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綜合接地施工工藝手冊(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413
2024-01-12
8頁
76KB
1、隧道綜合接地系統施工工藝手冊版本號:ZGZT1J-NGZQ6-SD-015編制:復核:審核:目錄第一章隧道綜合接地設計3第二章 施工工藝框圖31、施工準備31.1、技術準備31.2、材料準備41、級、級硬巖地段(a)隧道綜合接地施工要點52、隧道二襯綜合接地施工要點53、隧道初期支護綜合接地施工要點64、隧道有仰拱地段接地極施工要點65、隧道電纜槽處接地端子設置施工要點76、隧道洞室接地端子施工要點7第五章質量檢驗8第一章隧道綜合接地設計隧道綜合接地系統設計有以下幾種類型:、鋪設在通信信號電纜槽內的縱向貫通地線;、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的線路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兩側各一根);、二襯中的接地鋼筋;2、初期支護錨桿、鋼架、鋼筋網或底板鋼筋接地極;、隧道通信信號電纜槽預埋接地端子、綜合洞室內預埋接地端子;、當接觸網基礎采用后植入方式安裝時,在安裝基礎位置處預埋接地端子。第二章 施工工藝框圖施 工 準 備鋼筋施做接地鋼筋(端子)安裝隱蔽工程檢查不合格砼澆筑綜合接地清理、標識下 一 工 序合格圖1綜合接地鋼筋施工工藝流程圖第三章施工工藝1、施工準備1.1、技術準備1.1.1、施工前,依據設計圖紙將管段所有接地鋼筋、接地端子的設計里程、安裝部位、安裝數量等設計參數分類匯總列表,并經總工審核無誤后以技術交底形式下發至安裝班組。1.1.2、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進度安排,做好接地鋼筋、接地端子等材料儲備。3、1.1.3、施工前,對參與預埋件安裝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主要學習預埋件分類匯總表列內容以及預埋件安裝安全技術規范要求。1.2、材料準備1.2.1、接地端子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規格為M16,不銹鋼制造,不銹鋼材料成分滿足:Cr16%、Ni5%、Mo2%、C0.08%,如GBOOCr17Ni14Mo2,并應配置防異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開啟。1.2.2、接地鋼筋采用16圓鋼;1.2.3、接口工程所需物資采購周期長,各分部根據工期安排,及時向物設部提報站前站后接口工程物資需求計劃,提前做好接口工程物資采購工作。1.3、機具準備隧道單口施工,設備機具配置應結合隧道施工方法、工期要求進行4、合理配置,配套的生產能力應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表1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表(每班)序號機械設備名稱數量1切割機1臺2電焊機2臺3裝載機1臺4簡易臺架1臺2、二襯鋼筋或水電槽鋼筋施做按照設計圖紙施做二襯鋼筋或水電槽溝槽身鋼筋。3、綜合接地鋼筋和接地端子安裝按照綜合接地鋼筋和接地端子設計圖紙,安裝縱環向接鋼筋和接地端子,利用結構鋼筋作為綜合接地鋼筋的,應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接地端子澆筑混凝土前應用膠帶進行密封,防止混凝土進入。4、二襯和水電槽混凝土澆筑接地鋼筋和接地端子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澆筑混凝土。5、接地端子標識 脫模后,接地端子位置處用紅油漆標識清楚,以便檢查驗收。第四章施工操作要5、點1、級、級硬巖地段(a)隧道綜合接地施工要點1.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并采取砂防護措施。1.2、級圍巖、級硬巖(a)有底板鋼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層的結構鋼筋做為接地極,底板接地鋼筋網按照一個臺車位的長度考慮(10m),間隔一個臺車位設置一處。1.3、隧道底板接地極極按照1m間距選用底板底層的結構鋼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層形成一個1m1 m的單層接地鋼筋網,中部“十字”交叉的兩根鋼筋上的網格節點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節點綁扎。1.4、隧道底板接地極均通過連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2、隧道二襯綜合接地施工要點2.1、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6、信號電纜槽內,利用二次襯砌環向接地鋼筋實現橫向連接。2.2、接地端子均采用橋隧接地端子;2.3、二次襯砌中有結構鋼筋的隧道接地設置:利用二次襯砌的內層縱、環鋼筋作為接觸網斷線保護鋼筋;接觸網線垂直向上在拱頂的投影線兩側以0.5m為間隔,各選3根縱向結構鋼筋作為接地鋼筋;上述投影線兩側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為間隔,選擇縱向結構鋼筋作為接地鋼筋;在每個臺車位(作業段)中部選一根環向結構鋼筋,環、縱向接地鋼筋間可靠焊接;縱向接地鋼筋在作業段間可不連接;每個作業段內的環向接地鋼筋與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線路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2.4、二次襯砌中無結構鋼筋的隧道,除接觸網基礎接地外,不再單獨考慮7、接地鋼筋連接;2.5、二次襯砌接地鋼筋應優先利用結構中的非預應力結構鋼筋,接地鋼筋截面應滿足接觸網最大短中電流要求。