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工藝總結(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278
2024-01-12
12頁
124KB
1、目錄 1、工程概況12、目的13、施工準備23.1機械配備23.2施工人員配置表33.3原材料試驗33.4水泥混凝土配合比34、施工方法及過程34.1擋土墻施工工藝流程圖44.2測量放樣44.3基礎施工44.4鋼筋制作及綁扎54.5 模板安裝64.6混凝土澆筑74.7拆模84.8混凝土的養護84.9沉降縫設置84.10排水設置85、數據分析處理85.1 地質分析85.2 現場施工工藝用時統計95.3 工藝分析96、首件檢查結果及總結106.1首件檢查結果確定:106.2首件總結10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工藝總結經監理站同意,我部將DK112+543DK112+553 段懸臂式擋土墻作為我部路2、基擋土墻首件工程。我部路基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于2016年6月1日開始施工于2016年6月4日完成。在懸臂式擋土墻施工過程中,我部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路基施工規范以及我部編制并經批準的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現對其總結,以便開展同類工程大面積施工。1、工程概況本標段選取DK112+543DK112+553左側為我部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該段擋土墻為懸臂式擋土墻,長度為10m。擋墻高度8.4m。擋土墻墻身沿線路方向每隔9.98m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2cm,縫內沿頂、內、邊填塞瀝青麻筋,其深度不小于0.2m。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不小于0.2m,泄水孔采用8cmPVC管,沿墻長、高每隔3、23m交錯設置泄水孔,采用孔徑0.1mPVC管,進水口用透水土工布(400g/)包裹,墻后于墻頂以下0.5m至最低排泄水孔下鋪設砂夾卵石反濾層,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置與墻身相同標號的混凝土隔水層。本首件工程,DK112+543DK112+553左側懸臂式擋土墻設計工程數量表如下:樁號擋墻形式擋墻尺寸(m)鋼筋數量(kg)C35砼(m3)長寬高DK112+543DK112+553懸臂式擋墻9.98頂寬1.04底寬6.08.4017783.2139.922、目的通過擋土墻首件段落的施工,復核設計地質資料是否正確,設備、模板材料、工藝、施工方法是否適宜。我們將通過DK112+543DK112+553段4、懸臂式擋土墻工程的實施,總結出適合我部支擋結構施工的施工工藝,對重點、難點部位采取控制措施,以便開展同類工程大面積施工。3、施工準備(1)所有進場材料經試驗室檢測均滿足設計、規范要求,施工設備完好。 (2)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了擋土墻施工方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3)現場施工機械、人員配置滿足施工需要及工期要求。(4)施工前清除表面浮土和障礙物,開挖至設計標高,平整施工場地,并對現場地形地質進行核驗。(5)施工場地設置臨時排水溝,做好5、防排水系統。(6)合理堆放材料和機具。以上工作均于2016年6月1日首件正式前完成,并且經過監理工程師確認。3.1機械配備序號種類(名稱)數量型號及規格出廠期(年)備注1挖掘機1PC22020152裝載機1ZL5020143鋼筋調直機1GT3-820154鋼筋彎曲機1W4020155鋼筋切斷機1GF10020156交流電焊機3BX1-50020157插入式振搗器12ZN50C20158砼泵車1HDT5290/37m20139吊車225T201310壓路機1SR20M201411平地機1PY18520133.2施工人員配置表工種勞動力(人)擔負主要施工任務技術員2負責現場技術指導、施工過程技術參6、數統計及記錄測量員2負責現場樁位放樣、垂直度控制、標高控制領工員1負責現場機械設備調動、協調質檢員1現場質量控制安全員1現場安全控制機械操作手4機械操作電焊工2鋼筋焊接、安裝普工6配合施工鋼筋工6鋼筋綁扎模板工4模板安裝、拆除混凝土工6混凝土澆筑3.3原材料試驗原材料進場后,我部對所有進場材料進行試驗檢測,包括鋼材、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各項原材料經過試驗室檢測均合格。混凝土配合比驗證試驗通過,自檢合格后按照程序上報監理工程,經過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及檢驗合格,經批準后投入使用。3.4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1:0.43:2.71:3.74:0.0143:0.56。水泥混凝土坍落7、度160200mm。