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施工工藝建筑(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232
2024-01-11
4頁
2.96MB
1、滲透結晶防水涂料施工工藝不同種類的滲透結晶防水涂料,它們在施工工藝以及便捷操作上存在差別,本文以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材料和水基滲透結晶型材料做具體說明。水泥基滲透結晶型材料一般采用刮涂施工、涂刷施工或干撒施工方式。(1)刮涂施工:在刮涂施工法中,調配好灰漿是保證防水質量的關鍵。一般要清水拌料,拌好的灰漿要在30min內用完,已發硬的灰漿不能再用。要嚴格掌握好水灰比,一般要求34份料加入1份水攪拌均勻才能進行施工。(2)涂刷施工:調配好灰漿才能真正起到防水作用,一般要求23份料加入1份水攪拌均勻才能進行施工。(3)干撒施工:一般在未澆筑混凝土拌合物前,以撒干粉形式按一定的用量把材料撒在墊層上,撒干粉2、時間為澆筑混凝土30min之前。從實際施工情況來看,干撒的施工方法存在著不能整體防水的隱患,因為水泥基遇水反應,在墊層上的水泥基有可能滲到強度低的墊層中,這就難以確保干撒的水泥基能夠均一性和同一性的吸附在混凝土結構層下側,導致防水層出現斷層.水基滲透結晶型材料一般采用噴涂的施工方式,施工簡單,輔助材料少,速度快,人均施工面積可達1000/天。水基滲透結晶型材料中以美國科洛為主要代表, 科洛的滲透結晶能自我修復0.3mm以下的裂縫,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密實,增加結構強度,并且形成的穩定結構不會再發生二次反應,可以長期保護混凝土結構不受重金屬、強酸堿的破壞,延長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永凝液DPS(水性3、滲透無機防水劑)是以堿金屬硅酸鹽溶液及惰性材料為基料,加入催化劑、助劑,經混合反應而成,具有滲透性、可密閉水泥砂漿與混凝土毛細孔通道和裂紋功能的防水劑。在配制過程中,這些原料都為液體狀態,這較之水泥基的優點在于液體狀態下的原料比粉料更易溶合在一起,在與混凝土發生化學反應時不再需要摻入水就能激活催化劑,液體滲入混凝土結構層的孔縫中與其中的無機鹽類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會更全面、更徹底,其密閉混凝土毛細孔道的效果會更好。根據水性滲透結晶型無機防水劑JC/T10182006行業標準下的定義,水性滲透無機防水劑是指以堿金屬硅酸鹽溶液及惰性材料為基料,加入催化劑、助劑,經混合反應而成,具有滲透性、可封閉水4、泥砂漿與混凝土毛細孔通道和裂紋功能的防水劑。水性滲透無機防水劑屬于剛性防水材料,具有與混凝土結構相融的特性。防水劑中的活性化學物質以水為載體,隨著水對混凝土結構孔隙進行滲透,被流滲到混凝土結構內部孔縫中,硅酸鈣與水泥水化反應過程中析出的Ca(OH)2與硅酸鈣交互反應,形成了不溶于水的枝蔓狀纖維結晶物,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吸水膨脹,使結構中的毛細孔縫得到充盈密實。隨著時間(一般為17d)地推移,結晶量遞增,增強了結構整體的抗滲能力,并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致密性。現代的建筑和構筑物大多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主體,這種結構常見病害主要有:裂縫、剝離、剝落、蜂窩、漏水、鋼筋外露、鋼筋銹蝕、承載力不足等.造成5、這些病害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材料的耐久性不足,即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劣化造成的。混凝土的性能劣化指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受周圍環境的物理、化學、生物作用,使混凝土內的某些成分發生反應變性、溶解析出、結晶膨脹及基體開裂等,從而造成混凝土性能的下降。混凝土的劣化主要包括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溶出性腐蝕、堿-骨料反應(AAR)、侵蝕性介質腐蝕、凍融破壞、混凝土裂縫等,其中前三者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最大。混凝土的劣化不僅直接降低混凝土的性能,更主要的是它會加速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近年來,國內防水業使用水性滲透型無機防水材料逐漸升溫,在大型項目上使用II型產品永凝液DPS。而永凝液DPS多為6、純進口產品,品牌數量不多,在同類產品中性價比方面,主要以美國科洛牌永凝液DPS為代表。科洛永凝液DPS作為混凝土優良的保護劑,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混凝土碳化(中性化)和堿-骨料反應(AAR)的速度,永久的阻止侵蝕性介質(如:氯化物)腐蝕。科洛永凝液DPS之所以能對混凝土有如此大的保護作用,這取決于DPS中含有的專有催化劑和活性化學物質。永凝液DPS溶液中的活性化學物質被激活后在催化劑的促進下與混凝土中的堿性物質發生反應后,形成嵌入混凝土毛細孔隙的硅凝膠,密閉混凝土中的微細孔隙,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硅晶體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學結構形態,它難以與任何化學物質再起反應,可以永久的阻止侵蝕性介質(如:氯化物)腐蝕,保護混凝土內部的鋼筋不被銹蝕;同時,它既可以為混凝土提供良好的透氣性能,又可以極大限度阻止混凝土中的物質與空氣接觸,從而減緩了混凝土碳化(中性化)和堿-骨料反應(AAR)的速度,保證混凝土的結構穩定性。永凝液DPS解決了導致混凝土性能劣化最主要的三大難題,使混凝土結構壽命延長,長期顯示出其良好的性能。科洛永凝液DPS的施工案例有:美國國會大廈、美國帝國大廈、洛杉磯國際機場、德國亞琛大教堂、德國柏林博物館、德國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韓國體育館、倫敦希斯羅機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