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石籠施工工藝建筑(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238
2024-01-11
5頁
18.50KB
1、關于生態石籠的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要點一、生態石籠的情況介紹生態石籠工藝,又叫生態雙絞格網工藝。是將抗腐蝕、耐磨損、高強度的低碳高鍍鋅鋼絲,外表涂塑料高分子優化樹脂模(PVC),用六角網捻網機編織,成不同規格矩形籠子,籠子內充填石頭的結構。通過人為和自然因素,石塊之間縫隙不斷被泥土充填,植物根系深深扎入石塊之間的泥土中,從而使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相結合,形成一個柔性整體護面,和傳統的漿(灌)砌塊石、砼等防護結構相比,它具有既能滿足山體、岸灘穩定的防護要求,又有利于水體與土體間水源的循環,同時達到綠化環境的效果,工程以后,可以保持、改善原有的生態平衡條件。生態石籠,作為一種新型的水土保持結構,現已被2、廣泛用于江河湖海、山體、道路橋梁、港口工事及面土結構等防護工程。隨著國家建設環保型,節約型社會的方針確立,為生態石籠這一新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前景。二、生態石籠的結構特性1、整體性好生態石籠是大面積連續組裝、不設縫,具有其它材料難以替代的連貫性、整體性。2、柔性好無結構縫、整體結構有延展性。3、透水性好對擋土墻而言,內填充石料存在空隙,地表水一旦滲入墻后土,可以通過籠體較快排出,從而減少墻體后的地下水壓力。4、施工方便生態石籠施工不用水、不用水泥、不用模板,不要電力供應。5、造價經濟生態石籠結構對地基處理要求較其他結構低、工程速度塊、養護簡單、造價低于砼和漿(灌)砌塊石結構。三、生態石3、籠施工技術要點*鋼搬遷*工程護廠河護坡、護岸工程,全部采用了生態石籠工藝。由于這是一項新工藝,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施工技術規范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我們根據設計圖紙,參照生產廠家有關技術資料和有關技術規范,制定了以下施工技術要點。1、材料要求(1)鋼絲網籠生態石籠材料多項指標必須進行嚴格的檢驗,檢驗項目及指標是:鋅層含量2.6250g/m2 3.4270g/m2鋼絲抗拉強度 400Mpa鋼絲延伸率 12%PVC 抗拉強度 25MpaPVC 斷裂延伸率 180%PVC 抗老化試驗中,抗拉強度和斷裂延伸率的改變量不超過25%生態石籠的檢驗批次為展開面積40000m2。(2)網眼尺寸范圍生態石籠網眼規格尺4、寸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我們認為在10cm 之內為宜.本工程選用60mm80mm 和70mm70mm 兩種。(3)、石塊石料應質地堅硬,大于80%石塊的粒徑為100mm180mm,填充石料今后可選用粒徑為網眼2 倍左右為宜.2工藝要求(1)鋼絲網石籠成捆運到工地后,要在靠近安裝位置的平整場地上打開。避免損壞籠體和網線表面PVC 涂層。(2)鋼絲網石籠的幾何尺寸、安裝平面位置、高程均要符合設計要求。(3)籠體安裝就位后,填充石料,石料填充應密實穩固,填充石料時,應認真細心操作,要輕搬輕放,禁止亂拋亂砸,以免損壞籠體和網線表面上PVC 涂層。(4)相鄰籠體(包括籠蓋)進行綁扎連接.用雙膠鋼絲扎牢,5、扎點間距為3050cm;籠蓋縱向部分和籠體綁扎間距一般為50 cm.(5)護坡底邊線、頂邊線(即與擋墻交界線)要順直、整齊。(6)擋墻迎水面按干砌要求控制,墻面要平整,角線要順直。(7)、擋墻石籠內設加強筋,拉筋間距一般為50 cm,以控制擋墻變形.(8)、為防石籠擋墻位移,且墻體允許透水,墻后回填土不要行夯,但要壓實.考慮日后沉陷,按填土高度及回填土土質,確定回填本次沉陷系數,本工程回填土超出墻頂15cm,頂寬2。0m,另以1:2 坡度與擋墻、原地面相連。(9)、為加快植物生長,生態石籠完成后,立即對常水位以上部分覆土填充石縫,泥土一般高出坡面、墻頂510 cm。四、檢測要求1、石籠護坡允許6、偏差檢測頻率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mm)范圍點數檢測方法1 砌體厚度 +50,-30 每段(15m) 3 鋼尺量2 坡面平整度 50 每段(15m) 3 用2 m 靠尺和塞尺量3 坡面坡度不陡于設計的0。5% 每段(15m) 3 坡度尺量4 坡底邊線不高于設計高程每段(15m) 3 水準儀測量5 綁扎間距50 每段(15m) 3 鋼尺量2、石籠擋墻允許偏差檢測頻率序號檢測項目允許偏差(mm)范圍點數檢測方法1 軸線位移 15 每段(15m) 3 經緯儀測量2 墻頂標高 +20;0 每段(15m) 3 水準儀測量3 斷面尺寸 +50;10 每段(15m) 3 用尺量4 墻面平整度 50 每段(15m) 3 用2 m 靠尺和塞尺量5 相鄰段高差15 每段(15m) 2 鋼尺量6 拉筋間距50 每段(15m) 2 鋼尺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