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鉆機干孔法成樁施工工藝流程(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302
2024-01-12
3頁
13.50KB
1、旋挖鉆機干孔法成樁施工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測量放線定樁位一鉆機就位、埋設護筒一復核孔位一旋挖鉆機鉆進一終孔驗收一鋼筋籠驗收、吊裝就位一下導管一灌注混凝土.41場地平整、測量放線定樁位將墩位處場地整平碾壓,根據設計圖紙,由測量班準確定出橋墩承臺橫向軸線和縱向左中線,計算確定每根樁的樁位,并做出明確標記,護筒埋設前按“+”字交叉的方法埋設護樁,做好保護。42鉆機就位、埋設護筒鉆機就位底盤保持水平,以保證鉆桿的垂直度偏差小于1%。護筒用8-10mm厚鋼板加工成筒狀,直徑大于樁身直徑25cm,高度3m,形狀規范,焊蜜牢固。采取同護筒直徑相符的旋挖鉆頭,中心對正樁位鉆進深度27cm后吊裝護簡,埋設后頂面2、高出地面0.3m(由于不受泥漿循環限制且渣土可及時清理,筒出露地面高度適當降低,使護筒相對穩固且便于鉆孔作業)。43復核孔位利用護樁打出樁位十字線調整護筒埋設位置,保證中心對應(護簡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中心允許偏差不大于5cm), 水平尺檢查調整護筒水平、垂直度(傾斜度不得大于1%),調整完成后護筒四周回填原狀土并夯實,埋設完成后測量頂面標高,計算確定控制鉆孔深度。44旋挖鉆機鉆進旋挖鉆機施工現場配置三類鉆頭,回轉鉆頭、螺旋鉆頭和螺旋磨巖鉆頭(每類鉆頭根據設計樁徑相應配置不同直徑鉆頭).45終孔驗收鉆孔到達設計深度后,如與設計地質一致,應對孔位、孔徑、孔深和孔形進行檢查驗收,孔位偏差不得大于lO3、cm, 孔徑不應小于設計孔徑,孔深不小于設計規定,傾斜度小于1( 孔深一般采用標準測錘檢測,孔徑、孔形采用自制檢孔器檢測, 檢孔器外徑不小于樁徑,長度是樁徑的4倍).如與設計地質有出入,及時反饋信息,完成設計變更.對長時間擱置鉆孔,吊裝鋼筋籠前必須對孔徑、孔深再次復核驗收,如發現不符合設計樁徑、樁長,則必須先清孔,再次驗收合格后再吊裝鋼筋籠。46鋼筋籠吊裝就位鋼筋籠在加工廠由專業班組加工,執行出場驗收程序,長平板車運至現場,長度25m以下采取整體吊裝,根據長度確定23個吊點,嚴禁單點起吊,吊放時徐緩下放,預防刮破孔壁.25m以上采取分節吊裝,兩節之間采取雙面綁條焊連接,吊車配合在孔口完成,焊接4、質量嚴格執行工序驗收程序。鋼筋籠下放至設計標高后,進行鋼筋籠定位復核,中心偏差不大于2cm( 鋼筋籠骨架的保護層用與樁基同標號預制混凝土墊塊保證,豎向每隔2m設1周,每周均勻布置4個墊塊);高程控制利用自制卡具固定在孔口橫擔型鋼上(卡具可調節長度,循環使用,有效控制沉、浮籠問題)。47下導管導管采用直徑為30cm、壁厚58mm鋼管,內壁光滑、圓順,接頭采用螺旋絲扣型接頭,設防松脫裝置,中間節長2m,下端節長4m、上端節長lm,上端設置灌注漏斗,各節統一編號,每節自下而上標示尺度,固定在混凝土澆筑工作平臺上。混凝土澆筑支架用型鋼制作,用于支撐懸吊導管,吊掛鋼筋籠,上部放置混凝土灌注漏斗(型鋼支架5、不得利用護筒做支撐,必須在鉆孔平臺上單獨設置墊木支撐)。導管安裝后,其底部距孔底應有250400mm的空間。48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合,根據運距和灌注方量等實際情況,確定配置運輸車輛。首批混凝土灌注保證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lm、不大于3m深度.灌注開始后,應緊湊連續地進行,嚴禁中途停工。設計樁頂4m深度范圍內混凝土實施機械振搗,為確保成樁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以上加灌2040cm高度,后期承臺施工將此段混凝土鑿除。單根樁澆筑時間安排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人混凝土深度宜控制在26m。同時應經常測探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拆除導管動作要快,時間一般不宜超過15min。混凝土灌注完成后,鋼護筒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孔口采取2Omm鋼筋網片(1OcmxlOcm間距)防護并設置鋼管防護罩,達到混凝土初凝時間后,對孔口及時用鉆孔渣土回填.4.9 孔口防護成孔后由于強風、高溫天氣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吊裝鋼筋籠或灌注混凝土,造成孔口暴露時間相對較長,增加了墜落安全風險。對此,現場加強孔口防護措施,采取2Omm鋼筋網片(1OcmxlOcm間距)覆蓋孔口并設置鋼管防護罩進行防護,鋼管防護罩涂刷紅白油漆警示標志,以有效保證作業人員安全,避免材料誤存放、設備誤操作造成安全事故。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