4、擋土墻施工過程4.1擋土墻施工工藝流程圖混凝土澆筑立墻身模板基礎處理基底檢查墊層施工拆模立模板養護模板制作配合比選定試件制作鋼筋綁扎鋼筋制作墻身鋼筋綁扎拆模墻身混凝土澆筑養護試件制作模板制作施工準備測量放線4.2測量放樣由測量工程師根據圖紙放出擋墻定位線、基礎開挖邊線控制樁,在地面上根據地質情況確定放坡坡度,用石灰撒出開挖線,并做好水準點及引樁。4.3基礎施工基坑開挖按照按測量放樣定出的邊樁進行開挖,在開挖前,已對原地面高程進行測設,在挖至設計標高后,我部試驗室對該段地基進行承載力檢測,檢測值與設計值對比,并報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核檢測滿足設計要求允許進行后續施工。地基承載8、力檢測合格后在基底澆筑10cm厚C20砼墊層。墊層施工完成后進行基礎鋼筋綁扎,鋼筋綁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綁扎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并允許安裝模板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采用人工攤鋪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搗器的移動間距,能保證振動器覆蓋已振搗的邊緣,且振搗密實。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標高樁找平,表面抹平,并用土工布覆蓋養護。4.4鋼筋制作及綁扎鋼筋加工統一在鋼筋加工廠加工,現場綁扎。我部試驗室對已進場的鋼筋種類、規格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結果均符合GB1499.1-2008、GB/T1499.3-2002和GB1499.2-2007的規定。鋼筋加工:鋼筋在鋼筋加工廠加工完成,加工按設計圖9、紙要求嚴格下料加工,加工半成品分類堆放并掛標志牌,避免接頭混亂。鋼筋焊接采用雙面焊,焊接質量均符合規范要求。鋼筋無鐵銹及油污,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綁扎鋼筋使用臨時模具劃線綁扎,確保尺寸準確。綁扎時根據圖紙要求,按鋼筋型號、類型、數量、內外順序進行綁扎。鋼筋彎鉤朝向應一致。相鄰縱向受力鋼筋采用電弧焊連接,焊接牢固,接頭部位的焊渣清理干凈;鋼筋安裝上下同心。混凝土墊塊相互錯開、分散設置在鋼筋與模板之間。在結構構件側面和底板所布設的數量為3個每平方米。墊塊與鋼筋綁扎牢固,且其綁絲的絲頭折入內側未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鋼筋安裝質量標準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排距5同排梁、板、拱肋10基10、礎、錨碇、墩臺、柱20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10鋼筋骨架尺寸長10寬、高或直徑5綁扎鋼筋網尺寸長、寬10網眼尺寸10彎起鋼筋位置20保護層厚度柱、梁、拱肋5基礎、錨碇、墩臺10板34.5 模板安裝模板采用鋼模板。鋼管做背撐,模板拼接處平整度控制在2mm,縫隙寬度控制在2mm內,擋土墻外側模板使用鋼管進行支撐加固,保證擋土墻的平面尺寸。模板安裝時,連接件支撐牢靠,防止跑模。安裝好后,檢查模板的豎直度、平面位置和頂面標高均符合設計要求。為了保證擋墻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外美內實,模板安裝時,按照測量放線的位置把模板豎起,利用螺栓將相鄰模板連接在一起,模板安裝做到線條順直,接縫嚴密,不漏漿。為保證11、擋墻外露面光滑,模板的脫模劑品種統一,涂抹均勻。模板安裝完成后,對模板內進行砼澆筑前檢查:拼接縫密實無縫隙;脫模劑涂抹均勻無滴流現象;砼墊層面清洗干凈并保濕;鋼筋無銹跡油污;鋼筋保護層砼墊塊安裝牢固;將所有項目檢查處理完善并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檢查并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模板制作與安裝主要檢測項目如下表:項 目允許偏差(mm)模板標高基礎15墻和梁10模板內部尺寸上部構造的所有構件5,0基礎30軸線偏位基礎15墻8梁10裝配式構件支撐面的標高2 ,-5模板相鄰倆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預埋件中心線位置3支架和拱架縱軸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鋼模板制作外型尺寸長和高0,-1肋高5面板12、端偏斜0.5連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孔中心與板面的間距0.3板端中心與板端的間距0,-0.5沿板長、寬方向的孔0.6板面局部不平14.6混凝土澆筑擋土墻采用C25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前,已對基礎砼表面鑿毛并清洗干凈,并且再次對模板、鋼筋等進行檢查,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及鋼筋上的污物進行徹底清理。