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碎石面層機耕路施工工序包含基層和面層的施工工藝(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054
2024-01-12
13頁
49.50KB
1、一、路基工程1.1路基填方施工工藝工藝流程圖見下圖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框圖。 填料選擇基底處理平整攤鋪含水量調整碾 壓檢 測整修路拱刷修邊坡放線填料的各項試驗上料并控制松鋪厚度按要求翻曬或灑水按試驗確定的壓實遍數進行壓實度(是否復壓)、標高(是否再填)、中線等整形上土填料準備1.2.施工準備(1)施工測量和放樣開工前按圖紙及有關規定進行線路及高程的復測,水準點及控制樁的核對和增設,并對路線橫斷面進行測量與繪制。其測量結果應記錄并成形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認可。(2)修筑施工便道施工便道本著少占耕地的原則,盡量利用既有道路。1.3.基底處理路堤施工的基底,按基底的土壤性質、基底地面所處的自然狀態,2、同時結合設計對基底的穩定性要求和路堤填筑高度等采取相應的方法與措施處理。(1)填筑前,按規定對基底范圍內的地表雜土,樹根等進行清除,用推土機推除耕植土到指定地點以備復耕,按規定對基地整平壓實。(2)對不同高度路堤根據設計文件要求進行基地處理施工。(3)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向陡于1:5時,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應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1m,臺階頂作成2%4%的內傾斜坡。(4)半堤半挖和陡坡路堤,或基底有地下水影響路堤穩定時,采取攔截引排措施,將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圍以外,并根據設計要求采取防滲加固措施。(1) 加寬舊路堤時,應沿舊路堤邊坡挖成向內傾斜的臺階,所有填料宜與舊路堤相(2)3、 同或選用透水性較好的材料。1.4.壓實工藝試驗路堤填方施工前28天,先根據填料及壓實機具不同選擇不小于100m(全幅路基)長度的路堤段進行碾壓工藝試驗,據此選定最佳工藝參數,包括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填料的松鋪厚度,以及壓實機型,行進速度、壓實遍數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作為控制標準,指導同類施工,確保路基填筑質量。1.5. 路堤填筑采用“四區、八流程”工藝施工?!八膮^段”是將作業面分為卸料區、攤鋪區、碾壓區和檢測區,做到界限分明,以便于嚴格控制攤鋪厚度、平整度、含水量,控制碾壓范圍和碾壓遍數,防止漏壓,最后便于正確檢測密實度。“八流程”是指填料選擇、基底處理、攤鋪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動碾壓、檢測4、簽認、路基成型、邊坡修整。整個路堤施工做到區段合理,流程清晰,保證填方地段施工質量、密實度符合規范要求。填筑中先用推土機攤鋪,人工找平,再壓路機碾壓,機械不能及的邊角、涵洞邊及臺后,用人工配合攤鋪、小型機械碾壓。(1)土路堤施工開工前根據路堤高度與工藝參數按路基橫斷面全寬度縱向分層,計算分層層數,并繪出分層施工圖,填土松鋪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厚度不應小于10cm,填筑時每側應超出路堤的設計寬度30cm,保證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不同土質的填料應分層填筑,嚴禁兩種及以上填料混填,當地形起伏,高低不平時,則由低處分層填筑,由兩邊向中心填筑。作業區段交界處,若不在同一時間5、填筑,則先填筑的地段應按1:1坡度,分層預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筑,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m。(2)石方路堤施工填石路堤,應將石塊逐層水平填筑,分層厚度不大于50cm,石塊最大粒徑不大于壓實厚度的2/3。大面向下,緊密靠攏,所有縫隙填以小石塊或石屑,在路床頂面以下50cm范圍內鋪填有適當級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徑不超過10cm,填石路堤應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灑水壓實,壓實時繼續用小石塊、石屑填縫,直到壓實層頂面穩定,不再下沉(無輪跡),石塊緊密,表面平整為止。(3)零填挖路基零填挖路基頂面以下0300mm范圍內的壓實度,不小于95%,特殊路基土層進行換填或翻拌晾曬,換填應分6、層進行,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1.6.