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井點降水施工工藝建筑(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217
2024-01-11
5頁
333.50KB
1、深井井點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x商貿城開發有限公司擬建xxx城中村改造建設項目,位于xx市xx路北側,交通便利。建設項目包括5棟住宅樓,1棟幼兒園,沿街設有1層商鋪,并設有1層地下車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于基坑面大量積水,基坑面積大、地下水位較高,因而需采用集水井點降水方式進行降低地下水位.集水深井降水工藝比傳統輕型井點降水的一個顯著的優越性在于其能夠較快的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工序的施工周期。二、依據標準:xxxx建筑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三、適用范圍、使用周期集水深井井點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不受土質限制等特點,適用于地下水豐富,基坑深,2、基坑占地面面積大的工程地下降水;流沙地區和重復挖方地區使用這種方法,效果更佳.根據地質勘察報告要求,由于地庫的自重與浮力相近,集水深井井點降水使用時間,從打樁工程施工前開始至地庫結構完成后方可停止降水井作業。四、施工準備1、材料:無砂混凝土管(濾管)、濾網、38mm砂礫混合料、鉆機、泥漿池、泥漿泵、潛水泵等。2、作業條件:(1)基坑平整完成。(2)地質勘測資料齊全,根據地下水位埋深、土層分布,確定井點位置、數量和降水深度。五、井點位置、數量的布置1、基坑總涌水量根據基坑邊界條件選用以下公式計算: 基坑降水示意圖基坑涌水量按下式估算: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k-滲透系數,按1.50m/d3、取值;Sw-水位降深(m),取3。50m;R影響半徑(m);=9。80m;r0基坑等效半徑(m);=126.50m;H-含水層厚度(m),取4.00m;按照基坑涌水量計算公式計算基坑的涌水量1000m3/d。(2)、降水井數量確定:按滲水井點施工操作規程要求,降水井間的間距2040m,井深比降水深度深68m.由于該土層的滲透系數較小,東西向井點按3540m間距、兩側離基坑1015m布置,南北向按3排布置(位于地庫中間布置1排、主樓以外基坑周邊各布置1排)。累計布置16只降水井、管井埋入深度12m。六、工藝流程井點測量定位-挖井口按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回填井底砂墊層-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孔壁間的礫石4、過濾層-洗井-井管內下設水泵、安裝抽水控制電路-試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畢拔井管-封井七、操作要點1、定位:根據設計的井位及現場實際情況,準確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標記。2、采用鉆孔泥漿護壁成孔,孔徑800mm,用泥漿護壁,孔口設置護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側設排水溝、泥漿坑.3、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裝井管.井管下人后,井管的濾管部分應放置在含水層的適當范圍內,并在井管與孔壁間填充礫石濾料。4、安裝水泵前,用壓縮空氣洗井清洗濾井,沖除塵渣,直到井管內排出的水由渾變清,達到正常出水量為止。5、水泵安裝后,對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統作一次全面細致的檢查,合格后進行試抽水,滿足要求后轉入正常工作.6、深井5、抽出的水直接排入城市管網,以防重新流入基坑,并防止其它水源灌入基坑。八、質量要求1、基坑周圍井點應對稱、同時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內.2、井管安放應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間,井管頂部應比自然地面高0.5m。3、井管與土壁之間填充的濾料應一次完成,從井底填到井口下1.0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4、每臺水泵應配置一個控制開關,主電源線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設置。5、大口井成孔直徑,必須大于濾管外徑30cm以上,確保濾管外圍的過濾層厚度.6、濾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濾管壁厚。九、安全要求1、加強水位觀測,使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水位與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0m,防止建筑物出現不均勻沉降.2、施工現場應采用兩路供電線路,正式抽水后干線不得停電停泵.3、定期檢查電纜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損后水沿電纜芯滲入電機內,影響正常運轉。4、遵守安全用電規定,嚴禁帶電作業。5、降水期間,必須24小時有專職人員值班.6、潛水泵電纜不得有接頭、破損、以防漏電.十、文明、環保措施1、泥漿必須排至泥漿池內,并用泥漿車及時運出場外,嚴禁隨地排放。2、施工期間對噪聲進行監測,不允許形成噪聲污染。3、泥漿車要隨時進行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