混凝土澆筑時,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我部采用泵車澆筑,在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前檢查混凝土溫度,符合澆筑條件(一般條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應低于5、不宜超過30)。混凝土振搗采用插入式搗固棒振搗。為了使混凝土得到全部振實,插入式振搗器以直線行列插入振搗,移動半徑為13、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器與模板保持5-10cm凈距,振搗次層混凝土時應將振搗器插入前層混凝土5-10cm。振至混凝土不在下沉,無顯著氣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開始浮現水泥漿為度。各層混凝土澆筑工作連續不間斷,在前層混凝土振實尚未初凝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振實完畢。4.7拆模擋土墻模板在混凝土具有保證結構不因拆模受損傷的強度后進行。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值強度75%及其以上時方可拆模,并且可以進行墻后填土。拆模后混凝土外觀良好無蜂窩麻面等缺陷。4.8混凝土的養護墻身成型后對其進行養護,頂部覆蓋土工布,保溫養護。模板拆除后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護,覆蓋時混凝土表面無損傷、污染。灑水保濕養護7d。4.9沉14、降縫設置擋土墻分段設置沉降縫,沉降縫分段長度為10m縫寬2cm,縫內沿內、外、頂三邊填塞瀝青麻筋,其深度為20cm。4.10排水設置(1) 擋土墻高出地面30cm處設置8PVC泄水管,泄水孔間距為23m,泄水孔上、下、左、右交錯布置。PVC管應長出墻背10cm,其端部20cm用土工濾布包裹以免泄水孔淤塞。在泄水孔進水口處設置10cm粗顆粒材料堆囊以利排水。(2)應按設計要求對泄水孔進行預留。泄水孔在墻身斷面方向設有4%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墻后滲水的迅速排除。5、數據分析處理5.1 現場施工工藝用時統計 施工內容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施工用時主要施工設備備注基礎開挖1.5小時挖機開挖基礎墊層澆筑1小時罐15、車坍落度檢測,砼取樣鋼筋綁扎4小時監理現場驗收見證基礎立模6小時監理現場驗收見證基礎澆筑2小時罐車坍落度檢測,砼取樣基礎拆模1小時監理現場驗收見證擋墻鋼筋3天監理現場驗收見證擋墻立模2天監理現場驗收見證墻身澆筑5小時罐車坍落度檢測,砼取樣墻身拆模3小時連續灑水養護7天5.2 工藝分析(1)模板采用鋼制組合模板,大面平整度較高,完全滿足質量要求。施工時模板拼裝無錯臺,線形結構滿足設計要求及質量要求。(2)模板采用12拉桿,外部采用48架管圍檁,另外采用48架管作為斜向支撐,模板加固牢固,無變形,跑模及爆模現象。(3)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標號為C25,坍落度為160200mm,現場混凝土取樣坍落度為16、175mm、180mm、180mm,符合設計標準。(4)伸縮縫采用瀝青木板,沿橫向斷面形成貫通縫,滿足設計要求。(5)灑水養護:在墻頂及外露面用土工布進行覆蓋養護滿足養護需要。 6、首件檢查結果及總結6.1首件檢查結果確定:(1)本標段懸臂式擋土墻的首件施工證明,懸臂擋墻施工方案適用于本標段施工條件下的施工,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由此推算出擋土墻在本段施工中的首件制參數數據能滿足施工要求。(2)擋土墻實際地質與圖紙上地質基本吻合。地基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3)主要施工設備組合模式:混凝土集中拌合站一座,挖機1臺, 8m3砼攪拌運輸車3輛。(4)今后施工注意事項:加強各工序之間的銜接,提高施工效率。17、及時將基礎開挖土石外運至指定地點,滿足環保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強度要求,保證砼的和易性和流動性。現場要配齊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及警示標牌,加強“標準化工地”的建設和管理。6.2首件總結在首件工程施工中得到了總監辦寶貴的意見和大力支持。通過懸臂式擋土墻首件工程施工過程來看,我部所確定的擋土墻施工工藝滿足其施工要求,可以用于后期我部的懸臂式擋土墻施工,使我標段擋土墻施工隊伍加深了對擋土墻施工工藝的理解,增強了其質量、安全意識,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我們提出了改進措施。在后續施工中我們將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繼續改進和優化施工方案,杜絕在首件工程的問題再次發生,優質、安全的完成我部所有的擋土墻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