路基整修填筑至標高后,進行平整和測量?;謴椭芯€,水平測量,施放路肩邊樁,修筑路拱,并用光輪壓路機碾壓一遍。修整的路基表層厚150mm內,不應留有尺寸大于100 mm的石塊。路基整修采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將路基兩側超填的余土清除場外。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時,應預留加固位置。當填土不足或邊坡受雨水沖刷形成小沖溝時,應將原邊坡挖成臺階,分層填補。整修路基時應將邊溝內的雜物清除干凈,保證排水暢通。1.7.結構物臺背回填(1)橋臺及涵洞缺口填筑,待構造圬工強度達到允許強度后進行。(2)填筑范圍臺背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不小于臺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拱7、橋臺背填土長度不應小于臺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長度每側不小于2倍孔徑長度。(3)使用機械在橋臺周圍1米以外使用大型機械分層填筑,振動碾壓,在橋臺周圍1m以內采用沖擊夯,分層夯填。(4)填筑材料填筑材料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5)填筑方法在回填壓實作業中,應對稱回填壓實,保持結構物完好,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15cm。1.8路基挖方施工工藝1.土質路塹開挖首先清除路塹開挖施工范圍內的樹木、樹根、灌木、雜草等,然后從最高的地方開始,自上而下逐層挖掘。挖掘采用橫挖法。土質路塹開挖,要做好邊溝及截水溝的開挖,主要要求有:(1)位置、尺寸符合設計規定,并在開挖前設置好。(2)平曲線外邊溝溝底縱坡與曲線前后的溝8、底相銜接,曲線內側不得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生。(3)路塹和路堤交接處的邊溝應徐緩引向路堤兩側的天然溝或排水溝,防止沖刷路堤。(4)所有排截水設施要滿足溝基穩固、溝形整齊、坡底平順,排水防止對路基產生危害。截水溝棄土置于路塹與截水溝間,形成土臺,臺頂截水溝設2%的橫坡,土臺邊坡腳距塹頂的距離不小于設計規定。2.路塹基面及坡面修整、防護(1)土質段,路塹開挖包括零挖零填土質路基段至設計要求時,對開挖成型的基面進行處理,將開挖段翻旋30cm厚,然后采用推土機進行整平,路拱明顯,排水暢通,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5%。對基底巖石完整、無風化的石質路塹可不進行壓實。石方路塹的路床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9、,對高出部分應輔以人工鑿層,超挖部分按要求回填到位。(1) 坡面防護,無論是深路塹、淺路塹或半挖半填路基,在開挖過程中路塹邊坡防護要緊密配合,不超挖邊坡。邊坡開挖后,按設計要求,對每層邊坡及時清刷,施作防護工程。1.9路基防護與排水工程路基防護(漿砌片石護坡、護腳、護肩、護面墻菱形骨架護坡)均按設計位置、形式并結合實際情況施工,施工要符合規范要求,各類排水設施的位置、斷面、坡度、標高及使用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排水設施要求縱坡順暢,溝底平整,無沖刷和阻水現象。砌石圬工施工要點:1.砌石圬工砌筑前先清除基底及坡面松動巖塊浮碴;墻基置于穩定的基石(土)上,遇軟弱基礎應加深或擴大基礎,或采取其他加強措10、施。開挖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圬工施工。2.砌石圬工所有材料及其它要求要遵守砌石圬工有關技術規范和規則。砌筑時分段、分層進行,要求丁順搭配,墻背后分層回填。施工縫、沉降縫、泄水孔等嚴格按圖及規范要求施工。3.不得在晝夜平均氣溫低于+5或石料受凍的情況下進行漿砌體的施工。4/圬工砌筑時要求堅實穩定,表面平整美觀,砂漿按設計要求用機械拌合。5.砌體咬扣緊密,嵌縫飽滿密實,勾縫平順無脫落,縫寬大體雨季施工措施1、掌握天氣預報和氣候趨勢及動態,開工前與當氣象部門簽訂氣象服務合同,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2、機械設備和水泥等材料的存放應選擇適宜場地,并做好防雨工作。11、對主要的工程和運輸便道做好排水工作,路面用砂卵石或碎石土硬化,保證雨后暢通。3、路基填筑要做到隨運、隨填、隨平、隨壓實。每層填土表面應做成23%的拱坡,隨時掌握好天氣變化情況,使雨前和收工前將鋪填的松土碾壓密實。必要時可采取蓬布或彩色塑料布遮蓋上土路段,以加快進度,保證質量。5、砼在剛澆注完時要覆蓋好,不能讓雨水沖刷。6、基坑開挖后要及時澆砼,不能讓雨水泡,如正趕上下雨時,要預留一定厚度,待雨后再繼續施工。7、備好防雨物品和施工人員的雨衣和雨靴。8、施工用電嚴格管理,并有防雨設施。9、雨季汛期成立防洪組織和備足防洪搶險物資和設備。二、路面工程2.1、 6%水泥石屑穩定層1、 概況土路基開挖或回12、填至路基面標高,利用壓路機碾壓數遍,路基壓實度為93%。