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智能建筑系統施工工藝流程(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245
2024-01-12
7頁
40.50KB
1、6、弱電(智能建筑)系統施工工藝流程16.1綜合布線工程1工藝要求:16.2衛星電視系統的安裝3工藝要求36.3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4布線要求4工藝要求56.4有線廣播系統76.5保安監控系統(包括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可視對講系統、門禁系統)76、弱電(智能建筑)系統施工工藝流程6.1綜合布線工程綜合布線是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的基礎設施,將樓內的辦公、通訊等設計統一規劃布線。綜合布線系統主要是樓內信息處理(包括數據、語音、圖像及各種多媒體信息等),并保持用戶與外界互聯網及通訊的聯系,達到信息資源共享。(寫工程的設計要求)采用星型布設方式,系統設計為六類非屏蔽系統,可以提2、供語音、數據通信。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內線纜外,所有的接插件均采用模塊化的標準件,具有良好的可升級性,支持帶寬250MHz的應用。工藝要求:.1暗配鋼管及線槽安裝預埋暗管的工藝要求:預埋在墻體中間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25 mm。直線部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90,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多于2個,并不應有S彎出現,有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2個彎時,不超過15M應設置過線盒。管轉彎的曲率半經不應小于該管外經的6倍,如暗管外經大于50mm時,不應小于10倍。暗管管口應光滑,并加有護口保護,管口伸出部位宜3、為2550mm。網絡地板下線槽鋪設要求線槽之間要溝通。金屬線槽蓋板應可開啟。主線槽的寬度由網絡地板蓋板的寬度而定,一般宜在200mm,支線槽寬寬不宜小于70mm。地板塊應抗壓、抗沖擊和阻燃。橋架和線槽的敷設要求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應加金屬蓋板保護。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設置支架或吊架:線槽接頭處;每間距3m處;離開線槽兩端出口0.5m處;轉彎處。鋪設活動地板敷設纜線時,活動地板內凈空應為150300mm.采用公用立柱作為頂棚支撐柱時,可在立柱中布放纜線。立柱支撐點宜避開溝槽和線槽位置,支撐應牢固。立柱4、中電力線和綜合布線線纜合一布放時,中間應有金屬隔開,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線槽接地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線槽、纜線橋架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有防火措施。綜合布線的穿線、布線.2管內穿線穿線前應穿帶線:穿帶線的同時,也檢查了管路是否暢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圖的要求。穿帶線的方法:a、帶線一般均采用1.22.0mm的鐵絲或鋼絲。先將鐵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利用穿線器將帶線穿人管路內,管路的兩端均應留有100150mm的余量。b、在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帶線穿好。c、穿帶線受阻時,應用兩根鐵絲分別在兩端同時攪動,使兩根鐵絲的端頭互相鉤攪在一起,然后將5、帶線拉出。清掃管線:a、清掃管線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b、清掃管路的方法:將布條兩端牢固地綁扎在帶線上,兩人來回拉動帶線,將管內雜物清凈。線槽內敷線:a、線槽內配線前應清除線槽內的雜物;b、在同一線槽內(包括絕緣層在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過內部截面積的40%。c、線槽口向下配線時,應將分支導線分別用尼龍扎帶綁扎成束,并固定在線槽底板上,以防導線下墜。d、在穿越建筑物的變形封時,導線應留有補償裕量。放線及斷線:a、放線前應根據圖紙對導線的對數進行核對,以免少放和漏放。b、在線槽放線前應先檢查管與線槽連接處的護口是否齊全,導線、電纜、保護地線的選擇是否符合設計圖的要求,管進入6、盒、箱內外根母是否鎖緊,確認無誤后再放線。c、無論是管內穿線還是線槽內敷線,導線在管內和線槽內都不應有接頭。6.2衛星電視系統的安裝(寫工程的設計要求)本工程衛星電視信號由衛星電視接收天線(現擬設兩套,具體施工時的安裝數量和位置,由使館方和天線廠商共同確定)接收,通過信號光纜引入電視機房,經電視機房的前端設備處理后,系統采用樹型分配-分支結構傳輸電視信號。線路采用高物理發泡的優質同軸電纜,干線采用SYWV-75-9SC25敷設,支線采用SYWV-75-5SC20敷設,均為電纜沿金屬線槽敷設或穿鍍鋅鋼管暗敷。電視用戶出口距地0.3米墻面設置或按裝修位置設置,每戶住宅內設置一個住戶綜合配線箱。工藝7、要求.1預埋暗管預埋暗管的工藝要求:預埋在墻體中間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徑不宜超過25 mm。直線部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90,在路徑上每根暗管的轉彎角度不得多于2個,并不應有S彎出現,有彎頭的管段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管線過線盒裝置;在有2個彎時,不超過15M應設置過線盒。管轉彎的曲率半經不應小于該管外經的6倍,如暗管外經大于50MM時,不應小于10倍。暗管管口應光滑,并加有護口保護,管口伸出部位宜為25 MM50MM。.2有線電視的穿線穿線前應穿帶線:穿帶線的同時,也檢查了管路是否暢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圖的要求8、。