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漆施工工藝6wxq.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107
2024-01-12
4頁
23.50KB
1、水性漆施工編制:王興全一、水性漆施工程序:轉序驗收木型材打磨(360砂紙、掃灰)浸水性封底漆(12遍)補色灰(色灰打磨、600#砂紙、掃灰)噴第一遍色漆(必要時二次補釘眼、修色),打磨(用600砂紙、掃灰)批刮有色膩子(打磨、800#砂紙、掃灰)噴2遍色漆(打磨、800砂紙、掃灰)噴第一遍清面(1000砂紙干磨、掃灰)噴第二遍清面(用200300濾網過濾)成品保護。二、施工工藝1、轉序驗收木型材送到工位后,木工組長應和噴漆組長檢查其木型材質量。如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通知木工組返工。如無質量問題,即進行木型材打磨工序。打磨時,應用360#砂紙打磨、清除污漬。注:如天氣溫度過高,封底寶中可以兌酒精2、來稀釋,對飾面板進行涂刷,因溫度過高、干燥過快,可能會出現刷痕現象。清漆施工前,應對木工飾面工程進行內部驗收,檢查飾面板收口線是否下凹;檢查飾面板上的紋釘、射釘是否大面積裸露,是否與基層脫膠,“拼角”的制作是否到位、吻合,有無損傷;特別是大面積飾面板檢查是否有損傷、劃傷,如有以上現象木工必須返工。五金配件:鉸鏈、合頁、磁碰、拉手以及門把手。木工退場時,必須全部卸下,用袋子分類裝好放入乳白膠空桶內做好保護,并在漆工師傅進場時交其保管,因工藝原因等不能卸下的五金配件。如三級無聲抽屜軌道、鎖芯、鎖盒、推拉門軌道等,漆工師傅進場時,必須做好保護。2、素材打磨用360砂紙順木紋進行打磨,飾面板打磨嚴禁使3、用砂架,打磨重點是鉛筆印、銹跡、污漬、灰塵、乳白膠等;如飾面板上有乳白膠打磨不掉的地方,用刀片輕輕清理干凈(也可以用稀釋劑來輕檫)。打磨時,飾面板上商標必須清除干凈。打磨應特別注意不能把飾面板表層磨傷、磨透,“拼角”處盡量不磨。打磨時,如遇到裸露的射釘、紋釘,需用鋼釘小心地釘進板面,釘眼不能擴大;打磨完畢后,用棕毛刷把灰塵清掃干凈。3、刷水性封底寶(12遍)刷水性封底寶盡量不加水,若比較粘稠,不好刷時,請加酒精來稀釋。若刷完水性封底寶后,面板需要疊壓,間層要鋪墊蠟紙或薄的薄膜。提示:(用來刷水性封底寶的刷子不要再用來刷水性底漆或面漆)4、補色灰修補色灰就是補釘眼,是飾面清漆中關鍵的一環。用804、1膠(白乳膠或其它水性膠)石膏粉(全熟)雙飛粉色粉,(顏色根據飾面板顏色來定)調成底色灰。(注:飾面板的木紋有個基色,也就是底色,然后在底色上面的是表色,也就是它的紋路),然后再根據飾面板表面顏色來調好表色灰,有時紋路有多種顏色或顏色深淺不一,調制表面顏色灰時,須根據紋路顏色調配多種顏色。做水性漆,膩子的顏色要略深于板材的顏色。大面積補灰前,要小面積試色、合色后再大面積修補,標準1.5米處看不到釘眼。補灰時要稍高于板面,點補面積越小越好。待色灰干透后,用600砂紙順木紋打磨。打磨時板面不能留有余灰,打磨完畢后,用棕毛刷清掃干凈。5、刷第一遍清底將清底漆按產品說明書比例調配,調漆應充分攪拌均勻。5、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攪拌均勻,不能高速或反向攪動,以免破壞漆液反應鏈。攪拌均勻后靜置20分鐘再使用,以免涂膜出現發白、起泡、針孔和光澤不均勻等弊病。