉆 孔聯接起爆網絡裝 藥警戒防護起 爆檢查處理瞎炮解除警戒后出碴7.1.1、布孔:布置孔位,鉆機對位按照先易后難、先邊后中、先前再后的順序;對于不同的巖層,要掌握好軟巖慢鉆、硬巖快鉆,確保孔口完整,孔壁光滑。7.1.2、孔位檢查:檢查鉆孔孔位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超深的孔回填到位,淺孔用風或水吹到設計孔深或用鉆機鉆到位,發現卡孔時,淺孔用炮棍疏通,深孔用重錘反復沖擊,無效時用鉆機重新鉆孔。7.1.3、裝藥:嚴格控制藥量,采用炮棍進行裝藥,炮棍一般用木棍、竹竿或塑料制成,直徑比炮孔小1020mm,以便留出導炮管間隙,不得采11、用鐵棍裝藥。7.1.4、堵塞堵塞的作用在于使炸藥爆炸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改變爆后的氣體,堵塞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到裝藥量的多少。堵塞材料可用砂或粘土或砂粘土混合物,并有一定的含水率(含水量以手攥成團、手捏松散為標準)。當炮孔有水時,必須把水清除干凈,才能堵塞炮孔,堵塞長度不小于最小抵抗線。堵塞時,要邊回填邊用炮棍搗固。7.1.5、防護、覆蓋措施 對一般崩落爆破、破碎性爆破,防飛石可用韌性好的鐵絲防護網、布墊、帆布、膠墊、塑料尼龍布、草簾草袋等做防護覆蓋。7.1.6、爆破嚴格按技術交底要求,進行起炮網絡施工;關鍵爆破必須進行起炮網絡試爆,試爆場地選在安全平坦的地方,以檢查網絡的起爆性能;用導爆管雷管12、起爆,爆破指揮人員要在確認周圍的安全警戒工作完成后方可發出起爆命令,并嚴格執行預報、警戒和解除三種統一信號,由爆破指揮人員(現場負責人)統一發出,防護、警戒人員按規定信號執行任務,不得擅離職守;要指定專人核對裝炮、點炮,或檢查電爆網絡、敷設起炮主線;起炮后確認現場是否有盲炮,并由爆破作業人員(爆破員、安全員兩人)檢查結束后,方可發出解除信號,撤除防護人員;檢查時須待消煙過后15分鐘進行檢查,確認安全,方可解除警戒;如發生瞎炮要設立防護標志,禁止在其附近作業,未經處理不得拆除防護標志。附圖 炮孔平面布置及起爆網絡圖。7.1.7、瞎炮處理由原裝炮人員當班處理,如不能處理完時,裝炮人員要在現場將裝炮13、情況、炮眼方向、裝藥數量交待給處理人員;只有對瞎炮孔內的爆破線路檢查完好后,方可重新起爆;重新起爆前要檢查瞎炮的抵抗線情況,并布置警戒;嚴禁用拉動雷管腳線的方法取出雷管;硝銨類炸藥可用水沖灌炮眼,使炸藥失效;禁止在瞎炮的殘孔內重新打眼爆破;可打平行眼裝藥爆破:對于淺孔,平行眼距瞎炮邊緣不小于0.5米,對于深孔,平行眼距瞎炮邊緣不小于10倍炮孔直徑,瞎炮處理后,應認真檢查、清理殘余未炸的爆破器材,確認安全后方可撤除防護標志;瞎炮處理完畢后,要認真檢查,清理殘余未炸的爆破器材,確認安全后方可撤除警戒標志。7.1.8、施工防護示意圖說明:1、警戒半徑深孔爆破d300m以外,淺孔爆破d400m以外設防14、。 2、具體爆破位置要標明周圍環境。 3、防護人員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設。7.2、路塹開挖方式及示意圖 路塹開挖方式采用分層、分段進行開挖。開挖示意圖如下:八、安全設計8.1、主要安全隱患分析:從本工程爆區周圍地形和環境條件看,爆破作業存在的主要安全隱患有:爆破產生的飛石對周圍住戶,道路行、車輛的威脅。高邊坡爆破時,爆破滾石對行人和車輛的威脅。8.2、安全計算:個別飛石飛散距離:R=20KFn2Wp=201.51.695=253米式中:K經驗系數K=1.5;Fn爆破作用指數因此安全警戒范圍應大于253米爆破地震安全距離:R=Kdadq1/3=91(180)1/3=51米式中:Q最大一段裝藥量,15、180公斤 Kd被保護建筑物基礎巖性的系數,取Kd=9 ad爆破作用指數,取ad=18.3、石質路塹開挖區要分幅或分段進行爆破、開挖清運,對施爆后個別無法搬運的大石塊進行二次爆破處理。石方開挖區施工需注意排水。開挖面要形成滿足排水的坡度,確保石料不受積水浸泡。九、爆破器材的領取與運輸9.1、爆破器材由爆破員領取并簽字確認。必須嚴格執行的領取、清退制度。爆破員領取爆破器材,必須經現場總負責人批準,領取數量不得超過當班使用量,剩余的要當天退回。9.2、由項目部配備的炸藥、雷管運輸車從炸藥庫向現場運輸。雷管的裝運量,不準超過運輸工具額定載重量的三分之二;其它爆破器材的裝運量不準超過運輸工具的額定載重16、量。9.3、炸藥運輸車必須為裝有防靜電設備的密閉廂式運輸車。9.4、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庫區,嚴禁在庫區吸煙和用火,嚴禁其他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的物品帶入倉庫。9.5、嚴禁穿鐵釘鞋和易產生靜電的化纖衣服進入庫房和發放間,開箱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9.6、爆破器材的領取使用必須當日登記、當日使用、當日清退。9.7、禁止爆破器材發放、加工和使用的人員穿化纖衣服。