穿帶線的方法:帶線一般均采用1.22.0MM的鐵絲或鋼絲。先將鐵絲的一端彎成不封口的圓圈,再利用穿線器將帶線穿人管路內,管路的兩端均應留有100150MM的余量。在管路較長或轉彎較多時,可以在敷設管路的同時將帶線穿好。穿帶線受阻時,應用兩根鐵絲分別在兩端同時攪動,使兩根鐵絲的端頭互相鉤攪在一起,然后將帶線拉出。清掃管線:清掃管線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塵、泥水等雜物。清掃管路的方法:將布條兩端牢固地綁扎在帶線上,兩人來回拉動帶線,將管內雜物清凈。放線與斷線放線前應根據圖紙確認管內穿線數量,以免少放或漏放。斷線時,在用戶端、分配分支箱內、放大器箱內都要留有一定的長度。6.3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9、控制系統布線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施工機驗收規范的規定。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規定,對導線的種類、電壓等級進行檢查。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作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個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消防廣播安裝聯動調試報警系統調試探頭安裝主機房設備控制器安裝手動報警和消火栓按鈕安裝探測器底座安裝穿線 電管敷設 線槽敷設 施工前準備 設計交底工藝要求.1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探測器至墻壁、梁邊10、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b、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c、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 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 m。d、在寬度小于3 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e、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線型火災探測器和可燃氣體探測器等有特殊安裝要求的探測器,應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探測器底座應安裝牢固,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探測器的“”11、線應為紅色,“”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探測器底座的外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入端處應用明顯標志。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處。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m處。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0.1 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用明顯的標志。.3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消防12、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 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由明顯標志。 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4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 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通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管。 工作接地線與保護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13、管。 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A、測量接地電阻,并作記錄;B、查驗應提交的技術文件;C、審查施工質量。6.4有線廣播系統(寫工程的設計要求)本工程在多功能廳、宴會室等設背景音樂,可單獨控制調節音量,與消防廣播系統合用,在消防狀態時強制轉入火災事故廣播。背景音樂系統頻響為70Hz120kHz,諧波小于0.1%,信噪比不低于65dB,線路敷設采用阻燃雙絞軟銅線(ZR-RVS2X1.0)穿熱鍍鋅鋼管暗敷。火災時,自動或手動打開相關的火災應急廣播,同時切斷背景音樂廣播。系統所有器件、設備均由承包商負責成套供貨、安裝、調試。6.5保安監控系統(包括閉路電視監控系統、14、入侵報警系統、可視對講系統、門禁系統)布線要求:系統建筑物內垂直干線應采用金屬管、封閉式金屬線槽等保護方式布線。與裸放的電力電纜的最小凈距800mm;與放在有接地的金屬線槽或鋼管中的電力電纜最小凈距150mm。水平子系統應穿鋼管埋于墻內,禁止與電力電纜穿同一管內。吊頂內施工時,須穿于PVC管或蛇皮軟管內;安裝設備處須放過線盒,PVC管或蛇皮軟管進過線盒,線纜禁止暴露在外。穿管絕緣導線或電纜的總截面積不應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敷設于封閉線槽內的絕緣導線或電纜的總截面積不應大于線槽凈截面積的50%。安裝與調試保安監控的各種設備的系統調試,由局部到系統進行。在調試過程中應遵照公安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深入檢查各部件和設備安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在各種設備系統聯接與試運轉過程中,應按照設計要求和廠家的技術說明書進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