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施工要求建筑(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096
2024-01-12
11頁
59.50KB
1、水下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施工要求 一、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1) 技術質量系統召開施工前技術質量交底會,使參施人員了解工程概況、施工關鍵工序及質量技術要求。(2) 現場技術主管根據施工設計及現場實際情況合理的編制月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計劃、繪制工地施工平面圖及立面圖。(3) 施工前必須首先熟悉施工圖紙、地質報告、地下管線圖和地下障礙物等相關資料。并且辦理相關手續,包括圖紙交底記錄、圖紙會審記錄、地下管線交底記錄、開工通知單.(4) 技術員開工前進行安全交底和各工序技術交底。(5) 測量員依據施工圖和甲方交的控制樁繪制施工現場測量平面控制網。(6) 質量員依據施工圖制定質量目標計劃及質量控制辦法。整2、理進場特殊崗位人員崗位證書。(7) 試驗員依據實際工程量制定試驗計劃,并對即將進場的各種原材料進行復試,準備原材進場報驗。2、 生產準備(1) 施工人員進場前,通過技術交底了解設計目的并對施工現場進行考查。根據實際情況,對所進場的機械進行檢查維修。(2) 施工員依據材料計劃進行材料準備工作,預加工件加工工作。(3) 施工現場進行場地平整,對地下管線障礙物進行挖探工作,并作出明顯標志.(4) 測量員現場進行控制樁的測設,并加以保護。(5) 施工機械及各種小型機具進場組裝,施工原材進場.(6) 現場臨設建設及現場文明施工工作準備,確?,F場“三通一平、“三板一圖”.二、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埋設護筒泥3、漿制備安置鉆架鉆進成孔清孔吊放鋼筋籠下導管澆注砼 三、主要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1) 由甲方測量人員書面交我方測量人員軸線控制點及高程點,并辦理交接手續。(2) 根據樁位平面圖及現場樁位基準點,使用經緯儀測定樁位。樁位放線應確保準確無誤, 樁位需采用“十”字法拴樁,并作專門保護不得損壞。(3) 各種測量原始記錄應有計算、校核、圖示、日期、簽字。(4) 測量成果必須經自檢、復測、測量放線報驗等程序,經甲方測量人員、監理人員復核后簽字后方可開鉆。(5) 鉆孔時,樁位中心用“十字交叉法引到四周并用短鋼筋作好標記、測量孔深的基準點可使用水準儀將高程引到四周的鋼筋上并做紅漆標記。 2、埋設護筒:(1)4、 鉆孔前應在測定的樁位,準確埋設護筒,護筒根據地質情況長度一般為1.52。0m ,并確保護筒底端座在原狀土層。并固定鉆孔位置,隔離地面水,穩定孔口土壤和保護孔壁不塌以利鉆孔工作進行.(2) 采用鋼板護筒,護筒直徑大于設計樁徑1520厘米,護筒頂標高應高于地面30cm,并確保筒壁與水平面垂直。護筒周圍用粘土分層夯實。(3) 護筒定位時應先對墩臺樁位進行復核。然后以樁位為中心,定出相互垂直的十字控制樁,并保證其中心位置與樁中心偏差小于2cm.3、 泥漿制備 (1) 根據地質水文情況,采用山東高陽#膨潤土,摻加外加劑護壁泥漿.新鮮泥漿配合比:膨潤土 純 堿 其它() (%) (%) 310 1 0。5、1 待定 (2)泥漿材料的選定: 1)水、取用市供應的自來水。 2)膨潤土采用山東高陽#。 3)純堿:工業用堿. 4)羥甲基纖維素,易溶高粘。 5)木質素(分散劑)、 6)防腐劑(待定) 7)其它化學外加劑待定 各種摻入劑的用量,應先作試配,試驗其配合液的各項性能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定出具體配合比。 (3)新鮮泥漿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順序項目性能指標測試方法1比重1.051.25g/cm泥漿比重稱2粘度28-25秒500cc/700cc漏斗法3含砂量4含砂量儀 (4)制備泥漿的技術要求 1) 在測定泥漿材料性能的基礎上,及時試配泥漿的最佳配合比。 2) 及時取泥漿樣品,測拭性能指標,新制備泥漿6、進行第一次測拭,使用前測試一次.挖槽過程每班測一次,挖槽結束進泥漿面下1米及槽底0。5米處各取樣一次,等換泥漿后測一次,回收泥漿后測一次,依此類推。 3) 新制配泥漿儲24小時,測試合格方可使用。 4) 儲存泥漿每八小時,用空壓機攪動一次。 5) 在使用泥漿過程,隨時注意泥漿液面,發現漏失和粘度下降及時報告,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6) 每次攪拌泥漿或測拭必須作好原始記錄. 4、成孔 (1)將鉆機就位,要求場地平整堅實,以滿足垂直度要求。鉆機履帶水平,方可成孔作業. (2)采用旋挖鉆機鉆進成孔,邊鉆進邊注漿,使泥漿面位于護筒面1.0m左右。 (3)測定泥漿面下1。0m及槽底以上0。5m處的泥漿比重7、,如比重大于1。2時,則進行清底,置換泥漿。同時,測定沉渣厚度,終孔后,灌砼前復測不超過25cm,如有沉渣超標現象,必須二次清孔,待孔底干凈后方可灌砼. (4)鉆進接近設計孔深時,應準確地控制好鉆進深度做好進入持力層的記錄. (5)鉆進過程中應認真、準確及時地做好成孔記錄,填寫報表。 (6)注意工序銜接,成孔后及時通知甲方及監理人員進行成孔驗收,成孔后4小時內必須灌注砼成樁。 5、清孔(1) 鉆進孔深達到圖紙規定深度,且成孔質量符合要求后(下孔規),應立即清孔.(2) 清孔時,孔內水位應保持在護筒下1。0左右,防止塌孔.(3) 清孔后,泥漿要求:比重1.05-1。20;粘度17-20S;含砂率8、小于4%;沉渣不大于5 cm。(4) 沉渣處理1) 重新清孔:當成孔后,砼澆注過程中,孔停滯時間過長,沉渣厚度超過100cm時,需鉆機重新清孔。2) 抽渣法:沉渣厚度不超過100cm,且停滯時間較短時,可采用抽漿泵將孔底沉渣抽出。3) 懸浮法:沉渣厚度不超過50cm,且停滯時間較短時,可通過導管向孔底注新鮮泥漿或注入空氣,使孔底少量沉渣懸浮后,立即進行砼澆注。 6、鋼筋籠加工(1)鋼筋籠加工嚴格安照施工圖和技術交底加工。 (2)鋼筋運至現場,必須按型號、類別、分別架空堆放. (3)鋼筋使用前必須調直除銹去污,并具備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合格證方可使用. (4)鋼筋焊接彎折角度不大于4,兩鋼筋軸線錯位9、不大于2mm,單面焊的焊接長度為10d,雙面焊接搭接長度5d。 (5)鋼筋骨架在現場組裝,位置準確及焊接牢固,成型骨架架空堆放,并用紅(白)油漆注明樁孔編號。 (6)鋼筋籠成形后,須經質檢、監理人員質檢合格并認真填寫隱檢記錄。7 鋼筋籠吊放 (1)鋼筋籠骨架上加勁筋處加焊高度為5cm的保護筋3-4副,以確保保護層厚度。 (2)吊裝前檢查鋼筋籠編號,尺寸,對號入座。 (3)根據起重能力,合理設計吊點位置。利用主吊、付吊點將鋼筋籠吊起后,在空中豎直。 (4)吊放鋼筋籠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骨架居中,不得碰撞孔壁,入孔后下落速度要均勻,不得猛落,就位后使骨架軸線與樁軸線吻合,并保證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10、。 (5)入孔達設計標高后,將骨架調正在孔口中心,在孔口固定防止混凝土灌注時骨架浮起或位移。 8、下導管(1) 選擇合適的導管,導管直徑為2530厘米,(2) 導管組裝時接頭必須密合不漏水(要求加兩道密封圈,黃油封口)。(3) 在第一次使用前應進行閉水試驗。(4) 導管下至孔底標高上50cm。(5) 灌注砼后必須即時清洗導管。 9、水下砼澆注(1) 按設計要求申請砼強度等級,塌落度控制18-22之間.(2) 砼必須有配比單、開盤鑒定、原材(水泥、砂、石、外加劑)出廠合格證、原材試驗報告。(3) 砼澆注前必須重新檢查成孔深度并填寫砼澆注申請,滿足要求后方可澆注。(4) 砼澆注前必須檢查砼塌落度、11、和易性并記錄.