9.8、用汽車運輸爆破器材,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 出車前司機應認真檢查車輛; b 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質,具有安全駕駛經驗的司機駕駛;c 汽車行駛速度:在施工便道行駛時不超過40km/h。d 在施工便道上行駛時,兩臺汽車的距離不小于300m;f 寒17、冷地區的冬季運輸,必須采取防滑措施。9.9、用人工搬運爆破器材,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 炸藥與雷管應分別放在兩個專用背包(木箱)內,禁止裝在衣袋內;b 領到爆破器材后,應直接送到爆破地點,禁止亂丟亂放;c 不得提前領取爆破器材,不得攜帶爆破器材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d 一人一次運送的爆破器材數量,不準超過: 同時搬運炸藥和起爆器材 30kg 拆箱(袋)運搬炸藥 20kg 背運原包裝炸藥 一箱(袋) 挑運原包裝炸藥 二箱(袋)十、爆破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0.1、爆破前的控制1)、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爆破安全規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嚴格執行爆破安全規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在當地公安部18、門辦好相關手續后方可進行爆破施工。2)、成立一個周密的爆破管理體系。爆破現場負責人,安全員,爆破班長、爆破員由經過爆破作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的工程師擔任。爆破班長由驗豐富的爆破員擔任。爆破員選擇經過爆破員培訓考試合格并持有“爆破員作業證”的人員。現場負責人,安全員,爆破班長、爆破員。3)、爆破施工前提前設置相關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爆區,特別要防止無關人員誤入爆破危險區。4)、有爆破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進行爆破作業的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禁止穿化纖衣服。5)、遇雷雨時停止爆破作業,并迅速撤離危險區。10.2、裝藥工作的遵守1)、裝藥前清理驗收炮孔周圍的碎石,雜物應清除干凈,孔口19、巖石不穩固者應進行維護。2)、裝藥量應根據實測鉆孔資料進行校核修正,并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3)、使用木(竹)質炮棍裝藥,堵塞炮孔時,要先輕后重,力求填滿搗實,防止損傷雷管腳線及對雷管過大的沖擊。4)、裝藥出現堵塞時,在裝入雷管,起爆藥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采用木制長桿處理。5)、嚴禁投擲或沖擊炸藥,禁止煙火。10.3、堵塞工作的遵守 1)、保證堵塞長度和堵塞質量,禁止無堵塞爆破。 2)、禁止使用石塊或易燃材料堵塞炮孔。 3)、堵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線路。A 4)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或藥柱中的導爆管、導爆堂、電雷管腳線。10.4、爆破警戒作業指導書1)、目的:為更好地規范安全行為,保證一公20、司紅煙項目安全目標的實現。特制定本指導書。2)、基本要求1、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聲響(警報或喇叭)和視覺信號(紅旗),使危險區內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應使全體職工和附近施工人員及居住人員,事先知道警戒范圍、警戒標志和聲響信號的意義,以及發出信號的方法和時間。2、第一次信號 預告信號。所有與爆破無關人員應立即撤到危險區以外,或撤至指定的安全地點,向危險區邊界派出警戒人員。3、第二次信號 起爆信號。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危險區,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方準許發出起爆信號。根據這個信號準許爆破員起爆。4、第三次信號 解除警戒信號。未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前,崗哨應堅守崗位。除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的檢查人員以21、外,不準任何人進入危險區。