施工時應對接地鋼筋作出標識,便于檢查。2.6、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3、隧道初期支護綜合接地施工要點3.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并采取砂防護措施。3.2、級以上圍巖隧道,利用錨桿、鋼拱架(或鋼網片)做為接地極;3.3、級圍巖隧道,利用錨桿和專用環向接地鋼筋做為接地極;3.4、錨桿接地極以約一個臺車長度為間隔設置,用接地極的錨桿環向間距要求為2倍錨桿長度;接地錨桿與鋼網片、鋼拱架或專用環向接地鋼筋可靠焊接;3.5、每個臺車位的隧道接地極均通過連8、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3.6、接地鋼筋應優先利用結構中的非預應力結構鋼筋,原則上不再增加專用的接地鋼筋。兼有接地功能(含連接)結構鋼筋和專用接地鋼筋截面應滿足接觸網最大短中電流要求。施工時應對接地鋼筋作出標識,便于檢查。3.7、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的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4、隧道有仰拱地段接地極施工要點4.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并采取砂防護措施。4.2、在仰拱填充層內間隔一個臺車位設置一處鋼筋網作為隧道接地極。4.3、接地極按照1m1m的單層鋼筋網設置,中部“十字”交叉的兩根鋼筋上的網格節點施以“L”9、形焊接,其他節點綁扎。4.4、接地鋼筋網按照一個臺車位的長度考慮,間隔一個臺車位設置一處。4.5、每個臺車位的隧道接地極均通過連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鋼筋連接。4.6、接地鋼筋應優先利用結構中的非預應力結構鋼筋,原則上不再增加專用的接地鋼筋。兼有接地功能(含連接)結構鋼筋和專用接地鋼筋截面應滿足接觸網最大短中電流要求。施工時應對接地鋼筋作出標識,便于檢查。4.7、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的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5、隧道電纜槽處接地端子設置施工要點5.1、接地端子均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5.2、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的線路側外緣各設一根16縱向接10、地鋼筋(圓鋼),每100m斷開一次。用于隧道接地極、接觸網斷線保護接地及接地鋼筋間的等電位連接。5.3、從隧道進口2m開始,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底部,每間隔100m設置一個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設一處。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裝置與貫通地線連接。5.4、從隧道進口2m處開始,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靠線路側壁上,每間隔50m設置一個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設一處,接地端子供軌旁設備、設施接地。5.5、所有接地端子均通過連接鋼筋與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5.6、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的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6、隧道洞室接地端子施工要11、點6.1、接地端子均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6.2、在每個專用洞室、變壓器洞室兩側壁下部設置2個接地端子,供洞室內設施接地。6.3、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過連接鋼筋與電纜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6.4、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的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第五章質量檢驗1、所有環向接地鋼筋與貫通地線應可靠連接。2、所有連接均采用焊接方式,單面焊接長度不小于100mm、雙面焊接長度不小于55mm,厚度不小于4mm。3、貫通地線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4、構筑物內兼有接地功能(含連接)的結構鋼筋和專用接地鋼筋應滿足:接觸網短路電流不大于25KA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接觸網短路電流大于25KA時,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6。當構筑物內兼有接地功能(含連接)的結構鋼筋的截面鋼筋不滿足要求時,可將相鄰的二根鋼筋并接使用(無需改變鋼筋的間距)或局部更換直徑為14或16的鋼筋。