(5) 導管內使用的球膽大小要合適,安裝要正,一般位于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不能漏漿。(6) 砼首灌量應灌至導管下口1.5m以上.砼澆注時,導管下口埋入砼的深度不小于1.5m,不大于m,設專人及時測定,以便掌握導管提升高度。每次拆卸導管,必須經過測量計算導管埋深,然后確定卸管長度,使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態,并作好澆注施工記錄.(7) 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導管位置居中,提升導管時應有專人指揮掌握,不使鋼筋骨架傾斜、位移,如發現骨架上升時,應立即停止提升導管,使導管降落,并輕輕搖動使之與骨架脫開。(8) 混凝土灌注到樁孔上部5米以內時,可不再提升導管,直到灌注至設計標高后一次拔出12、。灌注至樁頂后,必須多灌50cm,以保證鑿去浮漿后樁頂混凝土的強度.(9)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應設污水泵及時排水防止泥漿漫出。確保文明施工。(10)砼澆注應做砼強度試塊,每根樁不少于三組.試塊應養護好,達到一定強度后立即拆模送往養護室養護.(11)砼施工完畢后,應收集砼出廠合格證、砼強度報告、做強度評定。(12)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種施工原始記錄,質量檢查記錄,設計變更,現場洽商等原始資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四、質量目標設計1、工程質量管理(1)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規程和設計要求施工,實行全面質量管理。(2)分項工程如鋼筋籠加工、鉆孔成樁、泥漿制配,砼澆注等要嚴格把關,明確責任分工.(13、3)及時作好各項施工記錄,收集有關地質資料及試驗數據,以便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調整措施。(4)對鋼材、水泥、石料和附加劑等要按照施工規范要求進行質檢。 (5)現場設試驗員,進行各項測試工作,作好各種試驗數據的記錄和整理,以便及時發現問題,盡快解決。2、成樁質量保證措施(1)鉆桿的垂直度,用線墜調正鉆桿,保證鉆孔垂直度偏差在0.01L以內。(2)鉆孔過程中,做好地質記錄,以核實樁設計是否符合地質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甲方和設計方。(3)鉆孔前要測定孔口標高,以確定鉆孔深度。(4)鋼筋籠吊裝:鋼筋籠加焊吊裝點確保吊裝穩固。鋼筋籠固定在起吊架上,保證鋼筋籠不彎曲、扭轉。安放時,鋼筋籠下放至孔內設計位14、置,固定好,然后灌注砼。3、施工材料質量保證(1)所有進場材料,必須具有材質單和試驗報告。(2)砼要有配比通知單,并按規定做相應組數試塊,送交指定部門進行測試。(3)對進場鋼材要抽樣檢測其抗拉、抗彎強度。 4、質量標準(1)成孔: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孔位偏差 100鋼尺量測 孔徑 20mm 探孔器檢驗孔深0100測繩測量垂直度/100 垂線測量計算沉渣厚度10cm 灌砼前測繩測量 泥漿比重 1。051.15 泥漿比重測試儀(2)鋼筋籠:主筋間距 箍筋間距 籠直徑5 籠長度 個別扭曲偏差 鋼筋籠保護層5、試驗和質量(1)混凝土試驗每根試驗樁預留三組混凝土試塊,在試模中養護36小時后,取出用油漆在試件表面上注明日期,送實驗室進行標準養護,作7、14、28天強度實驗。規格(150*150*150),并作好混凝土試塊制作記錄和現場養護工作。(2)鋼筋驗收與取樣鋼筋應分批驗收,從每批鋼筋中抽取兩根鋼筋,每根取兩個試樣,按要求作各項試驗,如一項試驗結果不合格規定,應取雙倍樣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