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擠塑板屋面防水(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276
2024-01-11
8頁
31KB
1、施工工藝基層處理鋪設擠塑板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漿粘合層涂抹面砂漿外墻涂料 基層處理對未封堵的孔洞進行嚴密封堵,剔除墻面上的雜物,清除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 鋪設擠塑板根據控制線將線引到墻體或其它易于識別的物體上,在同一立面上掛通線,同時在窗口上下懸掛水平通線用于控制水平方向。根據放線結果在鋪貼擠塑板,并用錨固件固定,錨固件的位置根據規范要求確定,錨固件處鉆孔孔徑8mm,最小錨固深度35mm。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漿粘合層擠塑板保溫層粘貼完畢,待粘結砂漿凝固硬化后,立即涂抹3mm厚聚合物水泥砂漿,隨抹隨壓入一層耐堿玻纖網格布,首層部位價兩遍網格布。網格布沿外墻自上而下水平方向繃平鋪設,用抹子由中間向2、兩邊將網格布抹平,使其緊貼底層罩面砂漿,網格布搭接寬度為60-80mm,要求網格布平順,無皺、空鼓、翹邊等。涂抹面砂漿粘合層施工完畢,表面固結硬化后,即在表面抹2mm厚聚合物罩面砂漿,確保表面平整,網格布不外露。2)注意事項玻纖網格布不得直接鋪在保溫層表面,不得外露。外保溫工程施工期間以及完工后 24h 內,基層及環境空氣溫度不應低于 5。夏季應避免陽光暴曬在 5 級以上大風天氣和雨天不得施工。墻角處擠塑板應交錯互鎖。門窗洞口四角處擠塑板不得拼接,應采用整塊擠塑板切割成形,擠塑板接縫應離開角部至少 200mm。所有挑檐、窗口、陽臺等部位均設置7mm鷹嘴。所有門口、窗口、轉角外側均加貼一層網格布3、加強層。所有陽臺欄桿的錨固點,在做保溫層時要預留出錨固點的位置,保證欄桿錨固在混凝土墻體里面。預留口尺寸為200mm200mm,陽臺欄桿安裝完畢再補貼保溫層,欄桿穿保溫的部位滿打密封膠,防止透水。外窗臺內外高差為10mm。抹灰砂漿應在拌制完成后2小時內完成。3)成品保護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對其它專業設施保護;已完工的墻面要進行要防止污染和防碰撞等;預埋件等必須在保溫層施工前埋設好,嚴禁事后剔鑿。4)質量要求外保溫系統及主要組成材料性能應有型式檢驗報告和進場復檢報告。保溫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抹面層和飾面層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10 規定。外觀質量4、要求項目內容質量要求露網不應有缺棱深度大于10mm的缺棱,同條件累計小于150mm掉角3個破壞尺寸同時大于10mm不超過2處3個破壞尺寸的最大值不大于30mm裂紋貫穿性裂紋及非貫穿性橫向裂紋不應有非貫穿性裂紋,長度大于50mm或寬度大于0.2mm不應有非貫穿性裂紋,長度大于20mm不超過2處屋面的(8)防水保護層本工程屋面面層為40厚C20細石混凝土防水保護層,內配雙向4100鋼筋,摻減水劑。具體操作如下:a.綁扎鋼筋采用4低碳鋼筋,縱橫間距為100mm綁扎或鋼筋網片,網片應處于細石混凝土中部,鋼筋網片在分格縫處應斷開。施工中鋼筋下宜放置1520mm厚的水泥墊塊。b.現澆防水層混凝土混凝土水灰5、比不應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和摻合料用量不應小于330kg/m3,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運輸:混凝土運輸應保持連續性,間隔時間不超過1.5h,應防止漏漿和離析。在夏季或運輸距離長時,適當加入緩凝劑。澆筑前如出現離析,進行二次拌和。混凝土澆筑:連續澆筑,界格內不得留施工縫。攤平振搗抹壓。收水后進行二次壓光。混凝土養護:屋面防水混凝土的養護一般采用自然養護法,即在自然條件下,采取澆水濕潤或防風、保溫等措施養護。露天養護時,為保持一定的濕度,需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墊等遮蓋物,并定期澆水(覆蓋塑料薄膜除外),養護天數不少于14d。養護初期嚴禁上人踩踏。c安裝分格縫板條6、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分格縫應設置在屋面板的支撐端、屋面轉折處、防水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其縱橫間距36m。分格縫寬度10mm縱橫對齊,分格縫板條可采用刨光的木板條、塑料板條或金屬板條。分格板條安裝位置應正確,固定應牢,起條時不得損壞分格縫處的混凝土。當采用切割法施工分格縫時,切割深度宜為防水混凝土層厚度的3/4。d.分格縫清理及刷處理劑分格縫表面應平整、密實,不得有蜂窩、麻面、起皮和起砂現象。密封前的基層應干凈、干燥,涂刷與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層處理劑。e.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的底部填放背材料,上部用密封材料密封。