2、 施工方案穩定層在土路基完成后分層進行鋪筑。穩定層采用機拌。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穩定層攪拌樓、自卸汽車、壓路機、裝載車。3、施工工藝流程 填料選擇基底處理平整攤鋪含水量調整碾 壓檢 測整修路拱刷修邊坡放線填料的各項試驗上料并控制松鋪厚度按要求翻曬或灑水按試驗確定的壓實遍數進行壓實度(是否復壓)、標高(是否再填)、中線等整形上土填料準備4.填筑施工工藝4.1穩定層拌和(2) 由實驗室進行配合比設計,開工前14天以前提交監理工程師批準。(3) 在現場施工外設攪拌站,拌和料使用機械進行攪拌。拌和料攪拌前應先檢查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是否合符規13、范及設計的要求;拌好后由運輸車運到施工段攤鋪。水泥、砂、石、水按設計配合比規定用量采用自動計量進行計量,確保拌和料達到最佳含水量。4.2穩定層攤鋪(3) 對路基進行驗收,合格后才進行水泥石屑穩定層的攤鋪。攤鋪時氣溫在+8C以上和非雨天才能進行施工。(4) 施工前根據穩定層的設計厚度用邊樁拉橫斷面線,機動車道穩定層分層攤鋪,每層攤鋪的虛厚度1520cm;攤鋪主要采用裝載車進行,人工配合找平及成拱。在攤鋪機無法工作的部位,如井位四周、邊緣等,采用人工攤鋪,人工攤鋪的虛厚度每層控制在1015cm,并用蛙式打夯機夯實。(5) 松鋪的厚度根據松鋪系數(1.31.35)X穩定層厚度定。攤鋪時如穩定層的松鋪14、厚度大于25cm,則分兩次攤鋪。4.3碾壓混合料攤鋪、整平后,立即使用壓路機進行壓實。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邊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則,并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即先用8t壓路機對路基過行穩壓,穩壓次數2遍,再用12t的壓路機碾壓68遍。碾壓速度先慢后快,頭兩遍的碾壓速度為1。51。7km/h,后68遍為2。02。5km/h。相鄰碾壓的輪跡每次重疊的寬度為1/2后輪寬。碾壓的順順序由兩側向路中推進,三、一條機耕橋的完整的施工工序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方開挖路床驗槽地面原土打夯機夯實0.2m砂礫石路面鋪設回填壓實度檢驗交工驗收土方開挖施工: 由于開挖深度較淺,擬安排反鏟挖掘機、自卸汽車配合挖裝運土,在接近基15、底20m范圍內,由人工輔助開挖修坡、修底。原土夯實:采用輪胎式振動壓路機碾壓46遍,具體碾壓參數屆時由現場確定。在構筑物邊角碾壓機械不易壓實及靠近構筑物1m范圍內不宜采用壓路機壓實的部位,輔以小型打夯機夯實。墊層施工墊層的材料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選料,鋪設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需要碾壓的應按要求進行碾壓。砂礫石路面施工:(1)路基填壓實作業:填料在鋪料、平整、灑水潤濕,并要求灑水后進行碾壓壓實,碾壓遍數通過試驗確定。擬選用YZ-12T振動碾,采用進退錯距法,進行施工碾跡搭壓寬度不應小于0.1m,碾壓時行駛速度為2kmh。搭接位置不小于平行路軸線方向0.5m,順道路軸線方向行駛,機械碾壓不到的邊角部16、位,采用12馬力蛙式打夯機夯實,局部人工木夯夯實。在路肩施工完畢后施工,即可用汽車運砂、碎石料至施工地段上進行路面面層施工,用人工運至現場工作面上進行攤鋪,攤鋪的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再用振動壓路機壓實。碎石的質量應符合規范要求,且級配良好、不得有超粒徑的現象發生,不得含有石粉、碎石里不得含有風化石或軟石。(2)路面層施工準備工作。包括放樣、布置料堆、整理路槽和拌制泥漿。泥漿按水土體積比0.8:11:1進行拌制,過稀或不均勻,都將直接影響到基層的強度和穩定性。 攤鋪碎石料:將事先準備好的石料按松鋪厚度一次鋪足。松鋪系數為1.21.3左右按設計要求的寬度及厚度進行攤鋪。 初步碾壓:初碾的目的是碎石17、顆粒間碾壓緊,但仍包留有一定數量的空隙,以便泥漿能灌進去。因此以選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為宜。碾壓遍數不超過24遍(后輪壓完路面全寬,即為1遍),碾壓至碎石無松動情況為度。 碾壓:待表面已干而內部尚處于半濕狀態時,再用三輪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繼續碾壓,并隨時注意將嵌縫料反勻,直碾壓到無明顯輪跡及在碾輪下材料完全穩定為止。在碾壓過程中,每碾壓12遍后,即撒鋪薄層石屑并掃勻,再進行碾壓,以使碎石縫隙內的泥漿泛到表面與所撒石屑粘結成整體。質量要求:表面應平整、堅實,不得有松散、彈簧等現象。用壓路機碾壓后,不得有明顯輪跡。面層與其他構筑物接順,不得有積水現象。施工完的路面外觀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