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土工程施工工藝(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203
2024-01-12
10頁
159.88KB
1、最新版(2022年)人工挖土工程施工工藝本章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物、構筑物的基槽和管溝等人工挖土工程。一、 主要機具主要機具:測量儀器、鐵鍬(尖、平頭)、手錘、手推車、梯子、鐵鎬、撬棍、龍門板、鋼尺、坡度尺、小線或20#鉛絲等。二、 施工準備1 土方開挖前,應編制施工方案。當開挖深度范圍內,遇有地下水時,要有降水施工方案;當開挖土層不能滿足整體穩定性要求時,還要編制基坑支護方案。2 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3 基槽和管溝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龍門板)、水準基點,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預檢手續。4 場地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區域內2、,要挖臨時性排水溝。5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錯挖或超挖。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6 開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槽、管溝時,應根據現場工程地質資料,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應降至開挖底面以下0.5m為宜,然后再進行開挖。三、操作工藝(一)工藝流程:測量放線 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 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 分層開挖 修整邊坡 清底(二)開挖坡度的確定。1 在天然濕度的土中,開挖基槽和管溝時,當挖土深度不超過下列數值規定時,可不放坡,不加支撐。(1)密實、中密的砂土和碎石類土(填充物為砂土):1.0m;(2)硬塑、可塑的粘質粉土及粉質粘土:1.25m;(3)硬3、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類土(填充物為粘性土):1.5m;(4)堅硬的粘土:2.0m。2 超過上述規定深度,應采取相應的邊坡支護措施,否則必須放坡,邊坡最陡坡度應符合下表規定。深度在5m內的基槽管溝邊坡的最陡坡度土的類別邊坡坡度容許值(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載坡頂有動載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中密的碎石類土(填充物為砂土)1:0.751:1.001:1.25硬塑的粘質粉土1:0.671:0.751:1.00中密的碎石類土(填充物為粘性土)1:0.501:0.67I:0.75硬塑的粉質粘土、粘土I:0.331:0.50I:0.50老黃土I:0.101:0.251:0.33軟4、土(經井點降水后)1:1.00注:在軟土溝槽坡頂不宜設置靜載或動載;需要設置時,應對土的承載力和邊坡的穩定性進行驗算。(三)根據基礎形式和土質狀況及現場出土等條件,合理確定開挖順序,然后再分段分層平均下挖。(四)開挖各種淺基礎時,如不放坡應先按放好的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五)開挖各種基槽、管溝:1 淺條形基礎: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層開挖,每層深度以600mm為宜,從開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類土先用鎬翻松,正向挖掘出土,每層深度視翻土厚度而定。2 淺管溝:與淺的條形基礎開挖基本相同,僅溝幫不需切直修平。標高按龍門板上平往下返出溝底尺寸,接近設計標高后,再從兩端龍門板下面的溝底標5、高上返500mm為基準點,拉小線用尺檢查溝底標高,最后修整溝底。3 開挖放坡的基槽或管溝時,應先按施工方案規定的坡度粗略開挖,再分層按放坡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線,每隔3m左右做出一條,以此為準進行鏟坡。深管溝挖土時,應在溝幫中間留出寬800mm左右的倒土臺。4 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沿坑三面開挖,挖出的土方裝入手推車或翻斗車,運至棄土(存土)地點。(六)土方開挖挖到距槽底500mm以內時,測量放線人員應及時配合抄出距槽底500mm水平標高點;自每條槽端部200mm處,每隔2-3m在槽幫上釘水平標高小木撅。在挖至接近槽底標高時,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0mm標準尺桿,隨時以小木撅上平校核槽底標高。最后由兩6、端軸線(中心線)引樁拉通線,檢查溝槽底部尺寸,確定槽寬標界,據此修整槽幫,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鏟平。(七)基槽、管溝的直立幫和坡度,在開挖過程和敞露期間應采取措施防止塌方,必要時應加以保護。 在開挖槽邊棄土時,應保證邊坡和直立幫的穩定。當土質良好時,拋于槽邊的土方(或材料),應距槽(溝)邊緣1.0m以外,高度不宜超過1.5m。在柱基周圍、墻基或墻一側,不得堆土過高。(八)開挖基槽、管溝的土方,在場地有條件堆放時,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運出,避免二次搬運。(九)土方開挖一般不宜在雨季進行,否則工作面不宜過大,應分段逐片分期完工。雨季開挖基槽或管溝時應注意邊坡穩定,必要時可適當放緩邊坡或7、設置支撐,并對坡面進行保護。同時應在基槽上口圍堰土堤,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時應加強對邊坡、支撐、土堤等的檢查。(十)土方開挖不宜在冬季施工。如必須在冬季施工時,應編制相應的冬施方案。冬季挖土應采取措施防止土層凍結,挖土要連續快速挖掘、清理。每次挖后下班停歇,應進行覆蓋,如停歇時間過長可在凍結前翻松預留一層松土,其厚度宜為250300mm,并用保溫材料覆蓋,以防基土受凍。如遇開挖土方引起臨近構筑物(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礎暴露時,應采取相應的防凍措施,以防產生凍結破壞。四、質量標準(一)主控項目:開挖標高、長度、寬度、邊坡坡度,均需符合設計要求。柱基、基槽和管溝基底的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嚴禁擾動8、。(二)一般項目:控制好開挖表面平整度及基底土性。(三)允許偏差見下表。 土方開挖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柱基基坑基槽人工挖方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層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水準儀2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200-50+300-100+100經緯儀,用鋼尺量3邊坡設計要求觀察或用坡度尺檢查一般項目1表面平整度202020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基底土性設計要求觀察或土樣分析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五、 成品保護1 對定位標準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龍門板等,挖運時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龍門板上9、休息,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 土方開挖時,應防止臨近已有建筑物或構筑物、道路、管線等發生下沉或變形。必要時與設計單位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3 施工中如發現在文物或古墓等,應妥善保護,并應立即報請當地有關部門處理,然后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有測量用的永久性標樁或地質、地震部門設置的長期觀測點等,應加以保護。在敷設地上或地下管道、電纜的地段進行土方施工時,應事先取得有關管理部門的書面同意,施工中應采取措施,以防止損壞管線。六、 應注意的問題1 防止基底超挖:開挖基槽或管溝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其處理方法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2 軟土地區樁基挖土應注意的問題:在密集群樁上開挖基坑時,應在打樁完成后間隔一段時間,再對稱挖土。在密集樁附近開挖基槽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樁基位移及樁頂損壞。3 基底保護:基槽或管溝開挖后,應盡量減少對地基土的擾動。如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在基底標高以上留0.3m厚土層,待作基礎時再挖。4 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土方開挖宜先從低處開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5 保證開挖尺寸:基槽或管溝底部的開挖寬度,除結構寬度外,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如排水措施、支撐結構所需寬度等。6 防止基槽或管溝邊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應加強檢查,隨挖隨修,并要認真驗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