密封材料嵌填完成后不得碰損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9)操作要點a.卷材與基層的粘結7、方法采用滿粘法。 b.鋪貼前,必須將基層的塵土雜物認真清掃干凈,并要求基層干燥。若有漏水、泛潮等現象,待其干燥后方可鋪貼,并避免在高溫、烈日下施工。 c.為了提高卷材與基層的粘結能力,在干凈、干燥的部位切忌涂刷太厚,為了便于掌握卷材鋪貼方向、距離和尺寸,可在找平層上彈線并進行試鋪工作。 d.對于天溝、落水口、立墻轉角、穿墻(板)管根等處,應按設計要求事先進行裁剪工作。e. 水落口、天溝、檐口與屋面交接處、泛水、陰陽角等部位,常會產生裂縫,應做防水增強處理,泛水高度不得小于250mm。f.泛水防水構造應遵守下列規定: 墻體為磚墻時,卷材收頭可直接鋪至女兒墻壓頂下,用壓條釘壓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閉嚴8、密,壓頂應做防水處理;卷材收頭也可壓入磚墻凹槽內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層高度不應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墻體應做防水處理。 墻體為混凝土時,卷材收頭可采用金屬壓條釘壓,并用密封材料封固。g.水落口防水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水落口埋設標高,應考慮水落口設防時增加的附加層和柔性密封層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水落口周圍直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并應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應小于2mm。水落口與基層接觸處,應留寬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h.伸出屋面管道周圍的找平層應做成圓錐臺,管道與找平層間應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層收頭處應用金屬箍箍緊,并用密封材料填嚴。i.屋面9、垂直出入口防水層收頭,應壓在混凝土壓頂圈下;水平出入口防水層收頭,應壓在混凝土踏步下。j.卷材鋪貼應采取“先高后低、先遠后近”的施工順序,以避免已鋪貼的面層因材料運輸遭人員踩踏和破壞。k.卷材鋪貼搭接寬度為100mm。l.相臨兩幅卷材的接頭應互相錯開300mm以上,以免接頭處多層卷材相重疊而粘結不實。m.屋面卷材防水的搭接縫應順水方向搭接。n.疊層鋪貼的各層卷材,在天溝與屋面的連接處、管根處等部位,應采用叉接搭接,搭接縫應錯開,接縫宜留置在屋面或天溝側面,不宜留在溝底。(2.3)花崗巖樓面使用3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按1:2攪拌成干硬性砂漿。花崗巖地面所需的板材,應在施工準備階段進行“配料10、”按房間逐間確定整塊和整塊板的形狀、尺寸、塊數,作為定購板材的依據,板材鋪遵循房間與走廊對縫,房間與房間對縫,獨立房間門口處板塊對稱的原則。所用板材要在同一廠家供應商處一次采購齊全,以求色澤花紋相同。鋪貼前對板材進行對色、拼花并編號,對號鋪貼,以達到整個房間顏色花紋一致。施工操作程序:清理基層潤水保潮基層局部處理放線刷素水泥漿鋪貼面層擦縫養護。基層局部處理:混凝土樓板(或墊板)局部較大的低凹處使用1:2.5水泥砂漿填平,突出的部分鑿平。放線:對每個走廊、踏步、平臺進行板材排列。走廊、踏步或平臺的板材相連時磚縫相通,平臺按踏步的板材縫排列。走廊磚縫一必須相通。排列板材時以門口處的板材縫對稱為原則11、,向左右兩邊排。板材的縱橫縫等寬,縫寬不大于1mm。按板材排列的結果在基層上彈出墨線,墨線間距等于地磚寬,平行房間的長邊逐行彈出。鋪設:鋪設板材在彈好線的基層上,刷素水泥漿一遍,然后鋪1:2干硬性水泥砂漿,厚約30mm,抹平拍實鋪上花崗巖板,用橡皮錘輕輕敲擊磚面至預定的高度(高度以掛通線控制),然后掀起板材(但不得損壞以抹好的砂漿),在板材的背面滿刮一層摻界面劑的素水水泥漿,然后將花崗巖板鋪定。次日用水泥漿擦縫,水泥漿的顏色與花崗巖板顏色相近。擦縫:板塊鋪貼后次日用稀水泥漿灌縫2/3高度,用與板材同色的水泥漿擦縫。養護:在面層鋪設后,表面應覆蓋、潤濕,其養護時間不應少于7天,在此期間要停止其它作業,并嚴禁上人。質量要求板材的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面層與基層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板材面層表面潔凈,圖案清晰,色澤均勻一致,接縫均勻,周邊順直,板塊無裂縫、掉角和缺愣;坡向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無積水,踏步、臺階縫隙寬度一致,相鄰兩步高差不超過10mm,防滑條順直。鑲邊面層鄰接處相比材料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要求,邊角整齊、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