未調配的水性木器漆應立即密封好,放置材料碼放處。用水性漆的專用刷子刷漆,應順木紋從上至下,從里至外,從難至易涂刷。涂刷操作時,一般采用直握的方法,手指不要超過鐵皮,手要握緊,手腕要靈活,必要時手和身體移動配合進行。蘸漆時,不要把刷毛全部蘸滿,蘸漆到專用刷的2/3,蘸滿后,要在漆桶內將漆刷兩邊輕輕拍幾下,使涂料拍到刷毛的頭部,避免涂刷時涂料滴灑。開始涂刷時應盡量使漆刷垂直,用刷毛的腹部涂刷,在最后理涂料刷痕、余漆時,用刷毛的前端輕輕涂刷。6、批刮透明膩子6、12遍此遍工藝為選擇,根據飾面板的木紋深淺決定,主要作用是填平木紋。如果木紋深的,用底漆不易填平,需要批刮透明膩子,也可以批刮自調膩子(紅、黃、黑色粉+600目的滑石粉+白乳膠兌調),膩子層間可不打磨,若有顆粒、殘留物或污染物要用砂紙打磨掉。打磨后以木紋被填平且飾面光滑平整為標準。7、刷23遍清底施工方法參照第一遍清底的工藝,待涂膜干后(6小時),對漏補、空補、釘眼處用色灰修補一次。如釘眼顏色不達標時,要用色精進行修色或挖掉重補。待干后,用800砂紙順木紋打磨,打磨干凈后,用棕毛刷掃灰。清底施工遍數要根據板材毛細孔深淺而定,若毛細孔較深的面板要多刷遍底漆,因為底漆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豐滿度、支撐面7、漆的作用。8、打磨A、打磨是為了使下道涂膜與上道涂膜更好的吻合,增加漆膜的附著力,平整度、手感等。所以打磨后檢查必須無亮光點、平整好、無擋手感,水性底漆干磨很容易,而且打磨性很好。B、也可以水磨,但盡量不要選用。水磨又名退光或磨退,顧名思義水磨就是要把漆膜光澤退去,以便下道涂膜與上道涂膜更好的吻合,增加漆膜的附著力、平整度、手感等。所以水磨后檢查必須無亮光點、平整、無擋手感。水磨時,基層漆膜須干透(最低24小時以上),采用1000以上砂紙帶水磨擦,水磨后待水汽完全干燥后,須將磨下的粉末清理干凈,方可涂噴下道漆膜,以防水汽、潮汽,對涂膜造成起泡、針孔、發白等現象。9、噴、刷第一遍清面”面漆是涂料8、中最表層涂料,在涂膜中起主要的裝飾和保護作用。面漆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漆膜的質量,所以面漆施工時一定要注意調漆方法、作業方法和涂裝的環境整理。地面必須無灰塵,灑水后關閉門窗、靜置。并在門口處放置濕潤抹布或拖把,以免人員出入帶入灰塵。在無塵房間內排放好木方、墊平。以便門頁的架放。但涂刷時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如采用噴涂工藝必須安裝排風扇,涂刷好的物件應馬上放入無灰塵的房間,待涂膜干燥后,如果有顆粒必須要用1000#以上的砂紙輕磨。10、噴、刷第二三遍清面詳細工藝見上,清面涂膜不能太厚,但必須保持涂層厚度一致,以免光澤不均。每個涂刷面要通順,不能有干刷、漏刷、流墜、流掛等現象。涂刷后用鋼針或竹9、簽把涂膜表面的灰塵、顆粒挑撿掉,然后放入整理好的無塵房間保護好、待干。備注:涂清面漆時,可采用“濕碰濕”工藝。即第一遍清面涂刷后表干(2030分鐘),有90%的干燥度,用刀片把涂膜表面顆粒修掉后,立即涂刷第二度清面,“濕碰濕”可節省工藝程序、施工時間,提高涂膜質感、手感。提示:此過程不宜厚刷厚噴。噴好的物件應放在通風干爽的房間里涼干。低溫度、高濕度的天氣下,不能采用“濕碰濕”的方法施工11、成品保護刷每一遍漆前,都應對地面、窗臺清掃干凈并灑水,防止塵土飛揚,影響漆膜質量。