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廢棄封井施工工藝研究1建筑(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112
2024-01-12
2頁
12KB
1、水源井廢棄封井施工工藝研究 作者:甄華 摘要:本文根據水源井的成井結構特點,針對水源井廢棄后的處理進行分析,其中對涉及的工藝技術進行詳細闡述,并通過實際驗證,具有可行性,為今后本區水源井廢棄處理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水源井廢棄封井工藝技術粘土球水泥塞 一、水源井廢棄的目的 (一)保護自然資源 廢棄水源井采用向井內填充遇水膨脹的粘土球及留水泥塞作業來保護地下淡水層,同時也阻止地下流體在井內運移,地層水在井筒的運移有以下兩種情況: (1)有連通滲透性地層與淡水層或地表的井眼通道 (2)地表水滲入井筒中并竄入淡水層 所以,在井內填充與地層成分相近的粘土球及適當的位置注水泥塞均能有效地阻止流體運移;2、水源井自身的井身結構和各種自然力量也能阻止流體運移。 (二)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主要是有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井身結構保護 水源井在設計井身結構時,為了阻止地層流體(咸水)進入淡水層,要求成井時必須要將水泥環位置設置在淡水層以上,阻止地層咸水竄入淡水層中. (2)采用恰當的封堵方式保護 正確的封堵方式能夠保證封堵報廢的效果,從而將永久性地阻止流體在井內運移.在棄井封堵作業中,保護措施主要包括,向水源井中投入遇水膨脹且膠結力強的粘土球;在咸水層底部打水泥塞,在實際操作中要選擇合適的水泥型號及粘土球的規格。從而保證水泥塞及粘土球的堅固性。 (3)利用自然規律保護 地層效應:當井內有流體通道時,地層流體就會從較高壓地層向較低壓地層移動.而流體在通道中的運移主要取決于地層的特性(厚度、孔隙度和滲透率)和流體性質(密度和粘度).這樣,在井筒流動的地層流體有可能遇到一個吸納他們的層段,這樣也就阻止了這些流體竄至淡水層中。 在井內,有許多阻止流體串流的因素,如在咸淡水界面以下固井的井身結構的防范措施增強了封堵施工對阻止流體竄流的有效性,在防止流體竄流和保護淡水層的作業中,水泥塞是起決定性的因素,像地層效應等自然因素對阻止流體竄入淡水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水源井廢棄封井作業 水源井的廢棄封井作業與油井的廢棄作業相比,要相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