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粉渣穩定層施工工藝(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051
2024-01-12
5頁
25.50KB
1、水泥穩定石粉渣道路基層施工技術規定第一章總則、 水泥穩定石粉渣是采用碎石場的細篩余料,摻入適當的水泥和水的混合料,經過拌和、壓實、養生后,達到規定強度的路面基層材料。、 水泥穩定石粉渣具有早期強度高(七天抗壓強度可達到使用強度的左右),水穩性好,具有良好的板體性。但耐磨性差,不能作為道路的面層。、 水泥穩定石粉渣的強度可以調整,適用于修筑各級道路的基層,尤其適合于多雨地區,以及重交通量道路和高速公路基層.第二章材料、石粉渣集料要求顆粒堅硬,不含土塊等雜質.一般松干容重為kg/m2,細度模量.。、石粉渣材料應粗細摻配,一般其粒徑組成應控制為:粒徑.毫米以上的粗顆粒及粒徑.毫米以下的細顆粒各占一半2、為宜;粒徑大于毫米的粗粒及粒徑小于.毫米的粉料不超過。、水泥應選用終凝時間長的品種,而且以較底標號為宜,(如325號)。、拌和混合料和養生的用水,一般采用清潔的飲用水為宜.第三章混合料、水泥穩定石粉渣混合料的配比,一般采用重量比.水泥劑量以石粉渣干重的百分數表示。、水泥穩定石粉渣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應通過試驗決定.根據我市實踐經驗,作為重交通量干線路面基層的水泥劑量采用石粉渣干重的%.、混合料的含水量應接近最佳壓實含水量,一般應通過試驗確定。如受試驗條件限制時,也可參照我市實踐經驗使用,一般最佳壓實含水量可控制在的使用范圍內。現場外觀檢查,一般以能手握成團、但不冒漿粘手、落地能散開為宜。、混合料3、施工時的含水量控制:當天氣干熱時,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圍的上限();當天氣潮濕時,可采用最佳含水量范圍的下限()。施工時每立方松混合料的加水量可用下式計算:g=1。06Yo(WWa)式中:g-每立方米松混合料的加水量(kg/m3)W-最佳含水量的取值()a-石粉渣混合料的含水量(%)Yo-石粉渣的松容重、混合料的最大壓實干容重應通過試驗確定.如受試驗條件限制,也可參照我市實踐經驗使用,一般最大壓實干容重為21002200kg/m3。、水泥穩定石粉渣混合料七天的試件抗壓強度應大于kg/cm(相當于彈性模量6000kg/cm左右),而不大于40kg/cm(相當于彈性模量7000kg/cm左右)。第四4、章施工、路槽工程質量必須符合市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暫行標準道路工程CJJ181的有關標準.、路基彈性模量小于kg/cm時,宜設墊層,墊層厚度一般不宜小于厘米。、配料方法可采用重量法、體積法和層鋪法.、拌和方法可采用機械路拌法、機械廠拌法、人工路拌法。一般宜采用機械拌和法,如采用人工拌和時,應嚴格控制拌和的均勻性,可參照附錄的施工方法進行。、碾壓前必須檢查控制最佳壓實含水量及拌和的均勻性。每次壓實厚度最小為厘米,最大為厘米,超過厘米時可分層壓實,下層壓實后,表面灑水濕潤,即可施工上層(使用噸重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次壓實厚度最大可到厘米)。、松鋪厚度為壓實厚度乘以壓實系數,壓實系數宜按試驗決定.用人5、工拌和及人工攤鋪的壓實系數一般可參考使用。.為防止碾壓推移,應先用輕型壓路機或履帶拖拉機進行穩壓,自兩側向路中,兩輪壓路機每次重疊寬,三輪壓路機每次重疊后輪寬.用機械拌和及機械攤鋪的混合料,可直接用噸三輪壓路機壓實.最后應碾壓至表面平整無明顯輪跡壓痕,壓實度應大于最佳密實度的,標高等其他治標均需符合質量驗收標準。、碾壓過程中要注意找平,在輕型壓路機穩壓后,要及時鏟高補低,填補處要翻松加料,重新壓實成整體,不得出現填補的薄層現象.、分段施工的銜接處要注意處理,可留出一定長度不壓。預留銜接處要適當加水和水泥重新拌和、整平,與下段同時壓實。銜接處也可先壓實,待下段施工時再翻松,并適當加水和水泥重新拌6、和、整平,與下段同時壓實。、水泥穩定石粉渣混合料從加水拌和到完成壓實的延遲時間(包括干拌時間在內),不應超過小時。、壓實成型后,必須及時灑水養護,禁止用水管沖灑,一般養護期不少于七天,養護結束應即施工面層.每天灑水次數,以保持表面濕潤為宜。、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根據天氣情況,采取分段施工,保證雨前壓實。如未經壓實,被雨水沖刷,雨后涼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壓實.第五章質量標準及檢查驗收、水泥穩定石粉渣路面基層的施工,必須按照下表項目進行檢查。每道工序結束,均需經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凡不合格項目均需作處理。、水泥穩定石粉渣路面基層質量驗收標準及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規定:水泥穩定石粉渣路面基層質量驗收標準及允許誤差編號項目質量驗收標準及允許誤差檢查要求水泥劑量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6個樣品抗壓強度應符合。條規定每個作業段并不大于1000m2應作個試件彎沉值應符合設計要求養生七天后現場做試驗混合料含水量根據檢驗值或79%隨時檢查拌和均勻性顏色均勻一致,無夾層隨時檢查壓實度大于98,無明顯論跡每碾壓作業段并不大于1000m2檢查不少于處厚度每作業段并不大于0m不少于處寬度不小于設計規定每作業段并不大于0m不少于處平整度不大于厘米用米尺量,著地空隙不大于厘米,平順無波浪,每米檢查處10縱橫高程厘米用水準儀測量,每20米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