水性漆干燥5天后(或1周以上)才達到最佳硬度,具體需要根據施工時的天氣、環境等因素而定。門頁不應重疊,超過80公分的柜門不能10、直立,應橫向擺放,以防變形。施工后盡快將保護用的報紙、紙膠帶清除,以防紙膠帶出現返膠,破壞漆膜分界線、邊角。三、施工標準1、觀察:顏色均勻一致,1.5米處看不到釘眼,木紋棕眼刮平,木紋清楚,無刷紋、裹棱、流墜、皺皮,光澤均勻一致;涂層與其它裝飾材料和設備銜接處應吻合,界面應清晰;柜內清漆補灰,是否到位。其不做油漆部位,也應砂紙打磨光滑。2、手摸:涂膜應光滑、細膩、無顆粒、無擋手感。水性漆施工工藝 一水性漆施工流程:轉序驗收 木型材打磨(360砂紙、掃灰) 浸水性封底漆(12遍) 補色灰(色灰打磨、600#砂紙、掃灰) 噴第一遍色漆(必要時二次補釘眼、修色),打磨(用600砂紙、掃灰) 批刮有色11、膩子(打磨、800#砂紙、掃灰) 噴2遍色漆(打磨、800砂紙、掃灰) 噴第一遍清面(1000砂紙干磨、掃灰) 噴第二遍清面(用200300濾網過濾) 成品保護二水性漆施工工藝噴涂法是水性涂料施工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用噴涂法涂飾物體表面,可獲得薄而均勻的涂膜,對于幾何形狀各異,有小孔、縫隙、凹凸不平之處,涂料均能分布均勻;對于噴涂大物面,較涂刷更為快速而有效。但用噴涂法進行施工也須掌握一些操作技巧:1、用潔凈的水將涂料調至合適噴涂的粘度,以涂-4粘度計測量,合適的粘度一般是2535秒。如一時沒有粘度計,可用目測法:用棒(鐵棒或木棒)將涂料攪勻后挑起至20厘米高處停下觀察,如漆液在短時間(數秒鐘)12、內不斷線,則為太稠;如一離桶上沿即斷線則為太稀;要在20厘米高處剛停時,漆液成一直線,瞬間即斷流變成往下滴,這個粘度較為合適。2、空氣壓力最好控制在0.30.4兆帕(34公斤力/平方厘米)。壓力過小,漆液霧化不良,表面會形成麻點;壓力過大易流掛,且漆霧過大,既浪費材料又影響操作者的健康。3、噴嘴與物面的距離一般以300400毫米為宜。過近易流掛;過遠漆霧不均勻,易出現麻點,且噴嘴距物面遠漆霧在途中飛散造成浪費。距離的具體大小,應根據涂料的種類、粘度及氣壓的大小來適當調整。慢干漆噴涂距離可遠一點,快干漆噴涂,距離可近一點;粘度稠時可近一點,粘度稀時可遠一點;空氣壓力大時,距離可遠一點,壓力小時可13、近一點;所謂近一點遠一點是指10毫米-50毫米之間小范圍的調整,若超過此范圍,則難以獲得理想的漆膜。4、噴槍可作上下、左右移動,最好以1012米/分的速度均勻運作,噴嘴要平直于物面噴涂,盡量減少斜向噴涂。當噴到物面兩端時,扣噴槍扳機的手要迅速的松一下,使漆霧減少,因為物面的兩端,往往要接受兩次以上的噴涂,是最容易造成流掛的地方。5、噴涂時要下一道壓住上一道的1/3或1/4,這樣才不會出現漏噴現象。在噴涂快干漆時,需一次按順序噴完。補噴效果不理想。6、在室外空曠的地方噴涂時,要注意風向(大風時不宜作業),操作者要站在順風方向,防止漆霧被風吹到已噴好的漆膜上造成難看的粒狀表面。7、噴涂的順序是:先難后易,先里后外。先高處后低處,先小面積后大面積。這樣就不會造成后噴的漆霧飛濺到已噴好的漆膜上,破壞已噴好的漆膜三、施工標準1、觀察:顏色均勻一致,1.0米處看不到補眼,木紋棕眼刮平;木紋清楚,無桔紋、霧光、流掛、皺皮,光澤均勻一致;涂層界面應清晰,其不做漆部位不應有漆跡。2、手摸:涂膜應光滑、細膩、無顆粒、無擋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