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工藝(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3928
2024-01-12
10頁
412.50KB
1、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工藝一、 工藝概述本工藝適用于本標段內所有采用雙側壁導坑法的級圍巖開挖工藝。二、 作業內容作業內容包括:超前支護、弱爆破開挖、施做臨時支護及橫撐、施做初期支護、拆除臨時支護及橫撐、灌注仰拱填充、一次性灌注襯砌。三、 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一)質量標準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施工圖設計文件(二)檢驗項目1.隧道開挖斷面的中線和高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采用儀器測量。2.隧道開挖應嚴格控制欠挖。當圍巖完整、石質堅硬時,巖石個別突出部分(每1m2 不大于0.1m2)侵入襯砌應小于5cm。拱腳和墻腳以上內斷面嚴禁欠挖。檢驗方2、法:施工單位采用自動斷面儀等儀器測量周邊輪廓斷面,繪斷面圖與設計斷面核對。監理單位見證測量,現場核對開挖斷面。3.洞身開挖中,應在每一次開挖后及時觀察、描述開挖面地層的層理、節理、裂隙結構狀況、巖體的軟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對設計地質情況,判斷圍巖穩定性。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工程地質觀察和描述,監理單位見證檢查。4.隧道支護必須緊跟開挖及時施作,同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監控量測的相關作業,對位于不良地質地段的隧道,支護應及時封閉。5.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濕噴工藝。拌制噴射混凝土時,原材料稱量應采用自動計量裝置,衡器應定期檢定,每次使用前應進行零點校核,保證計量準確。6.噴射混凝土前,應檢查開挖斷面3、尺寸,清除開挖面和待噴面的松動巖塊及拱腳、墻腳處的巖屑等雜物,并應設置控制噴層厚度的標志。7.基面有滴水、淌水、集中出水的地點,應采用鑿槽、埋管等方法進行引導疏干。8.分層噴射混凝土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一次噴射的最大厚度:拱部不得超過10cm,邊墻不得超過15cm。噴射作業緊跟開挖作業面時,混凝土終凝到下一循環爆破作業間隔不得小于3h。9.錨桿類型應根據地質條件、使用要求及錨固特點進行選擇并符合設計要求,錨桿宜采用商品錨桿且必須設置墊板,墊板應與基面密貼。在有水地段安裝普通砂漿錨桿時,應先將孔內水引出或在附近另行鉆孔后,再安裝錨桿。噴射混凝土回彈料嚴禁重復使用。10.鋼架4、應在隧道開挖后或初噴射混凝土后及時進行架設,安裝前應清除鋼架底部虛碴及雜物。11.初期支護采用鋼筋網、鋼架噴射混凝土結構時,應保證鋼筋網和鋼架與圍巖之間的空隙用噴射混凝土回填密實。12.作業區應有良好的通風和照明裝置,粉塵濃度不大于2mg/m3。噴射混凝土應優先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檢驗應符合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規定。13.噴射混凝土所用細骨料的檢驗應符合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規定。14.噴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檢驗應符合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的規定。15.噴射混凝土外加劑進場時,必須按批對減水率、凝結時間差、抗壓強度5、比進行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和其它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同一生產廠家、同一批號、同一品種、同一出廠日期且連續進場的外加劑,每50t為一批,不足50t時,應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并進行試驗。16.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應根據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術條件和設計要求通過試驗選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膠骨比宜為1:41:5。 2 水膠比宜為0.400.50。 3 砂率宜為45%60%。 4 膠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5 鋼(合成)6、纖維的摻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17.噴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采用貫入法或拔出法檢測。18.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噴射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當不具備切割條件時也可采用邊長150mm的立方體無底試模,在其內噴射混凝土制作試件,試件成型的噴射方向應與邊墻相同,噴射混凝土標準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28d。當對強度有懷疑時,可在混凝土噴射地點采用鉆芯取樣法隨機抽取制作試件做抗壓試驗。 檢驗方法: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19.噴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平均厚度大于設計厚度。 2 檢查點數的807、%及以上大于設計厚度。3 最小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2/3。4 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100mm。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一作業循環檢查一個斷面,每個斷面應從拱頂起,每間隔布設一個檢查點檢查噴射混凝土的厚度。監理單位見證檢查或按施工單位檢查斷面的20%抽查。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查控制噴層厚度的標志、鑿孔或無損檢測測量厚度,用自動斷面儀或攝影儀等儀器測量斷面輪廓檢查表面平整度。