經檢查確認安全后,方準發出解除警戒信號。3)、作業基本程序:爆破現場開始裝藥時,警戒人員根據現場防護圖上人員布置情況就位,并發出聲響信號(對講機)和視覺信號(紅旗)確定就位。爆破工作領導人或工作領導人指定的人員(以下簡稱工作領導人)在發出第一次信號即預告信號前必須揮舞紅旗并用對講機告知向警戒人員發出信號,待警戒人員在規定地點揮舞紅旗并用對講機回出確認信號后方可發出預告信號。預告信號發出后,所有與爆破無關人員必須撤離警戒區。警戒人員若發現警戒區內有無關人員或機具設備等應立即清理。在第二次信號即起爆信號發出前,爆破工作領導人首先要與各作業點爆破作業人員聯系,確認是否一切準22、備就緒,聯系方式采取對講機聯系。爆破作業人員要向工作領導人匯報是否準備就緒。其次工作領導人要在確認各爆破點均準備就緒后揮動紅旗發出信號,各點警戒人員要再次檢查警戒范圍內是否有人員或機具,在確認無誤后方可揮動紅旗并用對講機回出確認信號,工作領導人在各點回出確認信號后方可發出第二次信號即起爆信號。起爆信號發出后,工作領導人在2分鐘后發出爆破作業人員撤離信號(以警報器或喇叭為主),撤離信號發出后所有爆破作業人員必須撤至指定的安全地點。在第三次信號即解除警戒信號發出前,爆破工作領導人必須聯系各點爆破作業人員,在確認爆破后檢查無問題后方可發出第三次信號。在第三次信號即解除警戒信號發出后,爆破工作領導人應23、與各點警戒人員揮舞紅旗并對講機聯系,警戒人員均回出信號后方可解除警戒。4)、在爆破警戒過程中,未經工作領導人同意的人員不得在指定的安全地點或自己認為安全的地點停留。工作領導人也不得隨意指定安全地點,指定的安全地點必須符合規程的要求。5)、各點警戒人員有義務將第一次信號發出后仍堅持不撤離人員、設備和闖警戒人員以及違反本指導書的人員,向爆破工作領導人反饋,爆破工作領導人向一公司紅煙工程項目部匯報,由項目部負責調查處理。10.5、爆破后的安全檢查與處置1)、爆破后,爆破員應按規定的等待時間(至少15分鐘)進入爆破地點,檢查有無盲炮、危石等現象,如有應及時處理,未處理前應在現場設立危險警戒或標志。2)24、只有確認爆破地點安全后,經當班爆破班長同意,方準施工人員進入爆破地點。為防止意外,無關人員仍不準進入爆破地點。3)、每次爆破后,爆破員應填寫爆破記錄。4)、盲炮處理措施發現或懷疑有盲炮,應請示爆破工作領導人,派有經驗的爆破員處理。處理盲炮時,無關人員不準在場,在危險區邊界設警戒危險區停止其他作業。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藥包。爆破網路未受破壞,且最小抵抗線無變化者,可重新聯系起爆。最小抵抗線有變化者,應驗標安全距離,并加大警戒范圍再聯線起爆。在距盲炮孔口不小于10倍炮孔直徑處另打平行孔裝藥起爆,爆破參數由爆破工作領導人確定。孔壁完好者,可取出部分堵塞物,向孔內灌水使之失效后再處理。盲炮處理后,應仔25、細檢查爆堆,將殘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和處理。10.6、降低爆破振動措施1) 、采用預裂爆破技術。 2)、控制好最小抵抗線的方向,讓最小抵抗線方向與旁邊道路方向一致。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安排好起爆順序。3)、保證堵塞度和堵塞質量,避免炸藥爆炸產生物從孔口溢出。10.7、控制飛石危害的安全防護措施1、控制最小抵抗線方向:最小抵抗線方向盡可能讓它與旁邊道路的方向一致,避免最小抵抗線方向朝向建、構筑物。2、保證堵塞長度和堵塞質量,避免飛石從孔口飛出。3、選擇合理的起爆次序,按照現場實際情況,本區段爆破從兩頭向中間進行爆破。4、嚴格控制裝藥量,使爆破類型保持在松動爆破范圍之內。5、注意爆區的地質構造,避免26、飛石從地質構造薄弱面處飛出。十一、應急救援預案11.1救援組織機構 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和措施,確保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程序,便于搶險救災,使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見緊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緊急救援組織機構圖爆破施工總負責項目經理爆破現場總負責技術負責搶險救援組治安管理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信息新聞組11.2緊急救援實施預案緊急救援實施內容主要包括:負責現場險情控制、消除污染、搶救人員、搶修設施、搶險物資運送;負責現場警戒、維護秩序、疏導交通、疏散群眾;負責現場傷員搶救和治療工作;負責現場搶險物資供應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處理善后事宜;負責事故搶險救援情況27、的收集、整理和匯報等。