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藝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282
2024-01-11
7頁
84.55KB
1、施工工藝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1 .糾正措施工程部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事故、事件和不符合的根源, 防止其再發生。1.1 工作流程圖信息收集2 .2. 1未確定需要采取的糾正措施,各部門應按協商交流與 溝通程序建立收集渠道,收集以下信息:1)顧客抱怨;2)整改通知、不符合報告、事故報告、職業病報告;3)內審報告、外審報告;4)管理評審報告;5)數據分析結果;6)顧客滿意情況調查分析結果;7)環境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結果;8)危險源辯識和風險評價結果;9)體系運行記錄;10)過程檢測記錄。各部門應進行以下信息反應,以便公司相關部門制定糾 正措施:1)將質量問題、質量事故、平安事故信息反應到平安質量管理2、 部;2)將環境事故信息反應到工程管理部;3)將不合格物資信息反應到設備運輸物資部;4)將職業病信息反應到社會職能部;5)將顧客投訴和相關投訴信息反應到相關部門。1.3評審不符合1. 3. 1工程部的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對提供的信息進行匯總, 評審不符合,分析并確定不符合產生的根源。1. 3. 2對不符合項的原因分析可考慮如下方面,但不僅限于此:1)沒有認真貫徹程序文件或相關支持性文件的要求;2)沒有全面理解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3)缺乏必要的培訓;4)缺少必要的支持性文件;5)沒有獲取相應的法律法規或獲取渠道不暢通;6)管理體系文件規定不清或錯誤問題;7)工作不負責任;8)缺乏必要的資源;9)3、沒有將相關要求傳遞至相關方,信息交流或溝通不到位;等。1. 3. 3對質量問題的原因分析可考慮如下方面,但不僅限于此:1)設計問題而在設計文件會審中未被發現;2)技術方案編制的偏差或技術交底不清;3)未獲得必要的產品要求的輸入信息(如未獲得有關法律法規、 技術標準);4)物資不合格;5)施工操作未執行相應程序;6)檢驗試驗問題;7)成品保護問題;等。對不合格物資的原因分析可考慮如下方面,但不僅限于 此:1)供貨廠家的制造加工問題;2)物資運輸造成的損壞;3)物資在現場貯存、保護不當;4)物資需用計劃或采購計劃的錯誤;5)設計錯誤未被發現;6)未執行采購程序;等。1.4確定并評價所需的糾正措施14、.4.1 各單位根據不符合發生的性質、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 評價確保不符合不再發生的措施的客觀需求。需要采取糾正措施時, 工程部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制訂糾正措施。針對以下情況必須采 取糾正措施。1)管理體系審核中發現不符合時;2)管理評審中發現體系缺陷時,需整改/改進措施時;3)處理嚴重不合格品、屢次重復發生一般不合格品時;4)接到顧客投訴或顧客對此問題連續提出抱怨時;5)本單位發生環境、平安事故/事件時。1. 4. 2糾正措施應通過以下評價得到最終確定:1)糾正措施能否消除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根源,確保其不再 發生;2)對糾正措施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奉賢評價;3)糾正措施是否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5、隨的影響相適應;4)糾正措施能否得到有效地實施。糾正措施被確定后,應填入糾正措施記錄中,并明確實 施單位、完成時間和驗證單位。公司機關各部門制定的糾正措施由 部門負責人審批,工程部的糾正措施由本級總工程師審批,發給實 施單位由其實施。1.5糾正措施實施和記錄糾正措施實施時,實施單位的負責人應對實施過程的有 效性進行監視,并將實施結果填入糾正措施記錄。1. 5. 2驗證單位應對糾正措施的實施結果及其有效性進行評審 予以驗證,將結論填入糾正措施記錄。1.3.3 內審和外審發現的不符合項,按內部審核程序的規 定和認證機構的有關要求制定、實施糾正措施。1.3.4 糾正措施實施后經評審無效或需進一步改進6、時,應重新 分析原因,制訂糾正措施。2預防措施工程部應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的不符合的原因,防止其 發生。2. 1工作流程圖3. 2信息收集3.3.3 未確定需采取的預防措施,工程部應按協商交流與溝 通程序建立收集渠道,收集以下信息:1)顧客的需求和期望;2)市場分析;3)從以往經驗獲得的教訓(包括同行的經驗、教訓);4)整改通知、不符合報告、事故報告、職業病報告;5)內審報告、外審報告;6)管理評審報告;7)數據分析結果;8)顧客滿意情況調查分析結果;9)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結果;10)危險源辯識和風險評價結果;11)體系運行記錄;12)過程監測記錄。3.3.4 工程部應進行以下信息反應,以7、便公司制定更加系統的 預防措施:1)將質量通病、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信息分別反應到平安質量管理部和工程管理部;2)將環保物資、平安物資、危險物資的信息反應到設備運輸物 資部;3)將有關職業健康的建議反應到社會職能部;4)將顧客及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分別反應到相關部門。2. 3評審潛在不符合工程部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對提供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對 于發現的潛在不符合,對其進行評審,確定產生潛在不符合的原因, 并評價是否需要采取預防措施。3. 4評價并確定預防措施4. 4.1需要采取預防措施時,各部門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制 訂預防措施,并明確實施單位、完成時間和驗證單位。5. 4. 2預防措施應通過以下8、評價得到最終確定:1)預防措施能否消除潛在不符合的原因,保證其不發生;2)對預防措施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和風險評價;3)預防措施是否與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隨的影響相適應;4)預防措施能否得到有效的實施。2. 4.3預防措施被確定后,應填入預防措施記錄中,公司機關 各部門制定的預防措施由部門負責人審批,工程部制定的預防措施 由本級總工程師審批,發給實施單位實施。2. 4.4有關施工質量、平安和環保的預防措施不必填寫預防措 施記錄,可以技術措施、質量措施、平安措施、環保措施等方式, 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技術交底等文件中明確。2. 5預防措施實施和記錄2. 5.1預防措施實施時,實施單位的負責人應對實施過程的有 效性和效率進行監視,并將實施結果填入預防措施記錄。2. 5. 2驗證單位應對預防措施的實施結果及其有效性進行評審 予以驗證,結論應填入預防措施記錄。2. 5.3預防措施實施后經評審無效或需進一步改進時,應重新 分析原因,指定預防措施。新建鐵路武廣客運專線站前工程5標施工工藝控制糾正與預防措施中鐵十五局武廣客運專線5標四工區二00六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