20.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施工記錄。21.噴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時,作業區的氣溫和混合料進入噴射機的溫度均不應低于5C。檢驗方法:測8、溫。22.噴射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 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序號材料名稱允許偏差 1水泥2%2粗、細骨料3%3水、外加劑2%4鋼(合成)纖維2% 檢驗方法:復稱。23.噴射混凝土表面應密實、平整,無裂縫、脫落、漏噴、露筋、空鼓和滲漏水,錨桿頭鋼筋無外露。 檢驗方法:觀察、敲擊。24.噴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應符合設計配合比要求。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檢驗方法:坍落度試驗。25.噴射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和理論配合比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檢驗方法:砂、石含水率測試。四、 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1.熟悉施工圖紙9、,編制方案,進行施工工藝設計。2.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向有關人員進行安全及技術交底。(二)材料準備1.根據導坑開挖尺寸加工臨時鋼架及橫撐。2.原材料進場時,必須對其質量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并按批抽取作試驗。3.檢查機械設備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保證工程質量。五、 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見表5-1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表5-1 施工機械及工藝裝備表序號機械裝備數量備注1風槍(YT-28)202裝載機13氣焊14電焊機25自卸車46濕噴機2六、 工藝控制流程雙側壁導坑施工工序見圖6,施工工藝流程見圖6-1。七、 工藝步驟說明1.利用上一循環架立的鋼架施作隧道側壁50小導管及導坑側壁22水平錨10、桿超前支護。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噴5cm厚混凝土封閉掌子面。施作部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和臨時支護,即初噴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鋼鋼架和I18臨時鋼架,并設鎖腳錨桿(管),安設I18橫撐。安裝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2.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時噴5cm厚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導坑周邊部分初噴4cm厚混凝土。接長型鋼鋼架和I18臨時鋼架,安裝鎖腳錨桿(管),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必要時安設I18橫撐。鉆設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3.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步驟及工序同。架立周邊鋼架,必要時設底部橫撐施11、作錨噴支護依次開挖部噴砼封閉掌子面,施作錨噴支護,閉合成環開挖部,接長臨時鋼架,拆除下部橫撐拆除臨時鋼架(56m),澆筑仰拱澆筑填充混凝土澆筑二次襯砌施作防水層監控量測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圖6-1 雙側壁導坑施工工藝流程圖清理掌子面,測量放線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噴砼封閉巖面噴砼封閉巖面施作洞身錨桿施作洞身錨桿架立鋼架、臨時鋼架及橫撐架立鋼架、臨時鋼架及橫撐錨噴支護,閉合成環施作超前支護、注漿監控量測監控量測錨噴支護,閉合成環開挖部,進尺同鋼架間距超前地質預報4.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導坑周邊的初期支護,步驟及工序同。5.利用上一循環架立12、的鋼架施作隧道側壁50小導管超前支護。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噴5cm厚混凝土封閉掌子面。導坑周邊初噴4cm厚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鋼鋼架,安裝徑向錨桿后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6.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噴5cm厚混凝土封閉掌子面。7.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噴5cm厚混凝土封閉掌子面。8.在滯后于部一段距離后,機械開挖部,人工配合整修。隧底周邊部分初噴4cm厚混凝土。接長18臨時鋼架,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拆除下部橫撐,安設型鋼鋼架仰拱單元,使之封閉成環。9.根據監控量測結果分析,待初期支護收斂后,拆除I18臨時鋼架及上部臨時橫撐。利用仰拱棧橋灌筑部邊墻基礎與仰拱混凝土。10.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設計高度。11.利用襯砌模板臺車一次性灌注部襯砌(拱墻襯砌一次施作)。八、 作業組織每一開挖循環班組64人,工班長4人,安全員3人,電工2人,開挖工30人,拱架安裝15人,噴射砼8人,氣焊工2人。九、 施工安全與環境保護(一)施工人員進洞施工必須佩戴安全帽。(二)施工作業面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減速慢行。(三)施工時電纜線、搗固棒把線要理順,布置在合適的位置,配電箱放置位置及用電要符合安全規范要求。(四)施工機具和材料應在收班前清理,工完料清、場地清。(五)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廢料要收集至指定地點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