11.3、組織機構應急職責:(1)負責對民爆物品安全事故進行風險評估;按照有關規定對爆破工程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級別鑒定;(2)負責制定實施民爆物品安全事故救援方案;(3)負責配置和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及時救援發生的意外安全事故;(4)負責對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提供必要的物質和組織保障;(5)組織安全檢查,定期分析民爆物品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督促整改,負責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整改情況上報;(6)負責在員工中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和技能培訓,組織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7)負責現場勘察,召集隊伍,調動資源,下達任務;(8)收集、整理和掌握現場情況和動態;28、做好現場照相、錄像和文字記錄;(9)負責事故現場警戒,嚴防無關人員進入;(10)負責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為現場勘查人員創造安全工作條件,特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發現與處置未爆的民爆物品和盲炮;處理有倒塌危險的建(構)筑物;安全處理水、電、氣管道和設備等;(11)負責交通工具、物資供應、生活安排等后勤工作。11.4、爆炸準確掌握事故動態,及時組織人員研究制定搶險方案;執行有效處理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發展;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保護事故現場;協助相關單位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11.5、險情報告制度在施工過程中一旦遭遇事故和緊急情況等險情,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29、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施工作業班,及時準確向項目部民爆物品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報告情況,使各有關部門能隨時掌握險情的動態變化,以給予幫助指導。(1)現場:一旦由在場人員、操作人員發現緊急情況,要立刻逐級匯報事故情況,項目部民爆物品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接到匯報后,按實施程序啟動應急反應組織。(2)場外:根據應急類型、發生時間和嚴重程度,依照法律、法規和標準必須向外通報。在應急指揮的指導下,通信聯絡負責人按應急預案規定行動。(3)公共信息:按法律、法規的要求向員工、公眾提供有關活動的信息。 新聞發布和事故報告:向報紙、電臺、電視臺發布,緊急事故和任何人員受傷的30、信息,只有以下人員有權發布:指揮部民爆物品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 作業區反應:項目經理部人員如果發現緊急情況會對民爆物品倉庫和附近作業區人員和設施造成危險,相關負責人應該與當地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消防部門、衛生部門或環保部門保持聯系。 發生爆炸事故后,要立即掌握情況。不論現場何種局面,必須掌握的情況有:事故發生時間與地點;種類、強度;已知的危害方向;事故現場傷亡情況,現場人員是否已安全撤離;是否還在進行搶險活動;有無火災與爆炸伴隨;現場的風向;事故危及炸藥庫及附近作業區的可能性。 報告與通報。在掌握事故情況,并判明或已經發現事故危及炸藥庫及附近作業區時,應立即向有關單位或部門進行報告;根據事故的31、嚴重程度及情況的緊急程度,發出警報。 組織搶救與搶險。制止危害擴散的最有效措施是迅速消除事故源,制止事故擴展。同時,要熟悉事故設施和設備的性能,懂得搶險方法,必須組織盡早搶救與搶險。要迅速集中力量和未受傷的崗位員工,投入先期搶險,包括:搶救受傷害人員和在危險區域的人員,組織經培訓過的醫務人員搶救傷員,并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地帶;停止設備運轉、滅火、隔離危險區等;清點撤出現場人員數量,組織本單位人員撤離危險區;組織力量為前來應急救援的隊伍創造條件。應急狀態的解除總指揮是決定事故終止應急,恢復正常秩序的負責人。事故現場由小組成員執勤,事故現場的進入人員,拍照取證人員(包括上級調查人員)。未經授權的任何人員不得進入事故現場,以免破壞事故現場,給調查取證帶來困難。應急救援結束后,由總指揮宣布應急救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